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7-15章)总复习
1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7-15章)总复习一、单项选择题: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1我国开启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的标志是(B)A1978年12月的中央工作会议B1978年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C1987年的党的十三大D1992年的党的十四大2毛泽东提出关于社会主义社会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学说的著作是(B)A《论十大关系》B《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C《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D《再论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3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特点是(B)A又相适应又相矛盾C具有对抗性4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关系的重要结合点是(D)A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C不断改善人民生活5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改革的重点是(B)A经济体制改革C文化体制改革6我国改革是全方位的改革,它决定于(A)A改革的方向C改革的性改革的本质7在“三个有利于”标准中处于基础地位的是(A)A综合国力的增强C整个社会的发展8我们应把对外开放的立足点和归宿点放在(C)A发展对外经济关系上B发展睦邻友好关系上C增强我国自力更生的能力上D吸收、借鉴世界一切文明成果上9把实行对外开放定为基本国策的会议是(B)A1978年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B1984年的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C1988年的党的十三届三中全会D1993年的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10中国正式加入世贸组织是(B)A1995年1月1日B2001年12月11日2C1948年1月1日D1950年3月6日第八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1在党的八大上提出“三个主体、三个补充”构想的党的领导人是(C)A邓小平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奠基人是(C)A江泽民3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在对市场经济认识上的重大突破是(D)A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B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C市场经济是有国家干预的经济D市场经济不属于社会基本制度范畴4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指(A)A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B以民营经济为主体C私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D以“三资”企业为主体5现阶段,我国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C)A质的提高上C再就业上6我国在个人收入分配上实行的制度是(A)A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B多种分配方式并存C按资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D按要素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7在下列各种收入中,属于按劳分配的收入是指(C)A私营企业员工的工资收入C“三资企业”职工的工资收入8实行承包经营的某国有企业厂长,由于超额完成了利润等指标,除正常工资收入外,还获得5万元按承包合同规定的奖励。这5万元收入就其性质来说属于(D)A按资分配收入C机会收入或经营风险收入9某员工在外资企业工作,年薪5万元;利用业余时间在民营企业兼职,年薪2万元;购买股票分得的红利2万元;出租住房收入2万元。该员工一年的劳动收入为(C)A11万元B9万元C7万元D5万元10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根本目的是(D)A贯彻物质利益原则C实现共同富裕112006年初,国务院制定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用多长时间使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B)A10年B15年C20年D25年12以能源资源高效利用的方式进行生产、以节约的方式进行消费为根本特征的社会是(A)A环境友好型社会C创新型社会313中央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总体要求中“生活宽裕”是(B)A新农村建设的目的C新农村建设的条件14提出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意味着(C)A增加GDP已不重要C产业升级越快越好第九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1十七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和核心是(C)A权力制衡C多党合作2十七大报告指出,人民民主是(B)A社会主义的生命C社会主义的特征3政治体制是政治制度的(C)A主要内容C具体表现形式和实现决定因素4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C)A多党合作制C政治协商5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鲜明的特点是(B)A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C实行多党合作D实行依法治国6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基本要求是(A)A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B加强法制建设C民主法律化D依法治国7被党的十七大首次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范畴的是(D)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基层群众自治制度8自由、民主、平等、人权的核心是(B)A人权9第一次深刻阐述依法治国含义的是(B)A党的十五大C党的十七大10列宁指出:“民主就是承认少数服从多数的国家,即一个阶级对另一个阶级、一部分居民对另一部分居民使用有系统的暴力的组织。”这句话应理解为(B)A民主是一种国家制度C民主是目的第十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是(A)A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B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C进行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4D继承和发扬优秀民族文化传统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是(A)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C社会主义荣辱观3民族精神的核心是(D)A爱国主义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是(B)A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B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C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D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5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B)A实现祖国统一B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C建立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共产主义社会D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是(C)A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B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C进行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D批判吸收各国优秀思想文化成果7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最根本的是(A)A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B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C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D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8思想道德建设要解决的是(B)A为物质文明建设提供智力支持问题B整个民族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问题C经济社会发展的社会主义方向问题D为教育科学文化建设积累实践经验问题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是(C)A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B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C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D加强教育科学文化素质1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是(D)A深化文化体制改革B发展教育和科学C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D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第十一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1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C)A社会现实52按照马克思、恩格斯的设想,未来社会将是(B)A一个没有矛盾的社会形态B在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都形成和谐的关系C人们可以随心所欲地享受D由社会主义社会与和谐社会构成的共产主义社会3明确把“社会更加和谐”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在党的(C)A十五大C十六届六中全会4《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C)A基本要求5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工作方针是(B)A坚持科学发展C坚持民主法治6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是(D)A坚持以人为本B坚持科学发展C坚持改革开放D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7把我国巨大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的根本途径是(B)A加快教育事业发展C加快文化事业发展8保障和改善人民生活的重要条件是(A)A人口老龄化问题C环境问题9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是(B)A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C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10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要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其基本目标是(A)A保障人民基本生活B促进社会经济增长C实现充分就业D使更多的劳动者拥有财产性收入第十二章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1台湾问题不同于香港、澳门问题,其实质是(C)A中美之间的问题C中日之间的问题2中美大使级会谈历时15年,关于台湾问题的核心就是(C)A提出“一纲四目”C遣返战俘3台湾与大陆和平统一后,台湾特别行政区可以享有比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更高度的自治权利,主要体现在(A)A可以保留自己的军队B拥有立法权6C拥有独立司法权4正式把“一国两制”确定为中国一项基本国策的会议是(B)A六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C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5解决台湾问题的前提是(C)A承认台湾事实上的主权地位C一国两制6“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是从解决(A)A香港问题开始的C西藏问题开始的7澳门回归是在(C)A1999年1月1日B1999年5月1日C1999年12月20日D2000年1月1日81995年1月江泽民发表的重要讲话,精辟地阐述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思想的精髓,提出了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是解决台湾问题的一部纲领性文件。这篇讲话的题目是(D)A《告台湾同胞书》B《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C《中国大陆和台湾和平统一的设想》D《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9实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必由之路是(C)A坚持一个中国原则B为两岸同胞谋福祉C在“九二共识”基础上进行两岸对话谈判和协商D加强经济上的交流合作10为了进一步反对和遏制“台独”势力分裂国家的猖獗活动,2005年3月14日,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反分裂国家法》。这部法律是(C)A专门针对台湾人民的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组成部分C中国政府对台大政方针的法律化D它是反对和遏制“台独”分裂势力的战争法律第十三章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1中国已经在国际社会树立了良好的形象,主要表现在(D)A中国是负责任的国家B中国是具有世界影响的国家C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积极因素和坚定力量D中国是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2当今时代的主题是(B)A和平与发展C世界大战危险迫在眉睫3我国处理国家间关系的基本准则是(B)A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投桃报李,礼尚往来7D坚定不移地维护国家和民族的最高利益4下列关于当前国际政治经济秩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B)A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已经改变B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没有根本改变C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根本没有改变D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近期将改变5中国政府主张的新安全观的核心是(D)A遏制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B打击恐怖主义C各国的事情应由各国人民自己来管D互信、互利、平等、协作6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新时期我国外交政策目标的新概括是(C)A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B实现全人类的解放C推动建设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D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7中国外交政策的宗旨是(A)A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政策B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C独立自主D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8当今世界格局发展的趋势是(D)A两极格局对峙C多极化9中国将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这是中国政府和人民根据---作出的战略抉择。(D)A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需要B国际形势发展的需要C自身发展的需要D时代发展潮流和自身根本利益10对外开放是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其前提和基础是(B)A公平合理,互惠互利B独立自主,自力更生C发展对外贸易,引进资金和先进技术D实行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第十四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1我们国家的领导阶级是(D)A新的社会阶层C工人阶级2新时期统一战线中的核心问题是(B)A党的领导C祖国统一和民族振兴3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历史时期,统一战线称为(A)A社会主义统一战线C广泛的统一战线84我国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是(B)A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B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C保护和发展民族语言和文字,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D尊重和保护各民族的宗教信仰自由5新时期军队建设的两个历史性课题是(A)A政治合格、军事过硬C作风优良、纪律严明D保障有力、党的绝对领导6现阶段我国知识分子是(A)A中产阶级C小资产阶级7改革开放以来新出现的社会阶层是(C)A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力量B新的资产阶级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D不劳而获的剥削者8我国的统一战线组织是一种(B)A
本文标题: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7-15章)总复习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36567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