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武术文化少儿读本索取号:3101180008-308000-2009-001凤溪小学阅读次数:1788发布日期:2009-9-2514:52:05第一篇武术起源与武术形态中国武术以它独具的风貌自立于世界之林。作为每一个武术爱好者,应当不仅仅能打几套拳,舞几手刀剑,而且能对它的起源与发展有所了解。有人曾经用唯心主义的说教蛊惑人心,什么“神仙传授”、“夜梦真人授之以拳法”、“面壁九年创外家拳术”等等。广大青少年朋友应该学会用唯物史观来认识武术,不至于上当受骗。有的同学说,武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到底有多久、有多长?难道原始人时就开始有武术了吗?原始人会打猎,会搏斗,但不能算会武术。因为武术是人类的一宗文化财富,是属于上层建筑的东西,而原始人的生活主要是维持生命,他们的一切活动开始都是无意识的本能活动。但是,武术的产生却是从他们的生存斗争中逐渐孕育出来的。处于“原始群”时代,“人民少而禽兽众”,他们随时随地要防御禽兽的袭击,狩猎成为他们生存自卫的必须活动;另一方面,也需要捕捉动物为食为衣。因此,每个人是猎手,同时也是战士。他们常常需要拳打脚踢,闪躲、跳跃,也要设法用石器、棍棒击中野兽的要害。严酷的生活条件使他们增强了自我保护的意识,不断改善自己的体力和智力。除了不断地改进武器,从技能上也逐渐总结和积累方法,而这些有意识的活动,正是武术发生的萌芽。从刮削器、尖状器、砍砸器逐渐过渡到刀、斧、矛、戈;从石器逐渐发展为青铜器,武器日益精良,愈来愈得心应手,使各种劈、刺、扎、砍等使用方法越来越丰富,而其演变的过程是漫长的。进入氏族社会,部落之间为了领地、财富而发生战争,《兵迹》中说:“民物相撄而有武矣”,这里的“武”便是指军事战争。在战争中,双方厮杀常常是很激烈的,远则掷石射箭,近则棍打矛刺,有时候还要徒手搏斗。为了保存自己,战胜对方,迫使他们在平时进行严格的训练,为战斗作准备。人们把战斗中使用成功的一拳一脚、一劈一刺进行传授与反复练习,又在战斗中自自觉地、有意识地加以运用,这些击技方式,应当说就是最初的武术雏形。传说炎黄时代,东方有个以野牛为族徽的蚩尤的部落,崇尚武技,勇猛善斗,特别善于徒搏角抵。他们头戴牛角或剑戟样的装束,进行徒搏。与人交斗时,除用拳打脚踢外,以硬似铜墙铁壁般的头顶触对方,使人不敢接近。后人称其为“蚩尤戏”。拳技术的最早记载,见于我国最早文学——甲骨文。甲骨文的“斗”字刻成等形状,生动、形象地将当时两人徒手搏斗的情况描绘出来。随着社会的进化,我们的祖先还创编了如“沐猴舞”、“狗斗舞”、“醉舞”、“大禽戏”、“五禽戏”等观赏性与健身性相结合的象形拳初级。上述这些“舞”、“戏”,后来人们也用在战争间或庆祝胜利的欢乐时刻。以把自己的武艺炫耀一番。一则助兴,二则显示勇武术精神。相传在夏,商周时期,有苗族逞强,禹欲带兵去征战,舜没有同意,认为还用不着武力征服,让士兵训练“干戚舞”,干戚就是干戈玉斧那样的兵器。70天后,舜请苗族首领来看,其方知华夏军事实力雄厚,不敢再有侵犯之心,表示愿结为盟友。显然,用今天的话来说,舜是用一次威武雄壮的武艺表演,以心理战来征服对方的。当然,这些古代武术处于朦胧状态,与今天的武术面貌大不相同。然而文化从来是有继承性的,今天的武术正是从古代武术中逐步演变而来。概括地说,在人与兽斗,人与人争的社会生活中,从本能地自卫到逐渐产生意识的技击术,古代武术也就逐步形成了。第二篇武术的种类及其变化中华武术,源远流长;民族奇葩,争芬斗艳。数千年来,神州大地上的武术先辈们久经磨练,反复推敲,使武术活动不断演变,不断发展,不断创新。如今,可谓门派林立,拳种如云。就当今武术界对武术的分门别类,总体可分为“拳术”、“器械”、“对练”、“散打”等。拳术有长拳、南拳、太极拳、传统拳(如心意、八卦、八极、劈抹等),象形拳(如醉拳、猴拳、鹰爪拳、螳螂拳、鸭形拳)。器械则有长、短、双、软之分。长器械有枪、棍、大刀、朴刀、月牙铲、牛角等;短器械有刀、剑、峨眉刺、梭子、拐子棍等;双器械有双刀、双剑、双头双枪、双钩等;软兵器有三节棍、九节鞭、绳标、流星锤、双鞭等。其中牛角、梭子、双器械、软器械的绝大部分均为传统器械。“南棍”则是近年来由南拳发展而成的新套路。提起器械,我们的青少年朋友都想知道“十八般武艺”是怎么回事。所谓“十八般武艺”则为“一弓、二弩、三枪、四刀、五剑、六矛、七盾、八斧、九铖、十戟、十一鞭、十二锏、十三挝、十四殳、十五叉、十六爬头、十七绵绳、十八白打”。对练则分为“徒手对”(二人拳对、三人拳对);“器械对”(如单刀进枪、三节棍进棍、双刀进枪、对剑等);徒手器械对(空手夺枪等)。然而,现代武术的众多套路、击技,总离不开武术先辈们的探索、研究。让我们翻开中华武术的光辉史册,领略一下武术拳种发展的多姿风采。早在远古时代的商周时期,凡年事性的武技,多称为“手搏”“手格”“股肱”等。《史记》记载说,夏王、殷王和纣王都是拳技术能手,能徒手生擒猛兽。春秋战国时期的齐国,为训练军事作战人员,每年春秋两季,均要举行全国性的“角试”,选拔武艺高强之士充实军队,当时“齐人隆技击”名扬天下;春秋末期在出现了“擒拿”“跌摔”“暗器”之后,越国女击技家越女在《手战之道》中从动静、虚实、攻守、快慢、内外、顺逆、呼吸等方面对其理论作了精辟论述。秦汉时期,拳技术又称之为,深受统治者重视,国内经常举行表演与比赛。被视为“习手足、勤肢体”、“防身杀敌”、“以立攻守之胜”的实用之术;汉代还出现了观赏性与健身性相结合的“沐猴舞”“醉舞”“五禽戏”等。同时已著有拳术专著《手搏六篇》。隋唐时期,“拳男”者已屡见不鲜。少林寺武功始扬寺外。传说少林寺稠禅师能“引重千钧,横塌辟竹”。宋代时,已有比较成熟的套路,如宋太祖的《三十二势长拳》、《六步拳》、《猴拳》等;到明代拳种更多,著名拳套有温家七十二行拳、三十六合锁、二十四探马、八闪翻、十二短、吕红八下、绵张短打、山东李半天之腿、鹰爪王之拿、干跌张之跌、张伯敬之打等待几十种拳系。明代戚继光是一位有成就的古代武术研究家,他反对花拳绣腿,讲究实战实用,他深入研究各家拳法,精选十六家拳法之长,编成“势势相承”的《拳经三十二势》。举世闻名的太极拳就是在《拳经三十二势》的基础上,由明末清初,河南陈家沟人陈王延创编而成。明代中后期出现了拳术的流派,如内家拳(内功拳),外家拳(外功拳),南拳,北拳等。清代以后,拳术流派、门类之分更细:以地区分:长江流域派,又称“南派”、“南拳”等。黄河流域派,又称“北派”、“北腿”等。以宗教分:佛家宗:少林派,称外家拳派,起源河南嵩山少林寺。道家宗:武当派,称内家拳派,起源湖北均县武当山。以门类分:太极门、形意门、八卦门、少林门、迷踪门,还有长拳和短打类。到明清时,各类拳法论著大都有势、有法,图文并茂,如《武编》、《纪效新书》、《武备志》;《苌氏武技书》、《太极拳法》、《内家拳法》、《六合拳谱》、《拳术教范》等武术名著,流传至今。解放以后,党和政府十分关心武术运动的发展,多次组织武术界人士挖掘武术民族遗产;六十年代,鼓励国家体委运动司的武术前辈与教练编写全国统一竞赛套路:拳、刀、枪、剑、棍,及一级、二级、三级、初级拳术、器械套路,供广大青少年朋友练习。源远流长的中华武术,始终充满着人民的智慧,长期的社会实践,使它形成了多风格、多特点。这颗灿烂的民族宝珠,不但深受我国人民所喜爱,而且为国际友人所欢迎,成为传播友谊,增进健康的“使者”。第三篇武术运动与养生之道武术作为一种健身手段,强健体魄,美化体形自然成为其本质。不仅于此,它和中国传统的导引养生术,也就是我们通常所指的气功,还有着密切的关系。这种密切关系体现在武术与气功同样讲究调息运气,同样讲究内外兼修,既注重筋骨的锻炼,又强调心、神、义、气的结合;另外也体现在武术的理论与导引养生功(气功)理论有着许多的相同之处。本篇分别从武术与健身、健美、健心三方面的关联,介绍武术运动对于人体养生的重要功效。一、武术与健身武术运动在增强体质方面所具有的特殊作用,是与武术运动本身的特点密切相关的。科学的进行武术锻炼,具有显著的健身功效。1、武术锻炼可以加强身体各部肌肉几各关节韧带的功能。武术的基本功本身对练习者要求比较高,一般包括桩功、腿功、腰功和臂功。其中,压腿、踢腿、甩腰、翻要、压肩、抡臂及各种步型、平衡、跳跃、翻滚等动作,能够有效的提高肌肉的力量和韧带的柔韧性,加大关节的活动范围和幅度,提高身体素质。研究表明,参加武术锻炼的同学背肌、腹肌、腿肌力量比未参加训练同学有明显提高。武术锻炼也促进了其他技能的提高,不少人还在田径、舞蹈等比赛上取得了好成绩。通过武术锻炼,部分同学的视力也有所提高,有的还消除了失眠的现象,对于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大有好处。2、武术锻炼可以改善呼吸系统的功能。武术很重视对呼吸的要求,在练习中要求做到“起吸落呼,开吸合呼,以气助力”,这些要求完全符合呼吸运动的规律。武术套路中,一套初级拳打下来,要恢复平静呼吸约需8——9分钟,相当于5000米跑的强度。在运动过程中,我们的肺活量无形得到锻炼,使肺活量增大。肺活量的增大,说明我们的肺组织弹性增大,能过呼出更多的废气,吸入更多的新鲜空气。3、武术锻炼可以提高心血管的功能。套路是武术的最高表现形式,一个套路多则由60几个动作,少则也有40几个动作组成。打完一整套内脏器官要承受很大的运动量,脉搏增至175次/分。要知道,我们平静时的正常脉搏,普通人最多不过80几次/分,而优秀的运动员在平静时的脉搏甚至只会有50几次/分。这说明学练武术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是十分明显的。二、武术与健美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健美是现代人努力追求的时尚。其实,现代武术,尤其是的武术基本功训练,本身就是很好的健美术。武有云:“宁练筋长三分,不练肉厚一寸。”就是说,练功就要使韧带、肌腱、肌肉的伸展性增长,要避免僵肉隆起成堆。因为武术中的每一个动作,都是由屈伸、收展、旋动、环转等组成,肌肉、韧带的柔韧性好,才能使肢体伸展或缩小到动作规格要求的幅度。事实上,武术基本功训练和风行的健美操、舞蹈、戏曲等的形体训练具有同样的功效,尤其足、腿部的柔韧性训练,这种功效首先显现在有助于人体的增高方面。例如,在《我在舞中飞》的一篇文章报道了中国当代最年轻的国际舞蹈家——黄豆豆当年未进舞蹈学校将腿“拉”长4厘米的事实:1987年,10岁的黄豆豆报考北京舞蹈学校,按照男舞蹈演员的身体比例标准,下肢硬比上身长12厘米以上,但黄豆豆的下肢只比上身长8厘米,因此被舞蹈学校拒之门外。学舞心切的黄豆豆问妈妈:“有什麽办法能让我的腿长长一点吗?”于是妈妈请教了医院的专家,制定了一套“下肢加长”的训练土方法,就是采用各种方法拉长下肢及跟腱的韧带。1989年12岁的黄豆豆的下肢已经比上肢长了12厘米,并在报考上海舞蹈学校时,在全国600多名考生中名列总分第一。这个实例告诉我们,只要适当地加强形体训练,尤其是腿部的柔韧性训练,就挥或多或少地增长身高,特别是在少年儿童的身体发育期间效果更为显著。因为少年儿童期肌肉伸展性好,韧带易于拉长,骨骼的韧性大,加强柔韧性训练收效快而不易受伤。武术运动不仅能够促进身高的增长,而且对人体躯干形态产生良好的影响。长拳运动对人体躯干的要求是:头顶、脖领、挺胸、收腹、塌腰,与人体正确直立姿势的要求完全一致,有利于锻炼者养成正确的身躯姿势。武术运动中大幅度、多变化的上肢运动,腰部左右扭转、前后折叠以及踢控腿等动作,又能使胸部肌群、背部肌肉群得到锻炼,使锻炼者拥有一幅苗条而不单薄,魁梧而不臃肿的健美体形。三、武术与健心我们常听说的“武术心法”,在过去不发达的时代,是武术传承的“密法”和“绝技”;而当今则是经过科学论证的一种“心理训练”。武术所谓的“心”,是指人的思维器官及其产生的思想、意识、意念,精神等,也就是所谓的“心思”、“心意”、“信神”等。在这里就要提到气功,一般气功的实质,本身就是武术气功,所以有人将太极拳、八卦掌、形意拳、武当拳等内家拳列为武术气功。在武术气功中最为典型,也是流传最为广泛的当属太极拳。当今社会,人们所承受的生理和心理压
本文标题:武术基础知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36420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