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金融/证券 > 金融资料 > 利用外资与国家金融安全研究
南昌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利用外资与国家金融安全研究姓名:韩祎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企业管理指导教师:卢晓勇20080530利用外资与国家金融安全研究作者:韩祎学位授予单位:南昌大学相似文献(10条)1.学位论文吴日昇FDI与维护国家金融安全研究——从国际收支角度分析2006自改革开放以来,外国直接投资(FDI)就逐步成为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因素,在最近十年更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然而引入FDI给我国经济带来了负面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本文从国际收支的角度对FDI进行了全面的分析,通过对国际收支表各个账户的分析,我们发现引入外国直接投资的比重占国际资本流动的比重在最近几年急速下降,资本流向已经从以前的资本外逃转变为热钱涌入。通过在国际收支模型中增加流出(Outforward)FDI变量,从理论上论证了单纯的靠引入(Inforward)FDI来获得的国际收支顺差是不可维系的,从长远看,国际收支的盈余必须通过提高本国资本的盈利能力来维持。文章最后对我国利用外资提出了相应的一些对策和解决办法。2.学位论文侯和宏资本账户开放与国家金融安全关系研究2008自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金融全球化的浪潮再次掀起,90年代初几乎所有的发达国家都实现了资本账户的开放。与此同时发展中国家的资本账户开放进程也明显加快。许多拉美国家、以及一些亚洲新兴经济体明显放松了对资本账户的管制。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政策进一步深入,我国经济国际化水平不断提高,资本账户开放问题也就成为一个绕不开的话题。从世界各国资本账户开放的经历中不难看出:资本账户开放的过程是一个充满风险的过程,尤其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更是如此。自从放松资本管制以来发展中国家发生金融危机的频率明显上升,因此我国在进行资本账户开放的改革过程中必须十分重视国家金融安全问题。要明确资本账户开放是一把“双刃剑”,对于一个国家而言既有利益又存在风险。资本账户开放与国家金融安全之间存在怎样的联系?应采取什么样的方式进行资本账户开放改革才能够最大限度地保障国家金融安全,它的理论依据是什么?这正是本文要探讨的问题。同以往的研究不同,本文从三个方面来考察资本账户开放对国家金融安全的影响,即金融发展的视角、金融危机的视角和经济增长的视角。金融发展是金融安全的前提,只有金融发展程度提高了,金融部门才能发挥其现代经济的核心作用,才能在开放的经济环境下有效地抵御外来冲击,将金融危机的破坏程度降到最低。避免金融危机的发生是金融安全的基本要求。因为一旦发生金融危机,整个实体经济部门受到的打击将是非常大的。金融部门将无法发挥为整个经济体融资的基本功能,实体经济部门将因为资金链的断裂而无法正常运转。经济增长是金融安全的物质基础。只有实现经济平稳快速地增长,实现国家财富的不断积累,才能增强对经济风险的吸收能力和承受能力,才能够使人们对未来形成乐观的预期,从而保证市场的稳定。这样中国的金融安全就有了保障。全文由七部分组成,各章的内容为:第一章是引言。首先阐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和研究目的。然后对国内外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分析了资本账户开放的理论和有关金融安全的理论,并对这些理论进行了相应的评析。最后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思路与分析视角,概括了本文的创新之处。第二章从金融发展的视角探讨资本账户开放与金融安全的关系。本章先从理论上分析资本账户开放如何对金融发展产生促进作用,然后运用计量经济学模型做实证分析。认为资本账户开放从总体上讲有利于金融发展。同时发现发达国家通过资本账户开放更能促进本国金融发展,发展中国家由于社会性基础结构要素--它包括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所处的阶段、政府的治理水平、法制建设水平和传统信用文化等--不及发达国家,因而在金融发展方面所获得的收益相对小。第三章从金融危机的视角探讨资本账户开放与金融安全的关系。本章从理论和实证方面展开分析。分析了不同种类的国际流动资本对金融安全的影响,指出金融危机频繁发生的国家的不良外资结构并不是偶然产生的,这与其社会性基础结构要素密切相关。最后分析了资本账户开放后外资银行对本国金融安全的负面影响。第四章从经济增长的视角探讨资本账户开放与金融安全的关系。现实中的统计数据与实证分析表明,资本账户开放本身对于经济增长而言既不是充分条件也不是必要条件。第五章论述资本账户开放对金融安全的综合效应。在前面三章分析结果的基础上运用动态最优化方法构建了一个数理模型,分析资本账户开放的福利效应,证明了社会性基础结构要素的决定作用。然后说明国家的外资结构内生于社会性基础结构要素。本章的论述为资本账户的渐进式改革提供了新的理论支持。第六章是有关国家资本账户开放经验与教训的总结。发达国家以美国和日本为例,总结其在资本账户开放政策上的成功经验。发展中国家分别以智利和阿根廷为例,它们一个是在资本账户开放政策上成功的案例,一个是失败的案例。通过对其资本账户开放政策得失进行分析,为我国资本账户开放改革提供借鉴。第七章从维护金融安全的角度考察我国资本账户开放的政策。在前文分析的基础上指出我国在资本账户开放改革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以及面临的挑战。从金融监管机制、金融法律体系建设、金融信用文化构建和金融人才培养等角度提出了构建我国金融领域经济安全新模式的建议。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分析视角与思路的创新。本文从金融发展、金融危机和经济增长三方面系统考察资本账户开放对金融安全的影响。这与以往只注重从金融危机形成过程来考察资本账户开放与金融安全问题大不相同。如上文所述,本文的考察视角将金融部门与实体经济部门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更能体现出金融部门与实体经济部门之间的互动关系,从而更全面地分析了资本账户开放对金融安全的影响机制。尤其是本文所做的资本账户开放与金融发展关系的实证分析,极大地丰富了这一领域的研究,填补了国内在这一研究领域的空白。第二,观点与方法的创新。本文提出在维护国家金融安全的前提下,一个国家的社会性基础结构要素是决定资本账户开放进程的基础。构建了数理模型说明社会性基础结构要素在资本账户开放过程中对于维护金融安全的决定性作用。一国的社会性基础结构要素包括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所处的阶段、政府的治理水平、法制建设水平和传统信用文化等。只有这些因素达到一定的程度之后,开放资本账户才能有效地避免外来的冲击,才能达到提高国民福利、优化外资结构,从而保障金融安全的目的。本文在第五章利用动态最优化方法所建立的资本账户开放对金融安全作用的数理模型很好地解决了以往有关资本账户开放理论与现实之间的冲突。论证了社会性基础结构要素在资本账户改革过程中对于维护金融安全的决定性作用。同时通过类比推理的方法,采用现代金融学中的公司融资理论研究资本账户开放与金融安全问题。指出国家通过开放资本账户利用外资的过程类似于企业外部融资的过程,而国家的社会性基础结构要素对于开放资本账户后不同成分的国际流动资本的吸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即外资结构的内生决定问题。不同的外资结构对于一个国家的金融安全具有不同的影响。指出资本账户开放进程与对金融安全的维护具有内生性的特点,开放过程必须与本国的社会性基础结构要素相匹配。为资本账户开放的渐进式改革提供了新的理论支持,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3.学位论文张海敏资本账户开放中的金融安全问题研究2006随着国际经济金融一体化的发展,在金融自由化和国际化的进程中,保持本国国家金融安全的同时,逐渐对外开放本国的金融市场,放宽对资本账户的管制,让资本能在一个较为宽松的国际环境中自由流动,拓展本国利用外资发展经济的新渠道,成为国际金融发展的新趋势,也成为发展中国家必须面临的一个理论与现实问题。我国在发展市场经济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在1996年12月1日开放了经常账户,对资本账户的开放也只是一个时间问题。中国如何在资本开放的同时维护国家金融安全,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目前在学术界对资本账户开放以及金融安全的研究已经相当广泛和深入,张礼卿教授对资本账户开放的研究以及王元龙博士对金融安全的关注都给我们提供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但真正把两者结合起来作为一个新的课题进行全面研究的还很少,作者考虑到两者具有极其密切的关联,因此,选择了把资本账户开放与金融安全结合起来,分别从微观和宏观的角度阐述资本账户开放对我国金融安全的影响。不论是从广度还是深度都对这一课题的研究有了更为深入的突破。本文首先界定了金融安全和资本账户开放的相关概念和内涵,然后研究了资本账户开放与金融安全的理论与实证联系,并且重点分析了我国开放资本账户过程中对金融安全所产生的风险与影响。在文中详细论述了国际游资从微观上对我国金融安全构成的威胁,以及资本账户开放从宏观方面对我国货币政策产生的不利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应该在保障我国金融安全的前提下开放资本账户,并且采取合适的资本账户开放模式,以及为维护金融安全应该采取的金融改革的措施。4.学位论文钱秋红资本市场开放的经济效应分析2008随着经济全球化和资本国际化的日益兴起,中国资本市场的开放进程也在不断加快。不可否认的是,资本市场的开放对合理利用外资,促进本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实践同时表明:资本流动自由化、证券市场开放是发展中国家经济、金融开放中最具风险性的一步。因此,对资本市场开放的经济效应研究是极具理论和现实意义的。它有助于我们对资本市场开放的经济效应有较全面的了解。此外,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为中国如何应对资本市场的国际化提供有益的借鉴。本文首先对资本市场开放的定义作了明确界定,即资本市场的开放包括服务性开放和投资性开放两个方面的内容。前者主要是指资本市场作为金融服务业开放的具体安排,属于服务贸易范畴,主要内容包括:证券市场准入原则、国民待遇原则、市场透明度原则和逐步自由化原则等。后者则属于资本流动的范畴,指的是证券资本在国内与国际资本市场之间的自由流动。在此基础上,总结了世界资本市场开放的三种模式,为下文已经实现或正在实现资本市场开放(如中国)的各个国家提供模式借鉴。针对资本市场开放的理论渊源,即为什么要实行资本市场开放,本文主要基于两方面进行阐述:一是基于金融抑制、金融深化理论的金融自由化与金融开放;二是基于金融市场对经济发展影响的金融发展理论。这两者构成了为什么要实行资本市场开放的理论框架。在介绍资本市场开放的相关理论后,文章以资本市场本身的功能(提供投融资渠道、资本合理定价、优化资源配置、产权界定等)为伏笔,对资本市场开放的经济效应作了全面的分析。首先,从理论的层面详细介绍了资本市场开放对经济的正负两方面影响。在阐述的过程中,引用各种模型如货币供求模型、国内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国际资本资产定价模型(ICAPM)、两缺口模型及现代资产组合理论等,从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两个角度进行。其中,对虚拟经济的正面效应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第一,资本市场开放能有效降低资金成本;第二,资本市场开放能改善金融市场效率;第三,资本市场开放能促进金融体系结构调整和降低风险。对实体经济的正面效应同样从三个角度来说明:吸引外国资本投入、提高本国的投资水平、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类似地,对资本市场开放风险的分析也从金融体系(虚拟经济)和宏观经济(实体经济)两个层次来阐述。前者表现为:金融机构面临的竞争加大、国际游资加剧金融市场的动荡(细化为股市波动性加剧和汇率波动加剧)以及资本市场开放对金融监管提出的挑战等。后者表现为:国际收支平衡风险、通货膨胀的风险、民族工业遭受冲击的风险、资本自由流动对现行汇率制度的冲击等四个方面。至此,文章对资本市场开放经济效应的理论构建基本完成。其次,以国外已开放资本市场的典型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为例,从实践的角度对开放的收益和风险进行了论证。重点介绍了墨西哥金融危机和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前因后果,并运用大量数据和事实来增强说服力。在此基础上,对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资本市场开放的效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其中,对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从开放前后GDP增长率和证券市场规模的变化两个角度进行比较,证实了资本市场开放对于美日等发达国家来说正面效应较为明显。而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采用例证法(各国金融危机发生时间与资本市场开
本文标题:利用外资与国家金融安全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3498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