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毕节学院课程考核管理办法
1《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大纲一课程说明1.课程基本情况课程名称:计算机应用基础英文名称:BasicsofComputerApplications开课专业:各专业开课学期:1/2学分/周学时:4/4(理论2学时/实验2学时)课程类型:公共基础必修课2.课程性质(本课程在该专业的地位作用)计算机应用基础是高等教育各专业必修的公共基础课,它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课程。内容着重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操作技能,并兼顾实用软件的使用和计算机应用领域的前沿知识,其任务是使学生掌握计算机应用的基础知识,具有操作和使用微机系统的基本能力。3.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和任务本课程旨在使学生了解和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并使大部分学生能通过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B或者一级MS),课程基本要求如下:具有计算机的基础知识;了解微型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了解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掌握Windows的使用方法;了解文字处理和表格处理的基本知识,掌握Windows环境下Word和Excel的基本操作,熟练掌握一种汉字(键盘)输入方法;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掌握因特网(Internet)的电子邮件及浏览器的使用;具有计算机安全使用和计算机病毒防治的知识;了解演示文稿幻灯片灯片的基本知识及制作。4.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关系、教材体系特点及具体要求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关系:计算机应用基础是基础学科,很多专业都与计算机有着紧密联系,涉及的学科领域广泛,只有学好基础,才能进一步学习好自己2的专业知识,如果学生对计算机的一些最基础的操作都成问题,在开展其他的计算机类课程就会比较困难。教材体系特点及具体要求:本课程分八章。重点阐述了计算机的基本操作以及Office2003的使用方法和应用技巧;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常识,熟练使用Internet,可以在网上查询信息,电子邮件。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应考者对计算机的基本原理以及相关操作有一个全面和正确的了解。应考者具体应达到以下要求:(1)、了解计算机的相关基础知识和操作;(2)、掌握Word、Excel、Powerpoint软件的使用,并能很好地运用到实践当中。5.教学时数及课时分配二教材及主要参考书教材:《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XP版》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主编:师书恩,蒋加伏主要参考书:《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MSOffice教程》教育部考试中心南开大学出版社章(专题)主要内容学时安排1计算机系统基础82WindowsXP基础123Word2003164Excel2003125PowerPoint200386计算机网络基础47Internet应用基础88常用工具软件4合计学时723三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说明1、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在多媒体教室进行教学,对软件的使用进行现场操作讲解;2、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实验课教师布置实验任务,以学生动手操作为主,教师及时辅导,以使学生及时掌握所学的内容。四成绩考核办法本课程期末考试采用上机考试作为考核方式,最后成绩期末考试成绩占70%,平时成绩占30%。,参照平时学生作业,考勤,上机情况作为平时成绩,期末总评成绩=平时成绩占*30%+期末考核成绩*70%,期末考试题型参照国家等级考试一级B或者一级MS考试题型。五教学内容第一章计算机系统基础(8学时)一、教学目的掌握计算机的整体结构;掌握正确的开/关机程序;掌握键盘的分区及主要键的作用与功能;熟练掌握鼠标与键盘的用法(指法),并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英文盲打60字符/分钟以上)。二、教学重点正确的开/关机程序;正确的指法。计算机的基本概念、发展、分类与应用;信息在计算机中的表示;微机硬件部件的组成、性能指标;微型计算机系统组成三、教学难点二进制及存储容量的表示;硬件分类及用途、特点;系统软件。四、讲授要求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概念、发展、分类与应用;掌握信息在计算机中的表示;了解计算机的组成原理及工作原理(硬件、软件、指令、程序、程序设计语言);4了解微机硬件部件的组成、性能指标;掌握微型计算机系统组成。五、讲授要点1.1计算机基本概念和发展1.1.1计算机的基本概念计算机是一种自动、快速进行大量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的现代化电子设备。1.1.2计算机的发展简史电子管阶段、晶体管阶段、中小规模集成电路阶段、超大规模集成电路阶段。1.2计算机的分类和应用1.2.1计算机的分类1.按工作原理分类:数字计算机,模拟计算机,数字模拟计算机;2.按适用范围分类: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3.按性能分类:微机,小型机,中型机,大型机,巨型机,工作站,服务器。1.2.2计算机的应用领域1.科学计算:天气预报、地震分析、导弹拦截等;2.数据处理(信息处理):数据库、企业管理、办公自动化;3.计算机控制(实时控制):飞行控制、加工控制、VCD播放控制等;4.辅助工程:辅助设计(CAD)、辅助制造(CAM)、辅助教学(CAI)、辅助测试(CAT)等;5.嵌入式应用;6.人工智能(AI)。1.3计算机基本工作原理及硬件系统组成1.3.1计算机基本工作原理简单了解控制器、运算器、存储器和输入输出设备。1.3.2硬件系统组成PC机的内部结构、中央处理器CPU、内存、输入与输出设备等。1.4计算机软件基础1.4.1操作系统5是自动管理计算机中硬件资源和软件资源的一组大型程序。1.4.2程序设计和语言把各种计算机语言编写的源程序翻译成计算机能直接执行的目的程序的软件。1.5数据在计算机中的表示与存储1.5.1数据在计算机中的表示计算机中的常用数制(二进制、八进制和十六进制)数制之间的转换。1.5.2数据在计算机中的存储位(bit)、字节(Byte)。六、实验及实践要求指法练习、数值转换、熟悉软硬件、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模拟软件选择题部分第二章WindowsXP基础(12学时)一、教学目的掌握中文WindowsXP的桌面组成及操作方法;学会使用中文WindowsXP的帮助;熟练掌握中文WindowsXP的中文输入法的使用。二、教学重点中文WindowsXP的桌面组成及操作方法;使用中文WindowsXP的帮助;中文WindowsXP的中文输入法的使用。三、教学难点中文WindowsXP的桌面组成及操作方法。四、讲授要求了解中文WindowsXP的特点;中文WindowsXP的安装方法;掌握相关概念和设置。五、讲授要点2.1桌面组成及相关操作2.1.1桌面组成6桌面图标、开始按钮和开始菜单、任务栏。2.1.2桌面操作桌面属性设置、任务栏操作等。2.2资源管理器中文件管理2.2.1文件的命名文件命名规则。2.2.2文件的选取文件的单选、多选、全选方法。2.2.3文件的简单操作文件新建、命名、复制、剪切、粘贴、删除、属性设置方法。2.3控制面板的设置2.3.1鼠标的设置鼠标的左右键切换、指针设置方法。2.3.2显示属性设置桌面设置、屏幕保护设置方法。2.3.3用户设置创建用户、密码设置方法。2.4附件工具及帮助的使用2.4.1画图的使用简单的绘图工具介绍。2.4.2系统工具的使用磁盘碎片整理及清理。六、实验及实践要求文件及文件夹的基本操作练习;电脑相关属性设置;附件工具的使用。第三章Word2003(16学时)一、教学目的7了解MicrosoftOffice2003组件;掌握Word2003的窗口组成;掌握在Word2003中进行文本录入、编辑等操作方法;熟练掌握Word2003中文档排版方法——文字排版、段落排版;掌握Word2003中表格数据的输入、编辑;Word2003中表格边框和底纹的设置;图文高级混排。二、教学重点熟练掌握Word2003中文档排版方法——文字排版、段落排版;掌握Word2003中表格数据的输入、编辑;Word2003中表格边框和底纹的设置;图文高级混排三、教学难点高级排版四、讲授要求掌握常用排版技巧五、讲授要点3.1Word2003窗口组成3.1.1窗口的启动介绍Word2003几种启动方法。3.1.2窗口的组成部分窗口标题栏、工具栏、编辑区。3.2文档的基本操作3.2.1文档的建立建立的途径及类型。3.2.2文档的保存工具栏的保存按钮、菜单中的保存选项。3.2.3文档的密码设置介绍如何设置文档密码。3.3文档的编辑3.3.1文档的选定一句、一段、一行、全选的文档选择方法。3.3.2文档的位置改变文档复制、剪切、粘贴、删除等。83.3.3文档的替换无格式替换、有格式替换。3.4文档的排版3.4.1字体设置字体、字型、字号、颜色、间距、效果设置等。3.4.2段落设置段落缩进、间距设置。3.4.3边框底纹设置段落边框、底纹设置等。3.4.4背景设置背景、水印等设置方法。3.5Word2003的表格操作3.5.1表格的制作定制表格、绘制表格的方法。3.5.2行列的基本操作行列插入、删除操作。3.5.3单元格操作合并、拆分单元格等。3.5.4表格格式设置表格颜色、线形、底纹设置。3.5.5基本计算表格求和、求平均、排序操作方法。3.6Word2003的图片图形处理及图文混排3.6.1图片的插入来自文件、来自剪贴画的图片的插入方法。3.6.2图片的处理图片工具栏的操作。3.6.3图形的绘制图形的绘制工具的运用和处理。六、实验及实践要求9对给定文本进行指定编辑和排版;制作表格;图文混排;第四章Excel2003(12学时)一、教学目的了解EXCEL功能及特点;掌握EXCEL启动、退出、工作界面组成;熟练掌握EXCEL文件的基本操作;熟练掌握处理工作薄中的工作表的方法;熟练掌握工作表的格式化;熟练掌握公式及函数的使用;了解数据库操作;掌握表格打印二、教学重点工作表与工作薄的关系;文本、数值及日期的输入;自动填充数据;条件选定及条件格式;单元格格式对话框;公式及函数;数据筛选、汇总三、教学难点公式及函数四、讲授要求熟练掌握公式及函数的使用;了解数据库操作。五、讲授要点4.1基本概念4.1.1电子表格中的基本概念工作表、工作簿、单元格、填充柄的概念。4.2Excel2003的基本操作4.2.1范围的选取单选、多选、全选、整行选定、整列选定的方法4.2.2行列的插入几种行列的插入方法。4.2.3行列的删除几种行列的删除方法。4.2.4自动填充填充的方法及效果。4.3公式与函数的应用104.3.1公式的应用公式编辑器插入以及使用方法。4.3.2函数的应用函数的插入方法,及函数参数的使用。4.4排序、筛选、分类汇总与数据透视4.4.1排序排序的方法及应用。4.4.2筛选自动筛选、高级筛选。4.4.3分类汇总分类汇总方法及应用。4.4.4数据透视数据透视方法及应用。4.5图表操作4.5.1图表的创建图表创建的方法以及几种类型的选择。4.5.2图表创建过程中的相关设置图表标题、百分比显示等。4.5.3图表创建完成后的格式设置不同区域的字体、字型、字号、颜色、底纹设置方法。六、实验及实践要求制作学生成绩表,利用公式及函数进行相关计算,设置格式,进行数据分析,并插入成图表。第五章PowerPoint2003(8学时)一、教学目的熟练掌握PowerPoint软件的使用方法。二、教学重点PPT运用技巧,版面安排三、教学难点11色彩搭配四、讲授要求掌握PowerPoint对象导入、导出方法及动画设计技巧;掌握PowerPoint课件的制作步骤及演示方法。五、讲授要点5.1使用PowerPoint加工制作课件素材5.1.1软件的启动双击图表、从开始菜单中打开等。5.1.2软件的功能介绍制作课件的基本工具。5.2PowerPoint课件的整体布局5.2.1界面介绍窗口的组成及相关功能。5.2.2课件制作的思想介绍网状结构。5.3PowerPoint课件的制作技巧。5.3.1制作方法体现结构,逐层细分。5.3.2基本编辑字体及段落设置方法。5.3.3超级链接按结构将内容链接起来,形成网状结构。5.3.4设置相关动画及音效自定义动画、声音播放的设置。六、实验及实践要求实验:POWERPOINT的使用实践要求:了解POWERPOINT的特点和功能,努力掌握POWERPOINT课件制作
本文标题:毕节学院课程考核管理办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36537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