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金融/证券 > 金融资料 > 发展中国家资本帐户开放与金融稳定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发展中国家资本帐户开放与金融稳定姓名:石艳霞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金融学指导教师:叶彩文20041001发展中国家资本帐户开放与金融稳定作者:石艳霞学位授予单位: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相似文献(4条)1.学位论文唐雯我国资本流入结构分析——兼论资本帐户开放对我国资本流入结构的影响2005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资本的流入规模和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开放初期资本流入的规模很小,流入的主要形式是国际金融组织贷款和国外政府贷款,由于政治和经济的限制,FDI等其他资本流入非常少;从1992年开始,我国引进外资的进程急剧加快,FDI流入规模急剧攀升,而官方贷款的规模逐步相对减少,取而代之的为国际商业贷款,与此同时,其他各种形式的资本流入也开始逐步增长,我国的资本流入结构与改革初期时相比有了很大的不同。随着我国加入WTO,我国开始稳步的推进资本账户的对外开放。开放资本账户是为了更好地引进外资,借以达到增加国内就业与产出的目的。因此这必将会对我国的资本流入结构产生非常大的影响。因此,如何在资本账户开放的过程中,协调好我国的资本流入结构,以有效的防御国际资本对我国金融市场的冲击,维护经济和金融稳定,是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对国际资本流动和资本流入结构的理论进行了简要的文献综述。文章的第二部分分析了国际资本流动结构的演变和从改革开放至今我国资本流入结构的变化情况,同时分析了国际资本流动的变迁对我国资本流入结构的影响。本文的第三部分是全文的重点章节,该部分具体分析了FDI、外债、其他资本流入的状况,其中着重分析了我国FDI的现状,因为目前FDI在我国资本流入结构中占据绝对的主导优势,在该部分中不仅对FDI的相对和绝对规模进行了分析,而且运用回归模型证明了FDI与GDP之间的正相关关系,说明FDI流入对我国的经济增长产生了积极的促进作用;第四部分针对我国即将全面开放资本账户的事实,分析了开放资本账户将对我国资本流入规模和结构产生的影响,同时提出对策。基于以上的研究分析,文章得出结论:FDI是我国资本流入结构中的最重要也是比重最大的一部分,并且近年来仍保持着大规模流入的势头,从对FDI流入的绝对规模和相对规模的分析以及通过对FDI和GDP增长的实证分析来看,我国的FDI流入并不存在规模过大的问题,鉴于FDI对我国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和我国的经济发展战略,在今后的一段时间内,大力发展和引进FDI仍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一项重要策略,但是应逐步考虑到适度规模问题。外债在资本流入结构中所占的比重在逐年下降,但仍是我国不可缺少的一种引资形式,虽然我国的外债从安全指标来看,仍处于安全范围,但是通过对外债特别是短期外债风险的分析,得出我国的外债发展应逐步控制规模。其他资本流入虽然在近年有了较大发展,但由于我国资本市场发展自身的限制以及资本管制等因素,这部分资本流入在我国的资本流入结构中所占的比重并不大,考虑到该部分投机资本的破坏作用及我国经济金融体制的不完善性,应该继续加强对该部分资本流入的控制以维护金融稳定。我国将逐步开放资本账户,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应该有计划的引导资本的有序流动,一方面保持良好的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对资本流入结构进行调整,以保持一个安全稳定高效的资本流入结构,同时也要注意抵御短期资本流入对我国经济的冲击,维护经济和金融的稳定。2.学位论文郑望涛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风险问题研究2005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面临着外部和内在两方面需求,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取向。但可兑换改革是复杂的蕴涵高度风险的系统工程,尤其是如何在可兑换过程中及实现可兑换之后,防范和化解风险的产生,保持国内经济和金融体系稳定的问题,成为世界各国普遍面临的考验。目前我国金融系统存在诸多不稳定因素,因此,研究如何在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过程中保持金融稳定,以及如何在保证金融稳定的前提下安排可兑换改革问题对我国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本文运用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根据资本帐户可兑换的基本理论,充分借鉴国际经验,在深入把握中国经济金融运行的基本特征的基础上,具体分析当前在中国资本项目可兑换的进程中存在的各类主要风险,并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就如何趋利避弊,防范和减少资本帐户开放可能产生的金融风险,增强金融体系自身的稳定给出了建议。本文通过分析指出:在经济一体化、金融全球化日益加快的今天,资本帐户的对外开放面临着更加错综复杂的利益和风险。这一方面是由于资本项目可兑换背景下,资本全球流动对一国造成的巨大冲击,但风险的真正来源是在于一国宏观经济各个部门对风险的积聚所造成的内在的脆弱性。因此在决定是否放松或解除资本管制,全面推进资本帐户开放时,一国政府必须审视是否已经具备了一系列的前提条件。从中国当前的国情来看,尚不完全具备实现资本项目开放的基本条件:利率市场化尚未实现、过渡经济中存在资本外逃压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缺乏弹性、金融监管不够完善等,实现资本项目的开放是一个涉及实际部门、金融部门、财政部门与对外部门等国家四大部门的综合协调发展的系统问题,因此,我国资本项目可兑换应采取“积极渐近、均衡权变”的开放模式。3.学位论文张庆QFII制度与中国资本市场开放问题研究2005本文将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Ⅱ)制度放置在中国资本市场国际化的渐进背景下,在研究资本账户开放和资本市场开放理论的基础上,对QFⅡ的运作和监管进行理论和实证分析,揭示QFⅡ制度与中国资本市场开放的逻辑关系与政策链条。理论层面上,论文运用巴切塔(PhilippeBacchetta)模型考察资本市场开放与资本流动的关系,从经济学理论的角度研究了QFⅡ对资本市场开放的多方位影响,并对引入QFⅡ制度为国内资本市场带来的收益和风险进行了经济学分析。实证层面上,通过对韩国、印度、台湾的实证研究总结了QFⅡ在我国资本市场的可移植性,并以台湾为典型案例,展开对将QFⅡ引入中国资本市场的步骤、影响和政策建议等的分析,力图形成一个理论上具有说服力,实践上具有可操作性的外国机构投资者监管框架和资本市场开放的政策建议。研究表明引入合格外国机构投资者(QFⅡ)将稳步和有效地改变我国证券市场的基础条件,将会成为加快我国证券市场金融创新和推动资本市场国际化进程的一个契机,对我国资本市场将产生深远的影响。本文共有八章,各章的内容如下。第一章导言。简要介绍了论文选题的背景以及研究的目的、路线、方法、重点及主要创新点,介绍了国内外研究的现状与发展趋势,介绍了QFⅡ推出的金融背景及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第二章考察了发达国家、拉美及亚洲一些国家资本账户开放的经验,从理论和逻辑上分析和指出资本帐户开放应满足的先决条件、应遵循的进程、优先次序及可能的途径,并对多个国家资本账户开放案例进行分析,由此得出资本账户开放的一般结论,为进一步开展中国的资本帐户开放以及QFⅡ制度的相关分析做理论铺垫。第三章探讨QFⅡ制度与中国资本账户开放的关系,指出应该借鉴国际上资本账户开放的成功经验,在金融约束的条件下设计我国资本账户开放模式与政策,人民币资本帐户开放一定要采用渐进的模式,而QFⅡ制度正是适应这一要求的一个重要举措。研究表明,虽然开放资本账户是我国金融改革的发展方向,但中国开放资本账户会从资本流入和资本流出两方面形成潜在的风险。因此,借鉴国际经验并根据我国证券市场发展的实际情况,QFⅡ是比较可行的一种选择,能较好解决资本账户管理的两难——保持金融稳定和资本市场改革的矛盾。第四章选取有代表性的台湾地区、韩国、印度等开放证券市场的案例进行研究,试图找出中国可资借鉴的经验教训,探讨在我国资本市场的可移植性。由于受各国(地区)政府政策目标和经济环境差异的影响,各个国家和地区对QFⅡ的机构类型、资产规模等的规定并不相同。一般各国都根据本国资本市场发展状况,实施对QFⅡ先紧后松、逐步放开的管制机制。中国台湾、韩国、印度、巴西等国家和地区在20世纪90年代初就设立和实施过QFⅡ制度,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并取得了许多的成果,这对于我国证券市场逐步实现对外开发的发展提供了十分有益的借鉴。第五章从经济学理论的角度来研究QFⅡ对资本市场开放的影响。本章通过巴切塔(PhilippeBacchetta)模型来考察资本市场的开放对资本流动的影响;并进一步对引入QFⅡ制度为国内资本市场带来的收益和风险给出经济学的解释。第六章以台湾为典型案例,对QFⅡ与资本市场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展开了对QFⅡ在资本市场的投资行为、投资战略以及QFⅡ对汇兑、立法、证券市场监管、投资者风险偏好类型证券市场有效性等多方面的冲击的研究,并进一步应用GARCH模型(广义自回归条件异方差模型)来分析研究QFⅡ的进入及其相关制度实施对台湾股指波动的影响,检验证券市场的波动受到QFⅡ制度影响的显著性。第七章对中国而言,中国资本帐户开放的条件还不成熟,证券市场尚不能实现完全开放,开放的策略是逐步渐进的开放。QFⅡ制度是我国渐进式开放策略下顺势而为的选择。在了解和参照其他国家和地区在实施QFⅡ制度过程中一些做法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对符合我国国情的QFⅡ制度的制度设计和政策框架进行原则与比较研究,重点对QFⅡ机构的投资行动、投资理念以及QFⅡ在中国证券市场的实践所带来的各方面影响进行实证分析,为参与中国资本市场的各主体以及决策管理层提供可资借鉴的参考。第八章对实施QFⅡ制度、引进境外机构投资者在我国资本市场开放过程中的作用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与风险进行了分析,指出当前我国推出的QFⅡ制度尚存在诸多不足,急需进一步完善,而建立有效的外国机构投资者监管制度,对防范我国证券市场开放风险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最后结合其他市场的经验,对如何完善我国现行的QFⅡ制度提出建议。4.学位论文瞿艳资本流动与新兴市场经济体金融稳定性研究2005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资本流动具有新的特征,并对新兴市场经济体金融稳定产生了重要影响。对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市场经济体来说,国际资本自由流动的深化无疑为本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巨大的便利条件,但对其宏观经济稳定特别是金融安全也逐渐形成了严重威胁。 本文第一章主要介绍国际资本流动的基本情况,包括演变格局、特点和大量流入新兴市场经济体的原因,同时也简单回顾了资本流动和管制理论。 第二章首先对新兴市场经济体做出界定,分析其基本特点。资本流动对新兴市场经济体金融体系稳定性的影响主要有:导致金融危机频繁爆发、银行体系脆弱性上升、金融市场波动性增加、金融市场与国外市场关联性加强等。 第三章介绍智利在管理国际资本流动方面的做法和效果,并对新兴市场经济体应如何进行资本流动的管理做出评价。 第四章总结全文,结合中国实际提出几点建议。 正确认识当前国际资本流动产生的这一问题,对我国的金融稳定与经济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考虑到本身金融体系的客观状况,新兴市场经济体应当首先致力于国内金融体系的市场化改革,并适当采用资本控制的政策为这一改革过程的进行,营造稳定的外部环境。这一结论可以从一些进行资本管制的新兴市场经济体实施经验中得到验证。同时,该结论对中国实行金融体系的改革以及制定资本帐户开放的方针和策略都有很好的启示作用。本文链接:授权使用:上海海事大学(wflshyxy),授权号:98e2caa6-8492-4387-b040-9e2c00c95887下载时间:2010年11月12日
本文标题:发展中国家资本帐户开放与金融稳定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3576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