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武胜中学2014春高一4月月考生物试题二层次1080
1武胜中学高一2014年上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命题人:王小华审题人:侯爱华第Ⅰ卷(共5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1—30小题每题1分,31—40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在高等生物受精卵的形成过程中()A.同源染色体配对B.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C.合子中染色体数目是精子与卵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之和D.会发生DNA的复制2.如图是某同学建构的精子形成过程中的染色体变化模型,存在错误的是()3.一个精原细胞和一个卵原细胞可产生多少种精子和多少种卵细胞(不考虑交叉互换)A.21B.不确定,不确定C.44D.414.一个含有A和a,B和b,C和c三对同源染色体的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4个精子,这4个精子的染色体组成可能是()A.BbC、Bbc、Aac、AaCB.ABc、ABC、aBC、ABCC.ABc、abC、ABc、abCD.ABC、abc、aBC、Abc5.如图是部分同学在“建立减数分裂中染色体变化的模型”实验中制作的细胞分裂的模型,其中错误的是()6.10个初级卵母细胞和5个初级精母细胞,如果全部发育成熟,受精后最多可能产生的新个体的数目是()A.5个B.10个C.15个D.20个7.已知某植物的体细胞中有3对同源染色体,如图为细胞分裂某一时期的模式图,该细胞处于()。A.有丝分裂后期B.有丝分裂末期2C.减数第一次分裂D.减数第二次分裂8.下列不.属于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意义的是()A.有利于生物的生存和进化B.维持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C.能够基本保持亲本的一切遗传性状D.对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9.下图是细胞分裂和受精作用过程中,核DNA含量和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据图分析可得出()。A.a阶段为有丝分裂、b阶段为减数分裂B.M点时细胞中的DNA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C.GH段和OP段,细胞中含有的染色体数目是相等的D.OP段发生了核DNA含量的加倍10.下列关于减数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减数分裂包括两次连续的细胞分裂②在次级卵母细胞中存在同源染色体③着丝点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一分为二④减数分裂的结果,染色体数减半,DNA分子数不变⑤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导致染色体数目减半⑥联会后染色体复制,形成四分体⑦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A.①②③B.④⑤⑥C.①⑤D.⑥⑦11.下列各组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A.狗的黑毛和白毛B.豌豆的黄粒和圆粒C.棉花纤维的长和粗D.鼠的白毛和马的棕毛12.在豌豆杂交实验中,高茎与矮茎杂交,F2中高茎和矮茎的比为787∶277,上述实验结果出现的根本原因是()A.显性遗传因子对隐性遗传因子有显性作用B.F1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C.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D.F1产生配子时,显性遗传因子和隐性遗传因子彼此分离13.通过测交不.能推测被测个体()A.产生配子的数量B.产生配子的比例C.遗传因子组成D.是否是纯合子14.大豆的紫花和白花为一对相对性状。下列四组杂交实验中,能判定性状显隐性关系的是()①紫花×紫花―→紫花②紫花×紫花―→301紫花+101白花3③紫花×白花―→紫花④紫花×白花―→98紫花+107白花A.①和②B.③和④C.①和③、D.②和③15.正常人(B)对苯硫脲感觉味苦,对苯硫脲没有味觉叫味盲(b)。若几对夫妇子代味盲率分别是25%、50%、100%,则双亲的遗传因子组成依次是()①BB×BB②bb×bb③BB×bb④Bb×Bb⑤Bb×bb⑥BB×BbA.①③④B.④②⑤C.⑤④②D.④⑤②16.两株高茎豌豆杂交,后代高茎和矮茎的比例如图所示,则亲本的遗传因子组成为()A.GG×ggB.GG×GgC.Gg×GgD.gg×gg17.人的双眼皮对单眼皮是显性,一对双眼皮的夫妇生了四个孩子,三个单眼皮,对这一现象的最好解释是()A.3∶1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B.单眼皮与双眼皮不是由一对遗传因子决定的C.含有隐性遗传因子的精子容易和含有显性遗传因子的卵子结合D.这对夫妇都含有单眼皮遗传因子,每一胎中都有出现单眼皮的可能,其概率为1/418.在香水玫瑰的花色遗传中,红花、白花为一对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遗传因子的控制(用R、r表示)。从下面的杂交实验中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杂交组合后代性状一红花A×白花B全为红花二红花C×红花D红花与白花之比约为3∶1A.红花为显性性状B.红花A的遗传因子组成为RrC.红花C与红花D的遗传因子组成不同D.白花B的遗传因子组成为Rr19.某男子患白化病,他父母和妹妹均无此病,如果他妹妹与白化病患者结婚,生出病孩的概率是()A.1/2B.2/3C.1/3D.1/420.下列各项实验中应采取的最佳交配方法分别是()①鉴别一只白兔是否为纯合子②鉴别一株小麦是否为纯合子③不断提高水稻品种的纯合度④鉴别一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A.杂交、测交、自交、测交B.测交、自交、自交、杂交C.杂交、测交、自交、杂交D.测交、测交、杂交、自交21.孟德尔的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具有1∶1∶1∶1比例的是()①F1产生配子类型的比例②F2表现性状的比例③F1测交后代类型的比例④F1表现性状的比例⑤F2遗传因子组成的比例A.②④B.①③C.④⑤D.②⑤22.火鸡的性别决定方式是ZW型(♀ZW,♂ZZ)。曾有人发现少数雌火鸡(ZW)的卵细胞未与精子结合,也可以发育成二倍体后代。遗传学家推测,该现象产生的原因可能是:卵细胞与其同时产生的三个极体之一结合,形成二倍体后代(WW的胚胎不能存活)。若该推测成立,理论上这种方式产生后代的雌雄比例是()4A.雌∶雄=1∶1B.雌∶雄=1∶2C.雌∶雄=3∶1D.雌∶雄=4∶123.已知某一动物种群中仅有Aabb和AAbb两种类型个体,Aabb∶AAbb=1∶1,且该种群中雌雄个体比例为1∶1,个体间可以自由交配,则该种群自由交配产生的子代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比例为()A.1/2B.5/8C.1/4D.3/424.遗传因子组成为AabbDD的个体自交后,其后代表现型的比例接近于()A.9∶3∶3∶1B.3∶3∶1∶1C.1∶2∶1D.3∶125.已知豚鼠中毛皮黑色(D)对白色(d)为显性,粗糙(R)对光滑(r)为显性,如果用毛皮黑色光滑的豚鼠与毛皮白色粗糙的豚鼠杂交,其杂交后代产生表现型为黑色粗糙的18只,黑色光滑的16只,白色粗糙的17只,白色光滑的19只,则亲本最可能的遗传因子组成是()A.DDrr×DDRRB.DDrr×ddRRC.DdRr×DdRrD.Ddrr×ddRr26.如果已知子代遗传因子组成及比例为1YYRR∶1YYrr∶1YyRR∶1Yyrr∶2YYRr∶2YyRr,并且也知道上述结果是按自由组合定律产生的,那么双亲的遗传因子组成是()A.YYRR×YYRrB.YYRr×YyRrC.YyRr×YyRrD.YyRR×YyRr27.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如果F2的分离比分别为9∶7、9∶6∶1和15∶1,那么F1与双隐性个体测交,得到的分离比分别是()A.1∶2∶1、4∶1和3∶1B.3∶1、4∶1和1∶3C.1∶3、1∶2∶1和3∶1D.3∶1、3∶1和1∶428.某种鼠中,毛的黄色基因Y对灰色基因y为显性,短尾基因T对长尾基因t为显性,且基因Y或T在纯合时都能使胚胎致死,这两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有两只黄色短尾鼠交配,它们所生后代的表现型比例为()A.9∶3∶3∶1B.4∶2∶2∶1C.3∶3∶1∶1D.1∶1∶1∶129.番茄的红果(A)对黄果(a)是显性,圆果(B)对长果(b)是显性,且遵循自由组合定律,现用红色长果与黄色圆果番茄杂交,从理论上分析,其后代的基因型数不可能是()A.1种B.2种C.3种D.4种30.某紫花植株自交,子代表现为紫花植株∶白花植株=9∶7,则正确的是()A.该性状可以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B.子代紫花植株中能稳定遗传的占1/16C.子代白花植株的基因型有3种D.亲代紫花植株测交后代紫花∶白花为1∶131.对下列各图所表示的生物学意义的描述,正确的是()5A.甲图中生物自交后产生基因型为Aadd个体的概率为1/6B.乙图细胞若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则该生物正常体细胞的染色体数为4条C.丙图家系中男性患者明显多于女性患者,该病最有可能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D.丁图表示某果蝇染色体组成,其配子基因型有AXW、aXW两种32.下图能正确表示基因分离定律实质的是()33.用两个圆形南瓜做杂交实验,子一代均为扁盘状南瓜。子一代自交,子二代出现扁盘状、圆形和长形,三者比例为9∶6∶1,现对子二代中的圆形南瓜做测交,则后代中扁盘状、圆形和长形三种南瓜的比例为()A.2∶0∶1B.0∶2∶1C.5∶0∶1D.0∶5∶134.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与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杂交,两对基因独立遗传,则后代中()A.表现型4种,比例为9∶3∶3∶1,基因型9种B.表现型2种,比例为3∶1,基因型3种C.表现型4种,比例为3∶1∶3∶1,基因型6种D.表现型2种,比例为1∶1,基因型3种35.某哺乳动物毛的颜色有白色和灰色两种,毛的长度有长毛和短毛两种。现用纯合白色长毛亲本与纯合灰色短毛亲本杂交,得到的F1全为白色短毛个体,F1雌雄个体自由交配得F2,结果符合自由组合定律。下列对F2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F2中短毛与长毛之比为3∶1B.F2有9种基因型,4种表现型C.F2中与亲本表现型相同的个体大约占3/8D.F2中灰色短毛与灰色长毛个体杂交,得到两种比例相同的个体36.豌豆子叶的黄色(Y)、圆粒种子(R)均为显性。两亲本豌豆杂交的F1表现型如右图所示。让F1中黄色圆粒豌豆与绿色皱粒豌豆杂交,F2的性状分离比为()A.9∶3∶3∶1B.3∶1∶3∶1C.1∶1∶1∶1D.2∶2∶1∶137.人的X染色体和Y染色体大小、形态不完全相同,但存在着同源区(Ⅱ)和非同源区(Ⅰ、Ⅲ)(如下图所示)。由此可以推测()A.Ⅱ片段上有控制男性性别决定的基因B.Ⅱ片段上某基因控制的遗传病,患病率与性别有关C.Ⅲ片段上某基因控制的遗传病,患者全为女性D.Ⅰ片段上某隐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638.喷瓜有雄株、雌株和两性植株,G基因决定雄株,g基因决定两性植株,g-基因决定雌株。G对g、g-是显性,g对g-是显性,如:Gg是雄株,gg-是两性植株,g-g-是雌株。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Gg和Gg-能杂交并产生雄株B.一株两性植株的喷瓜最多可产生三种配子C.两性植株自交不可能产生雌株D.两性植株群体内随机传粉,产生的后代中,纯合子比例高于杂合子39.下列关于遗传实验和遗传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A.非等位基因之间自由组合,不存在相互作用B.杂合子与纯合子基因组成不同,性状表现也不同C.孟德尔巧妙设计的测交方法只能用于检测F1的基因型D.F2的3∶1性状分离比一定依赖于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40.下图为某家族甲、乙两种遗传病的系谱图。甲遗传病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乙遗传病由另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这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已知Ⅲ-4携带甲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但不携带乙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下面说法错误的是()A、甲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乙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B、Ⅱ-2的基因型为AaXBXb,Ⅲ-3的基因型为AAXBXb或AaXBXb。C、Ⅳ-1的这两对等位基因均为杂合的概率是10/36。D、若Ⅳ-1与一个正常男性结婚,则他们生一个患乙遗传病男孩的概率是1/8。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41.(10分)下图甲A、B、C、D表示某哺乳动物(2n)在有性生殖过程中不同时期的细胞,a、b、c、d表示某4种结构或物质在不同时期的数量变化。下图乙表示动物体内的3个正在分裂的细胞。7(1)根据图甲判断b、c、分别是指什么结构或物质:b______;c________。(2)图乙中动物的性别是________性,C可能表示的细胞是________。(3)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是在图乙中的________细胞完成。42.(10分)
本文标题:武胜中学2014春高一4月月考生物试题二层次1080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36458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