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武汉市“黑色化”的技术要求
武汉市“黑色化”的技术要求一、旧路调查和病害处理1、路面调查1)路面破损状况分类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损坏可分为五大类:裂缝、变形、接缝损坏、表层损坏和修补损坏。根据实际具体细分为:纵向、横向、斜向裂缝;破碎板或交叉裂缝、板角断裂、错台、拱起、脱空、板块活动和唧泥、边角剥落、接缝材料破损、坑洞、表面裂纹与层状剥落(露骨)等类型。2)路面破损状况调查方法裂缝、断板、破损、变形可以现场调查,板缝弯沉和弯沉差,要求用弯沉仪进行测量,脱空板板块和活动板块可根据重车行驶观察或在板附近感觉振动来判定,再有可能时,要求使用落式弯沉仪和路面探地雷达等先进的仪器设备,可更加迅速准确地判断板低脱空。(雨后观察是判断唧泥的一种简单有效的办法)。尽可能采用路面探地雷达等先进仪器设备进行旧路调查。3)路面破损状况调查内容及处理方法路面损坏状况是路面结构的物理状况和承载能力的外观反映。路面损坏状况调查是确定处理措施的依据。水泥混凝土路面损坏及处理方法损坏类型损坏特征处理方法备注纵向、横向、斜向、裂缝面板断裂成2块缝隙宽小于3mm的细裂缝补缝或采用高效砼修补剂如JS-XII型破碎板或交叉裂缝面板破裂分为3块以上换板板角断裂裂缝垂切割≥1m后,加钢筋浇筑新板稳定错台接缝或裂缝两边出现高差错台量6-12mm调坡错台量>12mm铣刨、调坡唧泥、脱空、错台等活动接缝荷载板发生弯沉,接缝或裂缝附近有沉积着基层材料或空洞板底压浆或换板接缝材料破损及老化填缝料剥落、挤出、老化和缝内无填缝料清灌缝坑洞与层状剥落面板表面出现直径为2.5-10cm深为1.5-5cm的坑洞或层状剥落环氧树脂砼补强拱起横缝两测的板体发生明显抬高切割、浇新板或或换板表面裂纹、麻面、露骨等路面表层有网状浅而细的裂纹或麻面,露骨等不作特殊处理2、路病害处理方法和技术要求为使加铺层处于良好稳定的工作状态,要求板必须稳定地支撑在基础上,对破坏严重的板块要挖除后重新铺筑,对裂缝、接缝、脱空、错台等病害也要处理。1)破碎沉陷板、严重脱空板处理对于损坏严重的旧混凝土面板,如板块出现严重的破碎、断裂与沉陷、脱空板等,则需挖除旧板浇注新板,具体施工方法如下:①清除旧板据破碎板位置放样,形状宜为正方形或长方形,并与路中心线平行垂直,边缘位置应比破碎板宽出30cm。按放样位置锯缝,缝深应大于面板厚度的2/3,当锯缝位置距离纵、横缝不足1m时可将整块板全部挖除。用冲击钻等机械装置或钢钎沿锯缝位置凿除破碎板,凿除时应注意保护基层及周边混凝土路。②浇筑新板面要求新混凝土板强度不应小于旧混凝土板强度,材料应选用早期强度高、后期强度稳定且收缩性小的混凝土,并按要求掺外加剂以控制其凝结时间,防止过早凝结或影响开放交通时间。新浇筑的混凝土板用普通混凝土,掺加剂可用早强膨胀剂。混凝土配合比组成需经试验确定。混凝土板浇筑后要喷洒养护剂并保证一定的温度和湿度进行养生,达到初期强度可承受车辆荷载时,才可开放交通。2)脱空板处理唧泥、活动接缝和错台均可归为脱空板。一般脱空板,可以通过板底压浆进行板底补强。板底压浆是在混凝土面板底部有脱空处钻孔,通过孔洞利用高强压力将流质材料压入脱空空隙,流质材料凝固后产生一定的强度,对面板产生均匀承托的作用,达到稳固板块的目的。①压浆材料压入板底的材料应具备以下特征:一是颗粒粒径小、流动性大,能顺利进板底空隙;二是弱收缩性,能充分真充板底空隙;三是应具备比较高的强度以承受车辆荷载的作用。我们选用水泥粉煤浆,采用较低的水灰比就可达到较好的流动性,且强度较高,收缩量小。②压浆设备主要有:钻孔设备、制浆设备、压浆设备、紧固装置。③工艺流程具体的工艺流程为:定位→钻孔→制浆→压浆→压浆孔→封堵→交通控制→弯沉检测。定位:根据外观及弯沉检测相结合的方法调查唧泥脱空板,标画钻孔位置。钻孔:使用钻孔取芯机按标定的位置钻孔,钻孔深度与板厚一致,孔径与压浆头直径相匹配。制浆:按要求的配合比将材料在灰浆拌合机中拌合,至均匀无灰团方可使用,使用中应持续拌合,防止沉淀。压浆:用灰浆泵将拌合好的灰浆由压浆机孔压入混凝土板底,压力控制在0.2~0.4MPa左右,直至邻孔或接缝中溢浆或无溢浆而板块略有上升为止。压浆过程中溢浆的孔应及时用木塞封堵,防止压力过度散失。注浆孔也要在压浆头拔出后及时用木塞封堵,防止灰浆反流。所有木塞应保持3~5分钟方可拔除。压浆孔封堵:木塞拔除后,用灰浆或取出的混凝土芯样将压浆孔封严。交通控制:压浆完成后的板块,禁止车辆通行,待灰浆强度达到5MPa以上时方可开放交通,一般需要3天。弯沉检测:压浆完成3天后,采用标准轴载车或贝克曼梁复测压浆板四角的回弹沉值,当弯沉值超过0.3mm时,应重新钻孔补压。④压浆效果检验混凝土板底压浆的目的在于真充板底空隙,给板块提供一均匀的承托,通过以下几种方法来检验压浆效果。A、浆前后重型车辆通过脱空板时的位移情况(限于压浆前有明显垂直位移的板块),压浆前后对比相当明显,板的翘动幅度明显降低,垂直位移大幅度减小。B、钻孔取芯检查灰浆充填情况。C、采用标准轴载或贝克曼梁逐块检测压浆板四角的弯沉值。通过板底压浆处理,板的弯沉值可明显的减少,稳定性增强。但是,压浆工艺施工要求严格,施工周期长,因此,在城市道路改造工程中较少采用。有条件时也可以采用换填和换板处理。3)土基、基层处治若混凝土板破坏是由于路基、基层原因引起,则首先应处理路基与基层。路基采用换填低标号砼方法处理。路基处理时应注意对下方管线的保护。路基处理完毕后可立即用水泥稳定碎石铺筑新基层,水泥碎石宜采用集中机械拌合,水泥剂量控制在6%以内,碎石要求连续级配。水泥碎石拌合要均匀,含水量略大于最佳含水量。要求分层压实,每层厚度不超过15cm。用自行式振动夯压6遍,拐角部分要用人工夯或其它夯实机具专门处理。如果施工条件不好,基层处理也可采用C15水泥砼浇筑。4)错台处理错台现象如由基层过软引起,则首先处理好基层,防止进一步不均匀学陷。处理方法通常与板底脱空处理基本相同。接缝稳固时,错台小于1cm,可不处理;错台较大,要求调坡、铣刨或破除新建。如果加铺方案中考虑了较厚的补强层,则可不考虑错的影响。如果接缝不稳固,则按弯沉控制,进行处理。接缝两侧板块的弯沉差控制接缝两侧板块的弯沉差,即在接缝区一侧板块上加载,接缝两侧弯沉的差值取下正值。对于相邻两板弯沉差大于等于0.06mm的接缝,在接缝两边各50cm进行全深度切割,清除切割的旧板,目测基层,老基层板体性差,则下挖至板体性好的层面,用C15混凝土修复基层,然后浇筑C30混凝土与原有道面平齐。如果接缝活动较大,则按活动板处理。5)原路面一般接缝处理在沥青加铺层施工前对原路面的纵横向接缝及路面裂缝,要全部进行清缝。原水泥混凝土板的接缝采用清缝机清缝,选用性能良好的密封材料机械嵌缝。清缝要干净、无杂物,灌缝要饱满,灌缝材料可用聚氯乙烯胶泥类等粘结性强、回弹性与温度稳定性好的材料。不得使用热沥青。对于接缝剥落严重的地方用沥青砂等材料进行修补。6)缺边、断角板快处理板角断裂等一般由行车荷载作用引起应力集中造成的。对于长和宽大于1m且伴随下沉、破碎的。处理方法同破碎板。对于长和宽小于1m,或仅出现断裂的采取灌缝处理。7)其它一些非法构性破坏如表面起皮、露骨、剥落、麻面等,由于其只影响到原有路面行车舒适性,而当对老路进行改建、旧混凝土路面做基层时,这些形式的损坏对整个路面结构承载力和行车舒适影响不大,不予特殊处理。8)中央分隔带花坛拆除后,浇筑与现状板等厚的C30砼下面层,特殊地段可采用钢筋砼。二、加铺路面级结构层1、上面层(1)上面层厚度5cm的采用AC-16I,对于厚度为3~4cm时采用AC-13I.(2)考虑到武汉市温度和车辆荷载及行车速度的影响,以及城市道路交叉口多、公交停车站多等特点,以及考虑到雨水的影响,在设计中采用密实级配,加强级配设计,减小沥青混合料的孔隙率,减少路面的渗入;采用优质骨料和有效的抗剥落措施,防止由于骨料和沥青包裹层脱落而引起的结构水损害,避免沥青混凝土丧失强度;交通量大的路段,采用改性沥青,增加路面强度,防止路面微裂缝的产生和发展,提高路面使用年限。2、下面层两层结构中下面层为AC-25I;三层结构中中面层为AC-25I,下面层为AC-25II.三、排水要求设计中的排水问题主要是:1、加强现状排水管网疏浚,确保原设计管网的通畅;2、局部渍路段,结合现有管网,适当进行排水管的改造,加快路表水的排放速度。3、对于层间水的问题,我们在桥面的加铺中都做了详细设计:即在桥面底层设置防水层,同时在桥面铺装外缘,埋设螺旋排水管,将层间水排除。道路加铺设计中,上面两层为密级配不透水层,要求施工中严格控制混凝土的孔隙率水、稳定性和压实度,尽量减少层间水。四、材料和施工要求在设计中,我们采用了改性沥青、沥青玛蹄脂、沥青加强纤维、土要布、玻璃格栅等多种新材料、新工艺,来确保我们的设计更科学、更合理、更安全、更耐用、更美观。同时,由于沥青混凝土的拌合和施工对工艺、质量要求较高,因此对施工队伍的资质、素质、业绩、信誉都应有严格的要求,以确保施工产品能够达设计的要求和目的。1、加铺沥青砼前的路面处理要求(1)按前述要求处理有缺陷的砼板和基础。(2)现有水泥砼板接缝内的尘土及杂物应清除干净,采用聚氯乙烯胶泥填缝。现有水泥砼板应有清、灌缝后用水冲洗,等表面干燥后(或用空压机吹干净),布洒粘层沥青。(3)粘层沥青(粘层油)为了保证沥青加铺层的层间结合力,砼表面和沥青层间均要求布洒粘层油。粘层油要求采用沥青洒布喷洒,洒布时要求保持稳定的速度和喷洒量,喷洒要求均匀,边角处要求人工均匀涂刷。粘层油洒布后应紧接铺筑沥青层,但必须待破乳、水分充分蒸发后铺筑。粘层沥青(粘层油)采用SBR乳化改性沥青。SBR乳化改性沥青技术指标指标要求试验方法1.18mm筛上剩余量(%)≤0.3JTJ02-93贮存稳定性(%)5d≤51d≤1粘度C253(秒)≥16蒸发残留物含量(%)≥55残留物性质针入度(25℃,0.1mm)40~100延度15cm5℃,cm>50>10软化点,℃>50用于水泥砼表层,洒布量为0.4L/m3,以利于沥青混凝土铺装层与水泥砼面层的结合。用于沥青层之间,洒布量为0.2~0.3L/m3以利于沥青混凝土铺装层之间的结合。在有污染物、下雨和结露情况下不允许布洒施工,施工时温度应高于露点温度3℃。2、防裂层(1)土工布材料及施工技术要求采用绦纶丝单面烧毛土工布断裂延伸率45~70%,断裂强度﹥8kN/mCBR顶破强度﹥1.4kN熔点(℃)>200℃厚度<1.5mm具有优良的耐腐蚀性。沥青浸透能力强。铺筑土工布应先将现砼板清除干净,并将接缝清、灌缝至饱满,然后洒布粘层油,每平方米用量约0.4L/m2,再铺设土工布,土工布烧毛的一面向上,其上再洒布粘层油,每平方米用量约0.4L/m2。贴缝宽度每边50cm,纵缝与横缝处不得重叠,土工布要求粘贴平整、稳固。沥青面层施工方法与普通路面面层施工方法一致。但应严格控制运送混合料车辆的出入,在土工布禁止转向,刹车和直接倾泻混合料。为确保土工布与板块粘接牢固,必须保证土工布粘接4小时后方可铺筑沥青混凝土。(2)玻纤格栅材料及施工技术要求为了减少或延缓反射裂缝的产生,延长沥青砼路面的使用寿命,在沥青砼路面中,设计采用玻璃纤维土工格栅。格栅要求采用自粘式玻璃纤维土要格栅,网格尺寸约为25×25mm见方,漏空率要求大于70%。延伸度4%,抗拉强度>50kN/m。熔点(℃)>200℃。单位面积重量大于300克/平方米。具有优良的耐腐蚀性。玻纤格栅横向搭接15厘米,并根据摊铺方向,将后一端压在前一端邻之下;纵向应搭接10厘米,横向采用固定器固定。纵向搭接处采用固定器固定,固定间距1米。沥青面层施工时应严格控制非运送混合料的车辆出入,在格栅层上禁止转向,急刹车和直接倾泻混合料脚料,以防止玻纤格栅被损伤。沥青混凝土面层为三层时,玻纤格栅铺筑于机动车道的下面层与中面层沥青砼之间;沥青混凝土面层为两层时,不设玻璃格栅。(3)纤维要求采用聚合聚脂纤维,抗拉强度大于500MPa,断裂延伸率
本文标题:武汉市“黑色化”的技术要求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36438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