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蛋白质教学设计
1《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教学设计梅县高级中学生物组李清梅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新教材把实验安排在学习蛋白质、糖类和脂质等知识内容之前,一方面为接下来的学习各类有机物奠定感性认识基础,另一方面,由于实验内容的设置上注重学生对材料的选择,对检测结果的预期和实验方案的设计,因此有利于培养了学生的实验探究的能力,为以后各章节的探究性实验的顺利开展搭建了一个较高的起点。2、教学目标(1)知识:①尝试用化学试剂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②推断组织液中有机物的种类和大致含量(2)能力:①学习实验探究的方法②初步掌握评价和报告实验结果的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严谨认真合作学习敢于质疑善于反思3、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原理和方法。难点:实验所用材料多,试剂种类和使用方法多,课堂容量大。突破:面对全体学生,做好充分的准备:材料仪器准备,学生的情感和知识准备。课堂上发挥小组长的协助管理作用,合理有序地组织教学。二、学情分析1、学生的思维水平、学习能力已经发展到较高阶段,乐于并有能力接受自主探究的学习模式。2、感兴趣,有实验操作的基础。3、材料试剂多,任务繁重,合作学习显得尤为重要。三、教法学法1、学法:任务驱动,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分享交流。2、教法:组织者,引导者,注意生成性问题的再探究。四、教学过程1、实验动员,知识准备教师:介绍有关实验原理和检测方法(见板书)学生:讨论交流,合作学习(讨论题见板书)2、创设情景,任务驱动提供ABCD四种未知组织液,(梨汁、马铃薯匀浆、豆浆、花生种子匀浆)2假设每个同学是一个营养师或检验员……如何准确检测出未知组织液各含哪种物质?你要选择哪些实验器材和试剂?3、作出预测设计实验(1)先预测,再检测。(2)设计记录表格,记录预测和实测结果。4、分组探究,自主学习小组长:组织分工,材料仪器的分配和管理。组员:选择其中一种组织液分别用四种试剂进行检测。根据特定的颜色反应尝试分析其中有机物的种类,比较各种有机物的含量。注意生成性问题的再探究(再探究课题见板书)教师:不直接解疑,鼓励设计实验进行再探究5、成果交流,评价反思实验反思:预测与实测相符?小组间的异同?存在问题?教师公布答案,并作出恰当的评价:(1)实验纪录表格的设计、实验结果和推论(2)自主学习和合作能力(3)创新思维和能力6、拓展延伸,学以致用讨论:今天检测的生物材料中有机物的种类,含量一样吗?对你选择食物有什么启发?依据课程的基本理念,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学以致用。五、教学反思1、以“自主性、探究性、合作性、完整性”为课堂教学的四个基本维度,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指导,侧重科学方法教育。2、注重培养自疑自析的能力,“教为了不教”。3、发挥小组长的协助作用。4、试剂用量的差异,影响对实验结果的推断。5、探究、创新能力的培养与课时的安排矛盾。3花生马铃薯大豆苹果来自那种生物材料++++++--D--++++++C++++++--B----+-++A脂肪淀粉蛋白质还原糖板书设计: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一、实验原理()+()()二、材料用具(略)三、方法步骤:1、检测还原糖2、检测脂肪待测组织样液2ml斐林试剂1ml(甲液、乙液等量混合)后加B液4滴50-65水浴加热2min观察43、检测蛋白质4、检测淀粉四、设计记录表格(建议以生物材料、化学试剂、实验结果、实验结论四项内容列表比较)五、交流讨论1、用绿色叶片可做还原糖检测实验吗?2、豆浆(或牛奶)里含有糖类、脂肪吗?可用做糖类、脂肪检测实验吗?六、进一步再探究待测组织样液2ml碘液2滴观察待测组织样液2ml双缩脲试剂先加A液1ml后加B液4滴观察花生子叶薄片l染色(苏丹Ⅲ试剂2-3滴3min)洗浮色(蒸馏水1滴)观察51、加热后的豆浆(或牛奶)能与双缩脲试剂起颜色反应吗?2、斐林试剂可用做蛋白质检测实验吗?3、加入双缩脲试剂A液与B液顺序改变,情况怎么样?4、还原糖检测的斐林试剂甲液、乙液与材料分隔开加入,情况怎么样?(提示:甲液——苹果汁——乙液;乙液——苹果汁——甲液)七、评价建议从正确选择材料、试剂、规范操作、现象明显、真实地记录结果五项内容进行评价,各项20分。2011-9
本文标题: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蛋白质教学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36163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