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3.2气温的变化与分布》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能初步学会阅读气温的日变化和年变化曲线图,学会分析问题和提取重要的地理信息的能力。2、能够使用气温资料,绘制气温曲线图,并能说出气温变化情况,提高读图、绘图的基本技能。(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生活实际导入新课,培养学生关注生活,联系生活实际。2、通过学生阅读图表资料和绘制气温曲线图的过程,引导学生学会运用图表资料,学会分析、比较、提取、整合方法解决地理问题。(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了解气温的复杂变化,培养学生学会关注生活,发现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并通过学习,指导自己的生活。形成运用科学知识,全面、综合看问题的科学习惯,形成地理学科的技能和素养。三、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的认知程度、思维能力、读图技能都有待规范和提高。四、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生活导入(1)很高兴有这样的机会和同学们一起来学习地理知识。(2)进入初中后,班主任非常重视我们习惯的养成,好的习惯让我们受益一生,老师在生活中就有一个习惯——收听天气预报,以此来安排自己的生活——[课件天气预报](3)天气预报中,有一项内容是4-20℃,这是关于______的预报,我们可以看出气温是在不断变化的,由地球表面在不同地点,不同时间获得太阳光热的不同,所以气温是在不断的变化。那么我们就一起来学生气温的变化。]——[板书]——[课件出示学习目标——大气的温度——学生读目标从学生的情感体验出发,从实际生活入手,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地理,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培养探究意识。读图指导(1)虽然气温是在不断变化的,但我们可以利用一些气象仪器,来观测到气温。那么气温是怎样观测的呢?——[课件](2)读图3.10,在一天中,4个时间观测到气温分别是多少度?日平均气温是?(3)日平均气温是如何获得的呢?以此类推,如何获得一个月的月平均气温,一年的年平均气温。(4)气温在不断变化着,我们感觉一天当中,气温是怎样变化的。(从清晨、中午到晚上感受到的气温一样吗?感觉最冷在什么时候?热在什么时候?)以一天为周期的气温变化,叫做气温的日变化——[板书](3)气温的变化用_______图来表示呢。——[课——学生自学——读图获取——学生回答2件日变化图],这与我们的感受一样吗?你怎么读出来的?——[课件展示读取过程](4)引导归纳方法一、找极值(最高气温、最低气温)二、看弯曲(气温日较差)三、析特点(总结)承转:那么一年当中,气温又是怎样变化的呢?(四季的变化)以一年为周期的气温变化,叫做气温的年变化。——[板书](以北半球为例)(1)按上图读图方法读图[教师板书](2)总结:这和我们的感受一样吗?(3)练习。(4)陆地和海洋一样吗?我们来看看北半球海洋的气温曲线图。——[课件](5)南半球和北半球一样吗?(6)巩固练习——曲线图——谈读图感受——读图-回答——一样——练习——勾画——腾空画——判断主要通过引导学生说自己的感受,读气温变化图、完成对知识的体验过程。从说、读的活动,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技能和方法。绘制地图给出一幅气温曲线图我们都会图了,反过来,给出我们一地12个月的气温资料,你们能画出这一地的气温曲线图吗?我们来试一试——P54页活动1“画”气温变化曲线图画气温变化图,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技能和方法。当堂小测卷子(练习——订正——释疑)五、板书设计气温的变化1、平均气温(日、月、年)日变化2、变化年变化六、教学反思说设计思路:本节课气温的变化的分布,是天气预报中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学习气候,分析气候的两大重要因素之一,是学习地理的重要基础。本节知识比较琐碎和复杂,而且七年级学生的认知程度、思维能力、读图技能都有待规范和提高,所以带着这些问题将课标要求、学生情况以及教材内容,自己做了一定的梳理。首先从学生的情感体验出发,从实际生活入手,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地理,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培养探究意识。落实本节学习环节上,主要通过引导学生说自己的感受,读气温变化图、绘气温变化图,完成对知识的体验过程。从说、读、绘三个主要的活动,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技能和方法。通过一系列的问题与对应的练习相结合,完成教师对学生的学法指导。Ⅰ引入新课:从生活小常识入手,寒暑假着装的差异引入课题并板书。Ⅱ预习导学:(自主学习)1.气温的观测:测定气温一般用摄氏温标,记做______,读做摄氏度;观测时通常一天要进行______次,一般是在______时、______时、______时、______时观测。32.日平均气温:。根据日平均气温的方法可以得出:月平均气温:一月中各日的日平均温度的平均数。年平均气温:一年中各月的月平均温度的平均数。3.一个地区的气温变化是有规律的,气温的日变化是以_______为周期的气温变化;气温的年变化是以_______为周期的气温变化。4.通常用来表示气温在时间上的变化。5.读图3.11,一日中的最高气温出现在______,最低气温出现在_____。该地的日最高气温约______℃,最低气温约_____℃,气温日较差约_____℃。读图3.12,该地的月平均最高气温约______℃,最低气温约______℃,年较差约______℃。6.通常用来表示气温在空间上的变化。7.世界气温由赤道向两极逐渐。一年中,北半球气温,通常在大陆上____月最高,____月最低。南半球相反。8.在山地,气温随海拔升高而。大致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度。Ⅲ重难点突破与点拨:(合作学习)切块一气温的变化1.学会阅读气温日变化曲线图(1)读极值(最高值、最低值)。(2)计算气温日较差(=最高值—最低值)。(3)气温日变化曲线弯曲程度与气温日较差大小的关系。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感受这是怎么回事?(气温日较差大)2.学会绘制气温年变化曲线图(1)分小组合作,讨论绘制步骤与方法。(2)总结绘制步骤:一横月,二纵温,三定点,四连线,五注名。(3)明确要领:定点要准确、连线过中心、曲线要平滑(4)练一练3.学会阅读气温年变化曲线图(1)读极值(最高值、最低值),辨认南北半球差异。(2)计算气温年较差(=月均温最高值—月均温最低值)。(3)气温年变化曲线弯曲程度与气温年较差大小的关系。议一议:举例说明气温的高低、气温的日变化、气温的年变化与人们的生活、生产有什么关系。(4)归纳气温变化曲线图判读方法:找极值,看弯曲,析变化切块二气温的分布1.学会阅读等温线分布图(1)回忆等高线分布特点。(2)类推等温线分布特点:①同一条等温线上各点的气温相等。②等温线密集的地方,温差大;4等温线稀疏的地方,温差小。③等温线闭合时,如果中心气温比周围气温低,表示该地是低温中心;反之,则是高温中心。④如果等温线大致沿东西方向延伸,则说明南北方向存在气温差异。2.学会阅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总结气温随纬度递变规律(1)读图指导:①等温线延伸方向;②北半球与南半球等温线数值递变有何异同?(提示:向北、向南,由赤道向两极,由低纬向高纬)(2)学生归纳气温随纬度递变规律:从赤道向两极,气温逐渐降低。3.学会阅读“世界一月平均气温分布图”、“世界七月平均气温分布图”,概括同纬度海洋和陆地气温分布的不同(1)读图指导:①比较“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世界一月平均气温分布图”、“世界七月平均气温分布图”相同之处,②“世界一月平均气温分布图”与“世界七月平均气温分布图”等温线疏密分布的不同之处,③根据等温线弯曲,判读同纬度海洋和陆地气温分布的不同。(2)学生归纳气温分布受海陆分布影响的规律:北半球同纬度地带,1月大陆气温低于海洋,7月大陆气温高于海洋。南半球相反。4.学会运用气温垂直递减率进行简单计算(1)已知山脚和山顶海拔,并测出山脚气温,计算山顶气温。(2)已知山脚海拔,并测出山脚和山顶气温,计算相对高度和山顶海拔。(3)读图分析青藏高原比同纬度其他地区气温低的原因。Ⅳ学生总结:通过这节课学习,我明白了……,学会了……。板书设计:Ⅴ巩固训练:1.我国北方的中小学,寒假时间较长的原因是()A.气温的影响B.降水的影响C.学校自己规定的D.与天气有关2.关于等温线的判断,正确的是()A.等温线越密集,温差越小B.等温线越密集,温差越大C.等温线呈封闭状,线内气温高D.等温线呈封闭状,线内气温低3.关于气温水平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北半球,气温从低纬向高纬递减;南半球相反B.一般来说,低纬度气温高;高纬度气温低C.北半球夏季,陆地等温线向低纬度弯曲D.南半球比北半球等温线更弯曲4.我国名山众多,夏季不少名山成为避暑胜地的主要原因是()日变化—日较差垂直分布等温线图水平分布年变化—年较差气温曲线图变化—气温—分布5A.山体阻挡了夏天的热浪B.森林茂密,气温变化小C.地势较高,气温较低D.风景秀丽
本文标题:河北省高阳县宏润中学七年级地理上册《32气温的变化与分布》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35114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