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法律事务专业教学计划
法律事务专业教学计划一、专业名称:法律事务二、学制与毕业标准1、学制:全日制,标准学制三年2、毕业标准:学生修完教学计划中规定的教学环节,方可毕业。三、专业需求分析随着国家经济、科技和社会的发展,我国法制建设也处在一个迅速发展和逐步完善的时期,特别是我国“入世”以来,社会对法律专门人才的需求急剧增加,基层法律服务人才的社会需求也有增无减,如司法所、社区及中小型企业等都需要大量的法律服务性人才。法律事务专业的培养目标正是向社会输送上述基层法律服务性人才。四、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首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备法律事务方面的基础知识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法学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具备法律职业素质和法律职业能力,能熟练掌握起诉、代理、辩护、审判等基本技能,能在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特别是能在国家司法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从事相关法律事务服务性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五、人才培养要求(一)人才培养规格要求1、职业知识要求: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必备的外语、计算机知识;从事法律事务工作必备的经济和科学知识、法律专业知识、岗位业务知识。2、职业能力要求:专业能力的核心是理解和运用法律法规的能力,具体包括诉讼业务能力和非诉讼业务能力。诉讼业务能力包括刑事代理能力、民事代理能力、行政诉讼代理能力。非诉讼能力包括代理仲裁能力、代理调解能力、代理行政复议能力等。3、职业素质要求:政治素质、思想道德修养、职业道德、科学的思维方式及竞争意识、创新意识、庄重的举止和善辩的口才等。(二)就业岗位与范围主要就业岗位:立法、司法、行政执法等法律职业部门的辅助性工作岗位;律师事务所、法律服务所、司法所、仲裁机构、人民调解委员会、法律援助中心等社会法律机构的服务性工作岗位;街道、社区、农村、企事业等基层单位法律工作岗位。其它就业岗位:企事业单位与法律相关的工作岗位;办公室文员等六、课程设置与教学安排1、本专业课程类型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两类;必修课包括公共基础课、专业课和选修课2、公共课13门;3、专业课11门;4、选修课2门。课程科目详见计划表七、部分课程要求1、法律基础(36学时)该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制观,提高学生自我修养的课程。大学阶段是人生发展的重要阶段,怎样处理好理想与现实、权利与义务、个人与集体、竞争与合作、自由与纪律、学习与工作等关系,怎样生活才有意义、什么样的人生追求才有价值,这一系列的人生课题,除学生自己去观察、思考、实践、选择以外,同时还需要思想上的教育与引导。该课程对于促进大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2.宪法学(72学时)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该课程主要包括宪法的基本理论、发展历史、国家性质、国家形式、选举制度、公民的权利和义务、中央国家机关、地方制度、政党制度等内容,通过学习该课程,帮助学生掌握和领会宪法的基本观点和基本原理,为进一步学习法律事务专业的其他课程奠定基础。3、行政法学(72学时)该课程主要包括行政法律关系、行政法的基本原则、行政立法、行政执法等以及行政诉讼当事人、受案范围和管辖、审理与裁判等内容。通过该课程学习,培养学生运用行政法知识分析问题和处理行政案件的能力并应用行政法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4.刑法学(72学时)系统掌握刑法及其所规定的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各种原理、原则和知识,培养学生运用刑法理论,并结合刑法规定分析和解决实际刑事问题的能力。程分为刑法总论与刑法分论两部分。总论部分主要阐述刑法学的一般原理,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分论部分主要阐述各类具体犯罪的概念、构成特征及其处罚原则。5.民法学(108学时)的内容及其内在规律,系统地阐述了民法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则、民事法律关系、公民,法人、物、民事法律行为、代理、时效等;物权部分讲授物权概述、财产所有权、财产共有、相邻关系、其他物权等;债权部分讲授债的概述,合同总论、合同分论、不当得利和无因管理之债等;人身权部分讲授人身权概述、具体人身权;知识产权部分讲授知识产权概论、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发明权。发现权和其他科技成果权等;继承法部分讲授财产继承制度概述、法定继承、遗嘱继承、遗产的处理等;民事责任部分讲授民事责任概述、违约的民事责任。侵权的民事责任等。6.民事诉讼法(72学时)该课程主要包括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主管和管辖、诉讼参加人、诉讼证据、财产保全和先予执行、对妨害民事诉讼的强制措施、第一审普通程序、简易程序、第二审程序、再审程序、执行程序、涉外民事诉讼程序等内容。通过学习该课程,使学生能够准确适用诉讼程序,办理相关案件。7.经济法(108学时)律部门的法律规范,使学生掌握我国目前经济法律制度的基础知识和主要内容、了解最新法律规定和经济法最新动向,学会运用经济法的有关法律法规解决现实经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从事经济法律工作打下理论基础。民所有制企业法律制度;集体所有制企业法律制度;私营企业法律制度;外商投资企业法律制度;公司法律制度;企业破产法律制度;计划法和固定资产投资法;财政法;税法;金融法;价格法律制度;会计法和审计法;自然资源与能源法律制度;环境保护法;合同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律制度;产品质量法律制度;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制度;房地产法律制度等。8、合同法合同法是有关合同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法律,是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交易关系的法律。它是民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合同法的基本内容包括合同及合同法的基本概念,合同的成立与生效,合同的内容与形式,合同的履行,合同的保全,合同的变更、转让和解除,合同的终止,违约责任和合同的解释。9、财政与金融(72学时)讲授我国财政与金融学的基本知识,使学生掌握我国现代的财政、金融法律制度以及在司法实践中,如何正确执行我国的财政、金融法律制度。10、司法文书(36学时)主要讲授公安、检察院、人民法院及律师代诉、代诉中最常用三十多种司法文书和诉讼文书让学生掌握这些文书的基本写法,并提高他们熟练文字表达能力。11、计算机应用基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熟练操作常用操作系统Windows,应用软件Word、Excel和PowerPoint,以及熟悉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知识和使用Internet、电子邮件服务的基本技能,提高学生的日常办公自动化事务处理能力及数据库管理能力,为以后的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教务科组织学生参加省级计算机资格考试,以获取相应证书。(12)体育(144学时)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生理和身体得到健康和谐的发展,提高运动能力,促进身心健康,培养人与人合作、交往的能力。通过合理的体育教育和科学的体育锻炼过程,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体育素养的目的。八、教学进程及学时分配法律专业课程设置、学时分配及教学进程表课程类别序号课程名称总课时学时分配各学期教学周数、周学时数考核方式理论课时实践课时123456考试考查181818181818公共基础课1政治经济学15444√2数学2884444√3英语32444424√4体育1442222√5语文36044444√6珠算362√7计算机288144144664√8职业道德362√9数据库7236364√10邓小平理论362√11计算机操作36362√12公关与礼仪362√13财政与金融724√专业课1法律基础362√2法律基础与道德修养724√3经济法10824√4法学基础理论724√5民法学1086√6宪法学724√7行政法学724√8民事诉讼法724√9合同法724√10刑法学724√11司法文书362√选修课16就业指导362√17书法362√合计27101412九、实践教学环节(1)诉讼事务实训:通过组织实施与理论教学基本同步的教学,增强学生对诉讼代理工作的感性认识和理解,树立基本的执业思维与观念,掌握承担诉讼代理工作的一般程序、方法与基本技能,制作民事诉讼、刑事诉讼、行政诉讼相关文书业务;整理、归档卷宗、案卷,为学生进行司法见习、法律实习和从事相关工作奠定基础。(2)非诉讼事务实训:法律顾问业务;法律咨询业务;法律文书、见证业务;律师代书业务等等。主要包括:A、法律顾问方法与技巧实务通过组织实施与理论教学基本同步的实务教学,增强学生对法律顾问工作的感性认识和理解,树立基本的执业思维与观念,掌握承担法律顾问工作的一般程序、方法与基本技能,为学生进行司法见习、法律实习和从事相关工作奠定基础。B、非诉讼代理方法与技巧实务通过组织实施与理论教学基本同步的实务教学,增强学生对非诉讼代理工作的感性认识和理解,树立基本的执业思维与观念,掌握承担非诉讼代理工作的一般程序、方法与基本技能,为学生进行司法见习、法律实习和从事相关工作奠定基础。C、人民调解方法与技巧实务通过组织实施与理论教学基本同步的实务教学,增强学生对人民调解工作的感性认识和理解,树立基本的执业思维与观念,掌握承担人民调解工作的一般程序、方法与基本技能,为学生进行司法见习、法律实习和从事相关工作奠定基础。D、社会矛盾调处方法与技巧实务通过组织实施与理论教学基本同步的实务教学,增强学生对社会矛盾调处工作的感性认识和理解,树立基本的执业思维与观念,掌握承担社会矛盾调处工作的一般程序、方法与基本技能,为学生进行司法见习、法律实习和从事相关工作奠定基础E、法律咨询方法与技巧实务通过组织实施与理论教学基本同步的实务教学,增强学生对法律咨询工作的感性认识和理解,树立基本的执业思维与观念,掌握承担法律咨询工作的一般程序、方法与基本技能,为学生进行司法见习、法律实习和从事相关工作奠定基础。F、基层法律服务所管理实务(通过组织实施与理论教学基本同步的实务教学,增强学生对基层法律服务工作的感性认识和理解,树立基本的执业思维与观念,掌握承担基层法律服务所管理工作的一般程序、方法与基本技能,为学生进行司法见习、法律实习和从事相关工作奠定基础。基层法律服务所管理实务任务(一)担任本辖区内乡镇人民政府及其各行政管理部门、村(居)民委员会、企事业单位、农村承包经营户、个体工商户、个人合伙组织以及公民的法律顾问;(二)代理参加民事、经济、行政诉讼活动;(三)代理非诉讼法律事务;(四)主持调解纠纷;(五)解答法律咨询;(六)代写法律文书;(七)协办公证,办理见证;(八)协助司法所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和其它有关法律事务。)G、人民陪审员实作技能培训通过组织实施与理论教学基本同步的实务教学,增强学生对人民培审员工作的感性认识和理解,树立基本的执业思维与观念,掌握承担人民培审员工作的一般程序、方法与基本技能,为学生进行司法见习、法律实习和从事相关工作奠定基础。H、法律援助实务通过组织实施与理论教学基本同步的实务教学,增强学生对法律援助工作的感性认识和理解,树立基本的执业思维与观念,掌握承担法律援助工作的一般程序、方法与基本技能,为学生进行司法见习、法律实习和从事相关工作奠定基础。I、见证方法与技巧实务通过组织实施与理论教学基本同步的实务教学,增强学生对见证工作的感性认识和理解,树立基本的执业思维与观念,掌握承担见证工作的一般程序、方法与基本技能,为学生进行司法见习、法律实习和从事相关工作奠定基础。J、公证与律师制度课程内容为公证制度与律师制度两部分。使学生了解我国公证制度、律师制度的性质、发展及现状,掌握我国公证员、律师的任务、作用、权利义务和各项主要业务,以及在实际运用中适用法律等。主要是法律咨询业务;法律文书、见证业务;律师代书业务;(3)模拟法庭和顶岗实习等(540学时)十、教学环节与考核整个教学体系分为三个模块:基本素质教育课程模块、专业理论课程模块、实践技能教学模块基本素质教育课程模块——注重文化基础和基本素质专业理论课程模块——注重专业基础和专业素质实践技能教学模块——注重专业实操能力各个教学环节根据课程的性质可采取灵活多样的考核方式,应特别注重教学过程中的考核。加强和规范实习和实训环节的考核。
本文标题:法律事务专业教学计划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35408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