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汕尾高级中学张静中学高考地理热点训练及答案 (3)
汕尾高级中学张静中学高考地理热点训练及答案(3)生态环境脆弱区一、选择题(2014·温州二模)下图为我国西北某区域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1.⑤地形成草原景观的主要原因是()A.热量充足B.水源充足C.降水丰富D.光照充足2.仅考虑降水量,该地治理沙漠化措施可行的是()A.①②③④全部种树B.①②种草、③种树C.①种树、②③种草D.①种树、②③④种草塬是我国西北地区群众对顶面平坦宽阔、周边为沟谷切割的黄土堆积高地的俗称。读图回答3~4题。3.为合理利用土地、保持水土,下列做法正确的是()①甲处打坝淤地②乙处整修梯田③丙处修建水库④丁处平整土地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4.下图为该地区水土流失原因分析图,图中自然因素中的动力是()A.冬季所刮的西北风B.植被破坏C.人类进行的农业生产活动D.夏季的暴雨下图所示地区为我国某区域图。读图回答5~6题。5.图中甲地区农业发达,但也面临着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该地区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及其成因分别是()A.水土流失植被被大量破坏B.土地荒漠化气候干旱C.草场退化过度放牧D.土壤盐碱化大水漫灌6.乙地区的主要环境问题及其形成的人为原因分别是()A.水土流失过度樵采B.土壤盐碱化不合理灌溉C.土地荒漠化不合理开垦D.水土流失不合理开垦二、综合题7.(2014·江淮十校联考)结合以下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湿地”,包括各种咸水淡水沼泽地、湿草甸、湖泊、河流以及洪泛平原、河口三角洲、湖海滩涂、河边洼地或漫滩、湿草原等。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具有调蓄径流等多种基本生态效益。材料一东北地区湿地分布图。材料二三江平原沼泽率与垦殖率的变化图。(1)简析东北地区大面积沼泽地的形成条件。(2)运用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指出三江平原沼泽率下降、湿地萎缩,对该区自然环境的不利影响。8.(2014·郑州一模)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红壤是重要的土壤资源。我国红壤地区跨越热带、亚热带,北起长江沿岸,南到海南,东到台湾,西到云贵高原与横断山脉,占全国总面积的22.7%。红壤区以山地和丘陵为主,现有耕地占全国耕地面积的23.33%,是我国重要的粮、油、果、林、茶及水产生产基地。材料二有人在裸露的红黏土上进行人工降雨试验,不同坡度与土壤冲刷量关系结果如下图所示。(1)说出我国红壤分布区夏季最易发生的生态问题,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2)结合试验数据,任选一个坡度范围的红壤分布区域,说出其合理利用的方式。9.下图中虚线为不同时期种植业分布北界。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比较图中①②两地土地退化成因的异同。(2)归纳图中河口以上河段径流量变化特点并分析其自然原因。(3)简述图示区域种植业分布变化的主要原因及其对该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答案1.B2.C第1题,草原景观出现在降水量相对较多的地区,而⑤地降水量在100mm以下,则可能该地有较充足的地表水或地下水水源。第2题,降水量在400mm以上的半湿润地区可以种树,而半干旱的②③由于降水少而适宜种草。3.A4.D第3题,读等高线地形图可知,甲处为沟谷,应打坝淤地;乙处为缓坡,可以整修梯田;丙处为塬面,应平整土地;丁处为陡坡,应植树种草,营造护坡林。第4题,黄土高原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冲刷力强,是水土流失问题产生的自然动力。5.D6.C第5题,宁夏平原发展农业生产主要依靠黄河水灌溉,长期大水漫灌,在较干旱的气候条件下,易造成土壤盐碱化。第6题,读图可知,乙地区为毛乌素沙地,该地区主要的环境问题是土地荒漠化,其人为原因是不合理开垦等。7.解析:第(1)题,沼泽地的形成条件一般从来水多(降水多、径流来水多等),且不易失去(排水不畅、蒸发弱、下渗少等)角度分析。第(2)题,可从自然环境要素角度分析。答案:(1)地势低平,排水不畅;纬度较高,气温低,蒸发弱;夏季降水多;河网较密,径流丰富;土质黏重、有冻土层,地表水不易下渗。(2)湿地生态功能下降,生态环境恶化;淡水资源减少;气候趋于干燥;旱涝灾害增加;水质变差;生物多样性减少。8.解析:第(1)题,由材料知,我国红壤地区跨越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集中,地形以山地和丘陵为主,坡度大;该地区是我国人口密集地区,人类活动集中,植被破坏,易形成水土流失。第(2)题,图中显示,坡度在18°以下地区,流水冲刷不严重,水土流失较弱,可以修建梯田;而坡度在18°~24°的地区,流水冲刷严重,要注意植树造林;坡度大于24°地区,流水侵蚀作用虽然减弱,但坡度过大易形成崩塌和滑坡,要禁止人类活动。答案:(1)水土流失。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地势起伏大(或一定的坡度);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降水集中(或多暴雨);人类活动集中,植被破坏;流水侵蚀严重,导致水土流失发生。(2)①坡度在18°以下(或坡度较小)的地区,修建梯田,作为粮食作物、经济作物或经济林木用地。②18°~24°(或坡度较大)的地区,退耕还林、还牧,作为林木业用地。③坡度在24°以上的地区,禁止人类活动,以防崩塌和滑坡。(任答一项即可)9.解析:第(1)题,确定①②两地土地退化的表现是解题的突破口。①地主要表现为土地荒漠化,②地主要表现为水土流失,最后在分析①地荒漠化和②地水土流失成因的基础上找出异同。第(2)题,主要从沿途流量的变化和季节变化等方面分析径流量的变化特点;其自然原因可从河口以上河段气候特点的角度分析。第(3)题,图中虚线显示种植业分布北界向北推移,这与气候变暖有关。答案:(1)相同点:主要是人类不合理的活动造成的。不同点:①地属于半干旱地区,风力作用强劲,过度放牧、过度农垦等人类不合理生产活动,破坏植被,加剧了土地退化;②地属于半湿润地区,当地土质疏松、多暴雨,加上人类乱砍滥伐,水土流失严重。(2)变化特点:该河段从上游到下游径流量减少;夏季流量大,冬季流量小,流量季节变化大。自然原因:该区域气候干旱,降水少,支流少,水量补给少,加上沿途蒸发、下渗,流量逐渐减少。该河段以降水补给为主,夏季降水多,冬季少雨。(3)原因:气候变暖,种植业向北推移;人口增加,并由农区向牧区迁移。影响:大量开垦,使该区域森林、草原破坏严重,导致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盐碱化加剧。
本文标题:汕尾高级中学张静中学高考地理热点训练及答案 (3)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36868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