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酒瓶的不间断传送。表1给出了光电开关的检测分类方式及特点说明。二按结构分类光电开关可用于各种应用场合,图3所示为光电开关在多种场合的应用例图。另外,在使用光电开关时,还应注意环境条件,以使光电开关能够正常可靠的工作。一避免强光源光电开关在环境照度较高时,一般都能稳定工作。但应回避将传感器光轴正对太阳光、白炽灯等强光源。在不能改变传感器(受光器)光轴与强光源的角度时,可在传感器上方四周加装遮光板或套上遮光长筒。二防止相互干扰MGK系列新型光电开关通常都具有自动防止相互干扰的功能,因而不必担心相互干扰。然而,HGK系列对射式红外光电开关在几组并列靠近安装时,则应防止邻组和相互干扰。防止这种干扰最有效的办法是投光器和受光器交叉设置,超过2组时还应拉开组距。当然,使用不同频率的机种也是一种好办法。HGK系列反射式光电开关防止相互干扰的有效办法是拉开间隔。而且检测距离越远,间隔也应越大,具体间隔应根据调试情况来确定。当然,也可使用不同工作频率的机种。三镜面角度影响当被测物体有光泽或遇到光滑金属面时,一般反射率都很高,有近似镜面的作用,这时应将投光器与检测物体安装成10~20°的夹角,以使其光轴不垂直于被检测物体,从而防止误动作。四排除背景物影响使用反射式扩散型投、受光器时,有时由于检出物离背景物较近,光电开关或者背景是光滑等反射率较高的物体而可能会使光电开关不能稳定检测。因此可以改用距离限定型投、受光器,或者采用远离背景物、拆除背景物、将背景物涂成无光黑色、或设法使背景物粗糙、灰暗等方法加以排除。五自诊断功能使用在安装或使用时,有时可能会由于台面或背景影响以及使用振动等原因而造成光轴的微小偏移、透镜沾污、积尘、外部噪声、环境温度超出范围等问题。这些问题有可能会使光电开关偏离稳定工作区,这时可以利用光电开关的自诊断功能而使其通过STABLITY绿色稳定指示灯发出通知,以提醒使用者及时对其进行调整。六消除台面影响如图4(a)所示,投光器与受光器在贴近台面安装时,可能会出现台面反射的部分光束照到受光器而造成工作不稳定。对此可采用如图4(b)的方法,使受光器与投光器离开台面一定距离并加装遮光板。2.5.5注意事项光电开关的透镜应当用擦镜纸擦拭灰尘或污物,严禁用稀释剂等化学物品,以免损坏塑料镜。高压线、动力线和光电传感器的配线不应放在同一配线管或用线槽内,否则第三章无压力输送系统的基本原理“无压力输送”装置由三个不同速度比的输瓶带单元组成。在三台无级变频电机驱动下,使瓶子连续不断的向罐装机(或贴标机)供瓶,在一定区域内,瓶与瓶之间,瓶子与栏杆之间无压力,完成多道瓶数转为单道瓶数并自动跟踪灌装机(或贴标机)工作的任务。3.1设计要素瓶子的输送是一个待执行的功能;参与此执行过程的有设备、人员、材料及输送设备,人们认为现行的最佳输送设备为平顶链板输送系统,然而,也应该注意其它类型输送系统,如丝网或钢片输送设备,通常经改进可用于高速场合,以及在某些场合下,如在较宽幅的输送情况下,可取代平顶链板输送设备,基于这一情况,以下讨论也就平顶链板式输送设备展开。只有效率和人员熟练程度达到最大值时,才能达到生产线的最大产出,这一点很值得一提,因为由于操作人员造成的低产出往往比设备本身要大。在大多数情况下,造成产出不足的原因很容易找到,人们往往把更多的精力放在选择最好的设备上,但最后规划人员总发现没有时间对平面布置和输送系统进行决策。这一重要步骤便被一带而过,造成各单机由设计非常差的输送系统连接,生产线甚至无法达到中等生产水平。一条瓶装线需要相当可观的投资。生产线应实现尽可能高的灌装效率。人们基本上接受造成生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为非标瓶子,阻瓶破瓶以倒瓶等常见因素造成频繁而不可避免的停机的观点。生产线中一部分设备比其它设备更为“娇气”,因此,为了保证平稳而连续的生产,这一点在规划时也应考虑。如果忽略这一点,将造成效率的降低。通常情况下,生产线的协调规划也是很差的。最常见的情况是在设备选型之前,在确保设备能否合理的安排,输送系统能否简便而有效地连接之前,厂房的大小及形状已经确定,最理想的程序应该是先决定生产线的能力,设备选型及平面布置,然后再相应调整厂房。事实上,这种情况很少,在大多数情况下,规划人员面临的问题是如何将一条新线安装到一个旧的,过时的设备刚刚撤出的空间内,不管这一空间是否合理。无论是什么项目,对于规划必须给予最大的关注。这项工作必须由专家完成!如上所述,造成效率降低的主要原因是不可避免的短暂停机,其频率主要由瓶子及当时条件决定,记住这一点,输送系统规划时应解决的问题可概要如下:“将特定数量的瓶子从一单机以适当的速率和速度,以最小的精力,费用,损失,噪音及干扰传送到另一单机”。以上概述包括以下主要因素:a.重要的是瓶子以正确的速率达到生产线的各单机;应避免由于单机供瓶不足(或供瓶过量)造成的产量损失。同样的各单机处理完的瓶子也应以正确的速率送走。b.通常输瓶带的速度不应超过15~20m/分(50~65英尺/分),否则容易造成倒瓶及破瓶(阻瓶造成的噪音是一个特殊问题,在某些地方可采用更高的速率,如灌装机的进瓶,出瓶端,贴标机前后,验瓶机,这些地方必须使用单道,以上各段瓶速率短时间可达50~60FIG。4B米/分(165~195英尺/分)。在瓶带速度达到60米/分时,有必要根据速度限值分步骤变速。拿一个半径为30mm(1-3/16英寸),重心高度为80mm(3-5/32英寸),其变速应分两步完成,具体说,60米/分至41米/分,然后41米/分至22米/分(195~135英尺/分,然后135~72英尺/分)。如果是超高速情况,(图5a.5b)建议超过40米/分部分以减速,40米/分以下部分以完成减速。在以上速度时可能发生的问题很值得考虑。有关速度变化及瓶子稳定性的条件在随后有概要阐述。假设一个重为m的瓶子以v米/秒的速度移动,然而突然停止(v=0),瓶子的重心仍为沿为沿中心为0的千克米/秒高。完成减速。在以上速度时可能发生的问题很值得考虑。有关速度变化及瓶子稳定性的条件在随后有概要阐述。假设一个重为m的瓶子以v米/秒的速度移动,然而突然停止(v=0)瓶子的重心仍为沿为沿中心为0的一条路径继续移动,半径为R,角速度为ω,从c1点至c2点,也有可能至c3。当c2的投影点在0位置以内,瓶子仍处于平衡状态,在c3点,瓶子会继续翻转直至倒上输瓶带上。在c2平衡点,可用以下简等式表示:以上等式中,m为瓶子的质量,单位千克。v是瓶子的线速度,单位米/秒。g是地球的重力加速度,单位是9.8米/秒2x是瓶子在翻转过程中,重心的升高。因为那么:可以得出所以,瓶子允许最大变速值如果考虑的是瓶子的总翻转力而不是瓶子的质量,则速度值v应增加25%,因为瓶子本身有个“抗翻转力”。1.H=80mm,r=30mm,v=0.323米/秒,或19.4米/分2.H=160mm,r=60mm,v=0.463米/秒,或37.8米/分3.H=160mm,r=30mm,v=0.222米/秒,或13.3米/分英制单位表示如下:1.H=3-9/64英寸,r=1-3/16英寸,v=1.065英尺/秒,63.5英尺/分2.H=6-9/32英寸,r=1-3/16英寸,v=0.727英尺/秒,43.5英尺/分3.H=6-9/32英寸,r=1-3/16英寸,v=0.727英尺/秒,43.5英尺/分应注意,啤酒厂常用的稳定性函数H/2r和瓶子的速度并没有正比关系。这一点可由等式(1)解释,等式(1)中,v2=2gx;v=k(x)1/2如果将x=(H2+r2)1/2代入等式(1)中,可得出瓶子的最大限速受H及r平方根变化影响。c.当瓶子从一台单机输送到另一台单机时,可能会发生损坏及干扰,当生产线能力增加时,其增幅也大为增加。瓶子的形状和表面在此中关系重大。1.瓶子最佳外型为圆柱形,瓶子的直径和高度比(稳定性函数)应正确。作为一条规则,此比例不应超过1:4。更可靠的瓶子稳定性函数表达方法为瓶子重心高度和瓶子直径之比。此比例不应大于1.5至1.7。然而以上速度v的计算显示此稳定性函数也不可靠,因为瓶子的直径也确实对各条件产生影响,作为经验方法,后一种表达方法可接受。值得一提的是瓶子和瓶带之间的摩擦系数也会大大影响瓶子稳定性。正确的稳定性函数表达为:稳定性函数=tan∝=r/H,其中∝=稳定性角度(图4A)。稳定性角度尤为重要,首先因为它是最大限速v计算中的一个因数,其次是因为tan∝和摩擦系数临界值是相等的,具体如下:对于水平输送带v2=2gx将x=rtan∝/2可得出对于坡度为β的输瓶带或通过相应的代入可得出Ⅰ和Ⅱ是计算输送系统最常用的简式。事实上的情况是瓶子速度等于输送速度之前,瓶子在瓶带上滑行。这一事实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意味着和瓶带变速关联的大多数问题可以通过使用瓶带润滑剂使摩擦系数小于r/H来解决。事实上对于调整输瓶带,护栏的设计比链道的设计更为重要。2.瓶子的表面应该光滑,粗糙的装饰及文字等往往造成问题,应该避免,至少在瓶子的圆柱部分应该避免。d.输瓶系统应符合卫生要求,应易于清洗,易于保洁。输瓶带不应划伤或污染瓶子。e.一条有效的输送系统的效果是惊人的,但也应注意不要浪费,造成投资、场地及经常性操作成本的增加。f.输瓶系统易于接近且不妨碍接近灌装线上的各台单机也很重要,理想的链道离地面高度为1000—1200mm(40~48英寸),这样操作人员就可从链道底下通过。g.高速生产线的噪音,特别是瓶子碰撞的噪音也是非常讨厌的。因此在输送系统设计时,也应认真考虑降低噪音水平,幸运的是,噪音只是输送系统一系列问题中的一个机能性问题,也就意味着每个人对降低噪音水平都感兴趣。输送系统中比较难处理的部分往往在以下各连接处:Ⅰ速度转换Ⅱ瓶子从一条瓶带过渡到另一条瓶子分流及合流处Ⅳ缓冲集瓶台Ⅴ瓶子的垂直输送Ⅵ速度转换输瓶系统中最难处理的问题就是进行必要的输瓶速度转换。最大输送速度已在以上b段中讨论,讨论结果表明直径为60mm的瓶子其输送速度不得大于20m/分,否则就会造成瓶子输送突然中断的危险。以60mm直径的瓶子,单道输送计算,15~20m/分的输送速度相当于15000~20000瓶/小时,其中85%为瓶带和链板之间的滑动输送。理论上,在没有突然变带,没有超出限值速度v的情况下,可实现高速输送。事实上,瓶子在输送中需越诸过渡板,导条及转弯之类的障碍,同时还面临瓶流转向以及由于阻瓶造成的瓶流减速,有时能减至v=0,当减速大于速度v时,就非常可能出现倒瓶,特别是由于瓶堆中的弹力的反作用力很容易将瓶堆的最后的一个瓶子撞倒。这也往往是造成输送带上倒瓶最常见的原因。多年来由于生产线的最大能力仅在12000~15000瓶/时之间,因此所有输送带基本上为单道,现今高速生产线的能力往往在35000~50000瓶/时之间。面临的问题就大不一样了,灌装机的进瓶和出瓶端要求单道输送速度达50~60m/分(165~195英尺/分),几乎已达输送系统最佳输送速度的3倍。需要提醒的是,此输送速度通过设计多道输瓶系统进行渐进加速才能实现,高速输瓶的风险很大。以此非常规状态工作的输送部分应尽可能缩短,并允许集瓶以实现瓶子的相互支持,防止倒瓶,(5a,5b)展示瓶流加速和减速的几个原理。
本文标题:无压力传送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35852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