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新大学生消费情况调查报告
第1页共10页大学生消费情况调查报告姓名:陈浩男专业:14级经济学学号:201401040548教师:罗有亮上课时段:周一10、11节第2页共10页摘要:随着当今社会的不断发展,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正逐步地成为引领消费市场的最新潮流。一方面,他们有着旺盛的消费需求,另一方面,他们仍未获得经济上的独立,消费受到很大的制约。消费观念的超前和消费实力的滞后,都对他们的消费有很大影响。特殊群体自然有自己特殊的特点,同时难免存在一些非理性的消费甚至一些消费的问题。大学生作为国家未来的建设者,他们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培养显得十分重要,所以为了我们学校和社会能够正确的引领大学生树立理性消费的观念,我决定从我校大学生中随机进行一次调查问卷,并通过上网等其他途径查找资料得出数据。通过分析研究得出结论来正确引导大学生消费观的形成和消费行为的发展趋势。关键词:大学生消费情况理性消费调查一、前言当前不断变化的市场中,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由于大学生年纪轻,缺乏经验,充满青春的活力并同时具备了一定的购买能力,因而他们有着不同于社会其他消费阶层的群体的消费心理以及行为。消费观念的超前以及消费实力的相对滞后,是这一群体不同于其他群体的问题所在。问了更加清晰的了解这个问题,我进行了对大学生消费状况的一次调查。也希望通过这次调查能够更好地去了解大学生的消费理念、消费意识以及消费心理,对我自己的消费观念以及其他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可以提供良好建议,能给广大的大学生消费者提供有意义的帮助和指导。二、调查对象、时间及方法调查对象:红河学院四个年级的大学生。其中男生女生各三十人,大一共30人,大二10人,大三10人,大四10人。调查时间:2014年11月调查方法:①问卷调查法,本次调查采用自编的《大学生消费情况调查问卷》内容涉及各种消费问题。②信息采集法,收集起完成的问卷,统计数据。③资料分析法,对相关书籍及网络资料进行收集并分析。第3页共10页三、调查结果从本次社会调查收回统计得到的数据可知,当前红河学院在校大学生的消费水平呈现多样化,在各个方面不同事物上都有不同的消费支出。经统计分析,其消费构成主要分为:基本生活费(其中包括衣、食、住、行),学习消费(其中包括学费、书籍杂费、考证费、电脑、电子产品等),休闲娱乐消费(其中包括休闲、健身、旅游、娱乐等),人际交往消费(朋友、爱情等)等四大方面。表格一由上图我们可以看出:当前红河学院在校大学生的消费内容主要集中在食物支出和衣物支出两大方面,在消费总支出中所占比例最大。其中食物支出占39.3%,衣物支出占34.2%,且每年波段增长。休闲娱乐占8.0%所占比例不大,但与学习相关的各方面支出占5.2%,这与大学生学习来说并不理想。对许多大学生来说,就餐已经超越了填满肚子的范畴。尽管食物支出仍是当前在校大学生的主要支出之一,约50%的被访者的食物支出约占总生活费的四成。约30%的被访者的食物支出约占总生活费的五成。但另一方面,大学生们走出校园食堂到外聚餐的费用与日俱增,火锅店、肯德基以及一些价格不菲的特色小吃已成为当前大学生尤其是校园情侣们经常光顾的地方。数据显示:35%的被访者平均每月的衣物支出在80-300元之间不等,占总生消费支出食物支出衣物支出休闲支出学习相关支出其他支出大一40.5%32.2%10.2%7.0%10.1%大二38.9%33.5%6.5%5.6%16.5%大三40.1%36.0%4.3%6.0%13.6%大四37.8%35.2%11.1%2.4%13.5%整体看各部分占总支出比重39.3%34.2%8.0%5.2%13.4%第4页共10页活费的比例仅次于食物支出,综合个人自身、社会因素考虑,尤其是面临择业的毕业生们,他们的衣物支出比其它的大学生群体要高出许多。上述数据说明了作为大学生,作为即将步入社会的成年人,他们更加注重自己的外在形象。并且,在这方面,女生的消费水平要高于男生。四:调查分析Ⅰ:大学生消费呈现多层次化。对于他们每个月所能得到的总生活费(不包括自己的课外收入,兼职等),56.9%的学生集中在600—800之间,600以下元的约为18.2%,高消费群体(800元以上)为24.9%,高消费人群数量也在不断的扩大当中,但有一小部分的学生生活费支出十分少,这反映了低消费群体的比重与高消费群体的比重相当。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目前的社会分配逐渐趋于两极化。消费能力水平的差距不断扩大,侧面反映了社会收入差距的悬殊。Ⅱ:更加注重精神消费。同时当前的大学生们日益重视精神方面的消费,去电影院看电影、购买经典文学作品等其他方面的支出比例明显。这反映了大学生的消费心理逐渐成熟,更加的注重自身素养的提升。Ⅲ:在消费结构上发展资料占的比重呈扩大趋势。当前的大学生们用于满足基本生存需要的消费比重有所下降,而用于改善学习的消费比重在提高,用于满足精神文化需要的消费开始上升。由图表知大一、大二、大三、大四的学生在学习方面的费用逐渐提高,以追求自己的理想和目标。Ⅳ:除去衣食住行消费,目前大学生的消费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①耐用消费品消费(价值200元以上)调查数据表明:电子词典、随身听在当前大学生中的拥有比例是较高的。在深入访问中发现,拥有MP3、MP4、MP5的学生也为数不少,价格在千元左右的手机在大学生校园中是较少。在电脑消费上,经过深入研究发现,拥有个人电脑的第5页共10页多数为学习计算机及其相关专业的学生。当然,我校大学生们使用的电脑多为手提电脑。在上述的耐用消费品调查中,男女生的差异是比较大的,尽管女生在手机拥有量上与男生相当。但是,在电脑的拥有量上要远远低于男生。但这些学习工具大多是被用来玩游戏、听歌和看电影,而并不是学习的。②休闲娱乐及学习消费调查问卷表明:在休闲及娱乐消费方面,,当前我校大学生娱乐方式主要集中于上网,玩电脑游戏,看电影等。同时酒吧、KTV等新兴的娱乐方式也正日渐受到大学生们的宠爱。女生在这方面的支出要稍低于男生,因为女生们的休闲娱乐时间主要用于外出购物。而男生们的泡吧费用要远远高于女生。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当前大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活是相对单调的。此外,尽管目前大学生们在学习上的支出比重有所上升,但是用于学习方面(购买电脑除外)的消费还是低于娱乐方面的消费。③爱情、友情消费爱情和友情是大学校园不得不说的方面。爱情是神圣的,但爱情也是建立在强大的经济基础之上的。大学校园里的每一位学子都或多或少地渴望过爱情,更有人说,没有爱情的大学生活是不完整的大学生活,但爱情的巨大投入仍会令不少家境相对困难的学生望而却步。当然,这并不能成为那些校园爱情的执着追求者的障碍。宁愿自己平时少吃点,也要在爱情上多花点。有关数据显示,仅有不到两成(18.5%)的学生承认有男/女朋友。从这不到两成的问卷上显示:有了男/女朋友之后,食物支出和衣物支出相对减少,其他方面的物质和精神支出相对增加,男生在这方面尤其突出。30.0%的“男主角”们每月在女友身上的投入约在100元左右。而对于有了异性朋友却又不同校的同学来说,每个月生活费中的相当一部分都“贡献”给电讯业了。对于恋爱费用的来源,在深入访谈中我们发现,有的是由“家里特别提供”的,有的是来自“勤工俭学”的,更多的是从“生活费中支付”的。这与大学生的社会角色有关,更与家庭对大学生恋爱的态度有关。调查数字表明:同学之间、师生之间、老乡之间、室友之间、个人与班级、社团以及和学校之间等错综复杂的社会交往不仅占据了当前大学生的很大一部第6页共10页分时间,也在大学生的消费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而人情消费因为其形式多样和不确定性而相对难以统计。朋友、同学间的你来我往,请吃请喝是在所难免的;生日聚会等各种形式的庆祝聚餐是不可或缺的;与不在一起的亲人、朋友的感情联络也是绝对重要的。同学过生日,考试得高分,当了学生干部、入了党、评上奖学金、比赛获奖等等都要请客,否则便被视为不够交情、不上路。据统计,近六成大学生的各种形式的聚会聚餐花费每年要在500元左右,近三成的大学生这类花费在800元左右每年。更有极少的一部分同学每年要花费上千元甚至数千元。此外,对于那些没有异性朋友而又有手机的同学来说,每月手机费中的大部分也用在此上了。据统计59.1%的手机族每月的花费在50—100元之间。没有手机的同学,电话卡则是不可或缺的。校园内固定电话的开通,给我们打电话提供了方便的同时,电话费的开支也水涨船高,67.1%的大学生的每月的电话消费约为10—40元之间,还有近两成(19.1%)的大学生的电话卡消费在40—80元之间。极少的大学生们用书信与远方的亲朋好友联系着。④其它消费对于有抽烟嗜好的男生来说,其烟费也是一笔不大不小的开支。通过问卷和深入访问所得数据表明,约占三成的男生有长期抽烟的习惯。根据“烟瘾”的程度不同,花费也不相同,绝大多数的烟民的品位集中在中低档层次上,因此每月的花费约为40-80元之间。零食对于70%的女生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她们的每个月花费在40-100元之间。此外化妆品的消费对女生来说也是不可或缺的,69.5%的女生每月的洗涤化妆用品消费在20-60元之间,另有少数10%女生的洗涤化妆用品消费在30-60元之间每个月,极个别的女生在此方面的消费达到100元以上。以上的问题可以总结如下几点:(一)理性消费仍是主流(二)消费层次一定程度两极分化(三)物质消费大于精神消费(四)没有相对应的消费计划第7页共10页五、总结与建议经过这次的社会调查,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基本了解了当代大学生消费心理趋势及现状(以红河学生为例)。大学生的基本生活消费大体上是现实的、合理的。但同时也存在着许多的问题,如攀比心理、不合理消费、不理性消费,这主要是生源来自全国各地,由于家庭情况的不同和消费习惯的差异造成的。大学生中,培养独立的理财能力、科学的价值观应是当务之急。我们有理由相信,在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中国当代大学生一定会形成一种更合理,更现实的消费观。1.建立起理性化的消费需求对于大学生,我们要树立自己的合理消费观念。享受与潮流已变成吸引大学生消费的主要因素。从调查的结果来看,大学生的消费观念与消费习惯,需要调整以及改善。所以我提出了理性化的消费需求。题目虽然说起来很大,但做起来却需要我们从细处着手。比如对自己每天的消费情况进行记录,以方便自己查找超支消费的原因。也要同时做好对未来消费的计划与打算,做到心中有数,不能由着兴趣不加节制的扩大自己的消费,从而导致自己的消费脱离了自己的生活档次。2.加强宣传教育学习合理的消费理念。充分利用校内大众传媒,引导高校消费舆论,培养合情合理的消费习惯、消费理念和科学的消费观,促进大学生的合理、适度消费,提高大学生的消费能力和消费水平。3.调整消费结构大学生消费的主要组成部分以饮食费用和购买学习资料、用品为主体。而在最近几年消费结构的失衡,不仅反映了学习风气的恶化,也反映了人心的浮躁与社会对于大学生消费心理的影响。我们必须加以调整来使之适应我们的消费水平。4.杜绝攀比心理,强调理性消费。现实中为了拥有某种潮流物品,有的同学情愿节衣缩食,甚至减少自己的其第8页共10页他必要开支,不惜向别人借钱以满足自己的欲望,都可以反映出学生们不懂得量入而出,而虚荣心的驱使又极易形成无休止的攀比心理,从而导致恶性循环的生成,所以我们必须杜绝自己的攀比心理。而对于不过分追求时尚,我们大学生本来就应该以学习为主,这些次要的东西本就不应该成为每天最让我们操心的事。而在这方面的改进必然有助于大学生好的消费习惯的养成。因此要强调理性消费、理性行为,反对非理性的盲目消费,包括盲目攀比、盲目从众的病态消费等浪费现象。5.经济的独立意识与储蓄观念大学生作为接受先进知识,随时走上社会的专业人才,很有必要在大学期间就尝试经济上的独立(例如利用假期去做点兼职),培养一定的投资理念,并发展属于自己的科学的储蓄观念。这对于将来管理自己的生活都是十分有意义的做法。不仅能够降低家庭的负担,让父母减少对于自己的担心,更能锻炼自己的投资意识与自我控制的能力。第9页共10页附:大
本文标题:新大学生消费情况调查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35051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