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新田采石场事故应急预案
宜章县城南乡新田建材厂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二O一四年二月目录一简介二术语三矿井危险四应急准备五应急救援组织机构、组成人员和职责划分六报警、通讯联络方式七应急响应分级八应急响应程序九井下应急操作程序十应急行动的终止十一恢复十二应急预案的维护十三附录一简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职业病防治法》、《矿山安全法》、国务院302号令、344国务院号令及其它安全生产的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特制定本应急救援预案,本预案已与所属地方政府负责应急反应的机构和部门建立了紧密的联系,并且以后也将继续保持这种联系,以确保本预案与政府的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及行动和要求相适应。1制定本预案的目的:制定要应急救援预案的目的是为了说明本矿应急救援组织的具有的应急救援资源和应急救援的运作方法,以处理矿山可能发生的各种紧急情况和生产安全事故,减少事故损失,保障矿山从业人员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2矿井基本情况:宜章县桐子巷采石场位于宜章县城南乡新田村北面14组丘陵地段,行政上隶属于宜章县城南乡新田村管辖,系股东合股自主经营。本采石场现有特种作业人员人,井下作业人员6人,安全管理人员3人。桐子巷采石场始建于1984年,2009年9月延续取得由宜章县国土资源局核发的采矿许可证。矿井年设计生产能力由3万吨提升为设计生产能力5万吨。矿井采掘工程布置情况见矿井采掘工程平面图。矿区距宜章县城约为5公里,在省道324线旁边,交通条件十分优越。3日常职责规定:矿长:负责制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建立和保持应急准备状态,负责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分发,保证预案和实施程序每年进行审查和修订。安全副矿长:负责应急人员的培训管理,以确保其具有充分的应急能力。技术负责人:负责保证进行充分的演习和对演习进行指导。所有从业人员:都有义务执行本预案中规定的各自职责,熟悉中规定的各项救援行动并确保在日常演习中熟练掌握。4本预案的范围及适应性:4.1范围:本预案只对本矿范围内发生的各种紧急情况(包括发生顶板、水灾、火灾、放炮、机电运输事故以及出现了可能引发上述事故的重大安全隐患)时的抢救设施、设备、抢救的组织服务和抢救时必要的通讯联络进行了祥细的规定。4.2适应性:4.2.1与矿井危险源的适应性:本预案针对本矿存在的危险源而进行了专门的设计和项目内容编制,适应于4.1中描述的各种危险情况和事故状态。4.2.2与实施程序的适应性:在具体的应急反应程序中对矿井的应急反应行动进行了祥细的说明,与实施程序互相对应。4.2.3与外部救援单位的适应性:本预案中考虑到了与外部救援单位的衔接与联系,这些单位包括:县煤矿救护大队等。4.2.4与当地政府及部门的适应性:本预案与宜章县人民政府办公室、郴州煤矿安全监察分局、宜章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宜章县城南乡等设立了保持持续联系方式和手段。5本预案依据的法律、法规、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其它有关法律、法规等二术语:1、预警:井下作业现场已经出现了事故发生的预兆和重大安全隐患,暂时还没有发生事故,但不立即采取措施进行处理的话,将导致事故发生,产生严重后果。2、现场应急:井下作业现场已经发生了安全事故,但事故的规模不大,处理难度不高,事故范围和事故的后果尚可控制,造成的人员伤亡的数量在1-2人,基本可以依靠本矿的救援力量进行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3、全体应急:井下已经发生了严重的安全事故,事故的规模较大,遇险的人数较多(超过3人),事故的后果难以预计或井下的危险状态难以控制。4、应急培训:在平时,为适应的事故应急状态下的工作,对参与事故应急救援的人员进行的一种学习活动,学习的主要内容是应急操作的方法与要求。5、应急演练:为提高应急人员的应急能力而开展的类似于实际行动的一种演习活动。有单顶演练(对某一项目进行的演练)、组合演练(对几个项目结合起来进行演练)、综合演练(按预案的要求模仿整修应急救援行动进行的演练)。6、应急响应:事故发生后,按预案的要求而开展的应急救援行动的总称。三矿井危险:1危险的确定:1.1.1主要危险源:⑴顶板:矿区出露地层主要为石炭系及第四系地层。地层走向受蕉溪~长村背斜所控制,石炭系中上统壶天群(C2+3ht):灰白色厚层状至巨厚层状白云质大理岩、灰岩、白云质灰岩、白云岩,有方解石脉穿插,厚度为270~1033m,为该采石场矿石开采层,其岩体工程力学条件较好,但在开采过程中,因采空区、采场暴露面积过大,在开采后对采空区未能及时有效的处理和充填,随着开采深度不断增加,矿山的生产区域不同程度地受到采空区地压活动的影响,容易导致井下采场和巷道发生大面积冒顶垮塌。⑵水文地质:本矿水文地质情况较等复杂,主要开采的地点周边在以前有过硐采的采石厂,后因整顿而停止了开采,但未进行过老窑实测,其老窑积水的可能性很大;现矿井开采标高较高,原采空场离地表较近,并且有的井下采空场与地表已贯通,在雨季时,地表降雨有可能通过老空区向本矿井下汇集,所以在雨季有可能造成工作面突水。1.1.2矿井生产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其它危险:⑴爆破:因爆破作业中的不当,而造成对作业人员的伤害及因爆破的原因引起其它事故。⑵电气:作业人员因接触到漏电的电气设备而引起的人身触电事故,以及因电气等原因而引起的其它事故。⑶斜坡运输:因斜坡道弯多而且弯转得较急,其坡度局部又较陡,井下汽车行驶难度较大,其不安全状态而易造成事故。⑷外因火灾:因外来明火或电气等原因引起的矿井下的火灾事故。2危险特性及影响:2.1顶板:开采过程中,因采空区、采场暴露面积过大,受到采空区地压活动的影响,导致井下采场和主运输道发生大面积冒顶垮塌的冒顶事故,一旦发生冒顶事故,就会对在井巷中作业的人员产生伤害,酿成事故。一般可能发生的事故有:冒顶事故、独巷掘进冒顶关门事故、掉底事故。2.2水:由于矿井的水文地质条件比较复杂,在周边在有以前硐采的老窑老空区和老巷中存在积水的可能性,因未进行实测,导致误穿而引发的水害事故;在雨季时,地表降雨有可能通过老空区向本矿井下汇集,酿成水害事故,严重时造成淹没矿井,这些事故能造成巷道和工作面中的作业人员大量伤亡。2.3火:井下火灾由于矿井下特殊的环境,火灾产生大量的有毒有害气体如二氧化硫、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烟尘等会随着矿井的通风系统中的风流扩散可能波及到相当大的区域甚至整个矿井,从而伤害井下作业人员。在火灾过程中还有可能因火灾的高温而产生火风压,造成矿井风流反向,从而波及到进风侧,使灾害扩大。一般来说在矿井火灾中有95%以上的遇难人员是由于烟雾中毒而的。本矿发生火灾的种类有外因火灾,外因火灾的外来火源有明火、放炮火花、电气火花等。2.4井下爆破:爆破是我矿采掘作业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作业手段,但由于管理不到位或违章操作,就会发生早爆、爆破和爆轰伤人,哑炮处理不当伤人,炮烟中毒伤人的事故。2.5电气:电气设备是矿井生产必不可少的部分,但管理不善,使用不当将会产生危害,主要有:触电伤人,漏电引起人身触电、杂散电流使雷管提前引爆,电气设备或线路短路和过载引起火灾事故。2.6运输:开车时因人思想麻痹,在斜坡道上驾驶操作不当导致翻车事故。在上述的矿井危险性分析中可以看出:矿井顶板、水灾事故、火灾事故是我矿的重大事故危险来源,本预案的重点也是针对这几个方面。四应急准备:1应急资源:①通讯工具:主要以矿内管理人员的手机为主,共有手机八台,矿内办公室设有固定电话一台,井上下通讯用程控交换机系统1套(包括布置在井上下的电话机九台)。②交通工具:小车两台(注:为本矿内管理人员的私车,应急时可以调用,作为抢救和应急救援时的交通工具)。③矿内备用装备:备用矿灯15盏,防爆灯头15个,备用的隔离式自救器15台,备用矿帽、工作服、手套、胶鞋各15套。④县煤矿救护队的装备:氧气呼吸机每人1台套,现场用工具每人1套(包括斧子、煤镐、锤子、千斤顶等)⑤应急材料:钢管60米,胶管100米,钢丝绳200米,16mm2电缆400米。⑥矿内现有应急设备:电焊机1台,氧焊机1台,10kw潜水泵2台,手拉葫芦5t1台、2t1台,探水钻机1台。⑧矿井图纸:采掘工程平面图,井上下对照图,通风系统图、避灾线路图各1张。⑧应急资料:从业人员分工种统计表和作业人员考勤册,下井人员清点册,下井人员矿灯发放记录册。2应急教育、训练和演练:2.1应急救援人员的培训:2.1.1应急指挥人员的培训内容及要求:协调与指导所有的应急救援工作;负责执行已拟定的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对现有的应急资源进行调度使用;协调后勤支持;协调事故信息的发布和政府部门参与的应急救援工作;负责向主管部门递交事故报告;对事故应急救援工作总结。由矿长组织,所有应急指挥部成员参加,每年不得少于10课时。2.1.2应急技术人员的培训内容及要求:保证事故现场的人员安全,防止事故进一步扩大;执行应急救援预案;识别、确认、证实、预测事故发生发展规律,掌握事故的控制方法;评估事故规模;执行事故现场清理程序。由本矿技术负责人组织,所有技术人员和参与现场抢救人员参加,每年不得少于20课时。2.2从业人员应急响应的培训及要求:了解和掌握事故发生的预兆;知道事故发生的后果;掌握事故的报警程序,熟悉自己的作用和职责;了解事故的抢救和控制方法,进行最初的事故抢救和控制;熟悉事故的避灾线路,能安全地撤离事故现场;能基本了解事故的影响范围,能及时通知受事故影响的人员。由本矿长负责组织,全矿所有的从业参加,每年不得少于20课时。2.3应急演练的准备:每年年初由矿长和技术负责人共同拟定全矿的应急救援工作的演练计划,安排相关人员进行应急救援行动的练习和演习,为提高救灾能力作好准备。2.4演练范围与频次:应经常组织进行单项行动的演练;每年进行二次组合行动的演练;每二年进行一次应急行动的综合演练。2.5演练组织:事故应急救援行动的演练工作由矿长负责组织,具体工作安排由安全副矿长落实。3应急互助协议:与县救护大队签订了救援协议;与宜章人民医院签订了事故医疗救护协议;与周边各个矿签订了应急资源共享互用协议。4应急后勤保障:4.1内部保障:胡支林4.1.1应急队伍:矿内应急抢险队:电工2人,一班5人、二班5人、三班4人、安全员2人,由安全副矿长负责。现场应急救援:以县救护大队为主。现场医疗救护:以位于宜章县人民医院为主。应急供应后勤:以后勤主管副矿长负责。交通:由后勤主管副矿长负责。4.1.2矿内应急资源的存放地点、保管人:后勤主管副矿长。①采掘工程平面图,井上下对照图,通风系统图、避灾线路图、矿井防尘系统管路图及资料由矿井技术负责人何世军保管,存放在矿内的技术室。②手机由各人自己配备和保管,电话号码由矿调度室统一留存,固定电话安装在矿部调度室,调度室由矿级管理人员轮流值班。③应急装备和材料存放在矿材料库,由仓库保管员后勤主管副矿长负责管理。④应急设备存放在矿机电维修车间,由机电负责人负责管理。4.1.3应急电源、照明:为保证矿井应急工作的顺利进行,在矿井应急状态下,如发生断电现象,由一台30kw柴油发电机组供电。4.1.4应急保障管理制度:包括以下制度:①保障责任制度②值班制度③培训制度(具体内容参见附录一)4.2外部救援:4.2.1请求政府协调应急救援力量:由后勤主管副矿长负责与县政府办公室联系,请求支援,联系电话:0735-37225114.2.2向周边单位请求救援支援:桐子巷采石场;联系负责人:李鹏勇;各联系单位的电话为:13787766686五应急救援组织机构、组成人员和职责划分:1应急救援组织机构设置:根据事故发生的过程,为确保在第一时间内对事故进行抢救和控制,事故应急救援组织分为:①最初应急反应组织(事故临时指挥部):是指安全事故发生后或井下出事故预警状态,矿值班室的值班人员接到报警电话开始起到本矿长到达、指挥部全体成员到齐时为止,这段时间内的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的指挥组织。如仅出现事故预警状态则直接由这一级组织全权处理,不再成立全体应急反应组织。②全体应急反应组织(事故总指挥部):事故发生后,事故
本文标题:新田采石场事故应急预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35315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