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金融/证券 > 金融资料 > 商业银行管理第一章1
第一节银行的定义及特殊性•一、定义•商业银行主要是从事吸收存款、发放贷款、提供支付结算(机制),并经营范围广泛的金融产品和风险管理的金融服务企业。•其定义和业务范围,既与银行功能有关,也与法律相关。•(在位存款人提供活期存款合约并向贷款人提供贷款方面发挥着流动性“蓄水池”的作用。)•高负债经营(在资金来源和资产中占绝大比例)、股权比例低、债权人高度分散,很少有人能对其管理进行制约委托代理问题非常突出。•放款:反映了银行提供流动性和资源配置的功能。经济资源在时空上的转移和配置,被称为流动性蓄水池。二、商业银行的特殊性•(一)银行与一般企业的比较•特殊的经营对象:货币、货币资金和有价证券•特殊的经营方式:借贷、买卖•特殊的资产负债结构:低股权、高负债;资产负债期限不匹配(存短贷长;负债的流动性强,资产流动性低:“硬负债,软资产”。•特殊的监管:高风险性行业;银行对社会经济的负外部性远远高于一般企业。银行业是受到政府管制最严格的行业•(二)银行与其他金融机构的比较•银行是唯一可以经营活期存款的金融机构,能够发行广义的货币。•银行的特殊性还在于他主要处理非市场化的证券——贷款契约,能够解决资金盈余者和短缺者双边一致性的问题——风险、流动性、期限和度额。•银行能够经营更广泛的、多样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第二节银行的职能和发展趋势•一、商业银行的职能•支付中介:为经济中的商品交易和劳务服务的货币结算、货币收付提供支付机制•信用中介:充当资金盈余者与资金短缺者之间的中介,本质在于银行通过金融合约的安排以媒介或实现资金交易。实现储蓄向投资的转化和提供流动性、对资金规模和期限进行重新配置的重要作用。•信用创造:在支票和转账结算的情况下,利用其吸收活期存款和发放贷款及投资业务,在银行体系创造存款货币。•金融服务:银行利用其自身所拥有的信誉、信息、人才、技术、机构网络等资源优势,为社会经济活动提供各种金融服务金融中介的功能•Merton和Bodie《金融中介的功能观点》:•(1)清算和支付结算的功能;•(2)聚集和分配资源的功能;•(3)在不同时空和不同主体之间转移经济资源的功能;•(4)管理风险(提供工具和手段)的功能;•(5)提供信息的功能;•(6)提供解决信息不完全条件下的激励或委托代理问题方法的功能。二、银行业的发展趋势•金融工具创新、金融市场发展和新兴金融中介的崛起和竞争激烈:“非中介化”、“金融脱媒”现象,银行在金融体系中持有的金融资产的比例呈下降趋势,在金融市场的统治地位趋于下降•《21世纪银行的命运》的评论:20世纪初,美国的商业银行几乎拥有全国的全部金融资产,到了1952年,银行资产下降到48%,1993年继续下降到25%。在竞争更加激烈的21世纪,银行将面临“消失”的危险。银行业未来呈现如下发展趋势•第一,传统的存贷款业务比重趋于下降:表外业务特别是创新金融业务占银行部分资产的比例将趋于上升,导致银行业务结构变化。•第二,资产管理业务或收费的金融服务占比趋升。导致银行收入结构和渠道变化。•第三,金融创新特别是金融衍生产品交易,可能增加银行和金融系统的脆弱性。•第四,银行提供金融产品和服务的权限趋于扩大,混业经营日趋明显。第三节商业银行经营原则•一、流动性原则•流动性是指银行能够随时应付客户提存、满足必要贷款需求的能力。•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资产的流动性,即银行资产在不发生损失的情况下迅速变现的能力;二是负债的流动性,即银行能以较低的成本随时获得所需资金的能力。•能否保持适度的流动性,关系到银行的信誉、支付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和收益的高低。流动性干涸情况下,导致银行关门歇业。•基本要求:力求负债结构合理并保持多样化的筹资渠道和较强的筹资能力,以尽可能低的成本随时筹措到所需的资金;保持适量的现金资产和合理的二级储备,资产负债规模和期限结构匹配;努力提高资产质量。二、安全性原则•安全性是指银行避免或减少经济利益或资产遭受损失,保证资金安全的程度。提高资产的安全性就是尽可能的减少风险。•基本要求:保持资本充足性和适当比例的高流动性资产,合理安排资产规模和结构;加强风险的识别、计量和监控;强化自我约束和授信管理,提高资产质量;加强资产组合管理、组织流程再造和技术、方法创新,建立风险规避、分散、对冲、转移的机制。三、盈利性原则•盈利性是指银行经营获取利润的要求。实现利润最大化时商业银行的经营目标,是银行企业性质的集中体现。是否盈利及盈利水平高低是评价、衡量银行经营绩效的基本标准。•银行盈利主要取决于资产收益、其他收入和经营成本三个因素。资产收益受到资产规模、资产结构的影响。其他收入与表外业务的发展情况密切相关。经营成本的高低则主要取决于筹资成本和管理费用的支出。四、三个原则的关系和协调•流动性、安全性、盈利性三者缺一不可。流动性和安全性是盈利性的基础和前提。三个原则存在着既统一又对立的关系。•协调“三性”之间关系使之达到合理的均衡,是银行经营管理的核心任务。•现代商业银行流行的资产负债管理理论、管理方法以及金融工具和融资技术的创新等,无一不是基于为寻求“三性”的协调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第四节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一、资产管理理论•(一)商业贷款管理•这一理论认为银行的资金来源主要是流动性很强的活期存款,因此银行只宜发放短期的商业性贷款。这种贷款具有自动清偿的性质。这一理论还强调短期贷款必须以真实交易为基础,用真实的商业票据作抵押,因此也被称为“真实票据论”。•商业贷款理论揭示了一条重要原理:银行资产分配的期限应根据资金来源的流转速度决定,资产与负债必须保持期限对称关系。•历史背景:银行资金来源比较单一;企业只有季节性、临时性资金短缺才向银行贷款;没有任何机构从外部对银行提供流动性支持。•缺陷:没有考虑贷款需求多样化的要求;忽视了银行存款的相对稳定性;没有注意到贷款清偿的外部条件;会助长经济波动。•(二)转移理论•也称为可转换理论或可售性理论,认为银行能否保持其资产的流动性是由银行所拥有的资产的可转让成都决定的,Liquidityistantamounttoshiftability。•贡献:为保持银行资产流动性找到了一种新的方法。扩大了银行资产业务范围,建立了保持流动性的二级准备,弥补了银行发放长期贷款流动性的不足。•历史背景:形成于短期证券市场进一步发展时期,特别是迎合了20世纪30年代以后美国政府为了弥补财政赤字而大量发行债券、私人借款需求下降、银行持有大量的政府债券的情形。•前提条件:要有一个稳定发展的经济环境和发达的证券市场,包括有充裕的、信誉高的短期证券,交易活跃而价格稳定的证券市场。经济萧条和危机情况下,市场会出现大量抛售证券和价格暴跌,银行流动性将难以维持。•(三)预期收入理论•这一理论认为贷款的偿还是以借款人的预期收益或现金收入为依据的。如果银行贷款的偿还是建立在借款人预期收入的基础上,那么银行就可以保持流动性。•它强调以借款人的总体现金流量来保证贷款的偿还性,而不是只依靠借款人对贷款使用所进行的某一特定交易本身的收入来保证贷款的自偿,因此也不强调借款人对贷款提供抵押品。•贡献:这一理论指出了银行资产流动性的根本条件,深化了对贷款清偿来源的认识。比起只从贷款期限或资产转让去认识资产的流动性和安全性是一个重大的进步。为银行资产业务范围的进一步拓展提供了理论依据。•历史背景:二次大战后西方经济高速发展对贷款需求多样化;银行实践经验的积累。•缺陷:银行对借款人未来收入的预测不一定准确可靠;经济条件恶化或债务人预期收入发生不良变化时,将难以保证银行资产的流动性。二、负债管理理论•这种理论认为银行可以在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借入资金来满足其流动性需求,银行的流动性不仅可以通过调整资产结构、出售资产、加强资产管理来获得,而且完全可以借助于积极的负债管理,由银行主动进入市场通过竞价购入资金来提供流动性。只要借款市场广阔,就可以保证流动性。•这一理论要求银行经营管理重点应转向负债方。•历史背景:20世纪50-60年代,西方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使得各方面对贷款需求剧增,而金融业竞争加剧和对高额利润的追求,以及对利率管制和利率水平的提高,迫使银行不得不通过寻求存款以外的其他负债渠道来筹措资金,以逃避利率最高限的管制,满足贷款需求的扩大。60年代初期CDs的发行和流通市场的创立,为银行采用负债管理方法来保持流动性创造了条件。•贡献:第一,改变了银行只依靠资产调整以保持流动性的单一方法,使得银行可以同时把资产和负债作为提供流动性的来源,并为协调流动性和盈利性的矛盾提供了新的手段;第二,促使银行重视负债结构的合理化和筹资的多样化,由被动型负债方式发展为积极向外借款主动型负债方式来筹措资金;第三,使银行可以根据资产的需要来组织负债和调整负债结构,让负债去适应或支持资产。•揭示一个重要原理:在资产和负债两种流动性的配合上,只要银行有能力按市场利率购入资金,且其负债成本低于资产的收益,则可以用负债流动性来变换资产流动性,因为它能在保持流动性的同时又增加银行的收益。•局限性:借入资金通常要支付高于一般存款的利息,且其成本具有不确定性;积极的负债管理有赖于富有弹性的资金供给来源;极易引起借短贷长的现象,增加银行不稳定性。三、资产负债管理理论•这种理论的基本思想是,强调银行对资产和负债进行全面管理,要求银行同时利用资产和负债来提供流动性,从资产、负债两个方面综合分析利率、期限等因素的影响,以期限对称、利率对称的要求来不断调整资产结构和负债结构,是资产负债在总量上平衡、结构上协调,谋求在风险最小化的同时获取最大的收益。•形成于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是在适应西方利率市场化、利率波动多变、通胀加剧、金融业竞争激烈的经济环境中产生的。
本文标题:商业银行管理第一章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3593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