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洋山深水港区一期工程水工码头AB标施工动态管理方案一、编制依据根据洋山深水港区港口分指挥部的要求及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编制。二、工程概况拟建一期工程水工码头A标段结构物总长640m,结构物总宽度为50.5m和56.5m两种类型,分为码头和驳岸二部分,其中码头宽度均为37m,驳岸结构宽度分别为9.0m和18.0m,码头与驳岸通过5m宽的简支板连接。由于码头区域所处的位置正处于小洋山与镬盖塘岛之间,按照设计提供的水文地质条件分析,在北围堤出水后,沿码头纵向的水流速度将增大15%,且由于在码头嵌岩桩东侧位置水流流态较为紊乱,从2002年4月至2002年10月,码头区域的冲刷较为严重,码头东侧的冲刷为2m-3m,而码头嵌岩桩东侧位置的泥面冲刷更是达到了3m以上。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码头区域的边界条件已经超过了原设计时所参照的范围。为保证工程的施工安全及结构安全,保证工程的质量及进度,特制定了本方案。三、动态管理内容1.进度计划根据工程总工期和指挥部的要求安排施工进度计划,同时根据现场施工安排做滚动调整,包括年度计划,月计划等。原则:具体施工过程牢牢抓住砂桩施工、沉桩、沉箱预制安装、嵌岩桩施工、抛石施工等关键线路,科学合理地调度各种水上船舶的交叉作业;通过采用各种成熟合理的工艺措施,努力实现多头施工平衡推进的总体目标,确保快速、安全、优质地建成洋山港一期工程AB标段的施工。上述工作具体由许晓明负责,由徐志栓副经理分管此项工作。2.测量基线管理本工程施工测量可采用常规的测量技术,高精度全站仪或经纬仪控制结构物平面位置,高程采用水准仪控制。根据业主提供的洋山港首级控制网点,按一级导线技术规范要求,在稳定性和通视效果良好的山坡上,布设从首级控制网点经基线点附合到首级控制网点的附合导线,或布设从首级控制网点经基线点闭合到首级控制网点的闭合导线。对业主提供的首级控制网点,按规范要求进行复核,施工基线布设成果需经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基线复测可采用高精度全站仪或经纬仪或采用GPS定位控制,所有测量仪器必须经鉴定合格方可使用,以利保证测量数据的有效性。布设基线时,首先对业主提供的平面及高程控制点进行踏勘复核,并按要求办理书面移交手续。基点应选取地基稳定、通视良好、无外界影响的位置,基点埋设按规范要求进行,并统一编号绘制平面图。基线、高程控制点在使用过程中应定期复核、校正,复测报告及时提交监理工程师审核。每次测量施工工作后,做好施工日记,并及时检查验收,确保后续工程的正常施工。基线每三个月复测一次,按规范要求进行修正,将复测结果上报监理和指挥部。采用全站仪测量或GPS定位系统测量。上述工作具体由楼启虹负责,由林滨副经理分管此项工作。3.水深测量对AB标段的水深进行测量,了解水流冲刷情况,作为确定施工方案的参考数据,指导下一步施工。测量频度每月1-2次。采用测深仪、GPS定位系统进行无验潮测量。水下测量的有关技术要求a.水深测量采用测深仪、GPS定位系统进行测量;b.整个码头区域作为水深测量范围;c.在本区域中的测量路径为沿码头纵向间隔20m进行测量;d.测量时声速的取值以温度变化进行调整,以提高测量精度;e.水面温度以测量时的测温为准,再考虑水下温度的变化;f.要求测量后绘制出本区域的等高线及剖面线,剖面线要求每5m间隔绘制1条;g.及时做好水深测量资料的收集、整理、保管工作;上述工作具体由潘一强负责,由林滨副经理分管此项工作。4.抛石测量测量工前水深,按理论方量加富余量进行抛填,抛填后再复测水深,核算抛填方量,并以此估算沉降量。采用测深仪、GPS定位系统进行测量。上述工作具体由楼启虹负责,由朱连荣副经理分管此项工作。5.沉降位移观测根据工程要求,设置永久性观测点,定期进行位移沉降观测并做好详细记录,工程保修期结束后,向业主提供一套完整的码头沉降位移观测资料,并移交测量基点及其标高、坐标等数据。6、水位及流速测量在施工现场设置水尺,水尺刻度设置在-0.5~6.5m之间,为保证观测的连续性,故配置大倍率望远镜进行水位变化观测。对抛石棱体、进行定点沉降位移观测,以了解棱体和结构的是否稳定,指导下一步施工。采用测深仪、GPS定位系统进行测量。对施工现场的流速进行定期观测,时间为15天一次。上述工作具体由曹皆林负责,由朱连荣副经理分管此项工作。四、建议为保证测量资料的科学性,建议指挥部委托有资质的单位对码头区域的水文地质条件进行定期观测。中港三航局洋山深水港区一期工程水工码头项目经理部2002年11月12日
本文标题:施工动态管理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35656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