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建筑初步(下)设计训练之一——平面构成与立体构成一、教学目的1.了解平面构成的概念,学习在二维空间里将相同或不同的平面单元重新组合为新的平面图形。2.了解平面构成中局部与整体、局部与局部之间存在的结构关系,并认识到这种结构关系是构成设计的基础。3.训练按照形式美的原则进行平面单元的组合设计,在对组合图形的调整及筛选过程中培养对平面图形的鉴赏能力。4.通过积聚图形的设计,体会线对二维空间的限定方式及形与形的组合关系。5.对积聚图形赋予高度,体会二维空间到三维空间的行成过程。二、训练一——平面构成(一)平面构成的意义平面构成是现代设计基础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基础训练,它是在两度空间中训练构成的次序,指将既有的形态(包括具象形态和抽象形态-----点,线,面,体)在二维的平面内,按照一定的次序和法则进行分解和组合,从而构成理想形态的组合形式。平面构成在于探求二度空间世界的视觉文法,形象之建立,骨胳之组织,各元素之构成规律与规律之突破,造成既严谨又有无穷率动变化的装饰构图。平面构成中的骨胳与建筑中的网格,基本形象与建筑中的基本组成部分具有类似的结构,因此,研究形与形之间的关系及其可变性,包含了建筑空间的分割与组合的一些基本规律和方法,对总体设计,单体设计及建筑局部设计都具有重要意义。(二)平面切割1、平面切割的方法及要求(1)在平面构成中,把整体分成部分叫做分割。所谓分割,是先有外形然后在内部作分割。我们假设外形为一正方形,在内部做分割,可见,虽然面的切割是要线来完成,但切割的着眼点是在于面的大小以及分布的均衡上。(2)切割的方法:a、等形分割:要求形状完全一样,如“米”字格,分割后,再将分割线加以取舍。我们的练习是建立在一定的网格上,通过线条来切割。b、比例与数列:将空间做一定比例的分割,如黄金比,比,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等。并提取有变化的面,用同一线或改变线的粗细,做线的分割构成。c、自由分割:它是不规则的将画面自由分割的方法。它不同于用数分规则分割所产生的整齐,明快的构成美,自由分割是依赖于随意性,不拘泥于任何规则,排除掉数列规则生硬,单调的缺点,给人以自由活泼的感受。自由分割创造变化是比较容易的,但应注意构图的统一感,不能散漫,凌乱。我们所做的练习,是为以后的建筑设计打基础,因此,对平面的切割应以建筑形态的标准加以判断。由于建筑是一个理性的东西,充盈数与形的次序,所以我们将做等形分割和比例分割两种。2、作业要求(1)根据“基于等形的自由分割”、“基于比例的自由分割”两种方式完成3组平面分割图(每组图平面尺寸为160×160mm)(2)所有成果与平面积聚成图共同绘制在A2图幅绘图纸上,注意版面设计,操作时先将160×160mm方形平面进行分割(分割方式及次数由设计决定),所得图形为操作的基本骨格,图形骨格不应在成果中绘出,只需在草图中表现即可。(3)要求每个方形平面被分割后至少得到12个面。(4)操作时应注意工具墨线、仿宋字书写表达,不需要进行色彩表达,可以采取不同线型强化内容,线型可选择粗线、中粗线、细线、点划线、虚线。(5)操作过程应先徒手草图多方案研究,取舍选择后完成。(三)平面积聚1、基本形的概念在平面构成中,由一组相同或相似的形象组成,其每一组成单元称之为基本形。基本形是一个最小的设计单位,常常比较单纯简练的。利用它根据一定的构成原则排列,组合,便可得到好的构成效果。基本形具有形状,大小,色彩和肌理这几个方面的因素。(1)形状:指基本形的外部轮廓,它有各种形状(2)大小:任何形状,只要通过相互的比较,都有大小不同的感觉。(3)色彩:指可视形象的明暗,色相,鲜灰等,是相对而言。(4)肌理:指构成形象的材料及其表面的视觉,触觉和感受。基本形亦可由2个或2个以上的简单体相加而成,或是相减切割的方法获得,可以构成更大更多的基本形。2、平面积聚的方法及要求(1)在构成中,基本形的组合产生形与形之间的组合关系,关系有如下的几种形式:分离――-形与形之间不接触,有一定距离接触―――形与形之间的边缘正好相切覆盖―――形与形之间是覆盖关系,由此产生上下,前后的空间关系透叠―――形与形之间有透明性的相互交叠,不产生上下,前后的空间关系结合―――形与形相互结合成为较大的新形状减缺―――形与形相互覆盖,形被覆盖的地方被减掉差叠―――形与形相互交叠,交叠部分产生一个新的形重合―――形与形相互重合,变为一体(2)图与底图与底是一种在对比,衬托中产生出来的关系。图的特征:有明确的形象感,给人强烈的视觉形象,在画面中较为突出底的特征:没有明确的形象感,给人以模糊的视觉印象,没有形体的轮廓。在图面中产生正图感有如下特点:a.色彩明度较高底有图的感觉b.凹凸变化中,凸底形象有图的感觉c.面积大小的比较中,小的有图感d.在空间中被包围的形状有图感e.在静与动的两者中,动态的有图感f.在抽象与具象之间,具象有图感3.作业要求(1)对等腰直角三角形、正方形、圆这三种基本形进行选择、组合,做3组平面积聚(2)每组成果图绘制于160×160mm的方形平面内,并与平面分割的三个图共同绘制于A2图纸上,注意版面设计,(3)要求能感受到形的完整性,圆形的圆心必须在图框内,三角形的三条边应在图框内出现,正方形四条边应在图框内出现,均可做适当地旋转、大小、位置的变化。(4)要求色彩表达,但应注意除黑白两色外,不允许超过三种色彩。(5)操作过程应先徒手草图多方案研究,取舍选择后完成。三、训练二——平面积聚的空间构成(积聚的升起)1、目的在于训练体会和表达构成方法在建筑、规划和景观设计中的运用,注意避免牵强附会、生搬硬套2、选取前一作业中一组“面的积聚”图形作为母题,垂直升起,在前述二维空间中,将各个图形要素赋予相同或不同的高度(高度须符合划分的阶层),形成三维实体的构成;3、要求在160×160×160mm的三维空间内进行处理,设定升起的层阶为40mm×4个;4、要求各图形面必须作为面的概念垂直升起为内空的“类实体”;不能作为闭合的线框图形升起为一个仅有竖直面而没有顶平面的“围合体”;5、各图形面可以从不同的起始层阶升起,可升起N个层阶,N=1,2,3,4(不能为0)6、对各个实体的外表面根据图形进行消解操作,将实体转化为有明确限定的三维空间,但须保留至少一个实体。7、设计要求:在统一的秩序控制下,尝试追求空间形态的丰富与变化(大小、方向、比例),同时应达成统一、完整的群体形态。8、对同一个母题按三种不同的构思进行上述操作,得到三种完全不同空间构成。9、按1:1比例制作空间构成模型,模型底板420×420mm。要求模型制作细致、精确,材料可选择卡纸、KT板等,颜色为白色。四、评分要点1、运用基本形之间分离、接触、覆叠、透叠、结合、减缺、差叠、重合的组合原理,推敲基本图形之间的比例以及组合与交接关系。2、对基本形进行打破和重组从而形成新形,灵活运用各种构成手法,图形符合形式美的基本法则。3、灵活运用韵律、对比、突变等形式美的基本原则,构成的新图形4、图形的绘制:线条挺直,色泽均匀,色块收边整齐,图面整洁。5、升起后的形体关系明确、美观,空间丰富。
本文标题:平构、立构任务书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34245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