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欧姆定律(第一课时)王晓莉
2011年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案例征集四川省江油市材料所子弟校王晓莉一、概述: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七章欧姆定律第一节内容二、设计思路: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初中物理电学部分的基础和重点,它是在学习电流、电压和电阻知识的基础上,研究这三者关系,可进一步认识和理解前面学过的知识的意义,对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的能力有帮助。欧姆定律也是继续学习电路的串、并联规律和电功、电功率知识的基础。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电流、电压和电阻知识的基础上,对研究它们的相互关系会有较为浓厚的兴趣,在前面几节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电流表和电压表的使用方法,在本节的学习中,对于电表的量程选择、电路连接、电表的读数等,可以增强学生练习的机会,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教学设计:根据新课标理念,课堂上要还时间和空间给学生,让学生真正地成为课堂的主人。初中学生的思维正从形象思维开始逐步发展抽象思维,教学中,采用探究式学习方式,让学生自主设计研究问题方案,既有一定的基础性训练,也是帮助学生思维发展的有效途径。学生通过动手演练,小组讨论,经历“自学—自主探索—小组讨论—教师点拨—课堂检测”的教学模式,让学生理解欧姆定律的探究方法,在探究中让学生体会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感悟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实验探究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理解欧姆定律,并能进行简单的计算;会同时使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量一段导体两端的电压和其中的电流;会用滑动变阻器改变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活动,让学生感悟通过实验探究、总结物理规律的方法;使学生感悟用“控制变量法”来研究物理问题的科学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加强学生对科学研究的情感体验和科学思想的熏陶,提高学生探索新事物的积极性;使学生重视对物理规律的客观性、普遍性和科学性的认识,促进学生科学世界观的形成。教辅手段: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四、教学重点:从创设的情景中提出问题,设计研究问题的方案。对自己的探究进行评估;掌握电路连接、电表量程选择等实验技能。五、教学难点:得出欧姆定律结论及条件。六、教学手段:借助多媒体和学案。七、教学准备:学生实验:每组配备干电池三节,电压表、电流表和滑动变阻器各一只,5Ω、10Ω、20Ω的定值电阻各一只,一个开关,导线若干。演示器材:干电池两节,演示电流表一只,2.5V和6.3V小灯泡各一只,灯座一个,开关一个,导线若干。七、教学过程:本课采用的教学结构:↙----调整反馈----↘创设情境提出问题科学猜想—→引导讨论设计方案—→学生操作实施方案—→-→分析讨论得出结论评估交流—→推广应用迁移(一)展示学习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理解欧姆定律,并能进行简单的计算。2、会同时使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量一段导体两端的电压和其中的电流。3、会用滑动变阻器改变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设计意图:利用多媒体展示这节课的目标和要求,让学生有目的地进行学习,做到有的放矢。(二)引入新课:(创设情境,提出问题,科学猜想)(1)提出问题:什么是电流?电路中形成电流的原因是什么?(2)演示:把2.5V小灯泡和演示电流表串联,分别跟一节干电池和两节串联的干电池组成电路。闭合开关,观察先后两次电流表示数和小灯泡亮度的不同。现象:用两节干电池时,小灯泡较亮,电流较大。(3)提出问题:什么是电阻?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是什么?(4)演示:分别把2.5V和6.3V的小灯泡跟两节串联的干电池组和演示电流表组成电路。闭合开关,观察先后两次电流表的示数和小灯泡的亮度的不同。现象:2.5V小灯泡较亮,电流较大。(灯泡不同,灯泡电阻一般不同)鼓励学生大胆猜想:电流的变化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从而确定研究方向,即研究导体中的电流I与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U和导体的电阻R的关系。设计意图:从实验现象中提出问题,让学生感受到物理来源于生活并作用于生活,并且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热情,同时为探究欧姆定律创设情境。(三)进行新课:1、设计实验电路要求学生用以前学过的知识设计一个电路,能用电流表测某个电阻的电流及用电压表测这个电阻两端的电压,并能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路中的电流或控制该电阻两端的电压。由一名学生板演,画出电路图,其余同学在本上画出电路图。实验电路图:2、引导讨论,设计方案启发和引导学生设计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案,应用控制变量法(即用实验探究一个量随两个量变化的关系时,要先保持一个量不变,研究另外两个量之间的关系)设计总体方案。控制电阻R不变,探究电流I与电压U的关系;控制电压U不变,探究电流I与电阻R的关系。如何探究呢?进行局部设计:由学生小组讨论、设计电路,让学生交流自己的设计,并评价他人的设计,对器材的作用和选择加以讨论。投影讨论题:①保持电阻不变,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时,如何改变电压?电压和电流用什么仪器测量?②保持电压不变,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如何让控制电压不变?③本实验采用什么电路图?各仪表采用的量程多大?④设计怎样的实验数据记录表格?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使学生由学会转变为会学;同时在教师给出的提纲的引领下,抓住重点,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教师要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启发和引导学生设计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时要渗透科学研究的策略和方法。先从宏观上提出总体思维,设计总体方案,再对每个局部进行微观设计,这样可使学生的知识有机组合形成相互联系的知识结构,只有结构化的知识才能向能力转化。设计方案的过程是培养学生科学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有利时机,教师要充分发挥指导作用,让学生把思维过程充分暴露出来,适时地加以引导和点拨。有时方案可能不完善,可留待学生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去发现、修正、完善。开始阶段或难度较大的问题可以提供一些方案供学生选择以降低高度。)实验电路图:实验数据记录参考表格:保持电阻R=不变,、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序号12345电压U(V)电流I(A)保持电压U=不变,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序号123电阻R(Ω)电流I(A)3、学生操作,实施方案教师在学生操作技能、仪器使用上给予帮助。方案出来后让学生相对独立地进行实验操作,收集数据等活动来实施方案。4、分析讨论,得出结论从实验得出的两组数据引导,学生用计算和图像分别分析I与U,I与R的关系,再进行综合,得到结论。(欧姆定律;)(四)课堂练习:用一组简单的小练习巩固得到的结论。1、用如图所示电路探究欧姆定律有什么不足之处?2、如图所示,用一根导线将小灯泡两端连接起来,根据欧姆定律推测,将会出现什么后果?(五)本课小结(六)布置作业八、教学反思:本节课的实验数据是总结欧姆定律的基础,通过分组探究活动,使学生能够积极地投入到课堂的学习中去,热情很高。实验取得的数据多数较好,为欧姆定律的得出奠定了很好的条件。不足之处:课堂检测的题目再多变化一些,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附:从互联网上连接与教案的资源:1、()1.1.乔治·西蒙·欧姆乔治·西蒙·欧姆2.2.电阻单位电阻单位1.乔治·西蒙·欧姆乔治·西蒙·欧姆欧姆是德国物理学家,提出了经典电磁理论中著名的欧姆定律。为纪念其重要贡献,人们将其名字作为电阻单位。欧姆的名字也被用于其他物理及相关技术内容中,比如“欧姆接触”“欧姆杀菌”,“欧姆表”等。中文名:乔治·西蒙·欧姆外文名:GeorgSimonOhm国籍:德国民族:德意志出生地:德国巴伐利亚埃尔兰根城出生日期:1787年5月16日逝世日期:1854年7月7日职业:物理学家毕业院校:埃尔兰根大学信仰:唯物主义主要成就:发现欧姆定律代表作品:《金属导电定律的测定》,《动力电路的数学研究》最终职称:慕尼黑大学物理教授获奖情况:英国皇家学会科普利奖章荣誉称号:巴伐利亚科学院院士2、欧姆定律中文名称:欧姆定律英文名称:Ohmlaw定义:在直流情况下,一闭合电路中的电流与电动势成正比,或当一电路元件中没有电动势时,其中的电流与两端的电位差成正比。应用学科:电力(一级学科);通论(二级学科)在同一电路中,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阻值成反比,这就是欧姆定律,基本公式是I=U/R。欧姆定律由乔治·西蒙·欧姆提出,为了纪念他对电磁学的贡献,物理学界将电阻的单位命名为欧姆,以符号Ω表示。中文名:欧姆定律发明者:乔治·西蒙·欧姆学科:物理学涉及专业:电学/电阻发明时间:1826年4月公式:x=ksa/l
本文标题:欧姆定律(第一课时)王晓莉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36367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