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案
第1页共47页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第一讲一、课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及其历史进程二、课时:2三、教学目的:让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及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四、教学重点: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五、教学难点: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六、课型:新授课七、教学方法:讲授法八、教学内容:一、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救中国和发展中国1、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完整而彻底的世界观,是无产阶级和一切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理论。《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的形成。2、马克思列宁主义传入中国并成为中国革命指导思想的理论基础是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寻找救国出路而作出的必然选择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及其历史进程(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提出我们所说的马克思主义,从狭义来说,是指由马克思,恩格斯的基本观点和学说组成的科学体系;从广义来说,是指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由列宁推进到新阶段,并由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加以中国化和发展了的观点和学说构成的科学体系。(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客观依据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和中国革命运动发展的客观需要和必然结果在中国这样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大国进行革命,必然会遇到许多特殊的复杂问题,中国共产党人不可能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著作中找到解决中国革命一系列基本问题的具体答案,也不能简单地套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和照搬外国经验来解决中国的具体问题。而只能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以中国革命实际问题为中心,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否则,中国革命仍然是不可能胜利的。第2页共47页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身内在要求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和影响力,就在于它是同各国的具体实际紧密结合的,是在各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中运用和发展着的。3、是中国革命经验的概括和总结,是总结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的结果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说明什么时候推进、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革命和建设就取得胜利,反之就遭遇挫折和失败。4、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实现党的历史使命的客观需要保持党的先进性的一个首要条件,就是要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质毛泽东及后来的党中央话语中,这一点是明确的,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实际上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建国后,少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而常提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主要是为了避免苏联领导人的误解。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法有很多种,最早提的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具体化,具体化和中国化在大的意思上是一样的,实质都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2、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基本方面和基本途径我们根据毛泽东《论新阶段》、《新民主主义论》等文献中强调的马克思主义的中国特点、民族表达形式的思想,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方面和基本途径概括为三个方面:(1)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2)是将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3)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相结合。(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一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提出、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并在实践中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1)毛泽东为代表的第一代中共党人第一次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创立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要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2)邓小平为代表的第二代中共党人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创立了邓小平理论。(3)江泽民为代表的中共第三代领导集体进一步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4)十六大以来的中共领导集体,继续推进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提出了一系列的战略思想和战略任务。(五)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及其理论成果指引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不断走向胜利。(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是中国人民的精神支柱、精神动力。(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了一种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不断开拓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新境界。九、教学后记通过本次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及中第3页共47页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有了一定的认识。第二讲一、课题: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二、课时:2三、教学目的:让学生了解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发展和具体内容及伟大的意义。四、教学重点和难点: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五、课型:新授课六、教学方法:讲授法七、教学内容:一、毛泽东思想(一)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1、毛泽东思想形成的历史条件(1)毛泽东思想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第一,帝国主义战争和无产阶级革命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时代主题和国际背景。毛泽东思想是世界无产阶级革命新时代的产物。第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是毛泽东思想产生的思想理论条件。毛泽东思想的主要理论来源是马克思列宁主义。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广泛传播并作为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为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准备了思想理论条件。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扬弃是毛泽东思想的另一个重要的思想理论来源。作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从内容上说,渗透着中国优秀思想文化的精华;从表现形式上说,又充分体现着中国化的民族语言风格,¡°是马克思主义民族化的典型¡。第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人民的伟大实践,是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实践基础。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一般原理运用到中国革命具体实践当中,解决中国革命实践中提出的各种问题,是毛泽东思想产生的直接推动力;对中国革命伟大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是毛泽东思想产生并形成科学体系的最直接的源泉。第4页共47页(2)毛泽东思想产生的主观条件对中国共产党来说,要学会把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应用于中国的具体环境,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提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原则,这是党在理论上的独创,也是毛泽东的伟大功绩。周恩来说:结合是很困难的事,抽象地说几句话很容易,但要真正地把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就难,在这方面,毛泽东同志是做得最成功的,这是大家都承认的。因此、可以说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与他本人是绝对分不开的,他本人起着决定作用。2、毛泽东思想形成的历程(1)毛泽东思想的萌芽时间:从中国共产党建立至国民革命失败。标志萌芽的主要论著:《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和《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主要思想包括: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问题和农民同盟军等问题,中国革命的对象、动力和前途等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思想。⑵毛泽东思想的形成时间:土地革命战争前期至中期。标志:“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有中国特色的民主革命道路理论的形成。标志形成的主要论著是:《井冈山的斗争》、《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反对本本主义》。主要思想包括:提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政权理论、初步阐述作为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的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的基本思想。(3)毛泽东思想的成熟时间:土地革命战争后期至抗日战争时期。标志: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标志成熟的主要论著是:《共产党人发刊词》、《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主要思想包括: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政治、经济、文化纲领;系统总结了中国革命的历史经验,创造性地提出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完整论述。毛泽东思想在党的七大上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这是毛泽东思想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时间:解放战争时期及社会主义建设初步探索时期。主要著作:《在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报告》、《论人民民主专政》,《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等。其发展主要表现在:关于同美蒋反动派进行斗争的策略方针问题;十大军事原则;新中国的建国理论和原则;由新民主主义转变为社会主义的理论、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有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理论和原则;(4)毛泽东思想的进一步发展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若干理论、方针和政策,主要有:明确提出了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伟大历史任务;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两类第5页共47页矛盾学说和正确处理人民矛盾的理论;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初步总结和理论概括;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把工作重点转移到技术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上来的思想;中国工业化道路思想;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思想;民主政治建设、文化建设、执政党建设的思想;三个世界划分理论等等。其中,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两类矛盾学说和正确处理人民矛盾的理论的提出,标志着毛泽东思想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峰。(二)毛泽东思想的科学涵义和主要内容1、毛泽东思想的涵义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要理论成果。它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3、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1)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2)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理论;(3)关于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4)关于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5)关于政策和策略的理论;(6)关于党的建设的理论。4、实事求是地评价毛泽东第一,毛泽东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是中国共产党、人民解放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他为中国共产党和人民解放军的建立和发展,为新中国的建立和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建立了永不磨灭的贡献,他为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的解放事业和人类进步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第二,毛泽东是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创立者。毛泽东是中国共产党内最早反对把马列主义教条化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的领导人;是把马列主义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光辉典范;是对中国革命经验进行科学总结的杰出代表。他把中国革命理论系统化,并对马克思主义作出了独创性贡献。第三,毛泽东晚年犯了错误。其错误主要是:在党的中心工作问题上的阶级斗争扩大化错误;在经济建设问题上的急于求成和急于过渡的错误。毛泽东晚年错误是好心人犯的错误,是一个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所犯的错误。它不属于毛泽东思想范畴。第四,综观毛泽东一生,功大于过。5、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重要阶段。6、毛泽东思想的指导意义(1)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是社会主义中国立国建国的思想政治基础。(2)毛泽东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思想渊源和理论先导。毛泽东思想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具有普遍意义,被邓小平继承;邓小平哲学基础是对毛泽东哲第6页共47页学思想的继承与发展,邓小平理论与毛泽东思想的基本方法具有一致性;二者在内容方面也有继承性。(3)毛泽东思想是中华民族团结振兴的精神支柱。7、必须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首先,要完整准确地理解和掌握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要反对两种错误倾向。一是¡°左¡±的倾向(毛主席语录、两个凡是),二是¡°右¡±的倾向,鼓吹变构论和扭曲论、过时论和无用论,曲解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和毛泽东思想,利用毛泽东晚年的错误否认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价值。其次,要把毛泽东晚年的错误思想与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严格区别开来。第三,要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就是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二、邓小平理论(一)邓小平理论的科学涵义1、邓小平理论概念提出的过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982十二大)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1987十三大)邓小平同志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1989)邓小平同志建
本文标题: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36581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