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樊城2014年历史适应考试
选择题(客观题)(25小题,共25分)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其序号在答题卡上涂黑作答。1—10题为思想品德部分,11—20题为历史部分,21—25题为地理部分,每小题1分,共25分)11、商鞅变法发生在A.魏国B.齐国C.楚国D.秦国12、为了巩固国家的统一,秦始皇任命丞相李斯制定笔画规整的文字作为全国推广的标准文字。这种文字是A.大篆B.小篆C.隶书D.楷书13、唐朝在文学方面表现最为突出的是A.词B.小说C.诗歌D.戏剧14、将香港岛割给英国的丧权辱国条约是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15、《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A.巴黎公社正式成立B.马克思主义诞生C.欧洲工人运动兴起D.资本主义已灭亡16、俄国1861年改革废除了A.奴隶制B.农奴制C.禅让制D.分封制17、《毛泽东先生来了!》——这是1945年8月29日《大公报》的社评。社评讲的是A.西安事变B.重庆谈判C.三大战役D.渡江战役18、1921—1922年华盛顿会议确立了帝国主义在哪些地区的统治秩序A.欧洲B.西亚、北非C.中国D.东亚、太平洋19、“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所描述的军事行动发生在A.北伐战争时B.红军长征时C.抗日战争时D.解放战争时20.与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直接相关的事件是A.英国宪章运动B.俄国二月革命C.俄国十月革命D.巴黎公社革命非选择题(主观题)(18小题,共105分)历史部分(共40分)二、非选择题(第32题5分,第33题8分,第34题5分,第35题7分,第36题6分,第37题10分,共40分)32、【秦皇汉武】(共5分)材料一这时,一方面,社会经济的发展,各地联系的加强,民族联系的加强,“四海之内若一家”,为统一提供了必要的社会基础。另一方面,秦国变法比较彻底,政权巩固,经济发展,国富兵强,在实力对比上较之山东六国有着明显的优势,已经有了进行统一战争的可能性。充分运用这些有利条件,秦王政“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果断地发动大规模的兼并战争。从秦王政十七年(公元前230年)灭韩起,至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灭齐止,前后只用了十年时间,便“初并天下”,统一了六国。——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材料二汉武帝在位54年,是中国古代统治年代比较长的帝王。汉武帝时代,西汉王朝开始进入全盛时期。汉武帝表现出雄才大略的政治思想和政治实践,在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迹。在他统治期间,以汉族为主体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空前的巩固,汉文化的主流形态基本形成。——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秦汉魏晋南北朝卷》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秦始皇为什么能完成统一大业。(2分)(2)汉武帝围绕“汉文化的主流形态的形成”做了哪些工作?2分)(3)为什么“秦皇汉武”值得后人推崇。(1分)33、【思想引领】(共8分)历史证明,人类社会的每一次进步,无一不是思想解放的结果。在人类历史发展中,思想解放是一种常态。(1)概述19世纪以来在中国历史上有关“思想引领时代”的史实2例。每一次的核心思想是什么?分别引领了哪些重大的社会活动?(4分)(2)20世纪初,在中国传播了哪些“新思想、新理论”?这些新思想、新理论是怎样引领时代的?(4分)34、【渡过危机】(共5分)材料一:1929年10月24日,纽约股票交易所里突然掀起抛售股票的狂潮。这一天被称为“黑色星期四”。几天之内,股票价格连续暴跌。一场巨大的经济危机就从这里开始,迅速蔓延全美国,进而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选自《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材料二:1933年3月,美国的失业人数保守估计为1400多万,相当于全部劳动力的四分之一。在英国,失业人数将近300万,在全部劳动力中所占的比例大致与美国相同。德国的情况最糟,工会成员有五分之二以上的人失业,另外还有五分之一的人只有非全日性工作。——(选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三:1933年3月4日罗斯福在总统就职演说中说:……叹交换手段难逃贸易长流冰封;看工业企业尽成枯枝残叶;农场主的产品找不到市场;千万个家庭的多年积蓄毁于一旦。——(选自《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请回答:(1)上述材料反映出1929年~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特点是什么?(3分)(2)1933年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后,为对付经济危机实行了什么政策?(1分)该政策的中心措施是什么?(1分)35、【战争反思】(共7分)材料一图一日本安倍晋三参拜靖国神社材料二:2013年4月28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又公开否认侵略历史,并称参拜靖国神社(注:靖国神社供奉自明治维新以来为日本国内外战争战死的军人及军属,其中大多数是在日本侵华战争及太平洋战争中阵亡的日军官兵及殖民地募集兵。)“理所应当”,明确表示允许内阁成员参拜。安倍与日本右翼政客的言行,引起相关国家强烈反对。中国、韩国、朝鲜等亚洲国家纷纷强烈抨击和严厉谴责。材料三:有人将现在的中日关系与一战前的英德关系相提并论,我想强调的是,2014不是1914,2014更不是1894。与其拿一战前的德国来做文章,不如以二战后的德国来作榜样。——外交部长王毅材料四:1970年12月7日,联邦德国总理勃兰特跪在华沙犹太人隔离区所在地的纪念碑前。这就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华沙之跪”。“华沙之跪”也成为联邦德国与东欧重归于好之路上的一座重要的里程碑,并为联拜德国在1973年9月加入联合国铺平了道路。阅读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1)二战后,中国、韩国、朝鲜等亚洲国家为什么强烈谴责日本政客参拜靖国神社,(2分)(2)历史不容篡改。请指出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事件,(1分)后来日本又制造什么事件使二战达到最大规模?(1分)(3)请您谈谈对“2014不是1914,2014更不是1894”的理解。(2分)(4)结合材料四,说说日本该如何以二战后的德国来作榜样。(1分)36、【法国革命】(6分)材料一:18世纪末的法国大革命从许多方面来看都是美国革命的一个直接后果,但它要解决的问题却不同于美国革命,而和一个半世纪以前的英国革命如出一辄……英国革命和美国革命对现代民主政治的创新具有重大意义,而法国革命是全球性政治民主化潮流开启的标志。——选自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材料二:英国的工业革命一爆发,法国就意识到不得不紧紧追上。所以法国在19世纪面临着双重革命……从结果看,法国做得相当不错。——选自钱乘旦《英国通史》(1)简要解释材料一中18世纪末法国大革命“要解决的问题却不同于美国革命,而和一个半世纪以前的英国革命如出一辄”。(2分)(2)根据材料一,结合法国颁布的文献,说一说为什么“法国革命是全球性政治民主化潮流开启的标志”?(2分)(3)依据材料二,法国在19世纪面临怎样的“双重革命”?(2分)37、【辉煌历程】(10分)2014年,共和国迎来65周年。65载艰苦卓绝,65载荣耀辉煌。谱写出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实现复兴的奋斗凯歌。为纪念共和国65周年,学校计划以“光辉的历程,伟大的成就”为主题做系列宣传展板,如下图片是其中一部分。【革命篇】(1)请您说出上述图片反映的事件的历史地位?(4分)【道路篇】(2)道路决定命运,发展才能自强。毛泽东探索出了一条怎样的革命道路?邓小平找到了一条怎样的国强民富的道路?(2分)【探索篇】(3)共和国65年,是艰难求索的65年,既有成功的尝试,也有失败的探索。请以新中国成立以来经济建设方面的相关史实举例说明。(4分)历史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1、D12、B13、C14、A15、B16、B17、D18、D19、D20、C二、非选择题(第32题5分,第33题8分,第34题5分,第35题7分,第36题6分,第37题10分,共40分)32、【秦皇汉武】(共5分)图四:开国大典图三:遵义会议会址图二:南昌起义图一:中共一大会址(1)社会经济的发展,各地联系的加强,具备了统一的社会基础;商鞅变法增强了秦国的实力,具有进行统一战争的可能性。(2)略(3)略33、【思想引领】(共8分)(1)“师夷长技”思想---洋务运动;维新思想(或资产阶级改良思想)----戊戌变法;实业救国思想----创办近代民族工业;(2)三民主义思想(或民主共和思想,或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爆发辛亥革命,建立中华民国;马克思主义——建立中国共产党,开展新民主主义革命,并取得胜利。34、【渡过危机】(共5分)(1)特点:涉及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破坏性特别大。(2)罗斯福实施新政。新政的中心措施是对工业的调整。35、【战争的反思】(共7分)(1)日本一直不为侵略战争诚恳道歉,靖国神社供奉着二战时甲级战犯的牌位。(2)七七事变,日本偷袭珍珠港事变(3)略(4)略36、【法国革命】(5分)(1)美国革命要解决在发展资本主义的同时争取民族独立的问题。法国革命和英国革命一样,是要废除君主专制,发展自由资本主义。(2)法国革命期间颁布的《人权宣言》对世界产生重大影响;《拿破仑法典》的颁布从法律上巩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经济秩序;拿破仑在对外战争中推行《拿破仑法典》,动摇了欧洲封建统治秩序,扩大了法国革命的影响;《拿破仑法典》成为许多国家编撰新法典的蓝本。(3)“双重革命”是指政治革命和经济革命,即在巩固和完善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同时完成工业革命。37、【辉煌历程】(共10分)(1)中共一大:标志着中国共产党诞生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对统治的第一抢遵义会议: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开国大典:标志着新中国成立(2)毛泽东找到一条农村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找到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该题为开放试题,只要围绕“经济建设”,从“成功的尝试”、“失败的探索”两个方面举例即可。示例:成功的尝试: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激发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很快解决了十多亿人口的吃饭问题。失败的探索:1958年,全国掀起了“大跃进”和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给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造成重大损失。其他答案,只要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
本文标题:樊城2014年历史适应考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36276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