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期末考试模拟试卷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期末考试模拟试卷(A)―――――――――――――――――――――――――――――――――――注意:答案请写在考试专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无效。(本卷考试时间100分)一、单项选择题(15分,每题1、5分)1.中国古代商业难以与近代工商业衔接的原因是____。A古代中国的商业十分落后B商业资本大量投向土地C商业一直受到政治的抑制D商人不会审时度势2.中国古代“多子分继财产制”取代“嫡长子继承制”的财产分配形式渊源于汉代的____。A分封制B世袭制C贵族制D推恩制3.秦以后的中国古代政治体制属于____。A以礼为中心的人治B以礼为中心的法治C以个人权利为中心的人治D以个人权利为中心的法治4、“典籍”一词最早出现在()A、战国时期B、秦汉时期C、西周时期5、儒家的()观始终处于正统地位,成为中国古代文学的基本精神。A、文以载道B、神与物游C、天道自然6、中国书法的灵魂是()A、意向性B、含蓄性C、抒情性7、道教以()为最高追求目标。A、求仙B、成仙C、养生8、理学的开创者是()A、张载、“二程”B、朱熹、陆九渊C、周敦颐、邵雍9、梁启超说:“史者何?记述人类社会赓续活动之体相,校其总成绩,求得其因果关系,以为现代一般人活动之资鉴也。”这反映了()A、史学是极好的爱国主义教材B、史学能启迪思维方法C、史学能提供借鉴思想10、“圣人之治天下也,先文德而后武力。……文化不改,然后加诛。”这里的“文化”指()A、文治教化B、典籍礼俗C、人伦秩序二、多项选择题(25分,每题2、5分)1、()是文明出现的标志。A、文字的出现B、磨制工具的使用C、金属工具的使用D、都邑城池的建立E、政权的出现2、构成“东亚文化圈”的要素主要有()A、汉字B、儒家思想C、律令制度D、道教E、佛教3、()三部正史是在蒙古统治者主持下,由多民族的学者参加编修的。A、《唐史》B、《宋史》C、《元史》D、《辽史》E、《金史》4、汉字汉语的优越性表现在()A、高精度B、高效能C、多笔画D、适应性强E、适应度高5、中国典籍的装帧形制由于制作方法的不同分()三类。A、简策形制B、卷轴形制C、折叠形制D、册页形制E、蝴蝶形制6、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特点主要有()A、整体观B、重名利C、个体性D、实用性E、经验型7、中国古代学校的主要特点是()A、官私互补B、以法为教C、政教一体D、儒学为本E、育用结合8、被看作“中国资产阶级史学理论的最早的两座纪念碑”的论著是()A、《明儒学案》B、《中国史叙论》C、《文史通义》D、《新史学》E、《中国历史研究法》9、作为中国封建社会正统思想的儒学历经()三种理论形态。A、先秦儒学B、两汉经学C、魏晋玄学D、宋明理学E、明清实学10、20世纪20---40年代关于中国文化选择大讨论时,相继出现了()等主要文化学说。A、东方文化派B、中体西用论C、全盘西化论D、中国本位文化论E、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论三、辨析题(40分,每题8分)1、马克思指出:“资本的祖国不是草木茂盛的热带,而是温带。不是土壤的绝对肥力,而是它的差异性和它的自然产品的多样性,形成社会分工的自然基础,并且通过人所处的自然环境的变化,促使他们自己的需要、能力、劳动资料和劳动方式趋于多样化。”这段话印证了中国地理环境多样化对中国文化的影响。2、“文化”即“文明”。3、“经世致用”是中国古代史学的一大特点。4、中国传统教育受儒学的影响最大。5、儒学发展到宋明理学阶段已完成了它的发展过程。四、论述题(20分)结合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谈谈新时期如何弘扬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中国文化史》试题五一、填空题1.文化是人类____和____的总和。2.文化的结构包括____、____和____三层面。3.中国多元文化的形成经历了____、____、____和____四个时期。4.古代世界中比较完善的选官制度是中国的____。5.神话传说及民族学、民俗学研究表明,中华民族的远祖可分为____、东夷、苗蛮三大文化集团。6.中国文化以汉为界,前为利用“____”拓疆期,后为利用“____”交流期。7.理学“二程”指的是程颢和____。8.古代世界中较为完善的“官僚制”是中国____朝的____制。9.周易包括____和____。10.在中国漫长的历史文化传统中,有一文一武两位圣人被人们崇拜和祭祀,其中“文圣”是孔子,而“武圣”是______。11.人性论是中国____的主要理论之一。12.古代人性论中,影响较大的有____的“性善论”、____的“性恶论”及____的“性三品说”。13.把世界本原当作哲学问题进行系统讨论的起始者是北宋的____。14.“民为贵,社稷为重,____”是思想家孟子对春秋以来民为本思想的高度概括。15.宗教历史可分为____和____两个阶段。16.中国传统宗教观包括____、____和____。17.公元7世纪,佛教从印度和中国内地传人西藏地区.与藏族文化融合形成藏传佛敦,俗称____。18.五台山、峨嵋山、普陀山和____称为佛教四大名山。19.人为宗教有“三宝”,即____、____和____。20.佛教汉化的一个重要表现是____。____21.墨子用于推理的工具是他提出的“三表法”,包括____、____和____。22.“庄周梦蝶”、“朝三暮四”说明了庄子的____思想。23.中国古代系统观揭示了____、____、____和____等四种主要的系统关系。24.中国著名的人性论有孟子的________,荀子的____和董仲舒的____。25.在中国,笔、墨、纸、砚被合称为____。二、选择题1.____,是中国形成辽阔版图的一个重要因素。A.五河流域文化融合B.黄河文化的辐射C.长江文化的辐射D.北方文化向南迁徙2.中国古代“多子分继财产制”取代“嫡长子继承制”的财产分配形式渊源于汉代的____。A.分封制B.世袭制C.贵族制D.推恩制3.文化的核心层次是____。A.物态文化层B.制度文化层C.行为文化层D.心态文化层4.原始儒学经典中的“五经”是指____。A.《诗》、《书》、《礼》、《乐》、《易》B.《诗》、《书)、《礼》、《论语》、《孟子)C.《论语》、《孟子》、《春秋》、《大学》、(中庸》D.《诗》、《书》、《礼》、《易》、《春秋》5.国传统思维方式带有“月令”图式的特点,这个特点指的是____。A.认为事物间存在着基于空间和时间上的普遍联系B.认为任何事物都是相互隔绝的C.认为事物之间是相互对立的D.认为事物的发展是分阶段的,每个阶段之间没有任何联系6.中国文化被誉为“乐感文化”,是因为中国人的思维传统习惯于用____的眼光看问题。A.生命发展B.排恶崇善C.以悲为乐D.绝对差异7.人们习惯将____通西域作为丝绸之路历史的开端。A.班超B.汉武帝C.张骞D.玄奘8.中国历史上开始实行郡县制的朝代是____。A.秦朝B.宋朝C.元朝D.明朝9.对西方文官制度产生过很大影响的是____。A.君主制B.科举制?C.宗法制D.九品中正制10.汉代董仲舒提出了“三纲五常”,所谓“五常”指的是____。A.仁、义、礼、智、信B.仁、义、礼、智、勇C.忠、孝、仁、爱、信D.知、礼、义、廉、耻11.墨子“三表法”中的三个条件是____。A.道器用B.人才学C.本原用D.法刑赏12.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产生于____。A.汉代B.隋代C.唐代D.宋代13.明清时期的科举考试分为三级,其中“乡试”是在____举行的。A.乡一级B.县一级C.州一级D.省一级14.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是____。A.朱熹B.王阳明C.张载D.陆象山15.中国文化的两大基石是____。A.科学和法律?B.科学和道德C.道德和艺术D.道德和宗教16.中国传统礼仪规范的特点是____。A.等差性B.调和性C.规范性D.唯一性17.中国传统的“和”的起点和基础是____。A.存异B.趋同C.守一D.无异18.提出“人类文明轴心时代”概念的人是____。A.汤因比B.雅斯贝斯C.亨廷顿D.马克斯·韦伯19.中国文化的“轴心时代”是指____。A.殷商B.西周C.春秋战国D.秦朝20.佛教是在____传入中国的。A.战国时期B.西汉初年C.两汉之际D.东汉末午《中国文化史》试题一一、填空题1.文化三现象包括__、__和__。2.中国多元文化的形成经历了____、____、____和____四个时期。3.宗法制形成于__代,__代以后名存实亡。4.古代世界中比较完善的选官制度是中国的____。5.思维是_____________。6.中国文化以汉为界,前为利用“____”拓疆期,后为利用“____”交流期。7.秦以后,中国国家体制的“法治”主要表现在:⑴_______──以国家之法的形式确定统治秩序;⑵______──考试选官。8.古代世界中较为完善的“官僚制”是中国____朝的_____制。9.周易揭示了___________________。10.在中国哲学发展的高峰期,即宋明时期,哲学已进入探讨哲学____,即“______”时期。11.人性论是中国______的主要理论之一。12.古代人性论中,影响较大的有____的“性善论”、____的“性恶论”及______的“性三品说”。13.把世界本原当作哲学问题进行系统讨论的起始者是北宋的_____。14.名家公孙龙的“白马非马”说,前一个“马”指的是____,后一个“马”指的是____。15.宗教历史可分为______和______两个阶段。16.中国传统宗教观包括_____、_____和_____。17.佛教汉化的原因及表现在⑴____、⑵_________、⑶______、⑷______。18.道教信仰的基本特征有⑴______;⑵______;⑶______。19.中国古代文学的特色有⑴______;⑵_______;⑶________;⑷________。20.中国文学的意境有两大构成要素,一是____,一是___。21.中国古代史学有以下特点:⑴______;⑵______;⑶__________;⑷___________;⑸____________。22.艺术作品和心灵之间存在共鸣和感应的关系,叫做_____。23.中国传统音乐的内容有三种:____、______、____。24.中国艺术“意”主要表现有_______、_______、_______。25.______指的是表现为整体(系统)模式的文化特征。二、选择题1.中国古代商业难以与近代工商业衔接的原因是____。A古代中国的商业十分落后B商业资本大量投向土地C商业一直受到政治的抑制D商人不会审时度势2.中国古代“多子分继财产制”取代“嫡长子继承制”的财产分配形式渊源于汉代的____。A分封制B世袭制C贵族制D推恩制3.秦以后的中国古代政治体制属于____。A以礼为中心的人治B以礼为中心的法治C以个人权利为中心的人治D以个人权利为中心的法治4.中国传统思维方式带有“月令”图式的特点,这个特点指的是____。A认为事物间存在着基于空间和时间上的普遍联系B认为任何事物都是相互隔绝的C认为事物之间是相互对立的D认为事物的发展是分阶段的,每个阶段之间没有任何联系5.中国文化被誉为“乐感文化”,是因为中国人的思维传统习惯于用____的眼光看问题。A生命发展B排恶崇善C以悲为乐D绝对差异6.____是西周君主统治和宗族统治合二为一的政治基础。A、分封制B、世袭制C、贵族制D、推恩制7.“二千年之政,秦政也”。这里的秦政指的是____A、贵族政治B、古代民主政治C、古代官僚政治D、以上三种政治的混合状态8.中国传统思维方式偏向于____。A、理性思维B、知性思维C、分析思维D、感性思维9.中国画、书法中的“飞白”是中国传统艺术观中____的典型表现。A、虚短实长B、虚实相济C、心物对应D、虚实相抑10.中国艺术的真谛是____。A、我物对立B、去伪存真C、异质相斥D、异质同构11.古代中国画的一个重要特征是____。A、注重线的作用B、注重光的作用C、注重色的作用D
本文标题: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期末考试模拟试卷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33754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