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题库
专题一填空题1.马克思主义的创立者是马克思和恩格斯2.马克思主义公开问世的标志性事件是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的发表,这是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的党纲。3.革命导师列宁科学地剖析了帝国主义的经济基础、深刻矛盾和统治危机,提出了社会主义革命可能在一国或数国首先发生并取得胜利的论断。4.列宁在领导俄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俄国实际相结合,创立了列宁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发展到一个新的历史阶段。5.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6.2018年是革命导师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也是《共产党宣言》发表170周年。7.资本主义制度下两个最基本的阶级是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8.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确立为自己的指导思想。单选题1.在人类即将进入21世纪的时间点,英国广播公司(BBC)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千年思想家”网评,名列榜首的是(C)。A.达尔文B爱因斯坦C.马克思D.牛顿2.马克思主义产生于(B)。A.18世纪90年代B.19世纪40年代C.19世纪70年代D.19世纪90年代3.马克思主义公开问世的标志性著作是(A)。A.《共产党宣言》B.《德意志意识形态》C.《资本论》D.《神圣家族》4.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C)。A.“四个全面”战略布局B.“五位一体”总体布局C.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D.习近平治国理政新思想新理念新战略5.按照恩格斯的评价,马克思一生的两个伟大理论发现是(C)。A.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B.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专政学说C.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D.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6.提出社会主义革命可能在一国或数国首先发生并取得胜利科学论断的,是(D)。A.马克思B.恩格斯C.伯恩斯坦D.列宁7.下列选项中属于马克思主义三个主要组成部分之一的是(B)。A马克思主义政治学B.科学社会主C.马克思主义伦理学D.空想社会主义8.下列选项中不属于马克思主义直接理论来源的是(B)。A德国古典哲学B.法国启蒙思想C.英国古典经济学D.英法两国空想社会主义学说9.马克思恩格斯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的英国古典经济学理论是(A)A.劳动价值论B.剩余价值论C.辩证法D.历史观10.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A)A.十九世纪初德国古典哲学B.十七世纪英国唯物主义哲学C.十八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哲学D.古希腊素朴唯物主义哲学11.德国古典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吸取了黑格尔哲学的(B)A.唯物主义思想B辩证法思想C.可知论思想D.决定论思想12.从马克思主义的内容来看,(B)是马克思主义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A.矛盾的观点.B.实践的观点C.事物普遍联系的观点D.事物永恒发展的观点多选题1.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A,B,C)是其三个基本组成部分,它们有机统一并共同构成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主体内容。A.马克思主义哲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C.科学社会主义D马克思主义人学2.19世纪30—40年代,法国、英国、德国接连爆发了无产阶级反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斗争,主要有(B,C,D),标志着现代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A.巴黎公社工人起义B.法国里昂工人起义C.英国宪章运动D.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3.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的理论来源是19世纪西欧三大先进思潮,分别是(A,B,C)。A.德国古典哲学B.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C.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D.法国启蒙思想4.19世纪的三大科学发现即(B,C,D),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自然科学前提。A.哥白尼太阳中心说B.细胞学说C.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D.生物进化论5.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确立为指导思想,并在不断探索中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要理论成果有(A,B,C,D,E)。A.毛泽东思想B.邓小平理论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D.科学发展观E.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6.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体现在马克思主义的(A,B,C,D,E),这些鲜明特征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和使命,也展现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形象。A.科学性B.革命性C.实践性D.人民性E.发展性7.马克思一生的“两大发现”是(A,B)A.剩余价值学说B.唯物史观C.价值学说D.阶级斗争学8.下列关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论断,正确的有(A,B,C,D)。A.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B.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C.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D.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9.大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态度和科学方法是(A,B,C)。A.努力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方法B.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C.自觉将马克思主义内化于心、外化于行D.背诵加考试10.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主要体现在(A,B,C)。A.观察当代世界变化的认识工具B.指引当代中国发展的行动指南C.引领人类社会进步的科学真理D.替代科学认识,成为科学之科学11.下列关于马克思主义的论断,正确的是(A,B,C,D,E)。A.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并为后继者所不断发展的科学理论体系B.马克思主义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学说C马克思主义是关于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学说D.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全人类解放和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学说E.马克思主义是指引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行动指南。12.19世纪,英、法空想社会主义的著名代表性人物有(B,C,D)。A.托马斯﹒莫尔B.圣西门C.傅立叶D.欧文1.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2.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特殊规律的科学认识。✖3.马克思主义在当今世界不但没有过时,而且日益焕发出旺盛的生命力。✔4.学习马克思主义,不能停留在对知识和方法的掌握上,还要内化为信念、外化为行动。✔5.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系列理论成果,鲜明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创新发展的品格。✔6.从马克思主义的使命和作用来说,它不是书斋中的学问,不是一种纯粹解释世界的学说,而是直接服务于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的科学理论。✔7.从广义上说,马克思主义也包括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8.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从广义上理解的马克思主义。✔专题二填空题1.恩格斯指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2.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3.物质的根本属性是运动4.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5.旧唯物主义之所以是“半截子”的唯物主义,是因为它在自然观上是唯物主义,但是在历史观上仍然是唯心主义6.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把物质等同于物质的微观结构层次——原子,不能正确理解哲学的物质概念与自然科学的物质概念之间共性与个性的关系,因而经不起自然科学进一步发展的检验,也经不起唯心主义的进攻7.意识在内容上是客观的,在形式上是主观的8.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的世界观基础是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单选题1.“动中有静,静中有动”说的是(B)A.形而上学和诡辩论的统一B.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C.物质和运动的统一D.连续性和非连续性的统一2.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某一种或某几种具体物质形态的观点是(C)A.形而上学唯物主义B.唯心主义C.朴素唯物主义D.辩证唯物主义3.唯心主义的思想认识根源是(B)A.否认意识的能动性B.夸大意识的能动性C.夸大物质的决定作用D.承认物质的决定作用4.我国哲学家范缜说:“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这是(C)A.客观唯心主义观点B.形而上学的观点C.唯物主义观点D.主观唯心主义观点5.《坛经》中记载:“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幡动,一僧曰风动,议论不已。慧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这段话表明慧能关于运动观的基本观点是:(D)A.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B.运动和物质是不可分割的C.物质是运动的主体D.精神是运动的主体6.主张“世界上除了运动着的物质之外,什么也没有”的观点,属于(B)A.否认人的意识存在的自然唯物主义B.主张世界统一于物质的辩证唯物主义C.否认时间与空间存在性的唯心主义D.把人的意识理解成为某种特殊的“精细物质”的机械唯物主义7.庄子说:“是亦彼也,彼亦是也”。这个命题的哲学思想是(C)A.辩证法的B.承认事物的内在联系的C.相对主义观点D.将事物差别绝对化的形而上学观点8.“揠苗助长”的事例是(C)A.重视可能性的表现B.忽视可能性的表现C.违反事物发展规律的表现D.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表现9.发展的实质是(D)A.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B.量变和质变的相互转化C.运动和静止的相对统一D.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10.“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这句话在哲学上讲(C)A.矛盾的普遍性B.矛盾的斗争性C.矛盾的特殊性D.矛盾的同一性11.“马克思主义的最本质的东西,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具体地分析具体情况”。这就是要人们在实践中学会运用(D)A.矛盾普遍性原理B.运动、发展的原理C.普遍联系的原理D.矛盾特殊性原理12.中国古代庄子说:“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这是一种(A)A.抹煞事物质的稳定性的相对主义观点B.折衷主义观点C.形而上学观点D.绝对主义的观点13.人们先设计图纸,然后根据图纸施工建成大楼,这说明(C)A.意识决定物质B.意识创造物质C.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D.意识依赖于物质14.“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这两句诗包含的哲学道理是(D)A.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B.事物是本质和现象的统一C.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量的统一D.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15.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方法是(C)A.观察实验方法B.逻辑推理方法C.矛盾分析法D.归纳演绎方法16.“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行动”。这句话说明的哲学道理是(B)A.理论高于实践活动B.C.理论是革命工作的出发点D.17.“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和“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这两种观点是(A)A.前者是辩证法,后者诡辨论B.前者是形而上学,后者是辩证法C.是相同的,只是强调的方面不同D.二者都是辩证法,后者是对前者的发展18.以近代科学为基础,把物质等同于物质的微观结构层次——原子,这是(C)的基本特征。A.辩证唯物主义B.古代朴素唯物主义C.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D.科学唯物主义19.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范畴从客观存在着的物质世界中抽象出万事万物的的共同特性是(D)。A.运动B.物质可以认识C.物质能为感官感知D.客观实在性20.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C)A.唯心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B.唯物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C.全部哲学的基本问题D.一部分哲学的基本问题多选题1.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是(A,B,C,D)A.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B.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C.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D.量变引起质变,在新质的基础上,事物又开始新的量变2.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在(A,B,D)A.同一性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在矛盾双方中,一方的发展以另一方的发展为条件,发展是在矛盾统一体中的发展B.同一性使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在相互作用中各自得到发展C.同一性使矛盾双方趋于绝对等同D.同一性规定着事物转化的可能和发展的趋势3.意识的能动作用主要表现在(A,B,C)A.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B.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C.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D.意识具有调控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4.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因为(A,B,C)A.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变化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B.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量变质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
本文标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题库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34087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