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植物地理复习彭焕华2005.12.20分类单位和等级系统:现在采用的植物分类单位在全世界范围内是一致的,按等级高低顺序,生物分类单位依次是:界(kingdom)门(phylum)纲(class)目(order)科(family)属(genus)种(species)(以水稻为例:其是植物界被子植物门单子叶植物纲禾本目禾本科稻属稻)植物界大类群(一)原核生物1、细菌门2、蓝藻门(二)真核藻类和真菌、地衣(三)苔藓和蕨类植物1、苔藓植物门2、蕨类植物门(四)种子植物1、裸子植物门2、被子植物门第二章植物区系空间分异与环境演化植物区系(flora):是指某一地区,或某一时期、某一分类群、某些植被等所有植物种类的总称。一个物种由若干植物个体组成,它们所占有的全部地域构成该种的分布区(species-area)。环境演变与植物分布区的变化:1、气候演变气候变迁对植物种分布的影响是最重要的。如第四纪冰期的严寒使高纬地区和中纬高山首先变冷,原有植物一代一代向南方和低处迁移,这种现象称为迁移(migration)。冰期结束后气候回暖,植物又转向后方退缩,返回原地时因两地植物已混杂,便形成北极-高山间断分布。后果:第四纪冰期大陆桥的形成促使植物迁移,冰后期气候回暖陆桥隔断,植物成间断分布;高山地区--植物避难所;地理残遗分布(特有种)2、地形变化近数百万年来,喜马拉雅-阿尔卑斯运动活跃,青藏高原和各大山系强烈抬升,加剧地表生态条件趋异演化,植物新种(或变种)陆续出现并分布密集,构成某些属的分布中心(或称多样性中心)。如中国西南横断山地既拥有极为丰富的晚近形成的高山种类,又保存了较低海拔处的古老种,使此地成为它们的分布和分化中心。(如:杜鹃花属、报春花属、龙胆属等)古地中海地理残遗种等;如裸果木属共两种,一种分布在北非、地中海东部和巴基斯坦,另一种分布在新疆-甘肃-蒙古荒漠和柴达木盆地。3、板块运动南半球山龙眼科等的分布特征可推论古南大陆(冈瓦纳)的存在及范围。影响植物地理分布的因素:板块漂移、海陆变迁(海侵与海退)、古气候变化、植物类群分化与进化等。种群(Population):分布区内生境的差异使分布区内部带有不同程度的空间不连续性,把植物种的个体分割成数目多少不一的若干群体单元,这就是种群。地理替代种(Vicariousspecies):一个属内关系亲近的若干个种,特征相似而具有各自独立的分布区,在空间上依次排开,称为地理替代种。利用各种植物区系分析方法研究有关地区的植物区系,并把那些植物区系成分的性质和发展历史相似的地区合并,按照相似程度,关系密切程度分成若干等极,便是植物区划。生物入侵(biologicalinvasion)是指生物由原生地经过自然或人为途径侵入到另一个新环境,对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造成损害或生态灾难的过程。第三章植物生活与环境环境:(生态学)影响植物生命活动的外界物质、能量及现象的总和。生态因子是指环境中对植物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由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环境因子。生态因子作用的一般特征1、植物生长受环境中各个因子的综合影响,而各因子影响的程度存在差异,对植物生长起影响作用的阶段也不同。2、光照条件直接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3、水分条件是植物水分代谢的主控因子,4、温度条件直接影响植物的一切生理过程5、营养条件与植物有机物形成、转化密切相关。6、光、温、水和营养2是生存条件耐性定律是指每株或每种植物对影响它的每一项生态因子都有其忍受的上限和下限,上下限之间为耐性范围。生态类群:在相似的生态环境条件下,经过相似的自然选择和进化,对某一项生态因子形成相似的可遗传的适应特征(包括形态、结构、生理和生长发育等),从而具有相似的需求性和忍耐范围,这样一群植物组合,称为一种生态类群。生态型(ecotype):对于分布广泛的同种植物来说,长期生活在分布区内不同生境中,发生基因型分化,形成对各自生境的不同适应特征(形态、结构、生理和生长发育等)。C3植物它是在光合作用过程中形成三碳化合物的植物。光照条件一、光合固碳途径与植物适应类群(一)光合作用(二)光合固碳途径与植物适应类群二、光强的生态作用与植物适应(一)、光强与植物光合作用(二)植物对光照的生态适应(三)光强与水生植物分布三、光质的生态作用与植物适应1、可见光的生态作用与植物适应2、其他光的生态影响与植物适应四、光照长短与植物光周期温度条件一、植物生命活动与温度条件(一)温度对植物生理过程的影响(二)温度对植物生长的生态作用(三)植物的需热量:二、极端温度的生态影响与植物适应(一)低温的生态作用与植物的适应(二)高温生态作用与植物的适应三、植物物候节律水分条件一、水分对陆生植物的生态作用(一)植物水分与生命(二)植物吸水与失水的内外条件二、陆地植物对水分条件的适应与生态类群(一)旱生植物(xerophyte)(二)中生植物(mesophyte)(三)湿生植物(hygrophyte)三、水生植物第四章植物群落根据植物的形态结构和综合适应特征来划分植物类群,称为生活型,以反映环境中各种生态因子的综合作用。生活型分类体系:(1)休眠型:拉恩基尔认为植物的芽是最重要的,最娇嫩,对环境最敏感。1)高位芽植物2)地上芽植物3)地面芽植物4)隐芽植物5)一年生长植物任何地段内,具有相同的植物种类组成和空间结构、各种植物间以及植物与环境之间都存在相互作用的植物组合,称为植物群落。植物群落的结构是指群落在空间上的垂直分化或成层现象。它是群落中各植物间及植物与环境间相互关系的一种特殊形式。生活型谱——某一地区或某一植物群落内各类生活型的数量对比关系,称为生活型谱。垂直结构群落在空间上的垂直分化或成层现象。它是群落中各植物间及植物与环间相互关系的一种特殊形式。主要特征:成层性水平结构群落在空间的水平分化和镶嵌现象。四种分布方式(随机分布,簇生或成群分布,规则分布,个体3高度簇生结合成群)层片:属于某一生活型的植物,有相当的数量,在群落中占据一定的空间,所形成的特定结构就叫层片。(层片是植物群落的结构部分,具有一定的生活型组成和空间(或时间)分布特征,而形成的特殊小生境。层片形成是在植物之间)季相结构群落外貌随季节的更替而发生变化的现象,叫做季相种群――在自然界,每一物种都拥有许多个体,并占有一定空间,形成许多大小不等的个体群,人们把占一定空间的某物种的个体群叫做种群。植物种群特征:(一)种群数量特征(静态)和年龄结构1、多度――表示一个种在群落中单位面积(样地)上的个体数目。2、盖度投影盖度――系指植物地上器官垂直技影所覆盖的地面面积。常%表示。林冠盖度=林冠郁比度。基部盖度(纯盖度)――系指植物基部实际所占有的面积。多用于草本群落。3频度――表示一个种群在一定地段上出现的均匀度。4高度高度是表征种群和群落生物量以及生产能力的重要指标,对于森林中的乔木树种尤为重要。5重要值=相对密度+相对频度+相对显著度6总优势度7年龄结构根据各年龄级个体的多寡,把种群划分为增长种群、稳定种群和衰退种群。(二)种群动态变化1、种群增长类型J型增长S型增长2单种群落的个体数量变化(三)生态位与种群间竞争生态位:一个生物单位(个体、种群、种)的生存条件总集合体称为生态位(niche)。【演替(succession)】某一植物群落被另一植物群落所替代的变化发展过程,是群落内外环境与植物之间相互关系在时间和空间上不断地变化与发展的结果。其发展方向是演替顶极。植物群落的演替,可由气候变迁,土壤侵蚀,河流泛滥,或自然灾害等外部原因所引起;或由群落内部土壤性质、水湿状况、荫蔽程度的逐渐改变,新种侵入等内部原因所引起;还可由于采伐、抚育、垦荒、灌溉、引种、栽培等人类活动所引起。植物群落的波动(fluctuation)短期或周期性的气温或水分条件变动的影响下,植物群落出现逐年或年际的变化。也称年际变化。特点:方向不定性;变化可逆性;典型物种的稳定性。引起波动的原因:生态环境变化;人为活动;动物破坏;植物周期活动;寄生植物大量繁殖等。演替和波动的关系: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螺旋上升趋势。主要区别是依据持续时间长短;波动伴随演替变化,起到促进或阻碍作用。群落发生演替:植物长满土地获得空间和生活资料的竞争过程,以及各种植物的共居过程和相互关系的形成过程。演替过程:裸地上植被形成的阶段:1)开敞的植物群落:先锋植物群落入住,不郁闭,竞争力不强;2)郁闭未稳定的植物群落,个别植丛的郁闭和混和斑点状结构;早期的定居者被能适应竞争的植物所替代,逐渐消失。3)郁闭稳定的植物群落,成型的植物群落已经形成,物种组成变化不显著。群落有分化的结构,植物均匀混和,趋于相对协调中,牢固生长的多年生植物占优势。一个先锋群落在裸地形成后,演替便会发生。一个群落接着一个群落相继不断地为另一个群落所代替,直至顶极群落,这一系列的演替过程就构成了一个演替系列。原生演替(primarysuccession)是开始于原生裸地或原生芜原(完全没有植被并且也没有任何植物繁殖体存在的裸露地段)上的群落演替。原生演替系列包括从岩石开始的旱生演替和从湖底开始的水生演替。次生演替(secondarysuccession)是指开始于次生裸地或次生芜原(不存在植被,但在土壤或基质中保留有植物繁殖体的裸地)上的群落演替。演替顶极(climax):每一个演替系列都由先锋阶段经过不同的演替阶段,到达中生状态的最终演替阶段,称为4演替顶级。最终的成熟群落,称为顶极群落(climaxcommunity)。植物群落分类的原则:(1)形态学原则:以群落结构特征为分类依据,主要包括;优势生活型、成层现象和季相变化;(2)生态学原则:生境决定群落(3)特征种原则:植物区系方法(4)生态外貌原则:以群落主要层优势种的生态特征和群落特征为分类依据(5)相似性排序;(6)植物群落学-生态学原则植物群落分类的基本单位——群丛(association)在主要种类组成上相同,外貌结构上一致,并与生态环境构成一定关系的一些植物群落的联合。植物群落分类的单位主要分类单位分三级:植被型、群系和群丛生态种组(ecologicalspeciesgroup)是指一组生活型十分相似、对重要的生境因子关系十分近似的种。第五章主要陆地植被类型分述地带性(显域)植被(zonalvegetation):植被型分布在一定气候带内的显域生境,即主要受大气候支配,排水良好,土壤质地适中的相对平坦地段,呈现为连续且有相当宽度的带状,称为地带性植被。非地带性(隐域)植被(azonalvegetation):植被分布与某类土壤联系密切,以致同样的植被见于不同气候带的相似土壤上,被称为非地带性植被。亚热带是热带和温带之间的过渡带。由于水热条件的不同可分为大陆东侧的亚热带森林气候,大陆西侧的地中海气候和内陆的亚热带荒漠气候。在这些气候条件下,相应的发育着常绿阔叶林(照叶林)、常绿硬叶林和荒漠。热带雨林中的特有现象有:茎花现象:直接在无叶的木质茎上开花和结果。板状根:板状根由地面或恰在地面的侧根发育而来,在茎与沿土表走向的侧根之间构成一至数个多少扁平的三角形的板。支柱根也是热带森林内常见的特征热带的植被类型有:热带雨林;季雨林;稀树草原(savanna);红树林亚热带的植被类型有:常绿阔叶林;常绿阔叶――落叶阔叶混交林;暖性针叶林;竹林;硬叶常绿林;荒漠温带的植被类型:夏绿阔叶林(温性落叶阔叶林);寒温性针叶林;草原(以上均以书上介绍来说)常绿阔叶林(或称照叶林,是分布在亚热带地区的大陆东岸的植被):(一)环境特征亚热带湿润气候,大陆东岸亚热带地区,夏季炎热而潮湿,冬季稍干寒,春秋温和,四季分明,年雨量在1000mm以上,无霜期超过230天。降水分配不均夏季降水多,水热同期,冬季降水少,但无明显旱季。土壤呈酸性或微酸,ph在4.2-6。(二)常绿阔叶林的群落特征(说明:分析某个植被群落特征:1、种类组成2、外貌3、结构)1、种类组成:常绿双子叶植物构成的阔叶树森林,主要是由壳斗科、樟科、山茶科、木兰科等组成。2、外貌:终年常绿,林相整齐,高位芽植物
本文标题:植物地理复习重点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36190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