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泸州市2006-2007学年度上期末高一统一考试
高一期末·语文第1页共12页泸州市2006–2007学年度上期末高一统一考试语文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第1至4页,第Ⅱ卷第5至12页。150分钟完卷,满分15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36分)注意事项: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2.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答案选出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下面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河畔.(bàn)恪.守(kè)倔强.(jiàng)百舸.争流(gě)B.发酵.(jiào)坍圮.(pǐ)粗糙.(zào)义愤填膺.(yīng)C.愤懑.(mèn)赞和.(hé)慰藉.(jiè)怅望低徊.(huí)D.熨.帖(yù)渚.崖(zhǔ)饿莩.(piǎo)凝神屏.气(bǐng)2、下面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诽谤斑斓烦躁永葆青春B.雾霭学籍借鉴杀一儆百C.天籁沙洲跫音遗笑大方D.兑现邂逅奚落陈词滥调3、填入下面句子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经过漫长的演变,鲸和海豚的四肢也逐渐成了鳍状。②北京大学和一些高等学府的相继,着中国现代教育事业的开端……③在茫茫的野草中着干燥的风,在低压的暗云下着单调的东流的水。A.退化创建标志呼啸唱B.蜕化创立标志刮流C.蜕化创建标识呼啸流D.退化创立标识刮唱高一期末·语文第2页共12页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中国人安土重迁....,把搬家看成是很重要的事情,有时甚至生出些神秘离奇的故事来。B.中国铁道部宣布,今年铁路春运火车票价格不再上浮。消息一传出,广大民工拍手..称快..。C.2007年全国艺术院校招生工作已经全面启动,各地考生趋之若骛....,踊跃报名。D.味道是最说不清楚的,味道不能写只能闻,要你设身处地....去闻才能明了。5、下面的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批评和自我批评是有效的改正错误提高思想认识水平的方法。B.关于复原米洛斯的维纳斯那两条已经丢失了的胳臂的方案至少有三种以上。C.酒城街头,闯红灯、乱穿行等行为屡禁不绝,这反映出某些市民法制观念淡薄,文明素质缺失。D.中学课程设置中开设研究性学习课程,是学校是否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6、下列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周的清洁卫生很差,怎么回事呢,同学们?”老师严肃地说,“虽然可以说是一件小事,但也说明有些同学的劳动观念和责任意识比较淡薄。”B.泸州“沱江三桥”建成后,长达六、七十公里的外环线即将全线贯通,城区交通压力将得到极大的缓解。C.我们合唱一首古老的黑人灵歌:“终于自由啦!终于自由啦!感谢全能的上帝,我们终于自由啦!”D.马克思在巴黎、布鲁塞尔和伦敦组织革命活动,最后,作为全部活动的顶峰,创立伟大的国际工人协会。二、(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下文,完成7~9题。414村地处天津港周边,这个拥有1200户农家的村子取这个名,是因为毛泽东主席曾于1961年4月14日到过这里。时钟快速拨到2006年,414村展示了中国的巨大变化:天津的扩张已使该村成为城区的一部分。但它同样告诉人们,中国并未发生大改变:多数村民住的还是瓦房,村内没几家商店,交通基本靠自行车或步行,狗朝着少得可怜的路人狂吠。今年是中国入世五周年,中国已成为世界上增长速度最快的主要经济体之一。西方公司涌入中国,法拉利、沃尔玛、百威啤酒等都来了。外国公司希望能获取中国超过10亿人群的消费市场。但是,10亿人口并不等同于10亿消费者。北京和上海的2000多万人口可能已经熟知了西方零售商,但这些城市以外的地方却没有多大变化。瑞士信贷集团认为,中国人口占世界总人口1/4,但消费总量却只占世界的4%。高一期末·语文第3页共12页花旗银行的沈明高说:“中国中产阶层正在出现,但规模太小也难以量化。”这意味着,不仅要关注中产阶层,还要建立足够大的市场规模。南非啤酒集团的中国区财务总监豪尔承认,在中国做生意不容易,“这项生意只有规模才能带来收益。但由于计划生育的影响,我们的目标市场20到40岁的消费人群在减少。”普尔谭先生说:“若农村居民仍不能分享经济增长的果实,个人消费就不会在经济平衡增长中扮演重要角色。”所以真正的问题是,中国作为一个整体,什么时候,以何种方式开始消费。花旗银行沈博士认为,消费缺乏的部分原因归结于中国人需要为未来存钱。“增加工资很重要,但提供更好的投资渠道同样重要。而这需要时间。”分析家们乐观地认为,中国已意识到这些问题,即使面临巨大挑战,政府仍将逐步、稳定地推动改革。豪尔先生也很乐观,“人们确实在消费,在接受西方习惯。在三级和四级市场仍存在很大机会。”但中国的文化与大多数市场不同。例如,中国人爱酒但不酗酒。人们不去酒吧,而更愿意在家里或饭馆喝酒。多数人只有在有事情庆祝时才出去吃饭。中国开始富起来,西方公司都赶来分一杯羹。但414的村民和其他乡镇数百万人仍需一段时间才能意识到这种转变或能通过某种途径参与到其中来。(《环球时报》第1303期,2006年12月4日。)7、下列不属于分析家们对中国消费前景持乐观态度的理由的一项是A.北京和上海的2000多万人口可能已经熟知了西方零售商。B.中国政府虽然面临巨大挑战,仍将逐步、稳定地推动改革。C.人们确实在消费,并在逐步接受西方习惯。D.中国消费市场潜力很大,在三级和四级市场存在很多机会。8、下列关于提高中国消费总量的有效措施与原文意思不相符合的一项是A.重视中国中产阶层,建立足够大的市场规模。B.让农村居民分享经济增长的果实,提高个人消费在经济平衡增长中的地位。C.增加工资收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提供更好的投资渠道。D.调整计划生育政策,增加20到40岁的消费人群。9、下列说法最符合本文观点的一项是A.414村——中国入世巨变的镜子B.中国人的消费方式亟待改变C.西方公司抢占中国消费市场。D.目前中国消费大军人数太少。高一期末·语文第4页共12页三、(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10~2题。寡人之于国也《孟子》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cù密)罟(gǔ网)不入洿(wū洼地积水,池塘)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殍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10、下列与例句加点词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例句: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A.其达士,洁.其居,美其服,饱其食。B.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C.晋军.函陵,秦军汜南。D.日.食饮得无衰乎?11、下列有关“以”的意义和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树之以桑B.以五十步笑百步C.请以战喻D.愿令得补黑衣之数,以卫王宫12、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孟子用“五十步笑百步”作比,说明梁惠王移民移粟的措施与“邻国之政”相比,还是有本质区别的。B.孟子倡导“仁政”,在文中提出了发展生产、兴办学校、推行孝悌之义等措施。C.在文末,孟子阐述了使民加多应有的态度,告诫统治者要反省自己,革除虐政,施仁政,行王道。D.孟子与梁惠王围绕“民不加多”的问题展开讨论,阐述了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高一期末·语文第5页共12页并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社会的不平等。泸州市2006–2007学年度上期末高一统一考试语文第Ⅱ卷(主观题,共114分)注意事项:1.用蓝黑钢笔或圆珠笔将答案直接写在试题卷上。2.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题号四五六七四五合计合计人得分四、(28分)13.把第I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3分)。翻译:。(2)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4分)。翻译:。(3)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3分)。翻译:。14.阅读下面一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8分)生命的流宗白华我生命的流是海洋上的云波永远地映着了两岸的青山碧树。我生命的流是小河上的微波得分评卷人高一期末·语文第6页共12页永远地照见了海天的蔚蓝无尽。我生命的流是琴弦上的音波永远地萦住了她胸中的昼夜思潮。我生命的流是她心泉上的情波永远地绕住了松间的秋星明月。(选自一册读本)(1)、诗人把“生命的流”分别比作什么?这样写什么作用?(4分)答:(2)、本诗读起来很美,请从结构、语言两方面说说美在什么地方?(4分)答:15.名篇名句及作品填空。(每空1分,共10分)(1)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2)由此观之,。(《邹忌讽齐王纳谏》,选自《》)(3)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4)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5)请写出《劝学》中强调君子要广博地读书,不断反省,才不会犯错误的两个句子,。五、(2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20题。黄山绝壁松冯骥才黄山以石奇、云奇、松奇名天下。然而登上黄山,给我震动的是黄山松。黄山之松布满黄山。由深深的山谷至大大小小的山顶,无处无松。可是,我说的松只得分评卷人高一期末·语文第7页共12页限于山上的松。山上有名气的松树颇多,如迎客松、望客松、黑虎松、连理松等等,都是游客们争相拍照的对象,但我说的不是这些名松,而是那些生在极顶和绝壁上不知名的野松。黄山全是石峰。裸露的巨石侧立千仞,光秃秃没有土壤,尤其那些极高的地方,天寒风疾,草木不生,苍鹰也不去那里,一棵棵松树却破石而出,伸展着优美而碧绿的长臂,显示其独具的气质。世人赞叹它们独绝的姿容,很少去想在终年的烈日下或寒飙中,它们是怎样存活和生长的?一位本地人告诉我,这些生长在石缝里的松树,根部能够分泌一种酸性物质,腐蚀石头的表面,使其化为养料被自己吸收。为了从石头里寻觅生机,也为了牢牢抓住绝壁,以抵抗狂风不期而至的撕扯与摧折,它们的根日日夜夜与石头搏斗着,最终不可思议地穿入坚如钢铁的石体。细心便能看到,这些松根在生长和壮大时常常把石头挣裂,还有什么树木有如此顽强的生命力?我在迎客松后边的山崖上仰望一处绝壁,看到一条长长的石缝里生着一株幼小的松树。它高不及一米,却旺盛而又有活力。显然,曾有一颗松子飞落到这里,在冰冷的石缝间,什么养料也没有,它却奇迹般生根发芽,生长起来。如此幼小的树也能这般顽强?这力量是来自物种本身,还是在一代代松树坎坷的命运中磨砺出来的?我想,一定是后者。又发现,山上之松与山下之松绝不一样。那些密密实实拥挤在温暖山谷中的松树,干直枝肥,针叶鲜碧,慵懒而富态;而这些山顶上的绝壁松却枝干瘦硬,树叶黑绿,矫健又强悍。这绝壁之松是被恶劣与凶险的环境强化出来的。它遒劲和富于弹性的树干,是长期与风雨搏斗的结果;它远远地伸出的枝叶是为了更多地吸取阳光……这一代代艰辛的生存记忆,已经化为一种个性的基因,潜入绝壁松的骨头里。为此,它们才有着如此非凡的性格与精神。它们站立在人迹罕至的地方。那些荒峰野岭的极顶,那些下临万丈的悬崖峭壁,那些凶险莫测的绝境,常常可以看到三两棵甚至只有一棵孤松,十分夺目地立在那里。它们彼此姿态各异,神情各异,或英武,或肃穆,或孤傲,或寂寞。远远望着它们,会心生敬意;但它
本文标题:泸州市2006-2007学年度上期末高一统一考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35658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