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曹步中学2011学年下初一级中段检测语文科试卷
1中山市曹步中学2012学年下初一级中段检测语文科试卷命题人:曹步中学李天虎、杨谨榕、魏雪芳说明:1.全卷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10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别、学校、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3.答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的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4.本试卷设有附加题,共10分;该题得分作为补偿分计入总分,但全卷最后得分不得超过100分。5.答题卡共4页,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第一部分:基础(22分)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词。(6分)(1)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1分)(2)万里赴戎机,,朔气传金柝,。(1分)(3)在《孙权劝学》中,鲁肃所言中体现吕蒙与以前不同的句子是:,。(2分)(4)唐代诗人韦应物的《滁州西涧》一诗中以飞转流动之势,衬托闲淡宁静之景致的诗句是:,。(2分)2.根据拼音写字词(4分)(1)他时而激情满怀,时而yìfèntiányīng()。(2)而闻先生大无畏地站在群众大会上,大骂特务kāngkǎilínlí()。(3)他已经是fùrújiēzhī()的人物了。(4)jūgōngjìncuì()死而后已正好准确地描述了他的一生。3.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为了防止这类事故的再发生,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B.高考失败,小镜伤心极了,他多么希望知心朋友和他分享这无限的苦恼啊!C.自从来到这个世界上,一直面临着各种挑战,一是来自人类本身,一是来自大自然。D.考生在考场上专心答卷,而场外的老师和家长无时无刻都在焦急地等待着。4.请选择以下三个词语,围绕“困难”的话题,写一段话,要求至少用一种以上的修辞手法。(3分)重荷愁苦锲而不舍迥乎不同踌躇口语交际与综合练习(6分)5.请选择四个不同身份的人说的话(2分)从前有个村子里有四个能说会道的人。一个是厨师,一个是裁缝,一个是车把式(赶车的),还有一个是船夫。谁家有什么事情都请他们去帮忙。有一次,村里有一户哥俩分家,请这四人去“说和”。这四个人先在厨师家碰头。厨师说:“”,裁缝说:“”,赶车的接过话茬:“”,船夫最后说:“”。A.咱们也不是没管过这号事,前有车,后有辙,别太出格就行。B.我看咱们去了,要快刀斩乱麻,别锅啦碗啦分不清。C.咱们到哪儿见风使舵,看情况办,实在不行就来个顺水推舟。2D.我们办事不能太偏了,要针过去,线也得过去才行。6.沟通是一片阳光,可以让彼此的心温暖如春。最近,小明认为父母不够关心自己,在思想和行为上有些叛逆,令父母很头疼。脾气暴躁的父亲还动手打过小明几次,一时家庭气氛有些紧张。一天,小明在自己书房里看到了这样一张纸条:“每打你一次,我感到的痛楚都要比你更为久远而悠长,因为重要的不是身累,而是心累。——爸爸留言”小明看完之后,不禁热泪盈眶,马上扑到爸爸怀里说道:“。”假如你是小明,你会怎么说呢?把你想说的话写出来(50字之内)。(4分)第二部分:阅读(38分)(一)阅读《孙权劝学》回答问题(8分)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7.下列加方框字词意义完全相同的是()(2分)A.但当涉猎门当户对B.自以为大有所益多多益善C.见往事耳往事不堪回首D.卿今者才略卿今当涂掌事8.翻译句子(2分):A、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B、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9.本文题目是《孙权劝学》,你了解孙权为什么要劝吕蒙学习?从哪里可以看出吕蒙是学有所成的?从吕蒙的变化你得到了什么启示?(2分)10.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孙权劝学,既指出了吕蒙学习的必要性,又使用了现身说法,指出“学”的可能性,从而使吕蒙无可推辞。B.鲁肃与吕蒙的对话,既从正面烘托出了孙权劝学的显著成效,也进一步告诉人们读书,学习的重要性。C.鲁肃与吕蒙的对话,一唱一和,互相打趣,显示了二人的真实性情与融洽关系。D.鲁肃与吕蒙“结友而去”,从侧面表现了孙权劝学的结果以及吕蒙才略的惊人增长。(二)阅读《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回答11—13题。(6分)作为学者和诗人的闻一多先生,在30年代国立青岛大学的两年时间,我对他是有着深刻印象的。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①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②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③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炯炯目光,一直远射到有史以前。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1930年到1932年,“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他从唐诗下手,④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3血。杜甫晚年,疏懒得“一月不梳头”。闻先生也总是头发零乱,他是无暇及此的。饭,几乎忘记了吃,他贪的是精神食粮;夜间睡得很少,为了研究,他惜寸阴、分阴。⑤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的四壁”。不动不响,无声无闻。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几年辛苦,凝结而成《唐诗杂论》的硕果。他并没有先“说”,但他“做”了。做出了卓越的成绩。……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作为学者的方面。闻一多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作为革命家的方面。这个方面,情况就迥乎不同,而且一反既往了。11.文中“不动不响,无声无闻。”一句的深刻含义是什么?(2分)12.本文的语言很有特点。请从所给的五个画线句中选出一句进行欣赏,说说它好在哪里。(2分)13.下列对课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本文从闻一多作为学者和革命者两方面介绍他的说和做。B.“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作为学者的方面。”“闻一多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作为革命家的方面。”是本文的过渡段,起承上启下作用。C.作为学者方面,闻一多先生是“说了就做,言行一致”。D.课文用“杜甫晚年,疏懒得‘一月不梳头’”例子来衬托闻一多先生对学术研究的专注。(三)阅读下列说明文段,回答14-16题。(8分)藏在肚子里的第二大脑(1)自古以来人们就爱用“一肚子坏水”来形容某些奸诈小人,而把那些学识渊博的君子誉为“满腹经纶”。“坏水”也好,“经纶”也罢,都与才智、智慧有关。难道老祖宗早就料到人的肚子也是智慧的“产地”吗?(2)老祖宗还真的料到了,现代科学研究发现:人除了位于一身之高的头部大脑外,还有一个大脑藏在肚子里,称为“腹脑”。换句话说,无论你是男是女,都有两个脑子,你再也不能像过去那样将肚子简单地视为“酒囊饭袋”了。它是你的“第二大脑”。(3)“腹脑”究竟是什么呢?其实就是你肚子里那个复杂的神经网络,这个网络由大量神经细胞组成。神经细胞广泛分布于消化道内壁、胃部、大小肠中的组织细胞皮层中,相互进行信息传递,构成“腹部神经系统”。(4)那么,造物主为何要对人体如此设计呢?科学家们将之归因于物种进化。在生命进化的最初阶段,一些生物(例如管状蠕虫)还没有大脑,其神经系统的直接产物就是“腹脑”,而“腹脑”也足以满足它们对神经机能的需求。以后随着物种的不断进化,“腹脑”便显得有些“捉襟见肘”了,它们需要功能更完备、信息更灵敏的“指挥中心”,中枢神经系统——大脑便应运而生了。使腹部神经系统并没有“下岗”,而是遵循自然选择的规律继续存在。于是,人体便有了两个脑。(5)两个脑,一个昂首在上,一个隐居在下,通过一种叫迷走神经的神经组织联系在一起,关系极其密切,堪称“哥儿俩好”。(6)首先,哥儿俩互通信息,其中上传的信息(由腹部传到大脑)比下传的信息(由大脑传到腹部)要多。由于“腹部”能主动地储存身体对全部心理过程的反应,并在需要是将信息调出上传给大脑,故大脑做出的一些决定中,“腹脑”的影响力功不可没。德国就流行这样一句话:“在肚子里选择最佳方案并做出最佳决定”。(7)其次,哥儿俩“患难与共”,会一起感受肉体和心情伤痛。一般来说,当你非常生气时,“腹脑”4通常的反应就是吃不下饭,甚至胃疼等。(8)再次,哥儿俩“同病相怜”,“一损俱损”,对某些疾病的反应出人意外地“同步”。比如,老年痴呆症患者,常在头部和腹部出现同样的组织坏死病变;得了疯牛病的人,在大脑受损出现精神错乱时,胃肠也遭受极度损害;还有,当脑部中枢感觉到紧张或恐惧时,胃肠系统通常会痉挛和腹泻。(9)此外,“腹脑”与大脑一样,有自己的喜怒哀乐,能指挥,会做梦。就说做梦吧,不少胃肠疾病患者总是噩梦频频,睡不好觉,其奥秘就在这里。(10)“腹脑”一般负责监控胃部活动及消化过程,“观察”食物特点、调节消化速度、加快或者放慢消化液的分泌等,被誉为人体消化器官的“总开关”。(11)“腹脑”也有与大脑记忆功能有关的同种物质,因而能存储记忆。举个例子,假如你小时候特别喜欢吃某种甜点,后来吃腻了,再也不想吃了,这种感觉会被“腹脑”记住,等你长大后一想起这种甜点就会泛酸水,胃就会不舒服。(12)“腹脑”与大脑的主要区别在于“腹脑”没有思维能力。那么,能不能通过训练和培养,使这一机能得到“复苏”呢?(13)这并非异想天开,已经有专家尝试用一种古老的锻炼方法来达到此目的,这就是太极拳。研究者认为,大极拳独特的“松静自然”、“气沉丹田”呼吸法,将大脑的“神”与“腹脑”的“气”有机地结合起来,如同一种“神经体操”,对“腹脑”产生积极的调节作用。在大脑的推动下,唤醒“腹脑”的思维力,如同“眉头一皱,计上心来”一样,达到“肚子一鼓,计上心来”的境界。尽管这一探索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但科学家的态度是乐观的,变为现实的可能性相当大。14.根据文章的说明,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什么是“腹脑”。大脑和“腹脑”的“哥俩好”表现在哪些方面?(3分)答:15.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第(4)段中“捉襟见肘”的意思。文章(11)段所举的例子有什么作用?(3分)16.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腹脑”是神经系统的最早产物,随着物种的进化,作用已经比不上后来出现的大脑。B.第6段中作者引用德国的流行语,是为了说明“腹脑”在大脑作出决定时仍有重要作用。C.“腹脑”没有思维能力,但目前科学家已能利用太极拳成功唤醒“腹脑”的思维能力。D.本文大量用了打比方等说明方法,使文章语言通俗易懂,生动有趣。(三)文学类文本阅读,回答下列(17-20题)(10分)父亲①小群是个苦孩子,生下来就双目失明,母亲生小群时由于突发心脏病去世了。当小群懂事后便知道自己没有如别的孩子享受五彩缤纷世界的福气,但是,小群也非常热爱这个世界。因为小群有一个细心的父亲,父亲便是小群的眼睛。②很小的时候父亲让小群触摸柔软的凉凉的东西,说:“这是水,可以流动,长江、黄河和大海都是这样的水组成的,水多了便浩荡奔腾,可以发出震耳欲聋的声音。”后来,小群真的由父亲和父亲的一位朋友带到海边玩,父亲竟然教会了小群游泳。③父亲是要在失明的儿子心灵中,重安一双明亮的眼睛。5④难度最大的是向小群解说颜色。小群生下来就是一个黑暗世界,怎么让他理解这个世界的五光十色呢?比方给他解释红色:太阳就是红色的,它发光,能把黑夜变成白昼;它发热,在寒冷的冬天能把人晒暖和。⑤“我懂了”,小群说,“红色就是让人感到光亮和温暖!”⑥“不全对。”父亲细致地解析,“血也是红色的,但它不会发出什么光来,人血也是温热的,鱼血却是冷的,但鱼血也是红色的。红色并不总同光和热联系在一起。”⑦小群困惑了起来。⑧父亲再作耐心的解析:“发热发光的是太阳,而不是红色,只是太阳能发光发热,同时又是红色的。红色只不过是有视力的人看到的一种颜色。”⑨经过这样的循循善诱,小群逐渐有所领悟。⑩虽然父亲也这样反复地给小群讲解天空的蓝色,大地
本文标题:曹步中学2011学年下初一级中段检测语文科试卷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37103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