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最新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精选2篇
新课标下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问题的研究摘要:现在很多中学生会把物理列为难学的科目之一,这个问题在初高中衔接的时候显得特别突出,原因除了物理学科本身较抽象、难理解的特点外,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教学中的过渡工作做得不够到位、不够深入。写作过程以探讨问题“怎么样让初具物理知识的初中生更好的适应高中物理学习?”为目的和主线,分别从学习主体、教授和学习过程、学习环境三方面进行分析,并针对性的提出相应的建议谨供参考。关键词:初高中物理衔接问题症结新课标Abstract:NowadaysmanyjuniormiddleschoolstudentsputthePhysicsonthelistofthemostdifficultsubjects,thefactwillbecomemoreseriouswhengettingentrancetoaseniormiddleschool,thereasonwasnotonlythatphysicsitselfisdifficulttolearnbutalsolargelythattheteachingworkhadnotgetwellbeingdone,.Thispaperexplorestheproblemhowcanthejuniormiddleschoolstudentswhohavesomecertainphysicalknowledgeadapttothelearninginseniormiddleschoolwellthroughdiscussingstudents,processofteachingandlearning,environmentofstudyandtrytothrowoutsomesuggestions.KeyWords:physicsofjuniorandseniorschoolproblemofconnectionnewclassstandard引言: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问题作为关系到中学生连续性、系统性学习,影响物理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已经引起了热爱教育事业的人们的思考,毫不夸大地说,这两个学习段是否衔接得当决定了相当一部分学生是否选择继续接受高中教育,物理无疑是衔接最困难的科目之一,许多人对此做了研究,从这些论文资料中可以看到很多关于学习方法、教学技能的改进建议,然而需要指出的是,随着教育体制和理念的改革,我们的教育不能单纯的以教学为目的而教学,尤其是在新课标理念下,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问题不仅仅是经验主义的形式上的迎合,需要考虑身体、智力、知识背景等各方面的协调统一。本文力图从分析升到高中的学生与初中生在身体智力方面、教学过程方面、学习环境方面的不同特点,找出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问题的症结,并探讨一些新课标下有效衔接初高中物理教学的方法。1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存在的问题分析:1.1学生主体研究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问题,主要是研究学生,学生怎么样学习有效果,学生喜欢什么授课方式,学生的学习有什么规律和特点,作为教育工作者应以学生为主要研究对象,结合学生各方面的特点变化,制定有利于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的计划和方案。1.1.1身体“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好的学习质量不仅要求学生拥有聪颖的头脑,持久的耐心,还要拥有健康的身体,没有强壮的体魄,就没办法保证持续、深入的学习,学习也就像没有“1”开头的无数个“0”,没有任何意义,中学生每天应该从食物中摄取2600~2900千卡的能量,营养素的合理搭配也非常必要,据2002年全国营养调查显示,中学生营养素摄入不足的情况如下表所示:2002年全国营养调查表营养素平均每日摄入量占标准摄入量的比例缺失情况维生素A522.6ug69%不足维生素B11.0mg83%轻微不足维生素B20.9mg75%不足钙439.3mg55%严重不足膳食纤维11.2g56%严重不足我国的中学生,尤其是在西部地区,很多农村的孩子往往需要到县城才能上高中,学校没有好的食宿条件,经济和生活能力的限制,很多学生不要说合理的营养搭配,就连一日三餐也是饥一顿饱一顿的。没有充足营养可以吸收的身体要长期性的高效率的学习新知识实际上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另外,不健康的生活习惯会给身体带来诸多不适,如胃病、肥胖、消瘦、乏力等。新时代的中学生必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那么高中物理学习对刚升到高中的学生的体能要求会有哪些变化呢?1.1.1.1学习内容对身体耐力的要求骤然加大相比初中,高中物理学习对体能的要求更大,在教材内容上可见一斑,解一道初中物理力学题几乎一眼就能找出所有力及其作用,而解一道稍难的高中物理力学题则不易直观地准确找出所有力,其作用效果的判断也更加复杂,需要借助一定的解题方法如“正交分解法”进行求解,如题:例1,如图,一重为5kg的木块水平地放在桌面上,它们之间的滑动摩擦因数为0.2,当用F=100N牛的力拉图中经过定滑轮的轻绳时,木块以a=4m/s2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问这个过程中绳的张力是多大?(g取10m/s2)题目虽然不长,但包含的信息量很多,而且有很大干扰性需要将力学平衡和牛顿第二定律相结合并分步解决,对学生的耐力是个挑战。另一方面,虽说初三和高一只相差一个年级,但高一的物理思维方式和内容特点是整个高中板块的模式,与初中版块的学习思维模式出现一个跳跃性的差选项F=100N距,初中的物理教材内容相对浅显一点,注重兴趣主导学习,教学追求面上的整体覆盖,而高中物理教材除了追求面上的整体性,还要求点上的深入探究,如“电的磁效应”初中要求知道现象,而高中要求了解其产生机制,需要耗费更多的精力去实验、探究、总结。时间上也要求学生拥有持久的耐力,表现在课外作业量增大、需要自己总结,理顺的东西增多,这会让很多刚上高中的学生感觉很疲劳,很痛苦最后选择放弃。1.1.1.2体育锻炼不合理,意识不强曾经有人随机调查了50名中学生的体育运动情况,得出这样信息:喜欢程度时间安排喜欢一般不喜欢无所谓每天没有规律偶尔从不43.8%39.6%32.5%4.2%39.6%29.2%26.0%5.5%可以看出,很大比例的学生还没有规律的体育运动项目,即使他们偶尔也迫于形势,强迫自己参加体育锻炼,但是因为没有兴趣,常常不能坚持,半途而废。中学生中有体育项目的兴趣爱好,身体素质好的同学能承受较大的学习压力,能够较长时间保持注意力集中,心理也会更健康,但是长时间不科学的沉迷于某一项体育运动不仅会耽误宝贵的学习时间,还会浪费大量的体力、精力。高中繁重的物理学习对体能的高要求加大了中学生改变体育锻炼不合理,意识不强这一局面的迫切性,要彻底改变这种局面,必须依赖教育体制改革,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只有教育部、教育厅、教育局、学校都把学生体育锻炼摆到重要的位置上,才有望实现我国长远的人才教育目标。1.1.1.3性冲动一个尴尬的局面是,升到高中的学生,身体逐渐趋于成熟,而社会认识却一层不变地将他们定格为懵懂无知的青少年。实际上性冲动对中学生学习效率的影响非常的大,身体的发育和来自社会的刺激使他们对异性好奇心加重,会产生很多奇怪的想法,这一方面干扰他们思想,不能全心全意学习,另一方面,容易造成生理系统紊乱,影响正常的学习生活,学校应多对中学生进行性方面的教育,据统计中学生性知识的约48.8%来自学习课程,电视广播电影占40.9%同学朋友之间交流占38.1%.1.1.2心理近年来,世界卫生组织不断强调健康不仅仅是躯体没有疾病,而是躯体、心理、社会功能都均臻良好状态。很多高中学校没有正规的心理咨询条件,但是心理方面的困惑对高中生,特别是刚刚升到高中的学生的影响不少于来自生理方面的因素,原因可能来自社会、来自个体、来自家庭、来自学校,但都对学生的学习生活造成了一定程度的障碍。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问题同样有来自心理方面不同层次的原因。1.1.2.1心理负担加重孩子是父母的期望,升到高中的学生除了来自学习方面的沉重负担外,还有来自父母、亲戚朋友方面的压力,来自同学之间各方面的相互比较,相互竞争的压力,在这些外在的综合因素的影响下,有的学生变得积极开朗,有的则发展成忧郁封闭,不利于学习的心理现象。1.1.2.2情绪敏感升到高中以后,学生会变得更加懂事,分辨能力也有所增强,开始关注自身的需要、形象来自外界的各种看法,他们迫切的希望自己变得优秀和成功的同时,面对失败也变得更加的敏感脆弱。1.1.2.3人际关系良好的人际关系能使人生活得更快乐,更有幸福感,作为非智力因素,事实上,人际关系同样影响着学习质量,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已经是教育部制定教育方针重要依据。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问题在人际关系上的主要表现有师生关系、同学之间的关系,教师间的人际关系也有影响,有资料表明,师生关系和谐的同学学习效率普遍较高。1.1.3学习背景这里学习背景是指高中物理学习所需要的初中物理学习内容,如:高中“热力学”板块的学习需要初中物理中“物质”,“压强”等前概念作为基础。学习背景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内容:1.1.3.1知识结构自1990年,教育部针对“中学生不能学到较完全物理知识”的现象,制定了完善初高中各学段的物理知识覆盖面的教学大纲,虽然之后有过很多次修订,但是力、热、声、光、电的物理内容在初高中物理教学上都有相应的大纲要求,高中物理是在初中的基础上加深和拓展,基础的部分很多时候不会再在高中教材上重复,如高中学习“电路”就不会再从“生电现象”开始介绍。1.1.3.2智力发展情况初高中过渡阶段,学生通常会在智力发展方面表现出一些特点,普遍来说遵循这样的规律:初中生在记忆能力方面要高于高中生,然而在抽象能力、逻辑思维方面,高中生又有较大的优势。教学中应该有意识的改变教学模式,较多的运用抽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而减少机械的死记硬背。1.1.3.3主观意识根据教育心理学介绍,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在认知、注意、意识、坚持方面有其不同的水平特征,小学阶段,基本是靠老师激起,维持学生的不随意注意,达到较肤浅的认知目的,初中阶段,学生有意识地认知事物的能力得到加强,认知更加准确,随意注意的能力也有增强,高中阶段,学生的认知能力、辨别能力、意志力已经很强,并且初步具有了多重因素综合考虑的能力。教师不仅应该组织有效的教学,还应该多引导学生的意志培养。1.2教授、学习过程教授、学习过程是本文探讨的重点,它们好似一对孪生兄弟,没有学习,教授没有任何意义,没有教授,学习变得困难重重,任何教学形式都两部分,即教授环节、学习环节。1.2.1教授环节教授环节是指一个完整教学过程中,起指导、促进、管理学生进行学习的部分,主要针对教师来说,教师要完成有效教授的使命,使初高中物理教学顺利衔接,必须做好以下两个方面。1.2.1.1教授内容教授内容直接决定教师的教授方式,特别是接手高一新生的物理教师,应该对初高中物理教学内容做到心中有数,很多初中老师对高中的内容了解,而高中教师对初中内容也不熟悉,各种版本(如人教版、沪科版、北师大版等)的教材的难度和特点也不清楚,初中物理重点放在介绍“电”,“力”等非常接近生活的现象,而高中则在“热”,“能源”等抽象、综合性的概念上有较高的探究要求。吃透初高中物理教学大纲要求是做好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的基础,对很多老师来说,规范或者说指导他们教学的准则仅仅是中考题、高考题,这种现象必须加以校正。1.2.1.2教授方法教授方法决定教授内容的传输效率,教师的教授方法很大程度上体现了教师的教学水平。由于内容上的区别,初高中物理教学的方式势必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如“压强”的教学,初中是:学生想象压强的现象——举例——讲解——实验——总结。而高中“压强”的教学是:压强现象的举例——微观剖析——实验印证——讲解——总结。做好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在教授方法上要结合学生不同特点和教授内容进行选择而不能主观臆断。1.2.2学习环节学习环节学生自主参与,完全由学生完成的学习过程,它和教授环节一同构成完整的教学过程,初高中物理教学存在很大差别,教师应该在各方面对学生进行指导,和教授环节一样,学习环节也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1.2.2.1学习方法“没有学不好的学生,只有学习方法不好的学生”,
本文标题:最新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精选2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37251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