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新版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解读人民教育出版社章建跃zhangjy@pep.com.cn一、数学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作用二、课程的十大理念•1.构建共同基础,提供发展平台•2.提供多样课程,适应个性选择•3.倡导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4.注重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6.与时俱进地认识“双基”•7.强调本质,注意适度形式化•8.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10.建立合理、科学的评价体系三、课程目标•总目标:使学生在九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作为未来公民所必要的数学素养,以满足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需要。•具体目标:•1.获得“双基”。•2.提高空间想像、抽象概括、推理论证、运算求解、数据处理等基本能力。•3.提高数学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包括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数学表达和交流的能力,发展独立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4.发展数学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力求对现实世界中蕴涵的一些数学模式进行思考和作出判断。•5.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形成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和科学态度。•6.具有一定的数学视野,逐步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和文化价值,形成批判性的思维习惯,崇尚数学的理性精神,体会数学的美学意义,进一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四、课程结构•必修课程5个模块,各36课时•数学1:集合、函数概念与基本初等函数I(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数学2:立体几何初步、平面解析几何初步;•数学3:算法初步、统计、概率;•数学4:基本初等函数II(三角函数)、平面上的向量、三角恒等变换;•数学5:解三角形、数列、不等式。•必选模块(各36课时)•系列1:文科必选•选修1-1:常用逻辑用语、圆锥曲线与方程、导数及其应用;•选修1-2:统计案例、推理与证明、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框图。•系列2:理科必选•选修2-1:常用逻辑用语、圆锥曲线与方程、空间中的向量与立体几何;•选修2-2:导数及其应用、推理与证明、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选修2-3:计数原理、统计案例、概率。•选修系列3(各18课时)•1.数学史选讲;•2.信息安全与密码;•3.球面上的几何;•4.对称与群;•5.欧拉公式与闭曲面分类;•6.三等分角与数域扩充。•注:要求修得学分,不作为高考科目;第2、5、6三个专题不再列入备选专题。•选修系列4(各18课时)•1.几何证明选讲;•2.矩阵与变换;•3.数列与差分;•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5.不等式选讲;•6.初等数论初步;•7.优选法与试验设计初步;•8.统筹法与图论初步;•9.风险与决策;•10.开关电路与布尔代数。•注:作为高考科目;第3、8、10三个专题不再列入备选专题,只作为课外读物出版。•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A版)总体介绍人民教育出版社章建跃•一、几个基本观点•1.坚持我国数学教育的优良传统•2.针对问题进行改革•3.走中庸之道,不走极端而到达光辉顶点•二、教材总体结构•必修课程5个模块,各36课时•数学1:集合、函数概念与基本初等函数I(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数学2:立体几何初步、平面解析几何初步;•数学3:算法初步、统计、概率;•数学4:基本初等函数II(三角函数)、平面上的向量、三角恒等变换;•数学5:解三角形、数列、不等式。•系列1:文科必选模块(各36课时)•选修1-1:常用逻辑用语、圆锥曲线与方程、导数及其应用;•选修1-2:统计案例、推理与证明、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框图。•系列2:理科必选(各36课时)•选修2-1:常用逻辑用语、圆锥曲线与方程、空间中的向量与立体几何;•选修2-2:导数及其应用、推理与证明、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选修2-3:计数原理、统计案例、概率。•选修系列3(各18课时)•1.数学史选讲;•2.信息安全与密码;•3.球面上的几何;•4.对称与群;•5.欧拉公式与闭曲面分类;•6.三等分角与数域扩充。•注:要求修得学分,不作为高考科目;第2、5、6三个专题不再列入备选专题。•选修系列4(各18课时)•1.几何证明选讲;•2.矩阵与变换;•3.数列与差分;•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5.不等式选讲;•6.初等数论初步;•7.优选法与试验设计初步;•8.统筹法与图论初步;•9.风险与决策;•10.开关电路与布尔代数。•注:作为高考科目;第3、8、10三个专题不再列入备选专题,只作为课外读物出版。•三、主編寄語•数学是自然的;数学是清楚的。•数学是有用的;学数学对于提高个体能力是至关重要的。•学数学要摸索自己的学习方法;学数学趁年轻。•数学教学要讲背景,讲数学,讲应用;讲历史,讲思想,讲文化。•数学教材要自然、生动、活泼,不强加于人;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美感,引发学生的学习激情;要引导学生提问,使学生“看过问题三百个,不会解题也会问”;要强调类比、推广、特殊化、化归等思想方法的运用。•四、教材编写指导思想:•1.讲背景,讲思想,讲应用•2.强调问题性、启发性,3.强调基础性•4.突出数学思考方法的引导•推广类比当前内容类比特殊化•5.适当使用信息技术•五、教材改革重点•1.亲和力•2.问题性•3.思想性•4.联系性(整体性、结构性)•六、教材实验的基本成绩和问题•1.教材的主要创新点:设置观察、思考、探究等,以问题引导学习,加强“问题性”;使用“先行组织者”等,加强类比、特殊化、推广等逻辑思考方法,加强“思想性”;强调数学知识之间、数学与现实之间的联系以及数学应用,加强“联系性”。教师对这些创新给予了较高评价,认为在改进教材呈现方式、学生学习方式、教师教学方式等方面都发挥了较好作用。•2.“课标”及教材存在的主要问题•(1)“模块化”的课程结构体系,存在整体结构逻辑性差、知识不连贯性、螺旋设置不合理等问题;•(2)内容太多,课时不够;•(3)螺旋上升导致教学要求难把握;•(4)对信息技术要求太高,使用过多;•(5)没有对农村学校的需求给予必要的考虑;•(6)有些叙述不简洁;•(7)有些变化与当前实际不符合,例如概率、统计内容增加太多;•(8)知识衔接问题——初高中衔接、各模块之间的衔接。•师生负担加重了。•造成课业负担加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课程设置、教材内容、教师教学、高考评价、配套资源等等都在其中起作用,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高考问题。•——依靠高难度、高强度的机械化训练,已经难以奏效。•3.对几个变化的认识•二次不等式内容靠后问题;•立体几何结构调整、课时减少问题;•引入算法的必要性;•数学应用问题;•概率之前不讲计数原理的原因;•拓展性栏目、习题体现的发展性要求。•七、初高中衔接问题•.主要问题•(1)初中内容的不适当删减、降低要求,导致学生“双基”无法达到高中教学要求;•(2)高中不顾学生的基础,任意拔高教学要求,繁琐的、高难度的运算充斥课堂。•2.初中课标与高中教学要求的差异•初中不讲但高中教师认为应掌握的知识举例:•(1)十字相乘法、分组分解法;•(2)含有字母的方程;•(3)三元一次方程组;•(4)根式的分母有理化、最简根式,根式化简;•(5)可化为一元二次方程的分式方程(只要求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分式乘方;•(6)简单的无理方程;•(7)简单的高次方程;•(8)简单的二元二次方程组;•(9)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10)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11)韦达定理;•(12)换元法;•13)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平行的传递性;•(14)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梯形中位线;•(15)截三角形两边或延长线的直线平行于第三边的判定定理;•(16)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17)轨迹定义;•(18)圆的有关定理:垂径定理及逆定理,弦切角定理,相交弦定理,切割弦定理,两圆连心线性质定理,两圆公切线性质定理等;•(19)相切作图,正多边形的有关计算,等分圆周,三角形的内切圆;等。•降低要求的内容举例•(1)有理数混合运算强调最多三步,学生习惯性使用计算器,笔算、口算、心算能力弱;•(2)多项式相乘仅要求一次式相乘,无除法;•(3)因式分解只要求提取公因式法、公式法(平方差、完全平方),直接用公式法不超过两次;•(4)根式的运算要求低;•(5)绝对值符号内不能含有字母;•(6)配方法要求低,只在解一元二次方程中有简单的要求,在二次函数中不要求用配方法,只要求用公式求顶点、最值,且不要求记忆公式和推导过程(中考试卷中会给出公式);•(7)几何中大大减少定理的数量,删除繁难的几何证明,淡化几何证明的技巧;•(8)只要求通过实例体会反证法的含义,了解即可;•(9)辅助线,中考只要求添加一条辅助线。•八、对实验工作的思考与建议•1.积极面对变化,勇敢迎接挑战•2.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使学生得到全面、和谐、可持续的发展。•3.准确把握教学要求,循序渐进地教学不搞“一步到位”;删减的内容不要随意补充;不要擅自调整内容顺序;教辅材料不能作为教学的依据;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核心概念、基本数学思想方法上;找好的问题;追求通性通法,不追求“特技”……•4.大力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三个基本点•理解数学——对数学的思想、方法及其精神的理解;•理解学生——对学生数学学习规律的理解,核心是理解学生的数学思维规律;•理解教学——对数学教学规律、特点的理解。•两个关键•提-好问题——在学生思维最近发展区内,有意义;•设计自然的过程——数学知识发生发展的原过程(再创造),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识过程;提好-问题——恰时恰点。•5.努力改进教学方式•课堂教学的“六字经”问题引导学习;教学重心前移;典型丰富例证;提供概括时机•保证思考力度;加强思想联系;使用变式训练;强调反思迁移•九、配套资源简介•齐全的教师教学用书;•培训资料包(教材介绍、课例);•同步解析与测评;•初高中衔接读本;•胜券在握——新课程高考复习用书;•信息技术支持系统;•人教网交流系统;等。•邮购电话:01058759311,9310,9316,9317,9318•我的联系方式zhangjy@pep.com.cn,pepzjy@126.com,01058758320•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段小龙黄祥勇•演绎、归纳与数学教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着偏演绎轻归纳的现象,表现为:•(1)在概念教学中,重视对概念的解释和运用概念进行解题的教学,而忽视对形成概念的背景材料的归纳与概括过程的教学;•(2)在公式、定理教学中,重视对公式、定理证明的教学,而忽视通过放手让学生去实践,从观察、归纳、猜想中得出结论的教学;•(3)在解题教学中,重视给出一个完善、简练解答模式的教学,而忽视引导学生共同思考、挣脱困境获得解题方式及归纳解决过程的教学。•其教学结构大致为:•实际问题感知概念→数学化抽象出概念→问题解决应用概念→用思考题引申概念•本节课呈现出以下特点:•1.教学目标清晰、明确、可操作•2.教材的使用、组织和处理符合实际•3.课堂结构安排合理•4.教学方法选用恰当•5.教学效果较好•几点思考:•1.教师的讲解仍觉得有点偏多•2.要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3.数学思维发展的深度还不够•实施数学高中新课程需要关注的几个突出问题•四川省教科所李兴贵2011.7.棠湖中学•一、准确理解螺旋式上升的编排结构•二、与时俱进把握双基教学•三、关注高初中衔接教学•1、知识的衔接。•2、教学方法与学习方式的衔接,学习心理的辅导与衔接。•高度关注:兴趣;视野;习惯•四、数学探究的教学实施•五、数学建模活动的教学实施•六、立足教材,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七、切实减轻学生学业负担,把握新课程高考方向课时?题量?广度?难度?温度?过手?教师如何追求实现:居高临下、深入浅出•八、教学评价:•先学后教、以学论教;导学结合、师生对话;新教学方式、模式;否定和变革教学实践;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九、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问题•十、教师如何与新课程共同成长•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1(必修,人教A版)简介•数学(人教A版)教材培训讲师团、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陶维林•一、本册教科书
本文标题: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新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36931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