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水分子的运动(第二课时)讲义
1第二节水分子的运动(第二课时)过滤【学习目标】1、通过分组实验掌握过滤实验每个细节2、了解蒸发实验【学习重点与难点】掌握过滤实验【课前展示】1、水的三态变化是变化,发生变化的时候,水分子的和不会变化,变化的只是水分子的和。2、导致了水的状态变化。水分子获得能量时,运动,分子间的间隔,水由液态变成了气态;失去能量时,运动,分子间的间隔,水由气态又变回了液态。3、分子的特征:、、。【学习过程】【知识点一】过滤操作——净化过滤黄泥水:仪器:、、、。步骤:1、静置:把约100毫升的黄泥水注入烧杯,放在实验台上静置;思考:先静置一会儿再过滤的目的是。2、制作过滤器:将滤纸折两下,撕去翘起的一角,然后放入漏斗内,再用胶头滴管滴水润湿滤纸,并用玻璃棒赶走滤纸与漏斗间的气泡。注意:滤纸要漏斗内壁,不留气泡;滤纸边缘要低于漏斗边缘。思考:(1)要赶走滤纸与漏斗之间的气泡,目的是。(2)如何使滤纸紧贴漏斗内壁?(3)为什么滤纸边缘要低于漏斗边缘?3、固定过滤器:漏斗末端长侧烧杯内壁,防止过滤时液体溅出。4、过滤:左手拿玻璃棒,玻璃棒要漏斗内三层滤纸的一侧,防止捅破滤纸;右手拿盛待滤液体的烧杯,该烧杯嘴要在玻璃棒上,防止过滤时液体溅出;液体应沿玻璃棒注入漏斗中,液面要于滤纸边缘。思考:(1)玻璃棒的作用。(2)过滤很慢时,能否用玻璃棒搅拌?为什么?(3)过滤很慢的原因可能是。(4)经两次过滤后,滤液仍然浑浊,原因可能是:;。【总结】过滤时要注意一贴。两低,。三靠,,。思考:过滤后的液体是蒸馏水吗?。【知识点二】蒸发操作——蒸发滤液:使用进行蒸发,滤液不得超过其容积的。操作步骤:①在铁架台底座上放上酒精灯,②固定铁圈,放好蒸发皿③倒入适量滤液④点燃酒精灯,⑤用玻璃棒不断地,防止滤液局部受热,造成液滴飞溅.⑥待蒸发皿中出现较多量固体时停止加热,靠余热蒸发至干思考:(1)玻璃棒的作用。(2)黄泥水由、、多种物质组成。【当堂检测】1.(烟台市)建立宏观与微观的联系是化学独特的思维方式。下列对于宏观现象的微观解释中错误的是(A)变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能鼓起来,是因为分子受热膨胀变大(B)氧气加压后变成液氧,是因为分子问的间隔变小2(C)不同的花儿有不同的香味,是因为不同的分子性质不同(D)非吸烟者受到被动吸烟的危害,是因为分子在不断地运动2.(福州市)压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重新鼓起,是因为球内的气体A.分子间隔增大B.分子个数增多C.分子质量增大D.分子体积增大3.(雅安市)用水壶烧开水,水沸腾后壶盖被顶起,说明A.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B.分子的质量很小C.分子的体积变大D.分子间空隙增大4、(无锡市)水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下列对水的认识正确的是A.在河水中加入明矾可除去所有杂质B.提倡长期用纯水(蒸馏水)烧菜、煮饭等C.水体有自净能力,末经处理的生活污水可任意排放[来源:Zxxk.Com]D.在淡水资源缺乏的海岛上,可考虑用蒸馏法从海水中提取淡水5.(湛江市)夏夜,我们在公园或在校园的小道上散步时,每走到茉莉花的附近就能闻到花香,说明A.分子的体积和质量都很小B.分子间有一定的间隔C.分子在不断地运动D.分子可以再分6.(日照市)如图所示,在烧杯甲中装入蒸馏水,滴入2滴酚酞试剂,得到无色溶液。在烧杯乙中装入浓氨水。用一只大烧杯把甲、乙罩在一起。几分钟后,发现甲中的溶液变成红色。对上述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1)甲内滴入的酚酞要过一会儿才能变色,与乙无关;(2)大烧杯壁上沾有某种物质,散发出的肉眼看不见的微粒与甲中的溶液接触,使其变红;(3)乙中的浓氨水中有肉眼见不到的微粒逸出,有些微粒进入了甲中的溶液,使溶液成分改变,并使溶液变红。(4)氨水能使酚酞溶液变红A.(1)(4)B.(2)(3)C.(1)(2)D.(3)(4)7、(淄博市)化学是在原子、分子的水平上对物质进行研究的基础自然学科。请你运用分子的性质判断,以下事实的解释错误..的是()序号事实解释A新装修的房间中有异味分子是不断运动的B用扫描隧道显微镜观测到原子和分子分子的体积很小C用乙烯合成聚乙烯塑料分子之间有间隔D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来源:学科网ZXXK]分子可以再分8、某同学将浑浊的河水样品倒入烧杯中,先加入明矾粉末搅拌溶解,静置一会儿后,进行过滤,请问:(1)图中缺少的一种仪器是,其作用是;漏斗下端紧靠烧杯内壁是为了。(2)过滤时,先静置一会儿再过滤,这是为了。(3)经过两次过滤后,滤液仍然浑浊,原因可能是、。
本文标题:水分子的运动(第二课时)讲义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36692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