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民族文化旅游业的思考与对策毕业论文
中共广西区委党校广西行政学院在职研究生毕业论文题目:罗城发展民族文化旅游业的思考与对策姓名:学号:11Y4100S0028导师:专业:年级:2011级中共广西区委党校广西行政学院2013年10月17日目录内容摘要…………………………………………………………………一、罗城发展民族文化旅游业的优势…………………………………1(一)各种优势资源………………………………………………1(二)区位交通优势………………………………………………2(三)发展机遇优势………………………………………………3(四)政策优势……………………………………………………3二、罗城发展民族文化旅游业的重要意义……………………………3(一)民族文化建设的政治意义…………………………………4(二)民族旅游产业的经济意义…………………………………4(三)民族文化建设的文化意义…………………………………4三、罗城发展民族文化旅游业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5(一)罗城县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发展现状………………………5(二)罗城县民族文化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6四、发展罗城民族文化旅游业的对策和措施…………………………8(一)加大对民族文化、人文资源的挖掘和保护………………9(二)传承发展十大文化,打造仫佬族文化精品工程…………9(三)加大民族文化旅游项目建设,以项目带动旅游业发展…12(四)依托优势旅游资源,打造仫佬族特色旅游品牌…………13(五)拉长产业链,凸显民族文化旅游的产业效应……………15(六)区域合作,提升旅游区域的吸引力………………………16(七)加大宣传力度,多渠道营销,进一步拓宽民族文化旅游市场…………………………………………………………17参考文献………………………………………………………………20内容摘要罗城是全国唯一的仫佬族自治县,有着悠久独特的民族文化和丰富的旅游资源。罗城旅游产业建设,势必充分利用民族文化的优势,打造旅游文化品牌,对旅游景观赋予民族文化的内涵。从这个意义上说,罗城旅游产业的建设,主要内容是民族文化的建设,旅游产业建设是民族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重点是仫佬族民族传统文化的挖掘、开发、保护和建设。民族文化产业的建设,无疑要促进民族文化的建设与发展。民族文化的建设,在于民族自治地方的罗城,其在民族政治、经济、文化三方面,都具有其重要意义。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变化,罗城县委、县政府提出大力实施“文化名县”和“旅游兴县”战略,按照“一山一城带两江”的旅游产业发展格局,以仫佬族民俗文化风情为依托,以特种旅游项目为辅发展民族文化旅游业,借助仫佬族文化提升旅游业核心竞争力,打造仫佬族文化旅游品牌,推动全县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为追赶全国全区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幸福美丽仫佬山乡创造充分条件,将是罗城推进科学发展的重要课题。关键词:民族文化文化旅游1正文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首次把生态文明建设列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并提出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努力建设“美丽中国”。而旅游业的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密不可分,美好的生态环境是旅游发展的前提基础。对于民族文化底蕴深厚,山清水秀生态美,旅游资源丰富的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如何抢抓机遇,整合资源,发挥优势,发展民族文化旅游业,把现有的生态旅游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打造仫佬族文化旅游品牌,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本文就罗城科学发展民族文化旅游进行思考和探讨。一、罗城发展民族文化旅游业的优势(一)各种资源优势。1、民族独特优势。罗城是全国唯一的仫佬族自治县,位于广西东北部、河池市东部,处在云贵高原苗岭山脉九万大山南麓,为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岩溶地貌发育完全。罗城设县于宋朝开宝5年(公元972年)。1952年天河、罗城两县合并称为罗城县,1983年经国务院批准,撤销罗城县建制,在原行政区域成立罗城仫佬族自治县,于1984年1月正式挂牌。全县东西宽68.2公里,南北向长64.8公里,总面积2658平方公里。全县辖7镇4乡125个村民委16个社区,总人口38万人,居住着仫佬、壮、汉、苗、瑶、侗等12个民族。仫佬族人口12.6万,占全县总人口的33%,占全国仫佬族人口的80%以上,是仫佬族人主要聚居地之一。2、民族文化优势。仫佬族非遗文化历史悠久,灿烂辉煌,特别是依饭文化、走坡文化、仫佬族刺绣、仫佬族婚俗、稻草文化等,在仫佬族文化中,负载着特殊的文化意义。依饭文化历经几百年风雨的洗礼,已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受到保护。2009年211月,罗城成功举办“中国罗城首届仫佬族依饭文化节”,引起国家高层领导和国内外民族专家学者的关注。2009年,仫佬族走坡节、煤砂罐制作等10个项目被列为河池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2010年,仫佬族古歌、仫佬族刺绣技艺、仫佬族舞草龙,被列为广西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12年6月,仫佬族煤砂罐制作技艺、仫佬族走坡节、仫佬族婚俗被列为第四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这些非遗文化,是罗城民族文化旅游业发展独特的资源,具有很强的唯一性、排他性和不可复制性。3、人文杰出优势。罗城人杰地灵,被称为“凤凰的故乡”,是歌仙刘三姐的出生地,中国历史上的廉政名人“一代廉吏”于成龙曾任过罗城知县。罗城还是广州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李德山,新四军将领、革命烈士韦一平的故居。邓小平、李明瑞、张云逸等领导的七千多名红七军战士艰苦作战的佛子坳,现已被列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笔头尖”是罗城著名的“三尖”之一,从罗城走出的周钢鸣、曾敏之、潘琦、“广西文坛三剑客”之一的鬼子、著名剧作家常剑钧、“仫佬族散文三杰”之一的何述强等,都是享誉全国的仫佬族文化名人,他们的作品形成奇特的“仫佬族文化现象”。把仫佬族人文文化作为发展民族文化旅游业的元素,将为民族文化旅游增添神秘而亮丽的色彩。4、旅游资源优势。罗城是桂西北一颗璀璨的明珠,它位于云贵高原苗岭山脉九万大山南麓,境内喀斯特地形发育良好。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阳光充足、雨量充沛、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18.9℃,年平均降雨量1566.6毫米,年平均日照数1402.4小时,四季分明,风景迷人,山奇水美,风物含情,自古就有闻名遐迩的“罗城八景”。清波如镜的武阳江、人间仙境般的水上相思林、银练飞舞的百合瀑布、山如剑排的怀群剑江风光、相接云天的高山牧场、诗情画意的野马滩、林涛奔涌的青明山、千古遗爱的睡美人等,处处皆景,风物生情。罗城还有“三尖”、“三天”的美誉(三尖即山头尖、筷子尖、笔头尖。3三天即天门、天河、天坑),是“一代廉吏”于成龙初仕地。仫佬族的“依饭节”、“走坡节”等奇特浓郁的民族风情,令人神往。(二)区位交通优势。罗城水陆交通便利,县城距桂林市226公里,距柳州市108公里,距南宁市317公里。东北与大桂林山水文化旅游区相望,西南与宜州、河池临界,向东与柳州市接壤,处在龙胜—三江—融水—罗城—宜州—来宾大瑶山的广西精品民俗风情体验旅游线路上,与区内外各重要的旅游景区(点)既相联又互补,容易从根本上实现与区内外景区对接,旅游发展前景看好。(三)发展机遇优势。1、党的十八大高度重视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十二五”专项建设规划等重大战略,为加快发展民族地区文化旅游产业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2、自治区在旅游发展十二五规划中将河池生态养生旅游区作为七大旅游发展区之一。自治区党委、政府日前作出《关于加快旅游业跨越发展的决定》,到2020年,基本建成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北部湾国际旅游度假区、巴马长寿养生国际旅游区,成为全国一流、世界知名的区域性国际旅游目的地和集散地。《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设旅游强区的决定》提出把河池打造成为国内一流的生态旅游目的地、养生福地和红色旅游目的地,支持、推动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力度会逐步加大。3、市委、市政府提出了“整合资源、突出特色、打响品牌、联动发展”战略目标,努力构建“大旅游、大市场、大产业”新格局,为生态文化旅游产业拓展了巨大的发展空间,创造了良好发展机遇。(四)政策优势。罗城抢抓河池生态养生旅游区建设的机遇,提出打造仫佬族特色文化生态旅游品牌的工作思路,将民族文化旅游业和生态旅游产业列为全县经济发展支柱产业之一,县委、县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意见》、《生态环境与旅游资源保护规划》,实施民族文化、特色生态旅游项目建设计划,为民族文化旅游业和生态旅游产业发展提供了重要保证。4二、罗城发展民族文化旅游业的重要意义罗城旅游产业建设,势必充分利用民族文化的优势,打造旅游文化品牌,对旅游景观赋予民族文化的内涵。从这个意义上说,罗城旅游产业的建设,主要内容是民族文化的建设,旅游产业建设是民族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重点是仫佬族民族传统文化的挖掘、开发、保护和建设。民族文化产业的建设,无疑要促进民族文化的建设与发展。民族文化的建设,在于民族自治地方的罗城,其在民族政治、经济、文化三方面,都具有其重要意义。(一)民族文化建设的政治意义罗城是全国唯一的仫佬族自治县,仫佬族95%以上人口居住在罗城。国务院1983年批准成立罗城仫佬族自治县,走过了20多年的光辉历程,仫佬族人民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关怀下,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社会稳定,仫佬族在祖国大家庭里团结、和谐、发展。因此罗城民族文化的建设,关系到一个民族的发展与繁荣。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保护,对民族历史文化的尊重与建设,关系到民族团结,和谐文明,关系到党的民族政策的贯彻落实。仫佬族民族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二)民族旅游产业建设的经济意义旅游是经济的文化产业,是文化的经济产业。旅游产业建设本身就是产业经济建设,民族文化旅游产业的建设,其对经济的引动,于促进经济发展无疑是起到良好的作用的。对于罗城这么个拥有优良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的仫佬族自治县,发挥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优势,建设特色旅游产业,推动民族经济的发展,是非常必要的。因此,抓好旅游文化产业的建设,将旅游产业培育成罗城经济新的增长点,罗城具备条件和符合罗城经济发展的需要。(三)民族文化建设的文化意义旅游产业建设,是罗城民族文化建设的着眼点。旅游开发于民族经济社会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是民族文化建设,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和民族文化建设发展的重要手段。521世纪旅游,文化旅游是主要趋势。随着旅游审美需求与人们审美水平的提高,休闲旅游势必向文化旅游转向。而所谓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民族文化旅游是文化旅游中的最高档次。旅游文化产业建设,通过对古老的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的应用,促进民族文化的继承发展和繁荣。民族文化旅游的开发,可以使民族古老的文化,得到挖掘整理,促民族文化得以复原与保护。旅游文化的开发,使民族文化与时俱进,充实内容,创新发展,繁荣民族文化。三、罗城发展民族文化旅游业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一)罗城县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发展现状政府加大旅游基础建设投入,为旅游产业的发展起好步。为充分利用罗城县丰富的旅游资源,政府围绕“山水为本、文化为魂、对接桂柳,打造一山一城带两江”的仫佬山乡原生态休闲度假旅游品牌的思路,着力打造旅游产业,聘请知名的旅游专家对罗城县的旅游资源进行了高水平的策划;投入90多万元对“天门”景区河道进行了整治;投入500多万元修建“天门”、青明山、“水上相思林”等景区水泥路,改善了主要景区的交通条件。青明山景区初具规模,已获得自治区旅游局列为广西生态农业旅游示范点。罗城县独特的民族风情和优美的自然山水风光,吸引了广西中旅等23家旅行社前来考察旅游事宜,香港中国旅行社已将罗城县作为广西风情之旅线路的组成部分。政府加快生态旅游基地的建设,促进旅游产业大发展。把旅游业作为罗城县新兴战略产业加快培育,着力提升文化内涵,促进旅游业跨越式发展。如广西罗城县小长安镇崖宜风景区,广西罗城县怀群镇剑江风景区,广西罗城县县城风景区,包括县城八景(包括有丹凤衔书,西江印月,龙潭晚照,南峰烟雨,北岭复钟,中寨鸳鸯,黄泥瀑布,乐登仙迹等
本文标题:民族文化旅游业的思考与对策毕业论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36598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