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平面构成一、课程性质与目的:本课程是建筑学专业基础课,其目的是通过不同模块内容的作业训练,使同学们初步了解和认识建筑,掌握建筑设计表达方法,认识形态美的基本规律,并具有一定的构思创作能力,为建筑设计课打好基础。一.关于“构成”问题的阐述1.“构成”构成,英文‘construction’,解释为将两个以上的单元,按一定的原则重新组合形成新的单元,称之为构成,字面译,即建构,组构之意。构成属于现代设计的范畴,真正的现代设计开始于手工业革命以后,来源于俄国的构成主义运动,但设计的构成已形成了自身的含义和内容.第一章平面构成概述概述一、平面构成的起源包豪斯(Bauhaus)设计学院培养了一批在设计领域中领先的人才,并提出“艺术与技艺相结合”的设计教育理念。它是现代构成设计的发源地,现代设计的一个摇篮。3.包豪斯确立了构成的设计基础地位包豪斯是世界上第一所设计学院,成立于1919年,在德国魏玛市,创始人是建筑家格罗比乌斯。他强调技术与艺术的和谐统一,通过教学体系的改革,使学生的视觉敏感性达到理性的水平,对材料,结构,肌理,色彩有科学的技术的理解,而不是艺术家个人的见解。伊顿,克利,康定斯基等现代艺术的领军人物,都曾是包豪斯的教员,也是其教学体系的,特别是基础课程的改革和实践者。约翰内斯.伊顿阿尔巴斯马塞尔.布罗伊尔第一章平面构成概述二.平面构成的内容和目的1.设计和构成关系设计包含了点,线,面,色,光,质,图,文等各种要素,平面构成从点,线,面这些单个元素的视觉元素开始,通过构图,形式美法则,视觉心理等,研究各种元素组合的形式和效果,构成不是完整的设计,但它是设计的基础。2.构成的目的构成的目的除了形式感训练外,构成的重要目的是创新能力和设计思维。构成构成设计基础课程的统称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设计的基本原理和规律具体作品的组成方式,设计元素之间的关系第一章平面构成概述三.平面构成是构成和设计的基础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都有点线面等基础形态,以及对比与调和等关系的处理,只是关注的重点有所变化而已。现代设计领域的划分有多重标准,通常按照呈现的形式分为“二维空间的平面设计,三维世界的立体和空间设计以及带有时间因素的多维设计。在设计教育的课程体系中,平面构成和立体构成,色彩构成同属于设计基础课程,它们都是现代视觉传达艺术设计的基础。为什么学习平面构成?平面构成是现代造型基础理论之一,它主要阐述在二维平面设计中涉及的设计形式规律与法则,平面构成将感性的设计因素与理性的设计思维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虽然平面构成知识只借助二维空间,但它蕴含的形式规律与法则适用于其他任何维度的设计领域,所以平面构成是所有参与设计行业的设计师必须掌握的一门基础学科。平面构成的应用领域是十分广泛的,不论是以平面因素做主导的广告设计、标志设计、装祯设计,还是以立体因素做主导的建筑设计、工业设计、环境设计我们都能看到平面构成的内在作用。只是不同的设计行业对平面构成的理解也不同,比如广告设计中,人们利用平面构成主要通过对人们视觉感知的梳理达到有效传达商品信息的作用,而在建筑设计中,平面构成原理的应用主要体现在让使用者能理解建筑空间的构成变化。一、平面构成概述什么是平面构成?平面构成是一种以研究视觉语言的特性和审美原理为主要内容的二维视觉形象的造型活动。将不同的基本形态按照一定的形式美得法则在平面上进行分解,组合构成,从而得以产生新的艺术形象。概述有关本门课程的概念:平面——是指与立体的差别,它主要解决长、宽两度空间的造型问题。构成——就是“组装”的意思,也就是说把平面设计中所需要的诸要素,按照美的形式法则,进行“组装”,形成一个新的,适合需要的图形。平面设计——包括:封面设计、广告设计、包装设计、标志设计、图案设计、……(也可以称为目的构成)构成学习的内容和诀窍是什么?五、平面构成说到底就是不断地创造新的形态,并不断地对新的形态作多种形式的组合。每种不同的形态的产生都具有其不同的构思方法,形与形之间的组合都有其自身的规律。第一章平面构成的基本元素第一节:点的特征和设计中的应用一、点的众多形态浩瀚星空繁星点点自然界丰富多彩的装饰性斑点人类服饰和设计的重要元素第一章平面构成的基本元素第一节:点的特征和设计中的应用一、点的众多形态二、点的形态特征1、体积小的、分散的,如:芝麻、沙粒等;2、远距离的、大空间对比下的,如:繁星、孤灯、远帆、地图上的城市等;3、处于交叉位置的,如:围棋、线的交点、面的交点;4、符号的一种,如:逗号、引号、盲文、音符等;5、短小有力的笔触和痕迹。第一章平面构成的基本元素第一节:点的特征和设计中的应用一、点的众多形态二、点的形态特征三、点的特征和变化点的特性点容易成为视觉中心,具有集中,凝固视线的作用。点在画面中央时,给人产生向心力和静态感;偏离中心时,则形成不稳定感而造成动势。点越连贯越饱满,人的心理上会有一种扩张感和紧张性。点具有张力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点之间的引线上。点的连续排列会产生节奏、韵律、和方向感。点的大小变化具有透视、远近感。黑白点会产生缩胀感。注意:点的感觉并不和大小成正比,太大,太小都会弱化点的感受。当画面中有两个大小不同时的点,大的点首先引起人们的注意,但视线会逐渐地从大的点移向小的点,最后集中到小的点上,点大到一定程度具有面的性质,越大越空乏,越小的点积聚力越强。当画面中有两个相同的点时,并各自有它的位置时,它的张力作用就表现在连接这两个点的视线上,视觉心理上产生连续的效果,会产生一条视觉上的直线。当画面中有三个散开的三个方向的点时,点的视觉效果就表现为一个三角形,这是一种视觉心理反映。当画面中出现三个以上不规则排列的点时,画面就会显得很零乱,使人产生烦躁的感觉。当画面中出现若干大小相同的点规律排列时,画面就会显得很平稳、安静并产生面的感觉。点的线化:由于点与点之间存在着张力,点的靠近会形成线的感觉,我们平时画的虚线就是这种感觉。点的构成点的等距离构成——井然有序,但不够个性。点的有规律间距构成——变化形式多样,视觉反应强烈。点的无规律间距构成——这类构成需极高的艺术素养才能展现个性魅力,不然就杂乱无章。点的线性构成——画面具有流动感点的面性构成——能产生不同的明暗、浓淡和色调。点的构成(范例)图1图2这两幅图都是由大小不同的、数量较多的点组成的,表现出画面的空间感。线1、线是点的轨迹。2、线是有长度、宽度的性质。3、线区别点的最明显的性质是,线具有方向性。线线的形态线概括起来分两大类:直线和曲线。直线:垂直线、水平线、斜线、折线、平行线、虚线、交叉线。曲线:几何曲线(弧线、旋涡线、抛物线、圆)、自由曲线。第二节:线的形态特征和设计中的应用一、线的视觉变化第二节:线的形态特征和设计中的应用一、线的视觉变化二、线的定义:在几何学的定义里,线只是具有位置、长度而不宽度和厚度的。它是点移动的轨迹,并且是一切面的边缘和面与面的交界。然而,从造型的含义来讲,线只能以一定的宽度表现出来。线来自于点,线的粗细也是由点的大小来决定的。·●当然,线也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当线在一个平面中,加粗到一定的程度,我们往往把这个面看成是一个面或一个长方形。三、线的构成:我们在线的构成练习中主要达到去认识线的变化在平面构成中的作用的目的。掌握线的构成语言,在作品中,仔细考虑线的方向、宽窄、疏密、节奏韵律与均衡关系等问题。通过对线的处理,体现线性格的多样化。线的构成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1、面化的线将线条进行密集、等距离的排列,使线条明显地趋向于面的视觉效果。再将这些由不同的线形成的面,经过适当的组合,考虑个部分的大小、疏密、节奏等因素,形成优美的画面。2、粗细变化的线将粗细不同的线进行基本等距的排列,这时,较粗的线条明显给人以靠近、实在的感觉;而细线则表现出远而虚的形态。所以,粗细线的排列变化也能塑造一种虚实空间的视觉效果。3、疏密变化的线把线按不同的距离进行平行排列,线距大的部分看起来空灵;而线距密的部分则表现出厚实感。这样的构成,可以体现出平面的纵深感,并能表现平面的明暗调子,是较为常见的透视空间表现技法。线的构成利用线的宽度做造型表现。(不同线具有不同情感。粗线成熟稳定、表现力强;细线敏锐、干练而神经质。粗线具有前进感,细线有后退感。两者结合具有很强的空间感。)利用线的浓淡做造型表现。(较深的线明确、肯定、充满自信;较浅的线含蓄、谦虚、略带羞涩。较深的线具有前进效果,反之具有后退的感觉。)利用线的间隔做造型表现。(在线的长度、明度、宽度相同的条件下,间隔窄、密集的线群较间隔宽,疏散的线群显得后退一些。)利用线的方向性做造型。(线的不同交织方式或方向变动,可以形成具有强烈结构的放射旋转图形,在线的各种性质中,它是表现空间效果最直接、最常用的方法。)图1图2图3图4图5图6线的面化线与线之间不连接构成线与线之间的连接构成线与线的交叉构成线的构成(范例)第三节:面的形态特征和设计中的应用一面的分类和特征第三节:面的形态特征一、面的定义:面,在几何学中的含义是——线移动的轨迹。⑴直线平行移动可形成方形的面;⑵直线旋转移动可形成圆形的面;⑶斜线平行移动可形成菱形的面;⑷直线一端移动可形成扇形的面。二、面的种类及其性格:平面上的形,大体可以分为四类:即直线形、几何曲线形、自由曲线形和偶然形⑴直线形的面——具有直线所表现的心理特征。如:正方形,它能呈现出一种安定的秩序感。在心理上具有简洁、安定、井然有序的感觉,是男性性格的象征。⑵几何曲线形的面——以严谨的数学方式构成的几何性质的面。比直线形柔软,有数理性的秩序感。特别是圆形,能表现几何曲线的特征。但,由于正圆形过于完美,则有呆板和缺少变化的缺陷。而扁圆形,呈现出一种有变化的曲线形,较正圆形更具有美感。在心理上能产生一种自由整齐的感觉。⑶自由曲线形的面——是不具有几何秩序的曲线形。这种曲线形能较充分地体现出作者的个性,所以,是最能引发人们兴趣的造型,它是女性特征的典型代表。在心理上能产生幽雅、魅力、柔软和带有人情味的温暖感觉。面的实际应用三、图与地:在构成设计里,一般我们把具有形象感的实体称为“图”,而把形象周围的空间称为“地”。一般容易被识别为图形的是:⑴居于画面的中央,或处于水平及垂直方向的形,易于成为“图”;⑵被封闭的图形,在画面中容易显现出来,也容易被人们认为是“图”;⑶小的形状,较之过大的形状,成为图的条件更为有利;⑷集中的形态比散乱的形态易于识别出图形。四、图与地的反转:黑白两图形的关系,相互转移,背景成为图形,或者图形退成背景,图与地的这种性能,在视觉艺术中称为图地的反转。⑴互嵌图形——有双向性,即反正皆可成立。⑵图形递变——从某种图形逐渐变化成另一种图形。互嵌图形(图例)图形递变(图例)五、面的构成形式: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直接以面作为构成表现的作品有很多,设计中面构成的方法十分灵活,而且形式丰富多彩。面的构成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1、几何形的面将一些几何形状的面作自由组合,表现规则、平稳、较为理性的视觉效果。2、人造形的面使复杂的形象变得黑白分明、整齐统一,节省了观者无目的性的视觉移动,达到了把准确的意念和信息迅速传达给观者的效果。将人们创造出来的各种物体,以面的形式表现出来。点线面综合构成《小提琴的构成》综合构成(单体多形态的联想)点评:该作品综合运用构成元素的点、线、面对比,形态要素的黑白灰对比、大小对比、直曲对比、有机与无机形态的对比等。与此同时,反复出现的极富美感的提琴外型曲线,使画面整体,生动,富有张力。平面构成中基本原色的视觉训练–点、线、面的综合应用将点与线、线与面、面与点或点、线、面三要素作综合构成,比起点、线、面的单纯构成来,其表达的内容更为丰富,意境更为深远,艺术魅力更为强烈。点、线、面的综合构成包含了形的大小、长短、位置、方向、数量、肌理与明暗、浓淡、空间等诸多要素的应用。作点、线、面的综合构成时,形态的排列、组合要避免杂乱,充分体现设计的基本形式美法则
本文标题:平面构成一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34249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