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历史文献学期末复习资料
历史文献学期末复习资料历史文化学院2012级3班黄冬梅一名词解释1.文献(1-7):最早见于《论语·八佾》,“文”指典籍文章。“献”指耆旧先贤的见闻、言论以及他们所熟悉的各种礼仪。随着文献涵义演变,宋代马端临《文献通考》将文与献作为叙事和论事的根据:“文”是经、史、历代会要及百家传记之书;“献’是臣僚、诸儒之评论、名流之燕谈、稗官之记录。现代文献涵义是指以文字、符号、图像、声音等为主要记录手段的一切知识和信息的载体。2.历史档案(439-444):一般来说是指新中国成立以前历史形成的,经过集中保存,比较系统,且为档案法规定开放的旧政权档案和革命组织档案。档案编纂学的理论基础和方法论基础是由历史文献学奠定的,因此历史档案是历史文献学的一部分。档案形式有起居注、时政记、户籍、舆图等,最早以甲骨档案、金文档案的形式出现,随着时代发展而不断完善,为研究中国社会历史、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提供了重要资料。3.金石学(432-435):是一门古老的学问,金是包括礼器、乐器、食器、盥器等器物在内的各种青铜器,石是指刻有各种文字的石头,包括石经、碑版、墓志、造象等,对青铜器和石刻进行全面研究的学问就是金石学。随着时间推移,其研究还包含了具有文字和图形的物质材料。北宋欧阳修编著的《集古录》标志着金石学正式形成,元明两朝暂时沉寂,清代大放异彩,金石学材料是宝贵的文化遗产,为后人更全面地掌握文献,研究历史做出了极大贡献。4.地方志(107-110;444-448):又称方志,即按一定体例,全面记载某一时期某一地域的自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情况的书籍文献,方志记述的对象是“一地自然与社会”;时间范围是“历史和现状”;性质是“资料性著述”。方志起源追溯到先秦时期,奠基于两晋南北朝时期,成熟与唐宋,南宋时期形成了方志学,在明清走向了鼎盛。志书是一种地方性的多学科书籍,涉及历史、文学、民族、社会、经济、自然科学。它可以“补史之缺,参史之错,详史之略,续史之无”。5.编年体(392-397):在中国历史文献纵多体裁中最先形成,是编写历史最早用的也是最简便的方法。其基本特征是以时间为线索,按年、月、日顺序排比记述史事。内容以叙事为主,兼载人物和言论,叙事方法以顺叙为主,间或追述往事,预诉后果。优点是给人以明确的时间观念,比较容易反映出史事发生和发展的时代背景;缺点是不易集中反映同一历史事件的全过程。难以记载不能按年月编排的事件,往往详于政治事件而忽略经济文化。6.纪传体(392-397):以人物为记载中心,由本纪、列传、表、书、志四体构成,个别纪传体另有世家、载记等部分。容量很大,几乎能包括历史的各个侧面,做到事无巨细,且多体并用,分类归载,便于查阅,是全史、通史的理想体裁。优点是以大量人物传记为中心内容,是记言、记事的进一步结合。缺点是记事分散,读者难得其全貌;纪事重复互见。7.纪事本末体(392-397):是以历史事件为主体,完整地叙述一个历史事件始末的体裁形式。即以事件为主线,将有关专题材料集中在一起,既不同于编年体之以纪年为主,也不同于纪传体之以传人为主,而是以记事为主,把历史上的大事,详其首尾,集中表述其过程。优点是叙事有始有终、脉络分明,能完整反映历史事件的全过程,可补编年体与纪传体不足,缺点在不能表明同一时期各历史事件的联系。8.六经:是儒家经典的统称,亦称六学、六艺、六籍。指《诗》《书》《礼》《乐》《易》《春秋》。相传孔子曾对《六经》进行了整理,对文献学做出了巨大贡献。9.《别录》《七略》:书名。《别录》为西汉刘向在主持整理国家图书藏书时,向便撰写一篇叙录,记述这部书的作者、内容、学术价值及校雠过程。这些叙录后来汇集成了一部书,这就是我国第一部图书目录《别录》。刘向死后,刘歆继续整理群书,并把《别录》各叙录的内容加以简化,把著录的书分为六略,即六艺略、诸子略、诗赋略、兵书略、术数略、方技略,再在前面加上一个总论性质的“辑略”,编成了我国第一部分类目录《七略》。《别录》、《七略》奠定了我国目录学的基础。10.《汉书•艺文志》:东汉班固修《汉书》删《七略》之要以备篇籍,编成此书。首先从篇章结构上调整《七略》,散“辑略”于六略之中,其次对原文做出了出、入、省的增补和删改,最后除去提要,改作小注,并在文辞上也有所斟酌和改动。《汉》开创了据官修目录编制正史《艺文志》的先例,也是我国现存最古的图书分类目录。11.《隋书•经籍志》:史志书目,是梁、陈、北齐、北周、隋《五代史志》之一,也是唐初官修的一部目录和现存时间仅次于《汉志》的一部重要的古代史志目录。其著录的特点为:不但记隋朝藏书,而且还记载了六朝时期典籍流散聚合情况。其著录方式以隋代藏书为主,对六朝文献则以注文“梁有……今无”的著录方式著录。正式确立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法,固定了四部类名,是现存最早的四部类分法目录。12.《史记》三家注:南朝宋裴駰《史记集解》,唐司马贞《史记索隐》,唐张守节《史记正义》13.《经典释文》:是隋末唐初著名的训诂学家和音韵学家陆德明在校理群书的基础上编撰而成的校勘学巨著。共30卷,综考诸书源流,各为叙论。一部集汉魏六朝音义,校勘成果之大成的著作。贡献:“朱墨别异”、“摘字为音”、博采异说。书中的校勘理论和方法被后代继承,成为历史文献校勘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14.《三国志注》:南北朝时宋文帝令裴松之撰,他一反传统做法把重点放在史实的增补和考订上,《三国志注》是我国古代重要的史学著作,是以补阙、备异、矫妄、论辩四者相结合的。所引材料首尾完备,而且都注明了出处。保存史料、丰富注史的方法、发展史学批评,开创了一种史注新法,对传注学的发展做出了贡献。15.类书:指辑录各门类或某一门类资料,按照一定的方法编排,便于寻检、征引的工具书。我国类书起源于三国曹魏时期,魏文帝《皇览》是已知的第一部类书。经过不断发展,不仅产生了官修类书,如《永乐大典》还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类书,还有私修类书,由于它们分门别类,所以便于查找各种资料,对于考察事物源流,校勘,辑佚都有很大意义16.《郡斋读书志》:是宋代晁公武撰,该志是现存最早的、具有题要的私家藏书目录,基本包括了南宋以前的各类重要著述。尤以搜罗唐代和北宋时期的典籍更为完备。这些典籍至今不少已亡佚和残缺,后世可据书目的提要而窥其大略。内容与特点(1)分4部45类;(2)有总序、4部大序、25类小序;(3)每书有提要;(4)小序置于每一小类第一部书的提要之中。17.《直斋书录解题》:是宋代一部重要的私家藏书目录,为宋陈振孙所撰。暗分4部,分53类目;没有总序;创“解题”一名,为每书作解题。主要反映了南宋一代的图书情况。18.《永乐大典》: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一部类书,明解缙撰。体例:“用韵以统字,用字以系事”(①依《洪武正韵》韵目,按韵分列单字②每一字下先详注音韵训释,备录篆、隶、楷、草各种书体③分类汇辑与之相关的文献资料)价值:①在类书编纂史上,发展为百科全书形式,最值得珍视②保存了宋元以前的许多珍贵历史文献③在校勘、辑佚等方面价值可观。19.胡应麟(《经籍会通》、《四部正讹》:胡是明朝万历年间著名的文献学家,嗜书,藏书注重实用。《经籍会通》是他对历代书籍编纂源流、散失混杂、刻印收藏等情况做综合性、比较性研究后的成果,是一种议论与记载合编、考辨与传闻共存的古代文献史笔记。而《四部正讹》则是我国古代第一部地道的辨伪著作。书中首先说明辨伪的重要性,伪书的种类及其由来,也谈及辨伪的方法与工具,对辨伪和整理古书做出了巨大贡献。20.《四库全书总目》:又称《四库全书总目纲要》,纪昀等编。它是我国封建社会中空前庞大的一部丛书,《四库全书》的目录,也是我国封建社会中最后最巨大的一部官修书目。21.章学诚:章学诚(1738年-1801年),清代史学家、思想家。字实斋,会稽(今浙江绍兴)人。一生精力都用于讲学、著述和编修方志,是我国最杰出的目录学家,代表作有《文史通义》《校雠通义》《史籍考》等,在系统地总结前人成就基础上,完整地提出目录学思想,明确提出目录学的功用在于“辨章学术,考镜源流”;又提出“六经皆史”说,强调“史德”(增补刘知几史学、史才、史识之说);在校勘、辑佚思想方面,有突出贡献。22.《书目答问》:是张之洞编纂的一部专门检索古籍的综合性书目,是一部举要性质的目录书,比较易求,相对可靠,总结了清代光绪以前的学术成果,延续和补充了《四库总目》的不足,在体制上新设“丛书”,“别录”两部,有所创新和改进。23.清代三大考史名著:赵翼《廿二史札记》(注重典章故实),钱大昕《二十二史考异》(详于校勘)、王鸣盛《十七史商榷》(重治乱兴衰之故)其共同点是能与读者以提纲挈领之观察24.二重证据法:20世纪20年代由王国维提出的以考古资料和文献资料互证的一种历史考证方法,实质是将近代以来获得突飞猛进的对于甲骨文、金文等地下出土材料的研究与传统史学对于文献证据的处理相结合,特别强调地下材料的证史价值,并将它提高到与文献并重的地位。王运用二重证据法进行古史新证,以甲骨文证实《史记•殷本纪》的真实可信。当然,现今二重应为多重,这样更加科学。25.古史辨:20史记20年代学术界掀起疑古考辨的热潮,出现了以顾颉刚为代表的“古史辨派”,他们利用顾氏“新考据学”把过去儒家的辨伪变成历史学家的辨伪,把只考辨伪书发展到还要考辨伪史。动摇了封建古史体系,同时揭露了历史真实面目。但也有怀疑过勇的地方,忽视“层累地遗失古史”的一面,未能以历史唯物主义,辩证法为指导,在政治层面有负面影响。26.目录学:是指研究目录学的产生、发展及其功用的一门学问,属于历史文献学的一个分支。又分为古典目录学和现代目录学,前者断限是西汉至20世纪初,而后者以现代科学分类为基础的图书分类法诞生为标志。我国目录学诞生是以《别录》《七略》的产生为标志,但“目录学”之名始于宋代,对于读书、治学有着重要指导作用,有助于辨章学术,考镜源流。27.校勘:也称校雠,校,校对;勘,核定。校勘就是通过比对各种相关版本及文献资料,改正书面材料上由于种种原因而形成的字词句篇上的错误,使之恢复或接近本来面目。在校勘的基础上,形成了校雠学。28.辩伪:广义辨伪是指对某些有问题的事、物进行考察鉴别。狭义的辨伪则专指考察、鉴别典籍文献的真伪。因为我国伪书数量大、种类多,且伪书对于学术研究有极大的危害,因此有必要辨伪,并且在此基础上形成辨伪学。29.版本:最初写作“板本”,印刷术发明以前,人们复制文献主要依靠抄写的方法,抄写的文献称“抄本”或“写本”。印刷术发明以后,可以通过刻字印刷的方式复制文献,这种印刷文献称为“板本”。30.《校勘学释例》:校勘学专著,陈垣著,在书中他对所发现的沈家本《元典章》的12000多条错误从中选出具有代表性的1000多条分为5类,加以归纳分析,总结其错误的原因。又在批判继承前人的基础上,概括校勘四法:对校法、本校法、他校法、理校法,校勘四法从理论高度来看,具有系统性、科学性,对后人校勘工作起了普遍的指导作用。31.校勘四法:①本校法:即以同书的祖本或别本对校,校出各本异同,不审定是非。就是在广泛搜集同一书籍的不同版本的基础上,从中选择一个善本作为底本,再用其他版本进行校勘的方法。②对校法:即以本书前后互证,抉摘异同,辨别是非。可以使正文与正文比较,也可以是正文与注文的互校、或文义与体例、文辞押韵等的互校。③他校法:即以他书或其他材料来校勘本书,注重以其书与本书相关的种种引文作为校勘证据。④理校法:即碰到古书无可依据,或数本无所适从时,只好用理校法,以理分析,断其是非。它通常根据史书的体例原则、遣词造句的特色来校勘,需要研究者对古籍、音韵、训诂、历史、典故等知识有很深的造诣。32.伪书:即作者、名称不真、年代不实、内容伪造等情况的古典文献。胡应麟在《四部正讹》里将伪书归为20类,伪书在古籍中数量庞大,种类繁多,出现的原因十分复杂,造伪方法有:作者假托他人,后人改题著者,沿袭旧名而著新书等,由于伪书存在,兴起了辨伪、辨伪学。伪书也有一定的价值,保存着真书里没有但是有用的处材料,它也是一定时期的产物,
本文标题:历史文献学期末复习资料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34158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