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宁夏吴忠市吴忠中学2016届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理科综合化学(解析版).doc
宁夏吴忠市吴忠中学2016届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理科综合化学一、单选题:共7题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B.过氧化钠常用作航天员的供氧剂C.乘车严禁携带易燃、易爆等危险品D.大量开采、使用可燃冰不会对环境造成影响【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了化学与生活。干冰升华会带走周围热量,所以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故A正确,不选。因Na2O2能和CO2、H2O反应生成O2,所以过氧化钠可用作航天员的供氧剂,故B正确,不选。乘车携带易燃、易爆等危险品易造成危险事故,故C正确,不选。海底富含可燃冰,但开采不当会使CH4气体释放到空气中造成温室效应加剧,故D错。2.设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1mol乙烷含C-H键的数目为7NAB.1L0.5mol/LNa2S溶液中HS-的数目为0.5NAC.标准状况下,Na与水反应产生22.4LH2时转移电子数目为2NAD.含1molHCOOH的水溶液中含氧原子的总数目为2NA【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了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计算。乙烷的分子式为C2H6,所以1mol乙烷含C-H键的数目为6NA,故A错。1L0.5mol/L的Na2S的溶液中含有溶质硫化钠0.5mol,由于硫离子部分水解生成硫化氢、硫氢根离子,根据物料守恒可得,S2-、HS-、H2S-的总物质的量为0.5mol,则溶液中S2-与HS-的物质的量之和小于0.5mol,S2-与HS-的总数小于0.5NA,故B错。标准状况下,22.4LH2的物质的量为1mol,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2mol,故C正确。水中也含有氧原子,所以含1molHCOOH的水溶液中含氧原子的总数目远远大于2NA,故D错。3.饱和醇X的分子式为C5H12O,与足量乙酸反应生成酯Y,且X可由烯烃与水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制得,Y的结构共有A.6种B.7种C.8种D.9种【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了同分异构体的书写。饱和醇X的分子式为C5H12O,X可由烯烃与水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制得,则该饱和一元醇的羟基所连碳原子相邻的碳原子上有氢原子,则有HOCH2CH2CH2CH2CH3、HOCH(CH3)CH2CH2CH3、HOCH(CH2CH3)2、HOCH2CH(CH3)CH2CH3、HOC(CH3)2CH2CH3、HOC(CH3)CH(CH3)2、HOCH2CH2CH(CH3)2,有几种醇,与乙酸反应就生成几种酯,故该题选B。4.短周期主族元素M、N、R、T的原子半径与族序数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推断不正确的是A.常压下,单质R的熔点高于单质M的熔点B.R、T的简单离子都会破坏水的电离平衡C.N2M2与R2M3中所含化学健的类型完全相同D.N、R、T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之间能相互反应【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了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知识及化学键。同周期自左而右原子半径减小,同主族自上而下原子半径增大,T和M都是第ⅥA族,且半径T大于M,则M为O元素,T为S元素,N为第ⅠA族,且半径大于T,则N为Na元素,R是第ⅢA族,且半径大于T,则R为Al元素。铝单质为金属晶体,单质硫为分子晶体,所以铝单质的熔点高于硫单质的熔点,故A正确,不选。铝离子是弱碱根离子,可水解,能破坏水的电离平衡,硫离子是弱酸根离子,可水解,能破坏水的电离平衡,故B正确,不选。过氧化钠中含有离子键和非极性共价键,而氧化铝中只含有离子键,故C错,选C。N、R、T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分别为氢氧化钠、氢氧化铝和硫酸,氢氧化铝为两性氢氧化物,即可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偏氯酸钠和水,又可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铝和水,故D正确,不选。5.据英国《金融时报》网站最近报道,英国科学家研制出一种超容量的锂电池.其简易电池工作原理如图所示。X、Y是用石墨烯制成的渗透性极好的“蓬松”电极,其中石墨烯X极附着锂。该电池的工作原理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充电过程,电源G的b极为负极B.放电过程,Y极发生还原反应C.放电过程,X极的电极反应式为Li-e-+O2LiO2D.充电过程,每转移2mol电子,Y极放出44.8L(标准状况)O2【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了原电池和电解池原理。由电池的工作原理可知,放电时,锂为负极,石墨烯X极附着锂,则X极为负极,Y极为正极,充电时,电源的负极连接电池的负极,所以充电过程,电源G的a极为负极,故A错,选A。放电过程,Y极为正极,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故B正确,不选。放电过程,X极为负极,锂放电生成LiO2,故C正确,不选。充电过程,Y极氧元素从-价转化为0价,每转移1mol电子,生成标况下22.4L氧气,所以充电过程,每转移2mol电子,Y极放出44.8L(标准状况)O2,故D正确,不选。6.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和对应试剂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了物质的检验。乙烯中含有碳碳双键,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而使其褪色,乙烷不能,故A正确,不选。氨气的水溶液呈碱性,能使酚酞溶液变红,故B正确,不选。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能使品红溶液褪色,故C正确,不选。氯气溶于水与水反应能生成氯化氢,加入硝酸银溶液,也能产生白色沉淀,故D错,选D。7.下列关于NH4Fe(SO4)2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2c()+c(OH-)=c()+3c(Fe3+)+c(H+)B.c()=c(Fe3+)C.c()=c()D.c(OH-)>c(H+)【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了溶液中离子浓度的比较及盐类的水解。根据电荷守恒可得:2c()+c(OH-)=c()+3c(Fe3+)+c(H+),故A正确。如果铵根离子和铁离子不水解的话,铵根离子浓度等于铁离子的浓度,但铵根离子和铁离子都水解,且水解程度不同,所以铵根离子浓度不等于铁离子的浓度,故B错。如果铵根离子不水解的话,有化学式可知:c()=c(),但铵根离子可水解,使铵根离子浓度减小,c()c(),故C错。铵根离子和铁离子水解,使溶液显酸性,则c(OH-)<c(H+),故D错。二、实验题:共1题8.某学习小组欲设计实验探究焦炭与二氧化硅反应的产物。查阅资料:实验室可以用PdCl2溶液检验CO,二者发生反应会产生黑色金属钯,溶液变浑浊。回答下列问题:(1)上述装置连接顺序(按气流从左至右)为B→________→E。(2)加热前,向装置内通入一段时间氮气,其目的是________;D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3)若A中出现浑浊,写出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4)C装置可用来检验CO2气体,可选用的试剂是________(填字母)。A.NaOH溶液B.Ba(OH)2溶液C.BaCl2溶液D.品红溶液(5)如果不用E装置,可能的后果是________。(6)经测定B装置中生成的CO与CO2物质的量之比为2:1,写出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答案】(1)D→A→C(2)除去装置内的空气,防止生成的一氧化碳与氧气反应,发生爆炸;防止倒吸而使玻璃管炸裂;(3)PdCl2+CO+H2OPd+CO2+2HCl(4)B(5)发生一氧化碳中毒(6)2SiO2+3C2Si+2CO↑+CO2↑【解析】本题考查了探究焦炭与二氧化硅反应的产物的实验。(1)B装置是用来进行焦炭与二氧化硅反应的,A装置是用来检验焦炭与二氧化硅反应的产物一氧化碳的,为了防止A装置中溶液倒吸入B装置炸裂玻璃管,所以在B装置和A装置之间连入D装置,C装置在A装置之后检验二氧化碳,为了防止一氧化碳进入空气,发生一氧化碳中毒,需在C装置后连E装置,故上述装置连接顺序(按气流从左至右)为B→D→A→C→E。(2)装置中有空气,碳在加热条件下可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发生爆炸,故加热前,向装置内通入一段时间氮气,其目的是除去装置内的空气,防止生成的一氧化碳与氧气反应,发生爆炸,由上述推断可知,D装置的作用是防止倒吸而使玻璃管炸裂。(3)由信息知,实验室可以用PdCl2溶液检验CO,二者发生反应会产生黑色金属钯,溶液变浑浊可知,PdCl2与CO反应可生成金属钯,Pd元素的化合价从+2价降低为0价,则CO中C元素的化合价从+2价升高为+4价,转化为二氧化碳,根据化合价升降法配平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可得PdCl2+CO→Pd+CO2,可以看出,生成物中O多,反应物中Cl多,所以反应物中还得有水参加,则生成物有氯化氢生成,故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PdCl2+CO+H2OPd+CO2+2HCl。(4)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无现象,不能用来检验CO2气体,故A错。二氧化碳可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白色碳酸钡沉淀,能用来检验CO2气体,故B正确。二氧化碳与氯化钡溶液和品红溶液都不反应,无现象,不能用来检验CO2气体,故CD错。(5)一氧化碳有毒,如果不用E装置,一氧化碳会排入空气中,发生一氧化碳中毒。(6)焦炭与二氧化硅反应可生成硅单质、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且CO与CO2物质的量之比为2:1,设一氧化碳的系数为2,则二氧化碳的系数为1,碳的系数为3,根据电子守恒可知二氧化硅的系数为2,硅的系数为2,故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SiO2+3C2Si+2CO↑+CO2↑。三、计算题:共1题9.铈是一种重要的稀土金属元素,纳米CeO2可作抛光材料、催化剂载体(助剂)、汽车尾气吸收剂等,制备纳米CeO2的工艺流程如下(高铈中Ce显+4价):回答下列问题:(1)酸浸过程中,为了加快酸浸速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写一条即可)。(2)H2O2的作用是________。(3)为了使硫酸铈溶液中的Ce3+沉淀完全,需加入氨水调节溶液pH至少为________。(已知:Ksp[Ce(OH)3]=1.0×10-20,当离子浓度≤1.0×10-5mol/L,认为离子沉淀完全)(4)氧化过程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5)检验制备的CeO2是否为纳米级的方法是将产品分散至水中,________。(6)高铈离子被还原的速率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图像中,温度高于T0时,高铈离子被还原的速率逐渐减小的原因是________。(7)测定Ce(OH)4样品纯度:取mg样品用适量稀硫酸溶解后,加蒸馏水稀释至250mL。准确量取出20.00mL溶液于锥形瓶中,滴加几滴指示剂,用cmol/L的(NH4)2Fe(SO4)2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并记录消耗标准溶液的体积,将上述步骤重复3次,记录消耗标准溶液的平均体积为VmL。产品的纯度为________。【答案】(1)将铈矿石粉碎(或加热,提供反应温度或适当增大硫酸的浓度等)(2)将高铈硫酸盐还原;(3)9(4)1:4(5)用一束强光照射,若产生丁达尔效应,则制备的CeO2为纳米级;(6)温度越高,双氧水的分解速率越快,使得溶液中双氧水的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慢;(7)×100%【解析】本题考查了制备纳米CeO2的工艺流程及有关问题。(1)根据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可知,将铈矿石粉碎、加热提供反应温度或适当增大硫酸的浓度都可加快酸浸速率。(2)由流程图可知,高铈硫酸盐溶液中加入双氧水和硫酸可转化为硫酸铈溶液,高铈硫酸盐中Ce显+4价,硫酸铈中Ce显+3价,Ce的化合价降低,故双氧水为还原剂,作用是将高铈硫酸盐还原。(3)已知:Ksp[Ce(OH)3]=1.0×10-20,当离子浓度≤1.0×10-5mol/L,认为离子沉淀完全,则Ksp[Ce(OH)3]=c(Ce3+)=1.0×10-5mol/L=1.0×10-20,则c(OH-)==1.0×10-5mol/L,c(H+)=mol/L=10-9mol/L,故需加入氨水调节溶液pH至少为9。(4)由流程图可知,Ce的化合价从氢氧化铈中+3价变为CeO2中的+4价,化合价升高,则氢氧化铈为还原剂,氧气中O的化合价从0价降低为-2价,则氧气为氧化剂,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得失电子相同可知,氧化过程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4。(5)如果CeO2为纳米级,则将其分散在水中可形成胶体,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故检验制备的CeO2是否为纳米级的
本文标题:宁夏吴忠市吴忠中学2016届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理科综合化学(解析版).doc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34368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