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临床路径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临床路径一、新生儿病理性黄疸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新生儿病理性黄疸(ICD-10:P59.801)(二)诊断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小儿内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七版)》(人民卫生出版社)1.黄疸出现早,达到病理性黄疸诊断标准。2.实验室检查有血红蛋白下降、网织和/或有核红细胞升高、高间接胆红素血症等溶血依据;Coombs(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和/或抗体释放试验阳性可明确诊断。(三)治疗方案的选择。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小儿内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七版)》(人民卫生出版社)1.降低胆红素治疗:根据高胆红素血症的程度决定光疗、换血等措施。2.预防高胆红素脑病:必要时使用白蛋白。3.减轻溶血:必要时给予静注丙种球蛋白。4.纠正贫血:必要时输血。(四)标准住院日为7-10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P59.801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疾病编码。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只要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六)入院后第1-2天。1.必须检查的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2)外周血血细胞涂片,网织红细胞计数;(3)血清胆红素、肝肾功能、电解质;(4)患儿及其母亲血型鉴定。2.如需行换血,则要完善凝血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七)光疗注意事项。1.按照《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儿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执行;2.光疗过程中注意适当增加补液量,以防光疗中体液丢失过多;3.注意监测体温,光疗特别是荧光灯管光疗时可因环境温度升高引起发热;4.光疗中注意保护患儿的双眼和会阴部;(5)密切监测胆红素水平。(八)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2.胆红素、电解质。(九)出院标准。1.血清胆红素稳定下降,结束光疗24-48小时后,胆红素仍低于需要临床干预的黄疸标准。2.血红蛋白稳定。3.患儿一般情况好,体重增加理想。(十)变异及原因分析。1.存在使高胆红素血症进一步加重的其他情况,需要处理干预。2.患儿如发生胆红素脑病,需要其他相关检查及处理,延长住院治疗时间。二、新生儿病理性黄疸临床路径表单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新生儿病理性黄疸(ICD-10:P59.801)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5-7天时间住院第1天住院第2天住院第3天主要诊疗工作□询问病史及体格检查□病情告知□如患儿病情重,应及时通知上级医师□上级医生查房,明确诊断□根据胆红素变化情况判断是否继续光疗□监测血常规,根据贫血程度及进展情况决定是否换血或输血□注意防治并发症□上级医生查房□患儿胆红素血症显著改善,可逐渐延长检测胆红素间隔时间□完善胆红素脑损伤相关检查重要医嘱长期医嘱:□新生儿/早产儿护理常规□体重≤2千克者入暖箱□根据患儿一般情况决定能否开奶。如能进食,按患儿孕周、日龄、体重等开奶□抗生素(必要时)临时医嘱:□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外周血血细胞涂片□网织红细胞计数□血清胆红素、肝肾功能、电解质□患儿及其母亲血型鉴定□光疗□补液□监测胆红素□必要时静注白蛋白、丙种球蛋白长期医嘱:□新生儿/早产儿护理常规□调整奶量临时医嘱:□补液□光疗□监测胆红素□必要时静注白蛋白、丙种球蛋白□必要时换血或输血。长期医嘱:□新生儿/早产儿护理常规□调整奶量临时医嘱:□补液□光疗□听力检测□必要时检查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必要时头颅MRI检查主要护理工作□入院宣教□光疗护理:保护眼睛和会阴部□注意出入量和黄疸变化情况□光疗护理:保护眼睛和会阴部□注意黄疸变化情况□注意患儿喂养情况□光疗护理:保护眼睛和会阴部□注意黄疸变化情况□注意患儿喂养情况病情变异记录□无□有,原因:1.2.□无□有,原因:1.2.□无□有,原因:1.2.护士签名医师签名时间住院第4天住院第5-7天(出院日)主要诊疗工作□密切观察患儿病情,监测胆红素水平决定是否需要继续光疗□观察有无胆红素脑病征象□上级医师查房,同意其出院□完成出院小结□出院宣教重点医嘱长期医嘱:□根据患儿情况适时开奶临时医嘱:□光疗方式(单或多面光疗)及时间临时医嘱:□通知出院□监测胆红素水平□必要时静注丙种球蛋白主要护理工作□注意黄疸变化情况□注意患儿生命体征变化□光疗相关护理□出院宣教病情变异记录□无□有,原因:1.2.□无□有,原因:1.2.护士签名医师签名医嘱模块专科治疗用药1.
本文标题:新生儿病理性黄疸临床路径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35291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