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关于优秀教研室建设对象评估指标体系及评分标准
1优秀教研室建设对象评估指标体系评分标准评估项目评估要素评估等级标准评估等级评估分数A级C级ABCD1、师资队伍建设10分1.1师资培养(2分)有科学、合理的师资培养计划和学术带头人培养计划,措施明确,效果显著;重视青年教师的培养,以老带新的导师制实施效果明显,梯队建设效果好。有师资培养计划和学术带头人培养计划,有措施,有效果;重视青年教师的培养,以老带新的导师制实施效果一般,梯队建设效果一般。1.2师资队伍结构[备注1](8分)教师的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和人员配置合理。符合主讲教师资格的比例≥90%;高级职称教师比例≥40%;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学位的比例≥50%;青年教师(≤35岁)中具有硕士学位的比例≥70%。教师的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和人员配置基本合理。符合主讲教师资格的比例≥70%;高级职称教师比例≥20%;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学位的比例≥40%;青年教师(≤35岁)中具有硕士学位的比例≥50%。2、教风建设5分2.1教书育人[备注2](2分)教师模范遵守职业道德,为人师表,工作认真,作风严谨,对学生严格要求并耐心教育。教师能遵守职业道德,为人师表,工作较认真,作风较严谨,对学生能严格要求。2.2工作纪律(2分)能严格遵守学校工作纪律,无故意调课、停课、迟到、早退等教学差错和教学事故发生。能遵守学校工作纪律,无迟到、早退等教学差错和教学事故发生;调课、停课手续完备,且人均次数≤1次。2.3教学工作量(1分)能积极、乐意地接受教学工作任务,能超额完成学校规定的教学工作量;所有的高级职称教师每学年均承担了本科教学工作。能接受教学工作任务,能完成学校规定的教学工作量;所有的高级职称教师每学年均承担了本科教学工作。2评估项目评估要素评估等级标准评估等级评估分数A级C级ABCD3、制度建设10分3.1教研室工作制度(2分)制订了全面、规范的教研室发展规划、教研室工作条例和教研室主任工作职责,履行情况好;有详细、科学、合理的教研室学期(学年)工作计划和工作总结。有教研室发展规划、教研室工作条例和教研室主任工作职责,履行效果一般;有教研室学期(学年)工作计划和工作总结。3.2教学工作制度(5分)备课、试教、听课、公开课、教材选用、教学计划、教研活动、实践活动等各项制度健全、规范,且实施成效显著。有关于备课、试教、听课、公开课、教材选用、教学计划、教研活动、实践活动等各项制度,实施效果一般。3.3会议制度(3分)制订了教研室会议制度,且实施情况好。教研活动≥10次/学期,且有详实记录。制订了教研室会议制度,实施效果一般。教研活动≥6次/学期,且有详实记录。4、教学管理30分4.1教学大纲与教学计划(5分)能根据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培养方案,编写科学、合理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且实施成效显著。有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但实施效果一般。4.2教学档案(5分)重视各种教学资料及教学档案的收集,并分类整理,保存齐全,包括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教学日历、实验指导书、课程设计指导书、毕业论文及指导书、课程论文、课程总结、学校下发的各类文件等。重视各种教学资料及教学档案的收集,保存基本齐全。4.3教案、讲义(5分)备课认真,有高质量的教案或讲义,且基本要素齐全,内容详细。有教案或讲义,且基本要素齐全。3评估项目评估要素评估等级标准评估等级评估分数A级C级ABCD4、教学管理30分4.4作业、考试及毕业论文(5分)作业批改认真;有完整的试题库及参考答案;试卷评阅认真、无差错;毕业论文设计有详细的指导方案。能完成作业批改任务,有试题库及参考答案,试卷评阅无差错,毕业论文设计有指导方案。4.5试讲、听课及公开课(5分)青年教师首次上课均组织了试讲并有记录;集体听课制度落实情况好,并有评课记录,本教研室教师每学期人均听课≥8节;有重点地组织了观摩课教学,每学期举行公开课次数≥2次,并有评议记录。青年教师首次上课均组织了试讲并有记录;集体听课制度落实情况一般,有评课记录;本教研室教师每学期人均听课≥4节;组织了观摩课教学,每学期举行公开课次数≥1次,并有评议记录。4.6教材建设(5分)选用能反映本学科发展前沿的国家级或省部级优秀教材或21世纪规划教材的比例≥60%;有切实可行的教材建设规划;有较好的自编教材。选用能反映本学科发展前沿的国家级或省部级优秀教材或21世纪规划教材的比例≥40%;有教材建设规划;执行情况较好。5、教学研究与改革25分5.1教学研究项目(6分)有教学改革思路和鼓励教学改革和研究的措施,执行情况好;有省级(含)以上教改研究项目;有教学改革思路和鼓励教学改革与研究的措施,执行情况较好;有校级(含)以上教改研究项目。5.2教学研究论文(6分)教师年人均以第一作者公开发表教研论文≥0.5篇。教师年人均以第一作者公开发表教研论文≤0.2篇5.3教学成果奖(6分)获省级(含)以上教学成果奖≥1项。获校级教学成果奖≥1项。5.4课程改革与建设(5分)课程改革与建设有计划、有措施、成效显著。教研室有省级精品课程或重点课程。课程改革与建设有计划、有措施。教研室有校级精品课程(精品建设课程)或重点课程。5.5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2分)重视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成效显著;教师每学期应用多媒体授课的课时不少于15%。重视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教研室至少有1人次或一门课程应用多媒体授课;4评估项目评估要素评估等级标准评估等级评估分数A级C级ABCD6、科学研究5分科学研究论文(5分)教师人均以第一作者公开发表科研论文≥0.5篇。教师人均以第一作者公开发表科研论文≤0.3篇。7、教学效果10分7.1教学质量考核(6分)教师教学效果好。教学质量考核综合得分每学年人均≥90分。教师教学效果较好。教学质量考核综合得分每学年人均≥80分。7.2讲课比赛(4分)教师积极参加学校或校外组织的各类讲课比赛,获得校级优质课称号,或有1项校级一等奖或省级奖励。教师积极参加学校或校外组织的各类讲课比赛,获得校级优质课称号,或有1项校级奖励。8、工作实绩5分教研室集体或个人在各种争优创先活动中获省级(含)以上奖励。教研室集体或个人在各种争优创先活动中获校级奖励。教研室评估总分说明:一、评估等级给出A、C两级,介于A、C两级之间为B级,低于C级的为D级。对于每项指标,只能选择一个合适的等级填在相应空格中。二、计分方法1、四个等级中所给出对应的分数为:A——100分,B——80分,C——60分,D——40分。2、每项指标得分=等级分数×评估要素分数三、备注:[备注1]:主讲教师资格指具有讲师及以上职称或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的专任教师;若青年教师人数太少,不便计算学历比例,则主要考查整体结构和发展趋势。[备注2]:含优秀教师、教育工作者及获得相关奖项的教师,担任班主任,参加实验室工作的教师等。
本文标题:关于优秀教研室建设对象评估指标体系及评分标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34108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