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GPS动态(RTK)测量实习报告80912刘少权101目录一.实习目的………………………………………………2二.实习地点………………………………………………2三.实习内容………………………………………………2四.实习原理………………………………………………2五.实习过程………………………………………………3(一)基站设置(二)移动站设置(三)目标点测量六.实习总结………………………………………………5七.收获体会………………………………………………62一.实习目的通过实习进一步深入了解GPS原理以及在测绘中的应用,巩固课堂所学的知识.熟练掌握GPS仪器的使用方法,学会GPS进行控制测量的基本方法并掌握GPS数据处理软件的使用方法.二.实习地点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三.实习内容使用RTK测量学校整体平面图.四.实验原理RTK(Real-Time-Kinematic)技术是GPS实时载波相位差分的简称。这是一种将GPS与数传技术相结合,实时解算并进行数据处理,在1~2秒时间内得到高精度位置信息的技术。RTK的工作原理是将一台接收机置于基准站上,另一台或几台接收机置于载体(称为流动站)上,基准站和流动站同时接收同一时间、同一GPS卫星发射的信号,基准站所获得的观测值与已知位置信息进行比较,得到GPS差分改正值。然后将这个改正值通过无线电数据链电台及时传递给共视卫星的流动站精化其GPS观测值,从而得到经差分改正后流动站较准确的实时位置。3五.实习过程仪器工具:南方双频GPS接收机2台(基准站1台,移动站1台),手簿1个,脚架1个,碳纤对中杆1根,数据记录表一张,画图纸一张(一).基准站设置1.架在已知点首先较好脚架,固定天线,安放基座和基准站GPS接收机,对中整平后,测量仪器高,将基准站开机,然后调到基站模式。2.架在未知点首先较好脚架,固定天线,安放基座和基准站GPS接收机,大致整平后,将基准站开机,然后调到基站模式。(二).移动站设置1.将移动站主机接在碳纤对中杆上,将接收天线接在主机上,调节GPS接收机至移动站模式。42.打开主机,主机开始自动初始化和搜索卫星,当达到一定的条件后,主机上的DL指示灯开始1秒钟闪1次,表明已经收到基准站差分信号。3.打开手簿,启动工程之星软件。4.启动软件,在确保蓝牙连通和收到差分信号后进行如下设置:(1).设置文件保存路径:工程→新建工程(椭球系名称、投影参数设置、七参数设置),工程→选择工程,工程→新建文件,工程→选择文件;(2).连接仪器:设置→连接仪器→扫描→(选择主机)连接;(3).电台设置:工具→电台设置→在“切换通道号”后选择3→点击“切换”;(4).设置移动站参数:设置差分格式:RTCM3,设置天线高;5.进行校正校正向导(工具→校正向导),校正分基准站架设在已知点和基准站架设在未知点两种模式。5(1).基准站架设在已知点上选择“基准站架设在已知点”,点击“下一步”,输入基准站架设点的已知坐标及天线高,并且选择天线高形式(斜高),输入完后即可点击“校正”。,检查无误后“确定”校正完毕。(2).基准站架设在未知点上选择“基准站架设在未知点”,点击“下一步”。输入当前移动站的已知坐标、天线高和天线高形式(杆高),当前状态为“固定解”且碳纤杆水准气泡居中后并且点击“校正”。(三).目标点测量当以上步骤设置完毕后,可以按键盘上的A键进行目标点测量,然后按enter键保存。六.实习总结(一)实习中遇到的问题能分析在测量过程中突然收不到卫星信号,这种情况可能是流动站或基准站的电源没电或接收机的连线出现问题.在测量6过程中突然显示单点定位可能是接收到的卫星数量不够而无法解算.在观测过程中手薄上的解算值始终不能固定,可能是流动站的选点有问题,周围可能有高压输电线,高大建筑物或在面积水域.(二)参考站的点位选择必须严格因为参考站接收机每次卫星信号失锁将会影响网络内所有流动站的正常工作。1.周围应视野开阔,截止高度角应超过15度,周围无信号反射物(大面积水域、大型建筑物等),以减少多路径干扰。并要尽量避开交通要道、过往行人的干扰。2.参考站应尽量设置于相对制高点上,以方便播发差分改正信号。3.参考站要远离微波塔、通信塔等大型电磁发射源200米外,要远离高压输电线路、通讯线路50米外。4.RTK作业期间,参考站不允许移动或关机又重新启动,若重启动后必须重新校正。。七:收获体会总的来说,这次实习让我体会到了外业的艰辛,内业的耐心,工作的细心,甚至还有了对建国初的测绘人员的敬畏7之心。锻炼了实际的能力,让我在未来面对选择时更有信心和勇气。在测量过程中,要有团队合作精神。测量RTK时,总是遇到手簿与GPS接收机连接问题,移动站设置上总是出现不成功以及山路测量的难度,我们不断地克服困难,使测量达到标准要求。
本文标题:GPS动态实习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34331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