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高一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知识点故都的秋
知识点概述故都的秋写作背景:从1921年9月到1933年3月,郁达夫曾用相当大的精力参加左翼文艺活动和进行创作。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他从1933年4月由上海迁居到杭州,居住近三年,这段时间里,过的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并花了许多时间到处游山玩水,写下许多的游记散文。1934年7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了本文。作者在对北平秋的描绘中,寄寓了眷恋故都自然风物和对美的执著追求,流露出一种沉静、寡淡的心境。故都表明描写的地点,含有深切的眷恋之意;秋字确定描写的内容。知识点总结郁达夫(18961945),原名郁文,幼名荫生,浙江富阳人,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革命烈士、诗人。著作书目:《沉沦》(短篇小说集)1921年,泰东《茑萝集》(小说、散文合集)1923年,泰东《小说论》(理论)1926年,光华《文艺论集》(理论)1929年,光华《戏剧论》(理论)1926年,商务《寒灰集》(《达夫全集》第1卷)1927年,创造社《文学概说》(理论)1927年,商务《日记九种》1927年,北新《鸡肋集》(《达夫全集》第2卷)1927年,创造社《过去集》(《达夫全集》第3卷)1927年,开明《孤独者的愁哀》(戏剧集)1927年,创造社《迷羊》(中篇小说)1928年,北新《奇零集》(《达夫全集》第4卷)1928年,开明《达夫代表作》(小说、散文合集)1928年,上海春野书店;1930年,现代《敝帚集》(达夫全集》第5卷)1928年,现代《在寒风里》(小说、散文合集)1929年,厦门世界文艺书社《薇蕨集》(《达夫全集》第6卷)1930年,北新《她是一个弱女子》(中篇小说)1932年,湖风《仟余集》(小说、散文合集)1933年,天马《达夫自选集》(小说、散文合集)1933,天马《断残集》(《达夫全集》第7卷)1933年,北新《浙东景物纪略》(散文集)1933年,浙江铁路局《屐痕处处》(散文集)1934年,现代《达夫日记集》1935年,北新《达夫短篇小说集》(上下册)1935年,北新《达夫游记》(散文集)1939年,创造社《达夫散文集》1936年,北新《闲书》(散文集)1936,良友《我的忏悔》(散文集)1936,良友《藤十郎的恋》(剧本)1937,上海文化书局《郁达夫文集》(小说、散文合集)1948,春明《达夫诗词集》1948,广州宇宙风社《郁达夫游记》(散文集)1948,上杂《郁达夫选集》(小说、散文合集)1951,开明;1954,人文《郁达夫南游记》(散文集)1956,香港世界书局《郁达夫选集》(小说、散文、政论合集)1959,人文《郁达夫诗词钞》1962,香港上海书局《达夫文艺论文集》(13卷)1978,香港港青出版社《郁达夫诗词抄》1981,浙江人民《郁达夫文集》(1一12册)1982,花城《达夫书简》1982,天津人民《郁达夫游记集》(散文集)1982,浙江人民《郁达夫抗战诗文抄》1982,福建人民《郁达夫致王映霞书简》l982,天津人民《郁达夫小说集(上下册)1983,浙江文艺《郁达夫日记集》1984,陕西人民《郁达夫散文选集》1985,上海文艺《郁达夫散文集》1985,浙江文艺《郁达夫文选集》1985,浙江文艺《郁达夫日记集》1986,浙江文艺《沉沦》(短篇小说集)1986,百花《郁达夫书信集》1987,浙江文艺《沉沦.迷羊》(短篇小说集)1988,人文著名作品:中篇小说《出奔》《她是一个弱女子》短篇小说《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薄奠》《银灰色的死》,《北平的四季》,《茫茫夜》。主题思想本文通过对北平秋色的描绘,赞美了故都的自然风物,抒发了向往、眷恋故都之秋的真情,并流露出忧郁、孤独的心境。在把握本文主旨时,要注意理解作者思想感情的时代性。社会风云和个人遭际在作者心里投下阴影,以致对故都清秋的品味夹杂着一些苦涩。结构分析第一部分(1-2)总写作者对北国、江南之秋的不同感受,表达对北国之秋的向往之情,是总起部分。第二部分(3-12)分写部分,从记叙和议论两方面记叙故都纷繁多彩的秋天景象,赞美北国之秋。1、记叙:(3-11)依据清、静、悲凉这一特色,逐一描述了故都的自然风物。2、议论:(12)从理喻的角度,进一步赞颂秋,赞颂北国的秋。第三部分(13-14)总括全文,与总起部分照应,再次强调南国之秋的色味不及北国之秋,直抒作者对故都之秋无比眷恋之情。常见考点考法故都的秋课文题解故字,饱藏着眷念热爱故都之情。秋揭示了本文的描写角度。全题点出地点和节令,洗练含情。很值得品味。故都表明描写的地点,含有深切的眷念之意,秋字确定描写的内容,题目明确而又深沉。文章将自然的客观色彩──故都的秋色,与作家内心的主观色彩──个人心情,自然地融化在一起,秋中有情的眷念,情中有秋的落寞。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全文紧扣清静悲凉落笔,以情取景,以景显情,信手写来情景浑然一体。看了这篇2013高中语文知识点归纳之故都的秋分析的文章,大家对这门课的知识点是不是很清楚呀?希望大家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也可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本文标题:高一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知识点故都的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34313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