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沧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教案
沧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教案系部:护理系教研室:基础护理教研室教师姓名:王慧玲No1课程名称护理学基础授课类型理论授课专业、班级高护05-1授课时数164/1~2使用教材《护理学基础》主编崔焱授课时间教学内容第一章绪论目的要求1.了解护理学形成的过程、我国古代及现代护理学的发展概况、护理学的实践范畴。2.熟悉现代护理学发展的三个阶段、我国现代护理的成就、护理工作的五种方式、护理学内容及范畴、南丁格尔对护理学的贡献。3.掌握护理学的基本概念、护理学的任务和目标、系统化整体护理的概念及特点、护士的基本素质重点内容护理学的基本概念、护理学的任务和目标、系统化整体护理的概念及特点、护士的基本素质难点内容1.世界上第一所护士学校的创始人、创办时间、地点。2.南丁格尔的代表作。3.护理学的任务、范畴、工作方式。教学方法讲授教学媒体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1.提出本次课的教学目标。5min2.运用故事穿插的方法讲解护理学的发展历史。25min3.重点讲解护理学的四个最基本的概念――人、环境、健康、护理。15分钟4.总结护理学的任务及目标10min5.讲述护理学的内容及范畴。15min6.讲述护理工作方式:个案护理、功能制护理、小组制护理、责任制护理、系统化整体护理,总结不同护理方式的优缺点。15min7.讲述护士的基本素质并对学生提出要求10min8.课堂总结5min小节:本次课主要掌握护理学的基本概念、护理学的任务和目标、系统化整体护理的概念及特点、护士的基本素质。熟悉现代护理学发展的三个阶段、我国现代护理的成就、护理工作的五种方式、护理学内容及范畴、南丁格尔对护理学的贡献。新知识、新技能内容作业布置1.简述现代护理学的发展现状?2.简述中国现代护理的发展现状?3.护士应具备哪些素质?课后小结本次课采用讲授法、CAI等媒体对所学内容教学,时间分配合理,学生能掌握所学重点内容。第一章绪论第一节护理学的发展一、护理学的形成(一)人类早期的护理自有人类以来就有护理,护理是人类谋求生存的本能和需要,远古人在与自然的搏斗中,经历了猛兽的伤害和恶劣环境的摧残,自我保护成为第一需要,北京猿人在火的应用中,认识到烧热的石块、砂土不仅可以局部供热,还可以消除疼痛,这就是最早的护理。护理是人类在与自然斗争中进行自我保护的产物。护理与人类的生存繁衍、文明进步息息相关,并随着社会的演变、科学技术的进步而不断地发展。为了在恶劣的环境中求生存,人们逐渐聚居,并按血缘关系组成以家族为中心的母系氏族公社。这时,人们开始定居,组成家庭并初步分工,作为母亲所具有的慈爱本性和保护家人的责任,必然会去照顾家庭中的幼弱者。人们有了伤病,便留在家中由母亲或妇女给予治疗和呵护。当时,常用一些原始的治疗护理方法为伤病者解除痛苦,促进康复,如伤口包扎、止血、热敷、按摩以及饮食调理等。这一时期的医疗和护理不分,并由自我护理进入家庭护理阶段。在原始社会中,当人们对天灾、人祸或一些自然现象不能解释,于是产生迷信和宗教,巫师也应运而生。与此同时,也有人应用草药或一些治疗手段治病。此时,迷信、宗教与医药混合在一起,医巫随着社会发展,在征服伤病的过程中,经过实践和思考,一些人摒弃了祈求、献祭和巫术,只给病人用草药和一些简单的治疗手段,加上饮食调理和生活照顾,形成了集医、护、药于一身的原始医生,医巫分开。在一些文明古国,如中国、埃及、希腊、罗马、印度,逐渐发展了应用各种草药、动物药及矿物药治病;应用催眠术(麻醉)、止血、伤口缝合、绷扎术、尸体包裹;重视饮食调养;并有了关于疾病治疗、疾病预防、公共卫生等医护活动的记载。公元初年,基督教兴起后,开始了教会一千多年对医护的影响。教徒们宣扬“博爱”、“牺牲”等思想,神职人员在传播宗教信仰、广建修道院的同时,还开展医病、济贫等慈善事业,并建立了医院。这盟医院最初为收容徒步朝圣者的休息站,后发展为治疗精神病、麻风等疾病的医院及养老院。一些献身于宗教的妇女,在从事教会工作的同时,还参加对老弱病残的护理,并使护理工作开始从家庭走向社会。她们当中多数人虽未受过专门的训练,但因工作认真,服务热忱,有奉献精神,受到社会的赞誉和欢迎,是早期护理工作的雏形,对以后护理事业的发展有良好的影响。(二)中世纪的护理中世纪的护理工作受到宗教和战争的影响。13~14世纪罗马天主教皇掌握了欧洲许多国家的宗教大权,在各地广建教堂和修道院,修道院内设医院收治病人;同时,由于连年战乱,伤病者增多且伤寒、麻风、丹毒、疟疾等疫病大肆流行,不少医院应运而建,但多数条件很差,管理混乱。这些医院的护理工作主要由修女承担。她们以良好的道德品质提供护理,但由于没有受过专业训练,又无足够的护理设备,护理工作多限于简单的生活照料。(三)文艺复兴时期的护理约在公元1400~1600年,十字军东征沟通了东西方的文化,使欧洲新兴资产阶级对新旧文化知识的研究产生兴趣,促进了文学、艺术、科学包括医学等领域的发展。在此期间,人们破除了对疾病的迷信,治疗疾病有了新的依据。此时,教会医院大量减少,为适应医疗的需要,建立了公、私立医院,从事护理工作的人员开始接受部分训练,以专门照顾伤病者。但是,1517年发生的宗教改革使社会结构与妇女的地位发生了变化,护理工作不再由具有仁慈博爱精神的神职人员担任,新招聘的护理人员多为谋生而来,她们既无经验又无适当的训练,致使护理质量大大下降,护理的发展进人了长达200年的黑暗时期。(四)现代护理的诞生与南丁格尔的贡献19世纪,随着社会、科学和医学的发展与进步,护理工作的地位有所提高。1836年,德国牧师T.fliedner在凯撒斯威斯城建立医院和女执事训练所,招收年满18岁、身体健康、品德优良的妇女给予护理训练。训练课程包括授课、医院实习、家庭访视。这就是最早的具有系统化组织的护士学校。佛罗伦斯·南丁格尔(FlorenceNightingale)曾在此接受训练。南丁格尔(1820一1910)是历史上最负盛名的护士,她对护理的贡献非常深远,被尊为现代护理的创始人。19世纪中叶,她首创了科学的护理专业,重建了军队与民间的医院,发展了以改善环境卫生、促进舒适和健康为基础的护理理念。南丁格尔1820年5月12日生于父母旅行之地——意大利佛罗伦斯。她出生于英国一富有家庭,受过高等教育,精通英、法、德、意等国语言,具有较高的文化修养。南丁格尔的主要贡献:1、改善军队的卫生保健事业:1854-1856年,英、俄、土耳其等国在克里米亚交战,英军伤亡惨重。英政府选定南丁格尔,由她率领38名训练不足的“护士”奔赴战地医院,负责救护工作。(注意清洁、营养、身心需求,巡视病房,安慰士兵,得到爱戴和依赖:看到她的影子,疼痛减轻。)她克服重重困难,以忘我的工作精神、精湛的护理技术和科学的工作方法,经过半年的艰苦努力,使伤员的死亡率由原来的50%降至2.2%。南丁格尔的创造性劳动,证明了护理的永恒价值和科学意义,改变了人们对护理工作的看法,震动了全英国。2、创建世界上第一所护士学校:通过实践,南丁格尔坚信护理是科学事业,护士必须接受严格正规的科学训练,1860年,在英国圣托马斯医院开办了世界上第一所护士学校,为近代科学护理事业打下了理论和实践基础。3、从事护理研究,撰写著作,指导护理和护理管理工作:其代表作《医院札记》、《护理札记》被译成多种文字。她的理论核心是环境概念。由于历史和战地医院工作经验的局限性,使她的理论被限制在以疾病护理为中心的阶段。4、被公认为现代护理事业的奠基人:战争后,南丁格尔利用她在护理和医院管理方面取得的地位,致力于护理管理、护理教育、预防医学、地段家庭护理以及红十字会的工作,为推动国际护理事业及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作出重要贡献,为纪念对护理作出的贡献,国际护士会将她的生日5月12日定为国际护士节。红十字会国际委员会设立南丁格尔奖,奖励各国最优秀的护士,荣获此奖将成为护士的最高荣誉。(我国:1983年,王琇瑛第一个获奖,此后,林菊英等28位获此奖)。自她开创了近代护理学以来,护理学经历了清洁卫生、以疾病为中心、以病人为中心、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发展历程。逐渐形成了自己特有的理论和实践体系,成为一门独立学科。二、现代护理学的发展从护理学的实践和理论研究来看,护理学的变化与发展可以概括为三个阶段:(一)以疾病为中心的护理阶段此阶段出现在现代护理发展的初期,由于当时对健康的认识停留在“没有疾病就是健康”,导致所有的医疗活动都围绕疾病进行,消除病灶成为医疗护理的基本目标。当时的护理专业还没有形成自己的理论体系。此期特点:1、护理开始成为一门专门的职业。从业人员—护士从事护理工作之前需要经过特殊的培训。2、形成了一套较规范的疾病护理常规与护理技术操作程序;3、忽视人的整体性。4、护理从属于医疗,护士是医生的助手,护理研究领域局限。5、护理教育类同于高等医学教育课程,不突出护理内容。这些都为护理学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二)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阶段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20世纪40年代很多有影响的理论和学说相继提出,使护理工作者重新认识了健康与心理、精神、社会以及环境之间的关系。1947年世界卫生组织(WorldHealthOrganization,(WHO)提出了新的健康观,“健康不但是没有疾病和身体缺陷,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1955年护理专家莉迪亚.海尔提出了“责任制护理”概念。1977年恩格尔提出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此期特点:1.改变了护士的工作方法和角色:医护双方是合作伙伴,护士按护理程序的工作方法对患者实施护理,强调护理是一门专业。护理方式是责任制护理。护士角色:照顾、教育、管理、研究、协调。2.改变了护理教育课程设置:护理教育开始摆脱类同高等医学教学课程模式,建立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教育和护理临床实践。3.充实了护理理论和研究。4、护士工作场所局限在医院,服务对象以病人为主,未涉及群体保健及全民健康。(三)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护理阶段由于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以及疾病谱的变化,过去对人类健康威胁较大的急性传染病已得到较好的控制,而当前导致人类的主要的死因是与人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有关的疾病,如心脑血管病、恶性肿瘤、意外伤害等。同时,人们由于物质生活水平提高而对健康的需求也提高。1977年WHO提出的“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战略目标,成为世界各国保健人员的努力方向,使护理人员认识到仅以病人为中心是不够的,使“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护理”成为必然。美国护士士学校对护理的定义“护理是诊断和处理人类对现存或潜在的健康问题反应的过程”。此期特点:1、护理学已经发展成为现代科学体系中综合人文、社会、自然科学的为人类健康服务的应用学科;2、护理的任务是诊断和处理人类现成的和潜在的健康问题的反应;3、护理的场所从医院扩大到家庭、社区和社会;护理对象:人护理方法:护理程序4、护理教育趋于重视继续教育,发展高等教育和终身教育。纵观护理学形成和发展历程(传统护理和现代护理比较),可以看出下列化:护理模式:个人模式(依赖于个人经验)--生物模式(以疾病为中心)--整体模式(以人为中心)。职能扩大:职能前述。护士角色:施护者、教育者、管理者、研究者和协调者。护理对象:疾病--患者--人。护理目标:为患者提供包括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等方面的护理服务和护理教育。护理形式:功能制--责任制--整体护理。护理场所:医院--社区、家庭。护理内容:治疗、保健、康复三者比例变化三、我国的护理发展状况(一)祖国医学与护理我国传统医学历史悠久,其特点是医、护、药不分;强调“三分治七分养”,养即护理;有其独特的理论体系,按阴阳、五行、四诊、八纲辨证施治;病因方面考虑内伤七情、外感六淫等心理及环境因素;治疗时把病人作为一个“人”来全面考虑。祖国医学发展史和丰富的医学典籍及历代名医传记中,有护理技术和理论的记载,许多内容对现代护理仍有指导意义。春秋末年,齐国名医扁鹊提出“切脉、望色、听声、写形,言病之所在”,这不仅为创立医学做出了贡献,且说明了病情观察的方法和意义。西汉写成的著名的《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
本文标题:沧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34944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