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泉州一中2007-2008学年高一历史期末考试卷
1泉州一中2007-2008学年高一历史期末考试卷命题:蔡明明审题:李德杰一、单项选择:(60分)1.西周实行分封制与宗法制相结合的制度。其中宗法制的核心是()A.礼乐制度B.大宗与小宗制度C.嫡长子继承制D.世卿世禄制度2.CCTV-8热播电视剧《卧薪尝胆》,它反映的政治局面是()A.封邦建国B.诸侯争霸C.秦灭六国D.周王天下共主3.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之争是中国古代政治史上重要的一幕。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不包括()A.建立中朝以削弱宰相权力B.禁止武臣掌握州郡权力C.颁布推恩令消除地方威胁D.设立刺史监督地方官员4.明太祖曾经写诗一首描述自己的辛劳:“百僚未起朕先起,百僚已睡朕未睡。不如江南富足翁,日高丈五犹拥被。”为解决上述问题,明太祖()A.设置殿阁大学士以备顾问B.选拔翰林院官员入值文渊阁C.授予内阁大学士以票拟权D.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5.秦朝中央政府的“三公”不包括()A.丞相B.御史大夫C.太尉D.刺史6.“在希腊,山岭纵横,河汉交错,几乎没有一个大面积的整块。这种自然环境形成以个体导向为倾向的文化渊源,在某种程度上有利于民主制度的发展。”对此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A.强调了自然环境对文明的影响B.希腊的地理环境只能导致个人主义C.希腊的地理环境只能导致民主制度D.政治文明完全由地理的环境左右7.“陶片放逐法”是雅典公民实行民主的一种重要方式,美国考古学家曾在希腊发现了刻有铁米斯托克里(公元前5世纪雅典著名政治家,史书记载他曾被陶片放逐)名字的陶片190枚,根据字迹辨认系14人刻写。由材料可以看出“陶片放逐法”()A.充分体现了公民的意志B.是审判民主敌人的验方C.实际上被少数人控制D.不能保证真正意义的民主8.《罗马法》在世界法律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因为它()A.是现代西方法律的先驱B.维护和巩固了罗马帝国的统治C.揭露和批判了私有制的罪恶D.给予自由民和奴隶以公民权9.“光荣革命”后,国王逐渐成为“统而不治”的国家元首,内阁承担了()A.顾问职责B.立法权力C.行政职责D.司法权力10.美利坚合众国诞生后,开国元勋们建立了新的国家体制,其“新”是指()A.开创现代共和政体B.建立新兴国家C.确立近代法制原则D.实行政党政治11.关于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共和派与君主派激烈斗争的结果B.规定总统由民选产生,掌握行政权C.标志着法国民主共和体体制最终确立D.形成了议会共和制的政治特色12.德意志帝国实行君主立宪政体,国家权力中心是()A.帝国皇帝B.联邦议会C.帝国国会D.帝国政府13.鸦片战争的最终结局从根本上取决于()A.战争中交战双方的指导方针B.军事武器的优劣C.国民素质的优劣D.社会制度的进步与落后14.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不包括()A.扫荡了王朝秩序B.动摇了清王朝统治的政治基础C.中国第一次建立起资本主义制度D.冲击了旧的纲常名教15.允许外国在北京设立使馆区的不平等条约是()A.《北京条约》B.《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16.叶圣陶在一则日记中写到:“课毕后阅读报纸,见志电栏中有云:武昌已为革命党的所据,新军亦起而相应……从此而万恶之政府即以推倒,亦未可知也。”日记反映的2重要事件是()A.黄花岗起义B.武昌起义C.北伐战争D.南昌起义17.康有为的维新思想吸收了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说的内容,其中最主要的是()A.民主共和思想B.三权分立学说C.君主立宪思想D.人文主义思想18.每逢“五一”或“十一”这样的重大节日,孙中山先生的巨幅画像总会摆在天安门广场,与天安门城楼正中的毛泽东主席巨幅画像遥相面对。孙中山先生有如此崇高的地位,关键是()A.组建同盟会B.创立兴中会C.领导武昌起义取得成功D.创建了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19.建立和谐社会,和谐新农村,这是当今社会关注的热点。下列哪一位人物曾进行过建立“新和谐公社”的实验()A.圣西门B.傅立叶C.欧文D.马克思20.十月革命最本质的特征是()A.革命首先在城市开始B.无产阶级是革命的主力军C.无产阶级暴力夺取政权D.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21.毛泽东同志曾对一个外国访者说:“……哎!1927年,老蒋够厉害啦!他把我们像鸡蛋一样的摔在地上。可他没想到,我们还会孵出小鸡来!”孵出小鸡最准确的理解是()A.发动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B.找到井冈山革命道路C.遵义会议召开D.长征胜利完成22.假设你是一个导游,带团重走红军长征路,下列哪个地点你们不会选择()A.江西瑞金B.贵州遵义C.甘肃会宁D.江苏南京23.1945年日本投降后,重庆一家报纸以“日本无条件投降”为迷面,要求打一中国古代历史人物,当时谜底有两个:屈原(原子弹)、苏(苏联)武。对这两个谜底认识正确的是()A.以上两个谜底正确,反映了日本投降的根本原因B.以上两个谜底正确,反映了日本投降的主要原因C.以上两个谜底没有反映出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作用D.以上两个谜底没有反映出中国人民在抗战中所起的作用24.“文革”时期,民主法制遭受严重破坏的根源是()A.思想政治上的“左”倾错误B.林彪、江青等野心家利用毛泽东的错误C.造反派进行“全面夺权”D.党和国家面临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25.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基础的一环是()A.平反冤假错案B.基层民主选举C.依法治国D.地方人民代表大会26.“一国两制”中的“两制”指的是()A.两种社会制度B.两种法律制度C.两种管理制度D.两种军事制度27.在某市2005年3月召开的人大会议上,代表就政府预算提出质疑:某部门电脑预算平均每台为何高达25000元,政府有关部门对质疑作出详细解释,说明电脑预算包含软件等费用。该解释得到代表认可,年度预算草案才得以通过。对该案例中人大制约政府权力的准确解释是()A.通过制定政府预算控制政府采购B.通过审批政府预算约束行政开支C.通过行政立法权规范政府行为D.通过行使质询权监督政府预算执行28.2002年5月,新疆霍城垦区居民王振明因一根电线落地而触电身亡,其妻状告该地供电部门失职,要求人身损害赔偿,最终获赔39732元。其法律依据是()A.《刑法》B.《刑事诉讼法》C.《民事诉讼法》D.《行政诉讼法》29.20世纪70年代,美国“决心用一种新的彬彬有礼的态度来很好地倾听北约伙伴的意见”,并把1973年定为“欧洲年”。对此的正确的解读是()①西欧国家经济实力增长②欧洲实行独立的外交政策③欧洲实力大大超过美国④美国霸权地位削弱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330.“冷战”结束后,世界处于新旧格局交替时期,“交替”是指()A.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B.意识形态对抗向地区冲突过渡C.两极格局向多极世界过渡D.区域经济向经济全球化过渡二、非选择题(40分,其中第31题13分,第32题14分,第33题13分)31.民主政治建设是人类社会自我完善的必由之路,是一个国家政治生活是否健康的关键所在,阅读材料,请回答:(1)结合所学知识,在答案卷填出A、B、C相应的内容(3分)国别时期政治机构职能古代雅典伯利克里时代公民大会AB公民大会的附属机构民众法庭C综合表格中的内容,你认为雅典民主政治的基本特点是什么(2分)(2)右下图体现了什么样的政治原则?它有何意义?(3分)(3)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宪法指出:“我国人民在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伟大斗争中已经结成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各民主阶级、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的广泛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材料体现了新中国哪些政治制度?概括其制定的主要依据。(3分)(4)综合上述内容,谈谈你对民主政治建设的认识。(2分)3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14年日本驻华公使说:“目前世界危机势必迫使我国政府采取影响深远的行动。当珠宝店着火的时候,要保证珠宝附近的人不去拿几个珠宝是办不到的。”材料二1919年参加巴黎委员会的中国政府代表之一顾维钧说:“中国应该在和会上理直气壮地提出山东问题。不能对英、法抱太大的希望,真正可以指望的只有美国的支持。”材料三巴黎和会上美国总统威尔逊说:“我们参加世界战争,主要目的就是要维持条约的神圣,中日两国既有一九一五年五月的中日协定于前,又有一九一八年九月廿四日换文于后,英法等国与日本所订的又有维持日本继承德国在山东的权利。在这种情况下,山东问题似无法变更!”请回答:(1)材料一中的“世纪危机”指的是什么?1分“影响深远的行动”的目标是什么?1分(2)材料二中顾维钧“理直气壮”的理由是什么?1分他的话反映了当时的中国知识分子的的一种什么心态?1分4(3)据材料三指出当时美国政府的态度。2分巴黎和会上以美国为代表的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权益的态度说明了什么?2分(4)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五四运动的意义及五四运动体现的精神。5分33.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国际关系格局发生了重大改变,对世界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首届不结盟国家会议现场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国代表团团长乔冠华开怀大笑材料三西欧和日本都是美国非常强有力的竞争对手,朋友,是的,盟国,是的。但是他们正在与我们竞争,在经济领导的问题上,他们在全世界同我们竞争得非常激烈……同我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候相比,美国遇到了我们甚至连做梦也没有想到过的那种挑战。——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的一次演说(1)材料一反映了当时世界政治格局怎样的特点?它对国际关系的发展产生了什么消极影响?(4分)(2)依据材料二、三概括20世纪六七十年代国际力量对比发生的新变化,(4分)这反映了世界格局发展的什么趋势?(2分)(3)当今世界上,多种政治力量不断发展壮大,没有哪一种力量能够主宰世界。你认为“多种政治力量不断发展壮大”,对世界发展有何影响?(3分)5泉州一中2007-2008学年高一历史期末考答案卷一、单项选择:60分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题号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答案二、非选择题:(45分)31.(1)ABC基本特点“(2)(3)(4)32.(1)(2)(3)(4)633.(1)(2)(3)7泉州一中2007-2008学年高一历史期末考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60分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CBBADADACABADCD题号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答案BCDCCBDDABABDBC二、非选择题:(40分)31.(1)A最高权力机关B五百人议事会C日常司法机关(3分)人民主权与轮番而治。(2分)(2)三权分立(分权制衡)。避免了专制独裁。(3分)(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依据:中国国情。(3分)(4)依据国情进行民主政治建设(或民主政治建设具有多元化的特点等。)(2分)32.(1)一战。1分独裁中国。1分(2)①中国是战胜国。1分②对美国抱有幻想。1分(3)态度:不支持中国政府的主张。2分说明:帝国主义国家无视弱小国家的主权;中国虽是战胜国,但半殖民地中国的主权并不能得到保证。2分(4)意义:五四运动是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爱国主义精神是五四精神的主旋律,五四运动是以学生为先锋,工人阶级为主力,陈独秀李大钊等先进知识分子起领导作用,五四运动是一场广泛传播民主科学的新文化运动,体现了民主和科学精神。五四运动又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体现了追求真理勇于解放的精神,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曙光的喷薄欲出。5分33.(1)特点:两极对峙。消极影响:导致国际局势紧张,严重威胁世界和平。(4分)(2)西欧、日本崛起;美国相对削弱;第三世界兴起;中国发展壮大。世界多极化趋势。(6分)(3)有利于抵制和削弱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3分)
本文标题:泉州一中2007-2008学年高一历史期末考试卷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35362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