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施工技术第2章地基与基础工程
《建筑施工技术与组织》主讲:郭玉高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第二章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2.1地基处理•2.1.1换填垫层法•2.1.2水泥土搅拌法•2.1.3预压法•2.1.4强夯法和强夯置换法•2.1.5振冲法•2.1.6夯实水泥土桩法•2.1.7灰土挤密桩法和土挤密桩法•2.1.8水泥粉煤灰碎石桩(CFG桩)加固地基•2.1地基处理•原因:地基稳定、变形、渗透等要求•2.1.1换填垫层法•定义:先挖去浅层软弱土层或不均匀土层,然后回填坚硬、较粗粒径的材料,并夯压密实,形成垫层的处理方法。•材料:砂石、粉质粘土、灰土、粉煤灰、矿渣、其他工业废渣、土工合成材料•垫层的压实标准:P35表2-1•2.1.2水泥土搅拌法P37图2-1•定义:利用水泥或水泥系材料为固化剂,通过特制的机械,在地基深处就地将原位土和固化剂强制搅拌,形成水泥土桩。•分类:湿法(深层搅拌法)•干法(粉体喷搅法)•2.1.3预压法(排水固结法)•定义:通过预压使软黏土地基中孔隙水排出,土体固结而强度提高,达到减少地基后沉降和提高地基承载力的目的。•分类:1、真空预压法:淤泥土、淤泥和冲填土等饱和黏性土地基(图2-2)•2、加载预压法:图2-3•2.1.4强夯法和强夯置换法•法国发展,锤重80-400KN,•落距6-40m•适用:碎石土、砂土、低饱和度的粉土与黏性土、湿陷性黄土、素填土和杂填土等地基•2.1.5振冲法•定义:振冲法是振动水冲法的简称,是利用振冲器的激振力和其端部的水冲作用,直接在软土层中成孔,随后从地面向孔中投入填充料,并分段挤振密实而成为桩体,从而加固地基的一种方法。•应用:砂土、粉土、粉质黏土、素填土和杂填土等。•2.1.6夯实水泥土桩法•定义:按设计要求选用沉管、冲击等不同的挤土成孔工艺,或洛阳铲、螺旋钻等非挤土成孔工艺成孔,选用机械分段夯填桩的一种地基处理方法。•应用:粉土、素填土、杂填土、黏性土等地基,处理深度在10米以内。•2.1.7灰土挤密桩法和土挤密桩法•定义:根据设计要求、成孔设备、现场土质和周围环境等情况,选用沉管或冲击等方法成孔,再向孔内分层填入筛好的素土、灰土或其他填料,并分层夯实至设计标高的一种地基处理方法。•应用:地下水以上,湿陷性黄土、素填土和杂质土等。处理深度5-15米•2.1.8水泥粉煤灰碎石桩(CFG桩)•P42图2-5•定义:是由水泥、粉煤灰、碎石、石屑或砂等混合料加水拌和形成的高黏结强度桩。CFG桩复合地基是由CFG桩、桩间土和褥垫层一起组成的复合地基。2.2基坑(槽)施工•2.2.1土方边坡的稳定•2.2.2流砂的防治•2.2.3基坑土壁支护•2.2.4坑槽土方开挖•2.2.5钎探与验槽2.2.1土方边坡的稳定1、边坡形状P43图2-62、一般施工时边坡坡度可参表2-2•引起土体内抗剪强度降低的原因:•1)由于气候的影响,使土质松软•2)黏土中的夹层因浸水而产生润滑作用•3)饱和水的细砂、粉砂因振动而液化等。•2.2.2流砂的防治•1)枯水期施工•2)设基础支护结构•3)水下挖土•4)人工降水•5)抛大石块、抢速度施工2.2.3基坑土壁支护1、挡土结构的类型图2-82、支撑结构的形式图2-9•3、支护结构的计算因素•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1)稳定性•2)强度•3)变形•2.2.4坑槽土方开挖•保留土层:人工清槽15-30cm•降水到位:0.5米以上•顺序开挖:施工流水段•合理堆放•2.2.5钎探与验槽•1、钎探钢钎¢22-25图2-10•2、洛阳铲探孔图2-11•2-1探孔布置表2-3•4、钎探记录•5、验槽•2.3基础工程施工•基础类型P49-50图2-12-18••2.3.1浅基础施工51页•浅基础:大开挖•深基础:逆作法图2-19••2.3.2桩基础施工•桩的种类:木桩、钢桩、混凝土桩•1、钢筋混凝土预制桩图2-20•制件、运输、堆放和吊装图2-21•锤桩机械图2-22•打桩顺序图2-23•桩的接长和接头形式图2-25、26•2、混凝土灌注桩施工•地面成孔--钢筋笼焊接---下笼--浇筑混凝土--清理基坑--桩检测桩钢筋笼浇灌混凝土•施工的一般规定:•岩土工程报告、桩施工图、•桩试成孔、试灌注•桩工机械的运转报告•膨润土溶液护壁表2-662页•桩成孔方法:•干作业螺旋钻成孔•反循环钻成孔•正循环钻成孔•潜水钻成孔•人工挖(扩)孔•套管成孔
本文标题:施工技术第2章地基与基础工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35698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