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金融/证券 > 金融资料 > 商业银行次级债券信用评级分析报告
商业银行次级债券信用评级分析报告大连银行股份有限公司-1-2009年10月大连银行股份有限公司2009年次级债券信用评级分析报告评级结果主体信用等级:AA-本次次级债券信用等级:A+评级时间2009年10月28日主要数据:项目2008年2007年2006年资产总额(亿元)855.48763.07623.62贷款和垫款净额(亿元)448.76390.78368.12股东权益(亿元)52.7040.9730.29营业收入(亿元)29.7022.9415.96利润总额(亿元)11.1413.768.11净利润(亿元)8.938.745.76拨备覆盖率(%)140.8499.8966.54不良贷款率(%)2.453.886.98成本收入比(%)29.0827.3437.26平均资产收益率(%)1.101.261.10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9.0624.5428.18流动性比例(%)52.4638.9041.91存贷比(%)61.8159.6874.42核心资本充足率(%)8.998.186.29资本充足率(%)10.949.117.29分析师韩夷李丹TEL:010-85679696FAX:010-85679228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建国门外大街甲6号中环世贸中心D座7层(100022)评级观点大连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为“大连银行”)初步建立了现代股份制公司治理架构,内控与风险管理水平逐年提升,存贷款业务的良好发展带动营业收入较快增长,盈利能力较强,资本较为充足。通过资产置换及清收、核销等措施,大连银行的资产质量逐年改善。2007年以来,大连银行在全行范围内开展了风险资产评估和压缩工作,审慎的风险态度有利于其资产质量和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升。综合各种因素,联合资信评估有限公司评定大连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主体信用等级为AA-,2009年次级债券(不超过17亿元)信用等级为A+。该评级结论反映了本次次级债券的违约风险较小。优势1.在当地市场具有较强的同业竞争优势,存贷款业务的市场份额较大;2.主营业务发展良好,跨区域经营稳步推进,收入较快增长,费用控制有效,盈利能力位于同类银行的较好水平。关注1.贷款的行业集中度和客户集中度高,关注类贷款占比较高,资产质量容易受到宏观调控和市场波动的影响;抵债资产处置存在不确定性,可能对其利润水平产生负面影响;2.中间业务发展相对缓慢,收入结构有待优化;3.宏观经济运行存在不确定性因素,给银行业带来一定的经营压力。商业银行次级债券信用评级分析报告大连银行股份有限公司-2-2009年10月一、发债主体概况大连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8年3月,成立时的名称为大连市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由大连市国有股份、中资法人股份及个人股份共同组成的地方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初始注册资本为4.66亿元人民币。2007年2月经银监会批准,并于同年3月经工商变更登记,更名为大连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以来,大连银行先后实施5次增资扩股,2008年末注册资本为39.50亿元,其中持股5%以上的股东情况见表1。表1持有大连银行5%以上股份的股东及持股情况序号股东名称持股金额(亿元)持股比例(%)1大连融达投资有限公司7.5319.052大连一方集团有限公司3.909.873锦联投资集团有限公司2.506.334哈尔滨毅腾房屋开发集团有限公司2.005.065大连实德集团有限公司2.005.066大连华信信托股份有限公司2.005.067承德钢铁集团有限公司2.005.06大连银行主营业务范围包括:吸收公众存款;发放短期、中期和长期贷款;办理国内结算;办理票据贴现;发放金融债券;代理发行、代理兑付、承销政府债券;买卖政府债券;从事同业拆借;提供担保;代理收付款项及代理保险业务;提供保管箱业务;办理地方财政信用周转使用资金的委托存贷款业务;经人民银行批准的其他业务:外汇存款;外汇贷款;外汇汇款;外币兑换;国际结算;结汇、售汇;外汇同业拆借;资信调查、咨询、见证业务。目前大连银行下设3家异地分行,共100家支行,分布在大连、天津、北京和沈阳。截至2008年末,大连银行资产总额855.48亿元,其中贷款和垫款净额448.76亿元;负债总额802.78亿元,其中存款余额751.95亿元(含邮政储蓄协议存款47亿元);股东权益52.70亿元;资本充足率10.94%,核心资本充足率8.99%;不良贷款率2.45%,拨备覆盖率140.84%。2008年,大连银行实现营业收入29.70亿元,净利润8.93亿元。公司地址:中国辽宁大连市中山区中山路88号;法定代表人:陈占维二、本次次级债券概况1.本次次级债券概况本次次级债券的主要条款以发行人和主承销商共同确定并经主管部门审批通过的内容为准。发行规模:不超过人民币17亿元。2.本次次级债券性质本次次级债券本金和利息的清偿顺序在发行人的其他负债(不包括发行人已经发行的与本次债券偿还顺序相同的其他次级债务)之后、先于发行人的混合资本债券和股权资本;本次债券与发行人已经发行的与本次债券偿还顺序相同的其他次级债务处于同一清偿顺序;除非发行人结业、倒闭或清算,投资者不能要求发行人加速偿还本次次级债券的本金。3.本次次级债券募集资金用途本次次级债券的募集资金将用于充实大连银行的附属资本,提高资本充足率,以增强其运营实力,提高抗风险能力,支持业务持续稳健发展。三、营运环境分析1.经济环境2003年以来,我国坚持扩大内需的方针,持续推进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宏观经济平稳快速发展。2004~2007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呈逐年加快趋势;广义货币M2持续较快增长,增幅波动不大,见表2。2007年,由于国民经济运行过程中长期积累的一些商业银行次级债券信用评级分析报告大连银行股份有限公司-3-2009年10月深层次矛盾未得到根本解决,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的趋势逐步明显,银行体系的流动性过剩成为当年我国经济运行的基本特征,资产价格快速攀升,物价水平较快上涨,信贷规模高速扩张,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的矛盾十分突出。针对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央行加大了定向央票和特别国债的发行力度,连续多次小幅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和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加强了信贷政策指引和窗口指导工作,加快了外汇管理体制改革进程等。表2宏观经济主要指标表单位:%项目2008年2007年2006年2005年2004年GDP增长率(%)9.013.011.610.410.1M2增长率(%)17.816.716.917.614.6CPI增长率(%)5.94.81.51.83.9注: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及人民银行。2008年年初,宏观调控的目标为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向过热和防止物价由结构性上涨变为明显的通货膨胀,宏观调控政策总体从紧。2008年9月后,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愈演愈烈,并已开始对全球实体经济产生严重影响。受世界主要经济体市场需求衰减及人民币升值的影响,我国出口增速出现回落,贸易顺差同比减少,金融危机对于我国经济增长带来的负面影响开始显现。同时,年初以来股指的回落造成居民财富大量缩水,抑制了消费的增长。外需和内需的同时缩减在降低流动性压力的同时,也使得国内宏观经济面临过度回落的风险。为抵御日益严峻的国际经济环境对我国经济造成不利影响,2008年11月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提出,我国将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会上还出台了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具体措施,根据以上措施初步匡算,到2010年底约需投资4万亿元。此次调整财政和货币政策的根本目的是通过提振内需来弥补外需的不足。此后,央行配合政府扩大内需的政策,连续下调了存贷款基准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取消了对商业银行信贷规模的约束,并引导商业银行扩大贷款总量。2008年12月14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当前金融促进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金融国30条),具体提出了30条政策措施,涉及银行、保险和证券等金融业。“金融国30条”出台了鼓励商业银行发放中央投资项目配套贷款,落实对中小企业融资担保、贴息等扶持政策,放宽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贷款和涉农贷款的呆账核销条件,简化税务部门审核金融机构呆账核销手续和程序等针对性强的措施。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和世界经济形势的影响。2008年我国经济增长有所放缓,国内生产总值(GDP)超过30万亿元,比2007年增长9.0%。2009年初,国务院先后审议并通过汽车、钢铁、纺织、装备制造、船舶、电子信息、石化、轻工业、有色金属和物流业十个重要产业的调整振兴规划,贯彻“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方针政策。2009年前三季度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1.78万亿元,同比增长7.7%,经济运行中积极因素不断增多,国民经济企稳回升。总体看,面对严峻复杂的国内外环境,我国坚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不断充实完善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一揽子计划,各项政策措施成效显现,经济运行企稳回升,积极向好。但经济持续回升的基础还不稳固,仍然存在许多不稳定、不确定、不平衡的因素。然而,我国市场空间广阔,增长潜力较大,加之经济刺激计划逐步发挥效应,未来我国国民经济有望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2.行业概况银行业是金融资源配置的基础,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在我国,银行是企业主要的融资渠道,银行存款仍是居民投资的主要方式。2008年末,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共有法人机构5634家,包括政策性银行3家,大型商业商业银行次级债券信用评级分析报告大连银行股份有限公司-4-2009年10月银行5家,股份制商业银行12家,城市商业银行136家,城市信用社22家,农村信用社4965家,农村商业银行22家,农村合作银行163家,村镇银行91家,贷款公司6家,农村资金互助社10家,信托公司54家,企业集团财务公司84家,金融租赁公司12家,货币经纪公司3家,汽车金融公司9家,邮政储蓄银行1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4家以及外资法人金融机构32家。截至2008年末,已有14家银行先后在深圳、上海或香港的证券交易所上市。2008年,我国银行业贷款融资规模占国内非金融机构新增融资总额的83.1%。2008年末,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境内本外币资产总额62.39万亿元(见表3),负债总额58.60万亿元,分别较2007年末增长18.6%和18.2%。表32007~2008年银行业金融机构境内总资产分布表2008年2007年银行类别资产总额(亿元)占比(%)资产总额(亿元)占比(%)国有商业银行318358.051.0280070.953.2股份制商业银行88130.614.172494.013.8城市商业银行41319.76.633404.86.4其他类金融机构176104.728.2140012.726.6合计623912.9100525982.5100注:数据来源于银监会网站。其他类金融机构包括政策性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外资金融机构、城市信用社、农村信用社、企业集团财务公司、信托投资公司、金融租赁公司、汽车金融公司、货币经纪公司和邮政储蓄银行。近年来,我国银行业的资产质量持续改善,抵御风险能力持续增强。2008年末,银行业不良贷款余额5603亿元,比2007年末减少7082亿元;不良贷款率2.4%,比2007年末降低3.7个百分点,资产质量的明显改善主要是由于2008年中国农业银行财务重组过程中剥离了大量不良资产。银行业贷款损失准备充足率达到158.2%,拨备覆盖率为116.4%。2008年末,我国资本充足率达标银行204家,比2007年增加43家,仅1家未达标。3.行业竞争银行业在我国金融体系中仍然处于主导地位,但由于外资银行进入、混业经营发展以及中资银行业务的同质性等因素,我国金融行业内的竞争相当激烈。近年来,银行、保险、证券等行业之间的业务交叉和产品创新日益活跃,混业经营正成为我国金融业发展的新趋势,这对银行的传统业务形成了挑战。此外,随着资本市场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直接融资渠道不断扩宽,金融脱媒现象逐步显
本文标题:商业银行次级债券信用评级分析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3658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