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校本课程开发促进教学工作的机制研究
校本课程开发促进教学工作的机制研究开题报告一、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通过课题研究,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重新构建教师的课程理念、主动发展意识;重新构建学校的管理模式;优化教育教学工作,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培养优秀教师、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建立优秀科组。这些研究从校本课程开发促进校本管理、校本培训、校本教研的机制做先导性的研究。以“校本管理、校本培训、校本教研”为主题的校本课程开发,体现了学校提出的“教研兴教、校本兴校”的教学理念。这些目标的研究对于促进学校教学改革,师资队伍建设,学科建设,从而推进学校整体工作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二、国内外研究现状、水平和发展趋势国外研究现状:“校本课程开发”(SBCD)的主张,起于上世纪60、70年代,10-20年后,“课程决策分享”已成了世界趋势,一些教育上原来由国家调控为主的国家,纷纷在课程计划中留出10-25%作为学校决策课程的空间。如俄罗斯1993年基础教育计划规定:全国统一的必修课占73.68%,学校选修课、个人兴趣课占26.32%。实践中,国外已有较多的理论总结,如美国C学区:为优才儿童设计校本课程;英国B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的管理:澳大利亚R中学:为8-10年级设置单元课程等。国内最早的关于校本课程的文章出现在1996年。1996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提出要实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2001年6月又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提出“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从此,研究校本课程的提法和做法,逐渐得到专家和老师的重视,现在在我国可以说是一个最多人研究的课题。国内外许多学校研究校本课程的开发,是基于学生的发展进行的。事实上,校本课程开发最关键的因素是教师及教师所形成的科组。所以,如果要使校本课程开发在学校得到持续、动态发展,就要重视对教师的研究,把教师的成长与校本课程开发结合起来,以目标引领,课程开发实践,总结经验,提升理论,完善制度,形成机制的过程,是当前校本课程开发的趋势。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1、赞科夫“发展”教学理论赞科夫“发展”教学理论的思想是:教学观念要从单纯传授知识转变到既重视传授知识、又重视学生发展的层面,教学与发展是相互促进的。教育观念的转变是教育改革的先导和关键。教育观念如何,它会制约和决定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的发展方向,赞科夫“发展“教学理论的现实基础是:(1)在指导思想上,强调教学的手段要超前,使教学手段走在学生现有发展水平之前,以便更有效地引导和促进学生的发展。(2)在教学目的上,注重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意识,培养创造性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把学生的进步和发展作为教学工作的首要任务。(3)在教学方法上,强调以学生为本,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4)在组织形式上,从学校和学生的实际出发,采用多种不同的组织形式进行教学。(5)要全面地评价教学,促进学生整体发展。2、布卢姆的掌握学习理论(1)从认知准备状态来说,学校中的学习任务一般都是按顺序排列的,后面的学习任务是建立在前面的学习任务基础上。如果每项学习任务中学生的问题没有得到及时的矫正,他们在以后的学习中会遇到越来越多的困难,就像滚雪球一样。他们的成绩水平和学习速度的差异会越来越大。所以在教学中有必要通过各种手段(比如:通过错题诊断的方式)来对学困生面临的具体学习障碍进行诊断与辅导。(2)从情感准备状态来说,布卢姆认为,学生以往的经历和目前的期望,决定了他对学习的情感准备状态,而学生对某些学科感兴趣与否,并不是天生的,而是在校期间形成的,如果学校能给学生成功学习的经历,学生很可能会对认知或情感目标都抱积极的态度。而通过对学困生错题的诊断与辅导,首先可以让学生克服以往学习的误区,帮助他们战胜困难,获得成功体验。其次,教师对学困生的辅导和关注也能增强这部分学生对教师或这门学科的认同,对他以后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3)从教学质量上来说,布卢姆认为,对学生成绩影响最大的因素不是教师、班级和学校的一般特征,更重要的是教学;不是物质上的特征,而是课堂里的学习环境。他认为教学质量的要义是:线索、参与、强化、反馈、矫正。这些对学生的成绩有重要影响。而利用班级管理反思及教学反思为改进教师的教学质量有重大意义。3、认知心理学理论认知心理学(cognitivepsychology)所要研究的是我们人类怎样去认识所处的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如何从环境和社会中获取知识,获取什么样的知识,并且如何将获取的知识进行储存、利用,以及如何生成新知识等问题。认知心理学中研究的“知觉、运动与行动”、“注意与操作局限性”、“记忆的结构、长时记忆理论、日常记忆现象”、“言语知觉与阅读”、“语言理解、语言产生”、“问题解决:谜题、顿悟与专家技能”、“推理与演绎”、“判断与决策”、“认知与情绪”等内容为教师教育、辅导学生,为教师选取教学方法、制定教育方案提供理论依据,从而引导教师科学地进行组织教学。4、教育心理理论。教育心理理论要求把儿童心理研究与教育、培养儿童的目的结合起来,在教育中揭示儿童的心理特征,按照儿童的智力发展、技能形成和道德品质形成规律进行教育。5、成功管理理论。成功管理源于成功学的基本思想。成功学是研究把内在潜能转化为有形成就的一门科学。其基本思想是:相信每一个人都有成功的潜能,都有成功的愿望,都能在原有基础上获得多方面的、不同程度的进步。而学校管理是指:管理者根据某一时期的特定的发展目标,通过决策、计划、组织、实施、指导和控制,有效地发挥各教育要素的最大功能,以实现培育人的学校管理活动。现代学校管理是一种系统的管理,管理者把对象作为一个动态的系统,以整体优化的观点协调各基本要素,即:人、财、物、信息和任务的关系,使之指向学校的发展目标。成功管理的目的是:通过管理帮助每一位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取得成功,增强教师的成就感和幸福感,从而促进学生取得进步的现代学校管理模式。运用成功管理理念,要把激发教师的内部动力机制作为管理目标,通过目标的设置,让实践的教师取得成功,从而促使学生取得进步,最终达到学校和教师自身的发展目标。四、主要研究内容1、课程开发促进校本教研的机制。2、课程开发促进学科建设的机制。3、校本教材的开发。4、课程开发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机制。五、课题实施的基本思路(一)课程开发促进校本教研的机制主要进行“问题研究”:“问题研究”的主要方法是:把课堂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在就近目标的引领下进行基于知识点的总结和归纳,形成教学中普遍性的问题,然后,通过多媒体查询,科组教师研讨,咨询教研员(或专家),实践反思,总结运用,提升理论的过程。把某一问题的解决方法按知识点(或按类)做到专业化和系统化。(二)、课程开发促进学科建设的机制1、构建科组共同目标。把教师的需要,科组发展的需要、学校的需要融合为一体,把这三者的目标融合在一起成为科组的目标。2、建立科组长发展机制。第一、把具有先进理念、能力、水平、工作态度、工作方法、责任心等的人选担任科组长。第二、对现有科组长实行定期培训、聘请区教研员或校外专家对科组长实行定期或实时指导;创造条件让科组长外出学习和考察,学习先进的理念与教学方法;完善科组长工作考评制度,激励科组长在完成基本工作的基础上,积极地参与并带动科组教师进行教学改革,参加课题实验,大胆实施他人先进的教学方法和理念。3、完善科组教研制度。建立科组长负责制,把科组长的权利提升至教导主任的位置,让科组长直接对校长负责,科组长在开展教研活动时,只要按照学校的发展目标去组织就行了。科组长按照教研室及学校的目标去组织教研内容,制定教学计划,给教师自主发展的空间和条件。4、完善教师培养机制(1)师自我发展机制。建立教师自我发展机制,从以下方面进行:①学习意识:提高教师完善知识结构、进行自我更新的能力。②研究意识:提高教师进行课程开发和课程整合、优化教学策略及引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的能力。③教学意识:“如何教”的问题在教学中充分研究目标与学生,通过多种方法引导学生全面发展的意识。④课程意识:是“教什么”的问题,⑤合作意识:提高教师与同伴、家长和社会及学生进行有效沟通的能力。⑥实践意识:实践是把理论转化为学生能力和教师能力的必由之路,掌握了先进理念和科学方法后,只有通过实践才能产生效果。⑦反思意识: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积累经验的有效途径。(2)建立骨干教师培养机制第一、通过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重新构建几种常规教学方法,发现和培养自己擅长的教学方法。第二、挖掘自己的特长,包括教学、备课、教研、科研、上课风格、班级管理、课堂管理等几个方面。骨干教师培养的基本机制:①整体规划,分类培养。要求在分析自己的优缺点在基础上完善自我评价资料和三年发展目标,按教师的需要进行分类,学校再根据分类,实施分类管理,针对性培养,提高实效性。②开发资源、共同推进。开发利用网络资源、进修学校资源、远程教育资源、本校教师间互助资源、校外专家资源、社团资源等优势,实现培训资源的优化组合。③科教结合,以科促教。以〈校本课程开发促进教学工作的机制研究〉课题为导向,以〈信息技术环境下城乡结合学校管理方式及其变革的研究〉课题为桥梁,按照不同科组和不同目标的要求,进行从实践到问题,从问题到理论,从理论到运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围绕新课程改革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把理论学习、实践运用、经验总结、问题研究与教学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不断增强工作的预见性、计划性、有效性和创造性。④综合评价,促进进步。以综合评价为手段,把班级管理、课堂教学与学生考查相结合,以考查过程管理为主;结果评价与过程评价相结合,以过程评价为主。⑤制度保障,健全发展。制定骨干教师培养计划要着眼于适应现代化发展要求的高度,从我校实际出发,根据二十一世纪新时期发展的需要,按照“区校结合,以新带旧,典型引路,岗位练兵,教科结合,实践反思、评估考核”的原则进行,学校在制度三年规划、工作制度、经费预算时优先保障骨干教师培养工作,使骨干教师培养有章可循。⑥梯队跟进,分步培养。按照我校日前的情况,合理实施教师分类培训计划:分三个模式进行,第一、新教师的培养,建立“一带一,传、帮、带”培养制度,开展岗位练兵活动,抓好课堂常规的建立,理解新课程的理念,做好实践反思和跟踪指导工作;第二、青年教师、骨干教师的培养,确立奋斗目标,夯实技能基础,区校合作结对子,创设舞台,选拔挑尖子,重构知识,升华经验,形成特色,提供成长的机会。第三、老教师的培养:转变观念,树立榜样,增强活力;铸就师魂,巩固内功,博览群书,及时总结,学习创新。实行“三个分类”培养模式,目的在贯彻成功管理模式,简单而言,就是加强对新教师培训,使之尽快掌握新理念,早日适应工作需要;遵循教师职业成长规律,使新教师朝着骨干教师的方向发展;重视导向功能,加强教导队伍建设;注重全员参与,提高教师整体素质。(三)校本教材的开发第一、德育目标系列。德育工作是学校的重要工作,在学校德育教育中采用目标教育法。制定一至六年级的德育目标,这些目标要求有科学性、连续性和稳定性。根据目标,组织德育教育的活动和形式,形成校本教材。第二、问题研究案例集。第三、错例对策优秀方案集。?第四、牧童笛简易教程。第五、律动的跳绳。在开发校外资源,构建学校特色的基础上,继续推进实践“社团与学校合作,资源与理念整合”的模式的运动总结,进行编写教材。(四)课程开发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机制1、教师自我发展机制。(1)更新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帮助教师树立现代的教育观、人才观和课程资源观(2)树立科研观,提高教科研发的能力(3)反思自己行为。教师在学习、教学中要学会自我反思,学校拓宽反思的途径,如天河部落、经验介绍会、主题活动交流会、课例观摩研讨会等。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和决策技能。(4)健全奖励机制,调动课程开发的积极性。(5)增强团队意识,发挥团队教育合力。课程资源的开发不仅要发挥每个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要发挥学校教师集体的作用。只有教师团结合作、共同参与,才能有校本课程资源的合理有效开发,
本文标题:校本课程开发促进教学工作的机制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36018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