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尧舜实验学校备课教学导案周次四学科语文年级六单元二时间主备教师石秋荣课题6.《怀念母亲》课型授新课时2使用教师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学会8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词语。抄写对祖国魂牵梦萦的句子。2.过程与方法目标:感悟课文内容,能抓住关键词、句、段和日记,体会季羡林爷爷思念祖国的情感,感悟爱国情。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季羡林爷爷思念祖国的情感,感悟爱国情。教学重难点能抓住关键词、句、段和日记,体会季羡林爷爷思念祖国的情感,感悟爱国情。教学方法品读感悟,合作探究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教学环节设计的依据及反思补充与修改第一课时一、预习导学,整体感知1、师:孩子们,我们每个人都有母亲,每个母亲都是世上最伟大的人,你们爱你们的母亲吗?你们知道失去母亲的滋味吗?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课文吧!2、通过查字典词典理解。在不懂的地方做记号,准备与同学讨论。与同学交流不懂的地方。3、默读全文,想想文章主要写了什么?4、再读课文,想想文中的两个母亲分别指的是谁?(一个是生身母亲,一个是祖国。)5、你从作者的字里行间,感受到了什么?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的,谈谈自己的感受。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的脉络,初步感6、小组交流、汇报。师生总结。二、精讲点拨,品读感悟朗读课文,用横线勾出关键词句,加深体会。1.找出写怀念生母的句子,反复读,想想从中,你体会到什么?2.读一读,想一想,说一说:你是从哪些关键的词句中体会到作者的感情的?3.有感情地朗读这些句子。(交流放在下一课时)第二课时一、复习引入听写词语,回顾课文主要内容。二、精讲点拨,品读感悟(接第一课时)继续交流感受深刻的句子。1.重点体会以下三个句子(1)出示第一句:我的祖国母亲,我这是第一次离开她。离开的时间只有短短几个月,不知道是为什么,我这个母亲也频来入梦。想想频来入梦是什么意思?祖国母亲频来入梦的原因是什么呢?(我第一次离开祖国,我热爱祖国)从这句话,你知道了什么?(作者有一颗爱国心。强烈的思国情。)请有感情地读读这句话。(2)出示第二句:然而这凄凉却并不同普通的凄凉一样,是甜蜜的,浓浓的,有说不出的味道,浓浓地糊在心头。为什么我在想到故乡、老朋友时,心里感到凄凉,却又是甜蜜的呢?(作者认为故乡、朋友都是最可亲、可敬的,不管身处何地,他们都是美好的,令人回味的。足以看出他的思乡情、爱国情。)有感情地朗读。(3)出示第三句:我怅望灰天,在泪光里,幻出母亲的面影。在你的想象中,母亲的面影是怎样的?受作者对祖国母亲和生身母亲的情感,把握文章的中心。细读怀念祖国母亲的句子,体会爱国情感。2.自由读句子,说说自己的感受。学生自由谈。(只要不偏离主题。)有感情地读。3.从其他几个句子,你又感悟到什么呢?4把自己的感悟通过读表达出来。三、当堂训练,拓展延伸1.通读全文,说说这篇文章的写法与其他的文章有些什么不同。(如摘录日记,摘录文章表达思想感情等)2.读文拓展,想象习作。《寻梦》的开头一段和结尾一段都有,你能想象这篇文章的中间写了些什么吗?学生想象,再写一写。3.学生交流习作片段,交流习作感受。四、总结评价,回归目标听音乐读诗歌,升华情感,结束教学。1.有一首歌曾经震撼了所有中国人的心,你知道那首歌的名字吗?让我们随着音乐一起来唱唱这首《我的中国心》吧!2.朗诵文后诗歌《我的中国心》。3.唱完这首歌,你有什么想说的呢?4.总结:这首歌唱出了所有海外游子的心声,虽然他们常年漂泊在外,可他们始终不忘自己的祖国,不忘自己是一个中国人。品评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作者对母亲的强烈的感情,更加深刻体会作者强烈的爱国心,爱国情。板书设计怀念母亲崇高的敬意真挚爱慕生身母亲=祖国母亲教后反思尧舜实验学校备课教学导案周次四学科语文年级六单元2时间主备教师石秋荣课题7.《彩色的翅膀》课型授新课时1使用教师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过程与方法目标:了解自然界中瓜果蔬菜的收获与昆虫之间的联系,理解小高为什么把昆虫带回宝石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习海岛战士在艰苦条件下扎根海岛、改造海岛的爱国情怀,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教学重难点理解句子“我就不相信,这些小精灵会不爱我们祖国的海岛,会不愿在这里安居乐业。”的意思;领悟“我忽然发现窗玻璃上停着一只蝴蝶,正对着朝阳,扇动着它那对彩色的翅膀。”的含义。教学方法自读课文,合作交流探究教学准备有关海岛战士学习、生活、工作以及生活环境的图片。教学过程教学环节设计的依据及反思补充与修改一、预习导学,整体感知1、导入新课,揭示课题。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西沙,去了解一个真实而动人的故事。(师板书课题)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导读有什么要求吧。请大家默读导读的内容,并划出它的要求。(2)让学生快速默读课文,并划出有关的词句。二、精讲点拨,品读感悟1.汇报交流。设计此项内容,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明确要求,对有关语句形成初步印象,有利于下面的学习吸收。(1)战士小高为什么要把昆虫带往宝石岛?(2)小高是怎样带昆虫的?(3)没有昆虫时的小岛是怎样的?2.、品句:(1)战士们都笑着,用两个指头捏起一小片来,细细地端详着,轻轻地闻着,慢慢地咬着,不住发出啧啧的赞叹声。好像有一股甘泉,流进了每个战士的心田。(2)他笑嘻嘻地说:“我就不相信,这些小精灵会不爱我们祖国的海岛,会不愿在这里安居乐业。”(3)我忽然发现窗玻璃上停着一只蝴蝶,正对着朝阳,扇动着它那对彩色的翅膀。三、当堂训练,拓展延伸1.想一想,经过十几代海岛战士的努力,现在的海岛又会是怎样的一番新景象呢?请同学们拿起手中的笔把它们写下来或画下来吧。2.给远在祖国海岛的边防战士写一封信,说说你的心里话。3.课外阅读《博士政委守西沙》的故事。四、总结评价,回归目标1、总结全文:正是因为这一代又一代日夜守护海岛的人民子弟兵,扎根海岛,建设海岛,保卫着海岛,这里的天更蓝,这里的水更美,这里的人更欢!我们坚信,可敬的边防战士建设海岛的美好愿望一定会迎着朝阳,乘着彩色的翅膀,绽放奇异的光彩!设计品读重点语段,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战士爱祖国海岛,建设海岛,保卫海岛的决心,也体会战士对祖国的爱。板书设计7*彩色的翅膀边防战士爱海岛、爱祖国教后反思尧舜实验学校备课教学导案周次四学科语文年级六单元二时间主备教师石秋荣课题8.《中华少年》课型授新课时1使用教师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能够正确读写本课出生的生字。2.过程与方法目标:了解现代诗歌的一般特点;体会本诗在写作方法上的特点;指导学生朗读诗歌一些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有感情地朗诵这首诗,能读出内心的自豪,读出对祖国的一片深情。教学重难点理解诗中形象的象征意义,在朗读中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情感。教学方法品读感悟,合作探究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教学环节设计的依据及反思补充与修改一、预习导学,整体感知1.通过阅读资料,同学们,你能给大家介绍一下我们祖国的一些情况吗?2.祖国正走向富强,作为他的儿女,你感到什么?那让我们自豪地说:“(读课题)中华少年”3.以充沛的感情朗诵诗歌,读出自豪、读出对祖国的深情。二、精讲点拨,品读感悟1.生分四人小组,自己分工。教师出示学诗指导A小组分工,甲乙丙丁四个角色。B四人合作朗读诗文。通过让学生介绍资料,谈感受,初步引发学生爱祖国的共鸣,引发学习兴趣C找出不理解的地方,与小组成员讨论得出结论。D讨论每节诗分别讲了什么,表达着怎么样的一种感情。E带着自己感受到的感情分角色朗读。F再读诗文,将自己的感受用一段话表达出来。2.生分组活动。三、当堂训练,拓展延伸1.生按自己的角色分配,全班一起读诗文。2.生交流每节诗分别讲了什么,表达着什么样的思想感情。3.交流自己写的感受,在听别人感受后,可以充实自己的感受。四、总结评价,回归目标。1.各组再分工,练习朗诵,准备比赛。2.朗诵活动,各组上台朗读,可以一个小组朗诵一个小节来评比。3.评比总结中华少年们,你们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我真心祝愿你们能为祖国谱写璀璨的诗篇!设计此环节,是训练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合作探究的意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板书设计8*中华少年自豪骄傲教后反思尧舜实验学校备课教学导案周次四周学科语文年级六单元二时间主备教师石秋荣课题第二单元复习课课型练习课时2使用教师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复习巩固第二单元的基础知识2.过程与方法目标:训练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及时认真复习的习惯教学重难点复习巩固第二单元的基础知识教学方法训练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教学准备练习题教学过程教学环节设计的依据及反思补充与修改一、积累运用1.看拼音写词语。míbǔlǐnɡxiùnuódònɡzhányǎnɡ()()()()tūwùjīnmàixuǎnjǔ()()()2.多音字组词。biàn()shè()pō()便舍泊pián()shě()bó()3.选择正确的读音,在下面划横线。直奔(bènbēn)排山倒海(dǎodào)凉飕飕(sōushōu)崩溃(bēngbōng)挑剔(tìtī)诙谐(xiéjié)4、辨一辨,再组词。籍()贴()协()瞻()泽()藉()帖()胁()檐()绎()5.按要求写词。写近义词:妥帖()希罕()眷恋()鼓舞()写反义词:汇集()团结()昂贵()激动()6.补充词语或句子。1)根据提示写出“看”的近义词。①表示向远处看。()②表示向上看。()③表示恭敬地看。()④表示回头或向四周看。()2)()别重逢翻天()地玲珑()透()()上升3)、愿乘风破万里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傲骨梅无仰面花。有肝胆人共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容乃大;_____________,无欲则刚。7、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日益密切的()()的掌声()的荔枝传到()显得()()地抚摸8.按要求写句子。1)战士们挺着胸膛站在列车上,像___________(填上比喻成分)2)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怎能不使我们感到亲切、舒服?(改成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这清白的梅花是不能玷污的。(改成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爸爸对张伟说:“我把你的自行车修好了。”(改成第三人称转述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修改病句。1)小鸟的羽毛一旦丰富了,就要展翅高飞。2)听了老师的话,在场的每一个人和大家都受到了教育。3)国庆节那天,中山公园里洋溢着欢乐的景象。4)因为他的成绩好,所以他一点儿也不骄傲。二、阅读1、选词填空,并说说为什么。1)他们清早到了北京车站,一下火车就(直奔、走向)会场。应选,因为。2)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朝向、投向)主席台。应选,因为。3)两股“红流”分头向东城、西城的街道(流、走)去,光明充满了整个北京城。应选,因为。2、年月日,在举行了开国大典。这一天,主席宣布:“!”升起来了,表明。3、下午3点钟,典礼开始。乐队奏起了;接着,毛泽东主席宣布;接着;接着毛主席宣读;然后开始;最后进行了。4、《狱中联欢》这篇课文选自长篇小说,“狱中联欢”的四个主要节目分别是、、、。三、课后作业:及时改正错题并练习默写板书设计根据提示写出“看”的近义词。①表示向远处看。()②表示向上看。()③表示恭敬地看。()④表示回头或向四周看。()教后反思
本文标题:曲兆凤第4周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37086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