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泰州市2014中考模拟历史试题无答案
_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题,每题1分,共20分)1.传说中,植五谷,尝百草,兴贸易,开创了我国原始农业文明的始祖是A.轩辕帝B.燧人氏C.神农氏D.伏羲帝2.你的朋友考试成绩不理想,你劝他说:“一次考试失败了不要紧,说不定,正是因为这次考试不好,你才及早发现问题,及时作出调整,坏事就能变成好事。”你的话体现了哪一学派的思想?A.儒家B.墨家C.道家D.法家3.“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特征。下列哪位思想家的思想与之相类似:《史记·商君列传》载:“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奴隶主贵族之所以反对商鞅,主要是因为商鞅变法A.巩固了奴隶主贵族的统治B.促进了民族融合C.规定按军功授爵赐田D.建立县制5.下列哪几种人在商鞅变法中会有奖励:①书读得比较好的人②农业生产搞得非常好的人③打仗打得比较好的人④生意做得很好的人A.①②B.②③C.①②③D.②③④6.小明喜欢书法,且对书法的历史产生了兴趣,下列图片所呈现的汉字字体中,最早出现的是ABCD7.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A.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B.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是齐桓公C.战国七雄中位于最西边的是秦国D.公元前223年,秦朝建立8.开展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离不开监察。秦始皇为加强中央集权,设立的负责监察百官的官职是A.太尉B.御史大夫C.司隶校尉D.刺史9.郭沫若说:“春秋末年以来,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的那种精神,事实上因此而遭受了一次致命的打击。”“致命的打击”缘于A.商鞅变法B.秦始皇“焚书坑儒”C.孝文帝改革D.汉武帝颁布“推恩令”10.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人民成为国家主人的重大历史事件是A.抗日战争的胜利B.香港的回归C.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D.西藏和平解放11.下图为建国后某一时期“主要工业生产指标”图,导致这些指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大跃进运动的开展,造成工业片面发展B.“一五”计划实施,重工业发展迅速xkb1.comC.实行政企分开,大大增强了企业的活力D.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经济高速发展12.周恩来是我们江苏淮安人的骄傲,他不论是在新民主主义时期,还是在建国后,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下列有关他的活动,正确的一项是①领导南昌起义②和平解决西安事变③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④成立中国同盟会⑤中美建交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⑤C.①②③⑤D.①②③④⑤13.历史复习课上,同学们复习了以下几个知识点:十一届三中全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国有企业的改革、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由此推断,他们本节课复习的单元主题是A.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B.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C.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D.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14.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陆续设置了一些“特区”。从最初设置这些“特区”的意图来看,下图的四个选项中与其他三项明显不同的一项是A.澳门B.深圳C.汕头D.厦门15.在人类历史长河中,出现过许多叱咤风云的大国、强国,比如战国时期统一中原的秦国,18世界确立世界霸主地位的英国,19世纪末确立亚洲强国地位的日本和改革开放以来日益强大的中国。他们发展的道路各不相同,但崛起的原因却有惊人的相似。你认为他们崛起的共同原因是A.和平崛起B.武力掠夺C.制度创新D.民主强国16.早在1995年,外国粮食专家莱斯特·布朗就发表文章称,到2030年,拥有16亿人口的中国将不得不为吃饭问题而发愁。你知道首次打破这种“饥饿预测”的科学家是谁吗?A.袁隆平B.张謇C.侯德榜D.詹天佑新课标第一网17.“Aneyeforaneyeandatoothforatooth.”(“以眼还眼,以牙还牙”)的条文,用楔形文字书写在黑色玄武石柱上,它出自现存世界上最早的体系完备的成文法典,它产生于A.古埃及B.古印度C.希腊D.古巴比伦18.右图为古代雅典“通往公民大会会场路途交通禁行标志”示意图,被这一“交通禁行标志”禁行的人有①奴隶②妇女③外邦人④儿童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19.两年前,美国驻阿富汗士兵焚烧《古兰经》和一部亵渎先知穆罕默德的影片,引发了全球穆斯林民众大规模的反美抗议活动。将《古兰经》和先知穆罕默德作为精神源泉的宗教是A.佛教B.基督教C.伊斯兰教D.道教20.右图为泰州一座具有欧洲风格的基督教堂,这个教堂里供奉的应该是A.释迦牟尼B.耶稣C.穆罕默德D.玉皇大帝二、非选择题(共30分)21.学以致用,探究问题(7分)改革与人类社会的进步相伴而生,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了解中外改革的历史,九年级(1)班组织了一次中外改革的探究。请你与同学们一起展开讨论。(一)第一小组探讨的是战国时期秦国的变法,请你帮助完成下列问题。(1)为了从战国群雄中脱颖而出,秦孝公听从谁的建议,进行变法?(1分)xkb1(2)变法中对于封建制度的形成起到关键作用的措施是什么?(1分)(二)第二小组探讨的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改革材料一:我们原打算直接用无产阶级法令,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生产和分配。现实生活证明我们犯了错误。”——列宁材料二:“……叹交换手段难逃贸易长流冰封;看工业企业尽成枯枝残叶;农场主的产品找不到市场;千万个家庭的多年积蓄毁于一旦。”“真正让我们感到恐惧的,只是‘恐惧’本身。”“这个伟大的国家将坚持下去,并将获得新生和繁荣。”新|课|标|第|一|网——摘自罗斯福总统1933年3月4日就职演说(3)材料一中为改正现实生活中的这一“错误”,苏俄进行的政策调整是什么?(1分)(4)材料二中使美国获得“新生和繁荣”的措施是什么?(1分)(三)第三学习小组同学研究的是一则材料:一九七八年,我们党召开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的报告(5)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上作出怎样的伟大决策?(2分)(6)通过阅读上述材料,你能得到怎样的认识?(1分)22.统一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维护统一,巩固统一,始终是历史发展的主题。那些有利于国家统一的人或事在历史的长河中依然被后人传诵与铭记。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左传》材料二:毛主席诗词《沁园春·雪》(1936.02)下半阙:……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材料三:“苍天苍天泪如雨,倭人竟割台湾去。”台湾同胞怀着悲愤的心情奔走相告,“哭声达于四野”。材料四:以和平方式实现国家统一,最符合台湾海峡两岸同胞的根本利益。国家以最大的诚意,尽最大的努力,实现和平统一。国家和平统一后,台湾可以实行不同于大陆的制度,高度自治。xkb1.com——《反分裂国家法》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8分)(1)根据材料一,周王为了巩固对周边的统治,实行的重要政治制度是什么?(1分)(2)材料二中的“秦皇”为了巩固统一首创了什么政治制度?(1分)为了统一政令,传播和发展文化,他采取了什么措施?(1分)统一的货币是哪种?(1分)(3)材料三中台湾同胞的悲愤是因哪一年的什么事件?(2分)(4)材料四体现了中央政府为结束海峡两岸的分离状态而制定了什么方针?(1分)(5)综合上述材料,就祖国统一的问题谈谈你的认识。(1分)23.根据图片回答问题(8分)图一:图二:图三:图四:请回答:(1)图一被称为“乔的笑”,时间为1971年,请问这幅图中乔冠华为什么笑得这么开心?(1分)(2)图二中印两国领导人确定了一个原则来处理相互间的关系,该原则是什么?这一原则在国际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分)(3)图三是周恩来总理到机场迎接的美国总统是谁?后来中美正式建交是在哪一年?(2分)(4)图四是两个特别行政区的区旗,他们回归的时间分别是?(按顺序)(2分)(5)建国以来我国外交成就斐然,其根本原因是什么?(1分)24.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在经济建设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请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7分)xk|b|1材料一:农民报名参加农业合作社手工业者踊跃报名入社工商界代表申请全行业公私合营(1)材料二图片共同反映了什么运动?这一运动的完成标志我国确立起什么制度?(2分)材料二:1957年和1960年农业生产情况对比表项目1957年1960年下降(%)粮食(忆公斤)1950.5143526.4棉花(万担)3280212635.2油料(万担)7542340554.9生猪存栏数(万头)14590822743.6(2)导致1960年农业生产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我们探索中出现了两大失误,分别是指什么?(2分)材料三:安徽凤阳花鼓唱词新-课-标-第-一-网“凤阳地多不打粮。磙子一信就逃荒。只见凤阳女出嫁,不见新娘进凰阳。”(“文革”时)“大包干,就是好,干部群众都想搞。只要搞上三五年,吃陈粮烧陈草。个人集体都能富,国家还要盖仓库。”(1979年)(3)两段唱词反映出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给农民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名称是什么?90年代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什么?(2分)(4)纵观新中国经济发展历程,我们得到什么启示?(1分)新课标第一网
本文标题:泰州市2014中考模拟历史试题无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35630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