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交通运输 > 着眼奥运,解析北京市交通拥堵现象
申请亚洲(澳门)国际公开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吴春华2007年8月工商管理碩士學位論文開題報告論文題目:着眼奥运,解析北京市交通拥堵现象着眼奥运,解析北京市交通拥堵现象第一章绪论1.1研究背景作为我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北京市,城市化与汽车化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着。机动车拥有量急剧增加,交通拥挤日益严重,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形势。北京市交通管理局的统计显示,市内严重堵车路段已从1996年的36处增至2006年的87处。城区三环路以内110条主干道中,80多条的流量已达到饱和状态。二、三环内高峰期汽车时速已从1996年的45公里降到2006年的12公里。约40%的北京人上班需花费一小时以上的时间,北京的交通状况日益成为生活在这个城市的1400万居民的烦恼。北京,作为一个国际化的大都市,在世界上的地位不断提高。但是北京的城市交通并没有跟上城市发展的步伐。其交通问题已成为阻碍城市发展,影响城市整体形象的瓶颈问题。与东京、新加坡、荷兰等城市相比较,北京的交通建设还有很大差距。目前我国每年因交通堵塞和交通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约为同期国内生产总值的2%。而且,北京成功获得2008年奥运会的主办权,提出了“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口号,这是对全世界的庄严承诺。因此,在分析了解北京交通现状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地找出合理的解决办法,提高北京城市街道的通过能力和服务水平,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发展绿色城市交通,更具有十分重要的社会、经济意义。1.2研究问题1.2.1目前北京交通的基本状况和存在的问题。1.2.2北京交通状况在国际大环境中所处的地位分析。1.2.3北京交通拥堵症结分析。1.2.4解决北京交通拥堵问题的对策。1.3研究目的和意义本文运用交通拥堵的经济模型,分别从宏观、微观、社会、经济的角度通过对北京交通问题的分析,找出交通拥堵的症结所在,为有效疏导和改善北京交通状况提供相应的对策和措施;为2008奥运会的成功举行提供便利。对缓解交通拥堵问题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第二章文献评论2.1问题背景的理论范畴本文研究的问题属于理论研究。2.2有关文献的分析和评论2.2.1交通拥堵的界定交通拥堵是指交通需求超过某条道路的交通容量时,超过部分交通滞留在道路上的交通现象。我国公安部对交通拥堵路口和拥堵路段分别定义为:车辆在无信号灯控制的交叉路口外车行道上受阻且排队长度超过250,或车辆在信号灯控制的交叉路口,3次绿灯现实未通过路口的状态定义为拥堵路口;拥堵路段定义为车辆在车行道上受阻且排队长度超过1km的状态。2.2.2交通拥堵的经济模型交通拥堵的经济模型是《城市交通拥堵的经济分析》一文中提出的,阐述交通量和交通成本关系的模型。该模型借鉴了经济学中供给需求模型的优点,引入边际交通成本概念,将城市交通拥堵现象以模型中变量的关系形式表现出来。在此模型中,造成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的主要原因是道路交通设施所能提供的交通容量不能满足当前交通需求量又得不到及时疏通的结果,实质上是交通供给不能满足交通需求所导致的。交通拥堵即交通供给不能满足交通需求的膨胀。2.2.3城市空间结构与交通结构的理解城市空间结构主要是从空间的角度来探索城市形态和城市相互作用网络在理性组织原则下的表达方式,是城市结构空间维度的反映。其基本内涵包括密度、城市布局与城市形态。交通结构主要表现为与社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居民出行方式的结构。城市空间结构和交通结构相互作用,相互依存,是推动城市发展的主要动力。第三章研究方法与设计3.1研究类型与对象本课题属于专题性研究,研究的对象为北京市交通拥堵现象。3.2如何进行研究本文研究以交通拥挤机理分析为基础,采用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社会与经济多视角相结合的方法分析近年来北京交通拥堵的现状及原因,结合其他城市解决拥堵问题的方法及相关数据,通过去档案室、资料室、图书馆、上网等手段,收集各方面的实际数据资料,探讨北京市土地利用形态、交通结构和道路交通网构成与城市交通需求特性之间的关系,交通运输系统建设的经验教训,并提出从土地利用和交通结构等方面综合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若干建议。再进行大量的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撰写研究结果。3.3用什么方法和手段进行研究3.3.1运用归纳法、比较法分析北京城市交通拥堵的原因进行分析。3.3.2应用交通拥堵经济模型,从宏观、微观、社会和经济的角度分析北京市交通拥堵的症结。并根据症结所在对解决北京交通拥堵问题提出战略性的思考和建议。3.4研究的实施程式(基本框架设计)第一章绪论1.1研究问题的背景1.2研究的问题1.3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二章交通拥堵的危害和原因交通拥堵的直接危害是使交通延误增大,行车速度较低,带来时间损失和燃料费用增加;低速行驶增加排污量,造成环境污染;交通拥阻使交通事故增多,而交通事故的发生又诱发交通阻塞的恶性循环。造成交通拥堵的主要原因有:a.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跟不上交通需求增长速度,城市交通设施运输能力不能满足交通需求而造成的交通阻塞;b.交通管理设施落后、管理水平不高、现有交通运输的运输能力的不到充分利用而加重了交通拥堵。第三章交通拥堵的症结分析3.1宏观说——3.1.1北京市车流属性分析3.1.2北京市车流时间与空间分析3.1.3车辆聚集系数3.2微观说——3.2.1节点导致拥堵3.3从社会角度来看----从社会学的角度看北京的交通问题不是孤立的,它与一系列的复杂因素交织在一起,如:人口承载力、城市空间布局和交通工具的基本结构等。3.4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造成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的主要原因是道路交通设施所能提供的交通容量不能满足当前交通需求量又得不到及时疏通的结果,实质上是交通供给不能满足交通需求所导致的。第四章解决北京交通拥堵的对策4.1加快轨道交通建设(1)进行市郊铁道、城市轨道交通和公交专用道系统的一体化公交线网规划。(2)合理确定轨道交通线路的优先顺序。(3)广开渠道筹集资金,加快轨道交通建设。(4)研究公共交通管理的一体化问题,实施公共交通一票制,建立方便的公共交通利用环境和高效的公共交通经营管理模式。4.2建立交通负荷小的城市结构a.采用交通需求管理的手段,实行弹性上下班制,将各个单位的上下班时间适当错开,避免交通需求集中在一个时间段内产生,达到把交通流的时间分布均匀化的目的。b.限制都心区土地开发强度,尤其是严格控制容积率指标,它的实施需要政府部门、城市规划和土地管理部门以综合协调,其中如何利用交通影响分析将土地开发建设与缓解交通拥挤结合起来是实施该办法的关键。c.利用建造多心结构城市的机会,赋予副都心较强的功能,提高他们的吸引力,同时按照职住接近的原则进行新的土地开发,既真正起到分散都心业务功能的作用,又避免产生新的交通拥挤问题。d.利用高科技推广“电子通勤”,减少路面上的流量,这将依赖于高科技的发展和人们传统观念的转变。4.3分散城市人口的同时分散城市功能第五章主要观点和结论说明:关于研究结果和结论需待研究进行完毕写进论文里.3.5论文写作进度表2007年4月15日前,确定研究方向及初步行动方案;2007年6月1日前,进一步收集资料并初步完成对资料的整理、总结,同时对论文的详细框架及每部分章节撰写的内容做出计划;写好开题报告交送导师审阅;2007年7月15日前完成论文第一稿,送导师初审;2007年8月20底前,根据导师意见进行论文修改,完成二稿,并送导师二审;2007年9月10底前,根据导师对二稿的意见,完成论文第三次修改并基本完成论文写作;并送导师最后审查;2007年9月20日前,论文修订并完成打印,装订,报送。参考文献[1]肯尼思·巴顿.运输经济学.商务印书馆,2001.[2]李罗明.武汉市交通拥堵问题研究.武汉理工大学硕士论文,2005(11).[3]吕立生.城市交通堵塞分析.上海大学学报,1998(4).[4]黄履珺.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的全新应对方案.城市交通,2005(4).[5]王振强.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及解决途径.甘肃科技,2002(10).[6]赵旭.城市交通拥挤的经济探讨.城市规划汇刊,1994(1)此栏由导师填写(注:开题报告制定后,需交亚洲(澳门)国际公开大学审阅和备案)本人:(在适当的空格□内填上“∨”号)□完全同意上列之论文题目及开题报告□同意上列之论文题目及开题报告,但须作以下之修改:————————————————————————————————————————————————————————————————————————————————————□不同意上列之论文题目及开题报告,原因如下:□————————————————————————————————————————————————————————论文指导老师签名: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此栏由亚洲(澳门)国际公开大学填写审阅意见:———————————————————————————————————————————————————————————————————————————————————————审阅人签名: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标题:着眼奥运,解析北京市交通拥堵现象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3380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