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1产品2维修3失效度4喷焊5粘着磨损二、填空(每空1分,共10分)1.对汽车而言,可靠性标志着汽车在整个使用寿命周期内保持所需()的性能。2.在总成装配中,为保证装配精度常采用()、修配法和调整法。3.汽车零部件失效模式分为磨损、()、变形、()和老化。4.引起零件失效的原因分为工作条件、设计制造以及()。5.磁力探伤时,必须使磁力线()地通过裂纹。6.汽车修理生产的组织方式分为()作业法和()作业法。7.汽车维护的方式分为定期维护、()和事后维护。8.汽车修理的任务是以最低的社会消耗恢复汽车()。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45分)1.汽车上常见的故障模式有哪些?2.中国现行的维护制度是什么?分为哪几级?3.积碳及清除方法。4.碰撞损伤的类型。5.电镀的基本原理。6.磁力探伤后退磁的方法。7.发动机总成大修条件。8.自动变速器基础检查的内容。9.ABS系统故障检修前的常规性检查。四、论述题(第1、2题每题7分,第3、4题每题8分,共30分)1.制定汽车维护制度的原则和步骤。2.电喷发动机诊断测试的基本原则。3.自动变速器失速试验。4.疲劳断裂及其失效机理。《汽车维修》考试题A答案一、1.指作为单独研究或单独试验对象的任何元器件、零件,甚至一台完整的设备。2.维修:指在系统投入运行后,为保持或在系统发生故障后恢复产品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而采取的技术与管理措施。3.产品在规定的条件下,在规定的时间内丧失规定功能(即发生鼓掌)的概率。4.用高速气流将用氧-乙炔火焰加熔化的自融合金粉末喷涂到准备好的零件表面上,并经再一次重熔处理形成一层薄而平整呈焊合状态的表面层。5.摩擦副相对运动时由于固相焊合接触表面的材料发生转移的现象。二、1.质量指标2。选配法3.疲劳断裂腐蚀4。使用和维修5。垂直6。综合专业分工7.按需维护8。丧失的功能三、1.(1)损坏型故障模式(2)退化型故障模式(3)松脱型故障模式(4)失调型故障模式(5)堵塞与渗漏型故障模式(6)性能衰退或功能失效型故障模式2.贯彻预防为主、定期检测、强制维护、视情修理。(1)日常维护:清洁、补给和安全检视。(2)一级维护:强制性维护,清洁润滑紧固检查制动和操纵等安全部件。(3)二级维护:检查调整,拆检轮胎结合附加作业和小修项目。3.积碳是燃料、润滑油在高温作用下的氧化产物。形成的胶质聚合物。机械清除法、化学清除法和熔岩清除法。4.1)偏离,指汽车前部或中部、后部遭侧向碰撞,使车架或车身向一边偏移。?2)下垂,向下的碰撞力?3)折叠,尺寸较标准长度短?4)菱形,汽车一边向前或向后移动,车身或车架偏离正确形状。5.电镀的基本原理:将金属工件浸入电解质(酸类、碱类、盐类)的溶液中,以工件诶阴极通以直流电,在电流作用下,溶液中的金属离子(或阳极溶液的金属离子析)出),沉积到工件表面上,形成金属镀层的过程。6.(1)交流退磁法:将零件放在交变磁场中,逐渐减少电流或慢慢退出;速度快,表面退磁。(2)直流退磁法:利用原直流磁场,不断改变其磁场方向,逐渐使磁化电流降至零。7.(1)根据发动机气缸磨损后的圆柱度、圆度或磨损量为依据,确定发动机是否要大修;(2)发动机的最大功率较标准值降低25%以上,或气缸压力达不到标准值的75%;(3)燃料和机油的消耗量显著增加。8.(1)发动机怠速检验;(2)液位检查(3)油质检查(4)节气门全开检验(5)节气门阀拉杆的检验(6)空挡起动开关的检验(7)超速档控制开关的检验9.1)检查总泵储液室的液面高度2)检查ABS液力(制动压力)调节器是否有制动液泄漏或导线损坏3)检查各车轮制动器4)检查车轮轴承是否有可能出现引起车轮偏摆的磨耗或损坏5)检查轮速传感器及其线束,拧紧传感器附件,校正气隙,检查齿圈,检查与汽车接地点处的线束绝缘是否剥蚀四、1.汽车维护制度:是为了保证汽车技术状况完好而采取的技术管理措施,它涉及车辆的运行制度、运行条件、维修技术装备、维修作业的劳动组织、维修费用以及其它一些经营管理方面的工作。(1)原则1)建立在大量的观察数据基础上2)采用经济分析法3)充分考虑汽车的使用强度和使用条件,必要分级4)依据汽车制造厂的建议、科研部门的试验资料、使用部门根据使用数据分析拟定的条例(2)步骤1)系统收集维护对象在规定的使用条件下,技术状况变化的规律和数据,分析技术状况变化对使用性能的影响及故障后果,利用可靠性理论对上述资料进行技术经济分析,针对汽车使用过程中的故障特性,选择适宜的维修方式(事后维修、定期维修、视情维修等)2)对定期维护和定期检测的作业项目,应通过相应数据的统计分析,确定各维护作业的周期。3)根据维护作业周期,对维护作业进行分级,确定各级维护作业的内容。4)对各级维护作业进行调整,使其形成一定的周期结构。2.1)判断是发动机还是电控系统的问题;2)若立即维修发动机指示灯亮,则应按厂家规定程序检查;若发动机有故障,指示灯未亮,应按常规发动机诊断程序检查。3)诊断时,只要点火开关接通,决不允许断开任何12V电器工作装置。4)诊断中小心插装和拆除线路接头。5)用万用表检查时防水型应先取出防水橡胶套,检查电阻、电流强度、电压时,万用表阻抗应大于10MΩ,测针要小心按要求插入。6)检修前,应拆下蓄电池搭铁线,泄掉油管里压力。7)检查发动机系统工作情况:ECU控制电源、车身接地线、燃油供给系统、点火系统、空气进气系统、排气控制系统、点火正时、怠速调整等。8)线路故障通常是配线接触不良,检查接头连接情况。3.1)失速试验(1)目的:检查发动机输出功率的大小、变矩器性能的好坏(主要是导轮)及变速器的离合器、制动器是否打滑。(2)步骤①用驻车制动器或行车制动器将车轮制动;②使选档手柄处在D档或R档的位置;③使自动变速器的油温达正常温度50-80℃;④使发动机怠速运转,猛踩一脚加速踏板,使节气门全开运转,时间不超过5s,试验次数不多于3次;⑤读出发动机的转速值,该转速称为失速转速,一般为2000r/min左右。(3)性能分析①此时涡轮已刹住,发动机的全部能量转变为液体动能,冲击和摩擦热很大,试验时间不得超过5s,试验次数不得多于3次;②试验时发动机转速在2000r/min左右为正常。若在D和R档的失速转速相同,但均低于规定值,则说明发动机功率不足;若低于规定值但高于600r/min,则表明变矩器导轮的单向离合器打滑;若失速转速超过规定值,则表明油泵油压过低,供油量不足或油质变差、主油路压力偏低,导致离合器和制动器打滑;若过高(高于500r/min),则可能是变矩器已损坏失效。(D--前,R--后)4.疲劳断裂:零件在交变应力的作用下,经过较长时间工作而发生的断裂现象。是危害性最大的一种失效方式。1)疲劳断裂过程:滑移、裂纹成核、微观裂纹扩展、宏观裂纹扩展、最终断裂。2)疲劳断裂的萌生和扩展(1)疲劳断裂的萌生在交变载荷的作用下金属零件表面产生不均匀滑移,金属内的非金属夹杂物和应力集中等均可能产生裂纹核心。(2)疲劳裂纹的扩展在没有应力集中的情况下,疲劳裂纹的扩展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在交变应力的作用下,裂纹从金属材料的表面上的滑移带,,挤入槽或非金属夹杂物等处开始,沿着最大切应力方向的晶面向内扩展,速度慢第二阶段:裂纹按第一阶段方式扩展一定距离后,将改变方向,沿着与正应力相垂直的方向扩展,速度快。3)疲劳过程滑移--微观裂纹产生--微观裂纹连接--宏观裂纹扩展--断裂失效4)提高汽车零件抗疲劳断裂的方法(1)延缓疲劳裂纹萌生时间(2)降低疲劳裂纹扩展的速率(3)提高疲劳裂纹门槛值长度《汽车维修》考试题B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1可靠度2磁力探伤3电镀4汽车维护制度5维修二、填空(每空1分,共10分)1.汽车的使用可靠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汽车的()。2.可靠性试验分为寿命试验、()、环境试验和使用试验。3.汽车修理生产的作业方式分为()作业法和()作业法。4.粘接剂的种类有环氧树脂胶、酚醛树脂胶和()。5.在总成装配中,为保证装配精度常采用选配法、()和调整法。6.汽车零部件腐蚀失效分为化学腐蚀失效和()失效。7.自动变速器试验项目有()、时滞试验、()、道路试验和手动换档试验。8.汽车修理的任务是以最低的社会消耗恢复汽车()。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45分)1.可靠性试验的目的是什么?2.粘着磨损及失效机理。3.汽车修理的经济效益体现在哪几个方面?4.零件隐蔽缺陷的检验方法。5.磨合试验的目的。发动机、传动系磨合试验各分哪几个阶段?6.磁力探伤后退磁的意义和方法。7.机械加工修复法及分哪几种方式?8.燃油系统的一般检查。9.ABS系统故障检修前的常规性检查。四、论述题(第1、2题每题7分,第3、4题每题8分,共30分)1.自动变速器的时滞试验。2.请说出螺纹连接件、过盈配合副和齿轮传动副的装配原理。3.活塞连杆组的检修。4.腐蚀磨损的分类及失效机理。《汽车维修》考试题B答案一、1.产品在规定的使用条件下和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概率,记为R(t)。2.利用电磁原理来检验金属零件的隐蔽缺陷,当磁通量通过被检零件时,若零件内部有裂纹,在零件的表面上撒以磁性铁粉,铁粉就被磁化并吸附在裂纹处,从而显现出裂纹的位置和大小。3.将金属工件浸入电解质的溶液中,以工件阴极通以直流电,在电流作用下,溶液中的金属离子析出沉积到工件表面上,形成金属镀层的过程。4.是为了保证汽车技术状况完好而采取的技术管理措施,它涉及车辆的运行制度、运行条件、维修技术装备、维修作业的劳动组织、维修费用以及其它一些经营管理方面的工作。5.指在系统投入运行后,为保持或在系统发生故障后恢复产品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而采取的技术与管理措施。二、1.正确使用和维修2。临界实验3。固定工位流水4。氧化铜胶5。修配法6。电化学腐蚀7失速试验液压试验8。丧失的功能三、1.(1)在研制新产品过程中,发现其弱点以改进设计;(2)确认零件的设计任务书;(3)接受产品和保证产品质量;(4)审查制造工艺的好坏。2.粘着磨损及失效机理。粘着磨损是摩擦副相对运动时由于固相焊合接触表面的材料发生转移的现象粘着磨损的失效机理:1)由于表面存在微观不平,表面的接触发生在微凸起处,在一定载荷的作用下,接触点处发生塑性变形,使其表面膜被破坏,两摩擦表面金属直接接触形成粘接点(即固相焊合)。若粘接点处粘接点的强度比基体金属强度高,则在相对滑动时,基体金属被剪切破坏;反之,粘接点被剪切。当零件表面缺乏润滑,相对滑动速度小而比压很大、超过表面实际接触点处屈服极限时,会发生粘着磨损;1)当摩擦副在高的滑动速度、高接触应力的工作条件下,摩擦表面实际接触的微凸体,因大量的摩擦热而产生熔化和熔合,相互粘结在一起,又在相对运动中被撕裂,严重时造成相对运动停止3.(1)汽车修理是保证汽车使用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主要手段;(2)汽车修理可节约人力和物质资源,创造社会财富;(3)适度的进行汽车修理是降低汽车的寿命周期费用的有效手段。4.磁力探伤、荧光探伤、着色探伤、水压和超声波探伤。5.磨合试验的目的:使零件摩擦表面作好承受使用载荷的表面准备。通过磨合可提高零件摩擦表面的质量、摩擦性、疲劳强度和抗腐蚀性能,同时能及时发现和清除在零件修理和装配中由于偏离技术条件而引起的一些缺陷。提高总成的可靠性和耐磨行。发动机磨合过程的三个阶段:冷磨合、无载热磨合、加载热磨合。传动系磨合试验分变速器和驱动桥的空载磨合和负载磨合两阶段。6.(1)交流退磁法:将零件放在交变磁场中,逐渐减少电流或慢慢退出;速度快,表面退磁。(2)直流退磁法:利用原直流磁场,不断改变其磁场方向,逐渐使磁化电流降至零。7.机械加工--恢复正确的几何形状和配合特性,获得新的几何尺寸;包括:修理尺寸法、附加零件修理法、局部更换修理法和转向翻转修理法。8.喷油器的检查:形状、滴漏、喷油量、清洗。燃油压力与燃油泵供油量的检查:系统压力、调节压力、油泵供油量。9.1)检查总泵储液室的液面高度2)检查ABS液力(制动压力)调节器是否有制动液泄漏或导线损坏3)检查各
本文标题:汽车维修工程试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34826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