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金融/证券 > 金融资料 >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经济资本要求实证研究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经济资本要求实证研究作者:王光升学位授予单位:中国海洋大学相似文献(10条)1.学位论文许林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ORM)之初探2006近几年来频频发生的金融大案告诫我们,国内商业银行的操作风险形势不容乐观,面对国内商业银行对操作风险相关知识知之甚少和管理水平相对低下的状况,如何尽快建立起完善的操作风险管理架构,如何引入先进的风险管理技术己成为国内银行业的当务之急。本文的研究将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该领域研究的不足。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核心可以归纳为三个问题,即“商业银行面临哪些风险?”、“谁来管理这些风险?”和“如何管理这些风险?”,操作风险管理亦是同样道理。作者即是围绕上述三个问题展开的。本文共分为二个部分。第一个部分,识别篇,主要回答了“什么是操作风险?”、“商业银行面临哪些操作风险?”和“这些操作风险有些什么特征?”这样三个问题。本部分是商业银行操作风险识别的基本理论,为后面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管理分析做铺垫。首先对操作风险的研究需要有一个明确的定义,操作风险的定义一直在不断发展,在业内存在不同的分歧。归纳起来,定义的方式有两大类:直接定义和间接定义。间接方式把操作风险定义为除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以外的所有风险。这种定义虽然简单,但是几乎没有给出任何定义性或描述性的关键词句。因此,在英国银行家协会(BBA)采用直接方式将操作风险定义为“由于内部程序、人员、系统的不完善或失误,或外部事件造成直接或间接损失的风险”之后,这个定义便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应用,新资本协议也沿用了这个定义。本文也将采用这个定义。这就回答了“什么是操作风险?”问题。其次,在对操作风险给出初步的界定之后,接着对国际银行界操作风险管理的发展历程、重大损失事件及其启示教训进行了阐述;并按不同的角度描述了操作风险的分类,指出了操作风险的特点和研究操作风险的必要性。这就回答了“操作风险有什么特征?”问题。最后,对操作风险的来源给予了阐述。无论是银行风险管理人员,还是高层管理人士,甚至基层操作人员,更为关注的一个问题是,操作风险来自何处。首先就国内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成因进行了分析,指出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生成原因主要包括政府干预形成的操作风险、产权制度的缺陷导致国有商业银行治理结构的残缺不全和经营管理体制的弊端导致内部控制的不健全,接着在生成原因的基础上指出国内商业银行操作风险易发点主要包括组织风险、执行风险、人员风险和技术风险。这就回答了“商业银行面临哪些操作风险?”这一问题。第二个部分,管理篇,着重解决了“谁来管理操作风险?”、“如何管理操作风险?”以及“怎样为操作风险分配资本?”等问题。这些问题既是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理论的核心内容,也是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实践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本部分围绕这些现实问题展开论述,并结合当前国外操作风险管理的最新发展,对中国商业银行的情况进行了深入详细的分析。首先,对操作风险的全面管理,必然需要建立一个完整的管理框架。从商业银行实际工作者的视角看,一个合适的操作风险管理框架应该反映全面风险管理(ERM)要求,回答或解决以下问题:定义/识别操作风险;测量/评估操作风险及控制/缓释操作风险。一个好的操作风险管理框架能够为银行提供一个清晰的脉络和流程,实现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的各项任务和要求。接着就操作风险管理框架的问题进行了研究,指出了操作风险管理组织结构、操作风险管理战略和政策以及操作风险管理过程相应的着眼点,回答了如何构建有效的操作风险管理框架,与国际银行业关于操作风险管理的领先实践相比较,国内商业银行存在五大误区和三大缺陷。对操作风险的认识误区主要表现在:认为操作风险就是操作性风险或操作中的风险;将操作风险等同于金融犯罪;认为操作风险是无法计量的,因而不能为其分配资本;认为各种操作风险事件之间是孤立的、毫无联系的;认为操作风险管理只是内部审计部门的事情,与其他部门无关;对操作风险管理存在三大缺陷主要是错误的操作风险管理理念、不健全的操作风险管理架构和操作风险管理手法单一。对操作风险数据的积累以及对其准确度量,是商业银行操作风脸有效管理的必要前提。接着本部分对比各种操作风险的度量方法,各种方法适用于不同发展水平的商业银行。这样就回答了“谁来管理操作风险?”和“如何管理操作风险?”这二个问题。如何为操作风险分配资本就成为关键性的内容。截止到目前为止,全球银行业中仍有为数不少的商业银行没有为操作风险分配资本,甚至于没有考虑过这一问题。银行测度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并为其分配资本,是因为他们能够做到这一点,而不是因为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是他们所面临的最大风险。为操作风险分配资本面临诸多困难。文中就新巴塞尔协议中操作风险分配资本方法及问题进行了探讨,指出三种计算监管资本的方法都有其不足之处:(1)基本指标法由于其过于简单,使用这种方法计算出的监管资本一般较高,具有不同风险特征和风险管理状况的银行每单位的总收入被要求配置相同的风险资本不是个激励相容的框架。(2)标准法的监管资本的计算并不直接与银行内部的损失数据相连,不能反映各个银行自身的特点。(3)以统计方法为基础的高级测量法由于低频高危事件的操作损失分布具有鲜明的厚尾性特点,因此高级测量法对于尾部风险的处理未必能准确处置此类事件。(4)运用内部模型法进行操作风险管理,使得大银行可以自行划分业务类型和事件类型,客观上导致了经济资本和监管资本之间存在较大的套利空间,银行可以在不增加监管资本的条件下提高经济资本,这使小银行在与国际活跃银行的竞争中处于更加不利的位置。接着分析了保险作为操作风险资本缓释的可行性:保险是众多操作风险管理方法中的一种,并具有特殊地位。保险适用的典型风险类型恰好是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的重点和难点,即低频率——高损失程度型风险,理论上绝大部分操作风险都可以利用保险进行转移,这种转移使得银行具备了对该风险的“免疫”能力。因此,在操作风险管理中保险作用的缺失往往意味着管理绩效的降低。尽管保险能覆盖绝大部分操作风险,然而由于对象的选择性也决定了它存在工作盲区。这些盲区需要其他方法补充解决。从功能角度看,保险与其他方法之间存在着许多互补性。总的说来,本文在研究上有两个特点:本文不是一本纯粹的理论研究,将侧重点和落脚点放在了实务操作上,文中的所有理论分析都是以此为目的的。目前关于操作风险管理方面的论著大多偏重于理论分析和模型比较。这对于在操作风险管理上尚处于起步阶段、还没有系统掌握操作风险相关知识的国内商业银行来说,似乎适用性并不强。他们更想知道的是“什么是操作风险”、“谁来管理操作风险”以及“如何管理操作风险”等最急迫的问题。本文正是紧紧把握这一主题展开论述的。其次,用大量活生生的、发生在身边的案例分析来说明问题是本书的另一大特色。操作风险是一个存在分歧的领域,其复杂程度和覆盖范围实际上并不一定低于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通过对有关资料的分析,指出我国商业银行的现状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合理操作风险管理框架的构建方法,这些建议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将对国内商业银行的操作风险管理起到其应有的推动作用。2.期刊论文潘建国.张维.ZHANGWei.PANJian-guo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研究述评-金融论坛2006,11(8)操作风险管理是银行风险管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近年来出现了一些有意义的研究成果.现有研究成果大体可分为操作风险定义、管理和计量等几个方面.在定义方面,已有不少的探讨,但目前尚没有形成统一的操作风险定义;在管理方面,公司治理、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理论分别从不同的角度为操作风险管理提供了支持,但总的来说,还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和技术;在计量方面,出现了一些有一定影响的操作风险度量模型,但还远没有达到令人满意的程度.本文对现有主要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归纳;同时,针对现有研究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今后操作风险管理研究需要注意的问题.3.学位论文张程新巴塞尔协议条件下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分析2008第一章是对操作风险的概述。这一章给出了操作风险的基本定义。与理论界和银行界早已非常熟悉的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相比较,操作风险是一个比较新,而且不断发展的概念。于是,不同的操作风险研究和管理的主体各自给予了不同的涵义。这其中不仅有相互交叉重叠,而且存在都没有涵盖到的部分。其定义,最终在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当中确定下来,被大多数的商业银行认可和接受。文章通过介绍各方面对操作风险的定义,阐述对操作风险认识的过程,排除对操作风险的错误理解。文章从不同的角度对操作风险进行了分类。从不同的视角来审视商业银行这个操作风险产生、研究和管理的主体,把各式各样的操作风险事件归类,并且相互联系起来。然后,文章基于对操作风险定义和操作风险事件分类的了解,对操作风险的特点进行了归纳。由于操作风险基于业务自身特点和人为因素的特性,使得操作风险和其它风险的产生密切相关,也使得操作风险的产生与预期收益高低的相关性很弱。这些就加大了准确测量和科学管理操作风险的难度。但是,操作风险无处不在并且危害巨大,商业银行作为操作风险管理主体不能够忽视对其的管理。第二章的主要内容是对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了系统的综述。国外研究操作风险的文献多集中于操作风险测量方法或者是计量模型的研究,集中于多操作风险的定量分析。对操作风险进行研究的主体大多是金融机构的操作风险管理部门,能够通过实际运用来证明研究结果的实用性。但这些只是在微观层面上的研究,只考虑了风险管理主体为单个金融机构的情况下,如果运用各种手段控制风险,没有考虑宏观因素以及行业内部竞争对操作风险管理成本收益的影响。国内的文献则侧重于对操作风险的定性分析和研究,分析了操作风险的定义,分类,特性以及操作风险管理内控措施设立等制度性问题。国内文献当中研究操作风险计量方法的文章主要是在国外研究结论的基础上加以变化或者深入,自主创新的研究不多。综合国内外的文献来看,给本文的研究留下了一定的空间。第三章的主要内容是对巴塞尔新资本协议操作风险条款的解读。这样的解读来自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对新资本协议文稿的研究,包括第一和第二节的内容。本章第一节认为巴塞尔新资本协议提出操作风险的概念为商业银行实施全面风险管理开辟了道路和提供了理论支持。介绍了银行全面风险管理的概念,全面风险管理系统的设置,以及操作风险管理模块在其中的重要作用。文章同时表明了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已经涵盖了银行全面风险管理思想的观点,认为新资本协议三大支柱从不同的角度对把操作风险纳入银行全面风险管理起到了推动作用。本章第二节对新资本协议三大支柱如何提高改善操作风险管理现状,从而提高银行管理操作风险的水平分别进行了解读,并介绍了一些操作风险计量的方法。另一个方面是对新资本协议操作风险条款实施的国际比较分析,包括第三节的内容。文章选取美国,德国,印度和香港这四个具有代表性的国家和地区,就他们实施新资本协议的情况进行分析。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精髓在于不拘泥于整齐划一的方式,而是通过实施包括操作风险管理条款来提高银行操作风险管理能力。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对新资本协议有各自不同的理解,他们基于各自的特点和优势,创造性的实施新资本协议。比较和总结这些经验有利于今后中国在制定自身实施新资本协议时少走弯路。第四章的主要内容是运用理论模型分析中国应当如何设定自身的新资本协议实施路径和选择操作风险管理模式。在模型的设立阶段,把操作风险管理系统假设为一种创新产品或者技术的不断进步,新一代产品会淘汰旧的。银行操作风险管理部门分为研发和生产两个部分,银行在这两个部分之间合理的分配人力资源。开发出最新操作风险管理模式的研发部门获得垄断权利,而生产部门的目的是利润最大化。整个银行业最终因为操作风险管理水平的提高而增强经营能力,保持稳定健康发展。在模型的因素分析阶段,由模型推导得出的结果与中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得出可能影响中国实施新资本协议和选择操作风险管理技术和模式的因素,并加以分析。第五章的主要内容是论文总结。本章对论文的分析框架和结论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一些实施巴塞尔新资本协议,选择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技术和模式的一些建议。论文的观点可以归纳为:要立足本国
本文标题: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经济资本要求实证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3654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