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民主政治专题政治联系
-1-广东省深圳高级中学09-1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校对:刘文迁本试卷分为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一卷为1-50题,共75分,第II卷为51-52题,共25分。全卷共计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注意事项:1、答第一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第I卷(本卷共计75分)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每小题1.5分,共计75分)1、“一拜天地,二拜高堂”,是我国旧式婚礼中的惯常礼仪。这种“敬天法祖”民俗出现的制度因源可追溯到:A.世袭制度B.等级制度C.宗法制度D.分封制度2、《史记周本纪》:“(周)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地名),黄帝之后于祝,帝尧之后于蓟,帝舜之后于陈,大禹之后于杞。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曰齐。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下列对该材料的理解与史实不相符的是:A.周武王分封诸侯以巩固统治B.先代贵族和功臣均可受到分封C.姬姓贵族在分封对象中居少数D.周武王认为姜尚是灭商的最大功臣3、观察下表,按照西周宗法制规定,最有资格继承王位的是:周王的妻妾周王与妻妾所生的后代妻(正室)三哥(20岁)四哥(14岁)妾一大哥(25岁)妾二二哥(22岁)A.大哥B.二哥C.三哥D.四哥4、唐代文学家柳宗元说:“周之失,在于制;秦之失,在于政,不在制”.材料中的两个“制”分别是指:A.分封制和郡县制B.宗法制和郡县制C.分封制和皇帝制D.宗法制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5、史载:景帝的弟弟梁孝王入宫晋见,景帝相当亲热,得知梁孝王有五位儿子,便赐给五人侯爵之位,并赏赐许多物品。梁孝王死后,景帝把梁孝王所遗之国分为五份,每位侯爵一份,又把他们提升为王。对这段故事理解正确的是:A.兄弟情谊B.爱屋及乌C.分割实力D.分封爵位6、对右图所示权力机构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分散了丞相权力,完善了中央机构B.调整了中央和地方的关系C.减少了决策失误,提高了行政效能D.进一步加强了皇帝的权力-2-7、有一天,宰相范质等人向宋太祖奏事,开始大臣们还是坐着的,宋太祖说自己的眼睛昏花看不清,就让他们来到自己面前指给他看,待范质等人回到原处,座位已被撤掉了。此后,宰相就只能站在皇帝面前议事了。这件事反映的本质问题是:A.宋太祖不准宰相坐下议事B.宰相大臣开始处于从属地位C.宰相大臣事务繁多D.君主专制的加强8、下面是某电视专题片中出现的三组镜头,分别反映了不同朝代为解决洪水灾害,中央政府的运作情况①蜀郡洪水为患,丞相与诸卿拿出治理方案,交给皇帝裁决②渝州发生洪灾,中书省按皇帝旨意起草文件交门下省审核后,再交尚书省,尚书省交工部、户部办理③徐州府爆发洪灾,阁臣据皇帝旨意写成诏书,直送工部、户部执行赈灾。据所学知识判断,上述历史场景最早出现的朝代分别是:A.秦、唐、元B.汉、宋、明C.秦、元、清D.秦、唐、明9、“依样葫芦画不难,葫芦变化有千端。画成依样旧葫芦,要把葫芦仔细看。”是清代一位军机大臣对工作的描述。它说明军机大臣的职能主要是:A.与皇帝“共治国事”B.根据皇帝的旨意拟发谕旨C.“事无不总”,负责执行政令D.掌审议,负责审核政令10、明代内阁和清代军机处的共同之处是:A.统领六部,处理各种政务B.参与决策,并负责朝廷日常事务C.参与机要政务,但没有决策权D.负责各地的军政事务11、下列哪个机构跟我国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权力相似:A.公民大会B.保民官C.陪审法院D.五百人会议12、诗人爱伦坡曾说“光荣属于希腊,伟大属于罗马”,罗马的最伟大之处在于A.民主政治的发达B.法律体系的缜密C.建筑风格的独特D.哲学思想的深奥13、假设某年雅典的人口为20万,自由民为16万人(其中男性成年公民5万人),外邦人3万,奴隶1万人.那么有权参加公民大会的人数应该是:A.16万人B.8万人C.5万人D.6万人14、下图中所反映的是19世纪中英两国政府的重要国家机构,二者的最大区别在于:英国议会大厦清军机处A.决策形式不同B.人员选拔不同C.机构性质不同D.行政方式不同15、1689年英国议会颁布的《权利法案》既沿袭了罗马法的精神,又开启了近代民主代议制的先河,其在世界民主化进程中最为深远的影响是:A.确立了君主立宪制,为世界各国普遍接受B.以法律条文捍卫了资产阶级的利益C.实现了由“主权在君”到“主权在民”的革命性转折D.解决了革命引起的政局动荡问题,为国家崛起提供了坚实的政权保障16、英国流传一句话,“议会除了不能使一个女人变成男人和使一个男人变成女人之外,能够做一切事情”,这句话出现在:A.英国颁布《大宪章》之后B.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后C.1688年光荣革命后D.1689年通过《权利法案》后-3-17、从美国1787年宪法的内容及其实践结果中,我们可以体会出:①孟德斯鸠“三权分立”学说的进步性②当时以华盛顿为代表的一批美国政治家们高超的政治智慧③宪法虽然存在局限性,但它适应了美国实际,历史的进步性是主要的④宪法首次证明了联邦制是普遍适合所有国家的进步的政治体制。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18、美国总统乔治•布什在国庆演说中讲到:“人类千万年的历史,最为珍贵的不是令人炫目的科技,不是浩瀚的大师们的经典著作,不是政客们天花乱坠的演讲,而是实现了对统治者的驯服,实现了把他们关在笼子里的梦想。”美国实现把总统“关在笼子里的梦想”的是:A.实行三权分立B.实行君主立宪C.实行民主选举总统D.国会制约总统权力19、下列明确堵塞了法国君主派复辟之路的法律条文是:A.“资产阶级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B.“立法权由参议院和众议院两院行使”C.“行政权由总统和内阁掌握”D.“凡曾经统治过法国的家族不得当选为共和国总统”20、法国仁人志士历经数十年的斗争,最终确立共和政体.其标志是:A.《人权宣言》颁布B.1791年宪法颁布C.《拿破仑法典》颁布D.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颁布21、保罗•肯尼迪说,统一后的德国“是一个将西方民主国家现代工业力量,同东方帝国专制独裁的决策特点结合在一起的大国……是一个爆炸性的混合体”.他所说的德国是:A.极端沙文主义和法西斯主义国家B.有封建军事色彩的资本主义国家C.封建君主统治下的资本主义国家D.工业高度发达的封建军事大帝国22、“两个魔鬼胜过一个圣人”是一句英国格言,典型地说明了民主宪政的特点,政治就是与魔鬼结盟,但立宪政治中与魔鬼结盟则是化敌为友、宪政就是让两个魔鬼友好相处又相互制约,把作恶减少到最低的程度。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关键与核心是:A.全体公民的参与程度B.权力的制约与监督C.市民的整体素质D.革命的彻底性23、马克思说:“推动了这次大爆炸(指太平天国运动)的毫无疑问是英国的大炮”。这说明:()A、鸦片战争激化了中国社会矛盾,导致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B、太平天国运动反对鸦片战争中清政府的卖国行为C、清政府的腐败统治导致阶级矛盾的激化D、鸦片战争是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根本原因24、近代中国,先进的中国人从“走日本人的道路”、“走美国人的道路”、“走俄国人的道路”到“走自己的路”。其中,“走美国人的道路”在《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的突出表现是:A.按三权分立原则构建政治体制B.规定国民享有诸多自由与权利C.规定中央政府实行责任内阁制D.规定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25、有人曾对中国近代史上的一场战争发出这样的感慨:“从前我们还只是被西方大国打败,现在竟被东方的小国打败了,而且败得那样惨,条约又订得那样苛刻,这是多么大的耻辱!”这场战争是:A.第一次鸦片战争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C.甲午战争D.第二次鸦片战争26、“痛哉!吾台民,从此不得为大清国之民也!吾大清国皇帝何尝弃吾台民哉!……吾台民……非丧于倭奴之手,实丧于贼臣李鸿章、孙毓汶、徐用仪之手也。”这篇檄文应当出现在:A.《南京条约》签订之后B.《辛丑条约》签订之后C.《天津条约》签订之后D.《马关条约》签订之后27、国民党副主席江炳坤、主席连战和亲民党主席宋楚瑜都把拜谒中山陵作为全部行程的首选和必到之处,可以看出台湾民众对中山先生的爱戴。据台湾《联合报》统计报道,有83%-4-的台湾民众认为孙中山是“中华民国”的“国父”,这主要基于孙中山:A、发动和领导了辛亥革命,建立了中华民国B、为维护民主共和进行了一系列的斗争C、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D、实现了第一次国共合作28、1922年,孙中山说:“中华民国就像我的孩子,他现在有淹死的危险。……我向英国和美国求救,他们站在岸上嘲笑我。”为改变这种现状,他其后的努力有:①实现国共台作②领导北伐战争③提出“新三民主义”④颁布《临时约法》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29、民国三年,戴季陶遇见一个老农,因戴氏身着日本服装,老农遂问其国籍。戴称“予中华民国人也”。老农“忽作惊状,似乎不解中华民国为何物者”。当戴氏告诉老农“你也是中华民国人”时,老农茫然恍然,连声说:“我非革命党,我非中华民国人。”此现象一定程度上反映出:A.老农非常畏惧日本人B.辛亥革命影响有限C.袁世凯实行高压统治D.老农在调侃戴季陶30、1919年5月5日,天津《大公报》刊登“北京特约通讯”,标题为《北京学界之大举动——昨日之游街大会/曹汝霖宅之焚烧/青岛问题之力争/章宗祥大受夷伤》。从上述标题中能获得的信息是:A.京津两地工人罢工游行B.学生爱国浪潮遍及全国C.外争主权、内除国贼D.北洋政府逮捕大批学生31、李鸿章自称“一生风雨裱糊匠”,请你判断他裱糊屋子和材料分别是:A.清朝封建统治民主共和B.清朝封建统治君主立宪制度C.清朝民主立宪火药、枪炮、养兵练兵之法D.清朝封建统治西方先进科技32、胡适在1923年的一封信中说:“25年来,只有三个杂志可以代表三个时代,可以说是创造了三个时代:一个是《时务报》;一个是《民报》;一个是《新青年》。”胡适所说的“三个时代”应是:A.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五四运动B.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护法运动C.辛亥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D.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33、就如何看待中国近代民族独立与现代化关系的问题,某班经过激烈的辩论,产生了两种观点,对这两种观点的评判,你认为更符合近代中国实际的是:甲方:经济基础决定了上层建筑,只有先进行现代化,实现国家富强才能真正实现民族独立乙方:从近代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探索的结果看,只有先实现民族独立,才能真正实现现代化。A.甲方B.乙方C.甲方乙方都符合D.甲方乙方都不符合34、“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徘徊”。这个“幽灵”诞生的标志是:A.欧洲三大工人运动B.《共产党宣言》的发表C.第一国际的成立D.巴黎公社的成立35、下列对巴黎公社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革命的爆发与普法战争有关B.其失败的根本原因是无产阶级在军事上犯了错误C.它在实践上丰富了马克思主义D.是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36、从社会进步和制度创新的角度看,20世纪初国际社会最重大的事件是:A.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兴起B.俄国十月革命胜利-5-C.美国实行“新政”改革D.中国清王朝被推翻37、右图是江泽民同志参观某一纪念馆时的题词。你认为这一题词应该出现在:A.井冈山纪念馆B.南昌起义纪念馆C.遵义会议纪念馆D.秋收起义纪念馆38、童谣也能证史。79岁的杨老先生少年时的习作“不要放鞭炮”写道:新年到,放鞭炮,蹦硼蹦硼,虽热闹,金钱耗去太无聊!如今国仇还未报,不如省钱买枪炮。枪炮价格高,只要万众心一条,莫看轻,省下是丝毫,千户万户数目就不小!救国不靠空口号,实际工作最紧要!这首童谣写作的时期是:A.八国联军侵华战争B.国民大革命C.抗日战争D.解放战争39、“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最适合用此诗做比喻的历史事件是:A.辛亥革命推翻满清王朝B.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C.抗日战争的胜利D.解放战争的胜利40、作为共产国际的一个支部,中国共产
本文标题:民主政治专题政治联系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36584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