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毛概课程说课案140610
1《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说课案广西卫职院《毛概》教研室140610茫茫黑夜、世界的东方,亮起一颗璀璨的星星。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成功地研究和解决中国问题,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就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就是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这个学科研究的直接支撑下开设的。下面将从课程定位(为什么开这课)、课程设计实施(上什么内容、怎么样教好这门课)、课程实施的资源条件、教学效果、课程实施中所体现的特色、改进思路这六个方面,对本课程展开说明。1、课程定位1.1课程开设的背景(依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政[2005]5号)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实施方案》的通知(教社政[2005]9号)1.2课程适用的对象本专科院校的大学生。(我们学校是在大一高职生开设本课程)1.3课程性质地位本课程是国家教育部规定的本专科院校大学生必修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本课程在我校大学生的专业课和公共基础课的课程体系中,是一门公共基础课。1.4课程目的作用课程目的:通过向大学生宣讲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不断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课程在帮助大学生系统掌握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形成发展、主要内容和精神实质,帮助大学生增强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解和认同、以满腔热情投身到社会建设发展历程中去肩负好自己的历史使命报效祖国,发挥着重要作用。1.5课程目标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文),大学生思政理论教育必须坚持知识、能力、素质三者有机结合的精神;国家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1]12号文件),高职教育必须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的精神。我们是这样确定课程目标的:知识目标:学习和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形成发展、主要内容和精神实质。能力目标:第1.提高大学生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解能力和认同度(正确思辨力);第2.引导大学生以满腔热情投身社会建设中去肩负好自己的历史使命报效祖国(积极行动力)。素质目标:培养大学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不断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1.6课程重点难点课程重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理论。课程难点:如何实现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三进”,即进教材、进教室、进大学生头脑。依据:(学生高中生到大学生身份角色转换期-高中生.大学生.职业人)学情分析。感2性认识:享受现实成果,缺乏历史感知;理性认识:理论理解不深,政治素养尚欠;思维特点:思想活跃,缺乏认同感。(基于我们以上的课程定位,课程的设计实施我们是这样做的….)2、课程设计实施2.1课程设计理念、思路、框架理念: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思路:凸显“四性”统一即课程的思想政治性、实践性、客观性、实效性统一。(第一,突出思想政治性:向大学生宣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论知识,体现“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养,知历史、懂国情、明方向、树信仰,强化学生服务社会、报效国家的责任意识,引导大学生坚定信心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第二,突出实践性:本课程理论内容是我党对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的深刻思考和科学总结,体现出与社会实际的紧密联系性,所以,课程教育教学遵循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坚持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统一、理性思辨与感性体悟相统一,体现以“能力为重”,创设与“理论知识载体”匹配的“实践平台”,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认知和体会“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内涵和指导意义,在实践活动中培养积极行动力和创新能力。第三,突出客观性:依据“学生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尊重高职生学习特点、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及长期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尊重高职生就业需求,尊重社会客观需要。第四,突出实效性:依据职业教育属性安排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成绩考评、重要理论和时效政策及典型案例的讲解、主题体验等,侧重为学生提高积极行动力服务社会打基础。)课程设计框架:在课程教育教学中构建突出“四性”的“1125.2235”框架体系。依据课程属性和功能,尊重高职生的客观特点和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要求,构建“1125.2235”课程教学框架体系,将课程教育教学从过分注重知识点的传授、学习和考核转向重视对学生学习理论知识升华转化为正确思辨力和积极行动力的培养,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实效性。“1125”是该课程理论内容框架,一条主线,一个主题,两大成果,五块内容;“2235”是该课程教学做考评框架,两个平台,两个衔接,三块考核,五个紧贴。*贯穿一条教学主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围绕一个教学主题: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讲清两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涵盖教材五个模块内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总论、毛泽东思想的特殊理论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布局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环境和保证。*依托两个教学平台: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坚持两个衔接:课程教育教学坚持理论知识学习与能力锻炼和素质培养相衔接,课程教育教学与职业教育相衔接。*采用三块考核:平时考核、理论考核、实践考核*坚持五个紧贴:一是,教学内容紧贴教材,确保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严肃性和方向性。二是,教育教学过程紧贴社会需求实际,比如教学过程流程设计“导入、新课教学、巩固练习、交流拓展”,保证课堂教学环节的明晰和有效,不能禁锢于学科本位和脱离社会需求实际停留在讲授知识层面。三是,教学方法紧贴学生实际,教学方法如讲授、讨论、视频教学、实践体验、探究、汇报交流等要紧贴学生实际。四是,三课堂紧贴,教室课堂教学为第一课堂,教室外实践体验为第二课堂,网络学习探究沟通为第三课堂,学生通过第一、二、三课堂完成课程学习任务,强化理性思辨和实践体验相结合。五是,考评模式紧贴学生发展3需要,学生课程学习成绩的考核评价必须考虑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长远发展需要及社会需求,注重学习的态度、过程、方法、结果四个环节的有机统一考核。2.2教学内容的设计序号知识模块理论教学学时实践教学学时考试学时小计学时模块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概述84226模块二毛泽东思想的特殊理论成果3模块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9模块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总布局理论164226模块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环境和保证4合计学时408452以往就注重理论教学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传授,现在同时还要注重实践教学强调学生课程学习的实践体验。2.3教学模式(1)“理实一体”教学模式我们课程是理论课,但并没有割裂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关系,在教育教学中我们依托理论教学平台和实践教学平台,我们注重理论教学同时也重视实践教学,应用了理实一体教学模式。我们采取这一模式的依据是知行统一的教育思想;内涵是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理论学习与实践体验相结合;其作用是:在实践中体验理论,在体验中深化学习,在深化学习中提高能力。(2)教学组织管理方式:老师定班授课和轮转授课结合(课题等量、轮转授课)我们采取这一模式的理由是:为了提升老师课堂教学的技术含量,使学生能更公平共享不同教师教学资源,以利于为学生提供质量水平更高的教学服务,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实效性。同时也尊重了学生的诉求:在2013年4-6月,我们就这个问题对2012级护理、药学、检验、助产、药营、药管、食检等专业其中的26个班1294人进行全员问卷调查,支持人数1245人占96%。2.4主要教学方法与手段为了调动了学生参与课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课程教学感染性和实效性,以便更有利于学生领会理论学习内容、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课程常使用以下具体教学方法:教法:理论讲授、任务驱动实践体验、讨论交流、案例教学法、视频教学法等;学法:听、看、说、行、写等。听,即听老师讲课和专家讲座报告;看,即看课程相关视频、社会调查、参观;读,即读教材和经典文献等;思,即依据所学理论思辩现实问题;说,即参与课堂交流展露思想;行,参与红色经典体验、特长秀、网络课堂研习、调查研究等实践体验;写:即写报告写心得。主要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演示、实践体验成果展示。基于《毛概》思政课教学的基本要求,课程教学工作要把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块有机结合,并要把“教、学、做、考、评”教学环节和过程贯穿其中,引导学生学、思、辩(辨)、做(行),提升学生全面发展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必须依托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这两个教学平台/手段。(实践教学平台:A、教师以课程思想政治理论知识为载体设计匹配度高的课内外实践教学活动平台;B、学生亲身参与课内外与课程相匹配的实践教学活动历练体验;C、实践教学的形式。实践教学是依据本课程特点而设的有密切关联度的教学活动,可分课堂实践教学活动和课外实践教学活动。4课堂里实践教学活动的形式,主要有讨论交流、影视教育、辩论、案例教学、主题演讲、热点新闻、调查报告交流活动等。课堂外实践教学活动的形式,主要有红色经典主题活动、美我我美秀展示活动、社会调查、参观、公益活动、专题报告会、竞赛拓展活动、网络实践活动等。)2.5课程考核评价课程考核成绩等于平时考核20%+理论考核40%+实践考核40%平平时考核50%理论考核40%实践考核40%总评成绩100%课勤作业、测验理论考课堂交流主题体验100%20%15%25%15%25%平时考核:包括课勤和课堂参与度,即课勤分乘课堂交流等活动的比分。重点考查学生的行为规范。理论考核:包括10%作业小测验和30%考试。考试为每学期1考、采取电子卷开卷的形式,重点考查学生掌握理论知识的能力实践考核:包括课堂交流和团队主题体验项目,即红色经典主题体验和社会调查实践。重点考查学生理论知识学习内化升华能力。我们采取这一考核模式,依据是知行统一的教育思想、考虑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就业实际、同时也尊重了学生的诉求:在2013年4-6月,我们就这个问题对2012级护理、药学、检验、助产、药营、药管、食检等专业其中的26个班1294人进行全员问卷调查,支持人数1152人占86%,对于成绩记录动态公开接受学生核查和监督这个问题调查结果是1219人支持,占94%。3、.课程资源3.1教学团队教学团队的人员构成:主讲教师6人,从年龄看,60后4人,70后1人,80后1人,老中青结合有利于传帮带,从学历看,研究生3人,本科3人;从职称看,正高1人,副高3人,中级2人。双师60%,专兼职比7:3。团队能很好地胜任课程教育教学工作。教学条件:主要是多媒体教室,为改变课程抽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诱发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浓厚兴趣提供了坚强的支撑。学术报告厅,红色经典主题体验活动、影视教学和报告等场所。其他因地制宜的教学条件,比如,电脑网络教室、网络平台、校园环境设施及植物园和烈士陵园等周边环境都是课程教学可利用的条件。还有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如烈士陵园、革命旧址、高新企业等),这块有待进一步开发。教材资源:首先是课程教材,选用全国高校思政理论公共必修课“两课”(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之一的高校通用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新修版。“国标”唯一教材,这是思想政治教育严肃性的需要。我们选用这教材的依据是: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政[2005]5号文件)的精神规定。其次,授课教师依据教材备课形成的图文声视频并茂的多媒体课件。再次是,课程学习经典文献视频选看导引资源库。4.教学效果2011年底以后,根据教务搜
本文标题:毛概课程说课案140610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36563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