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金融/证券 > 金融资料 > 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问题研究
精品资料网()25万份精华管理资料,2万多集管理视频讲座精品资料网()专业提供企管培训资料目录第一章绪论……………………………………………………....1§1.1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概述……………………….………………1§1.2本文研究思路……………………………………………………….…...3第二章国有商业银行不良信贷资产状况及其影响………....…6§2.1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状况………………………………………….…6§2.2银行不良资产对金融风险和通货膨胀的影响………………….…..…12§2.3不良资产的化解与防范………………………………………….……..22第三章不良信贷资产剥离及其证券化………………...……...26§3.1不良资产的剥离………………………………………………….….….26§3.2不良信贷资产证券化的概述………………………………….……..…29§3.3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的操作思路……………………………….……..31第四章基于判别分析的信贷资产分类方法……………...….39§4.1贷款分类的原理与程序……………………………………………..…39§4.2信贷资产分类的定性分析及指标体系…………………………..……42§4.3贷款分类的判别分析基本原理………………………………………..49§4.4基于判别分析的贷款分类方法实证研究……………………….……57第五章信贷资产质量评价与管理…………………………….64§5.1概述…………………………………………………………………….64§5.2贷款质量评价………………………………………………………….64§5.3贷款质量与信贷管理综合评级及案例分析…………………………..67精品资料网()25万份精华管理资料,2万多集管理视频讲座精品资料网()专业提供企管培训资料第一章绪论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在我国经济体制的各项改革中可谓重中之重,牵一发而动全身。1997年发生并绵延至今的亚洲金融危机,对正处于开放和转轨过程中的我国金融业提出了有效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严峻课题。在我国,金融风险的潜在因素主要表现为国有商业银行对国有企业的巨额不良贷款。它不仅是国有商业银行转制的沉重包袱,而且是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障碍,更对我国经济持续、快速、稳定的发展形成巨大的威胁。正确分析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现状和成因,并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对促进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1.1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概述1.1.1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现状不良贷款是金融机构贷款业务中难以保证按期收回的部分。1998年以前,我国实行的贷款分类方法基本上是将贷款划分为正常、逾期、呆滞、呆帐四类,后三类合称不良贷款,简称“一逾两呆”。这种分类方法简单易行,但它主要以期限管理为主,不能及时反映企业生产经营变化、市场变化对贷款质量的影响。1998年,中国人民银行颁布了《贷款风险分类指导原则》,规定按风险程度,将贷款划分为五类,即正常、关注、次级、可疑、损失。后三类的贷款合称不良贷款。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统计,在其181个成员国中,从1998年以来,有73%即133个国家遇到过严重的金融问题或危机。发生严重金融问题的108例中,由于银行不良贷款引发的有72例,占67%;发生金融危机的有31个国家共41起,其中由不良贷款引发的有24起,占50%以上。可以说威胁金融系统安全运行,银行的主要风险仍然是不良贷款。在我国,这一问题已是危如累卵。根据巴塞尔国际清算银行(Bis)1997年有关报告,对中国的银行1996年不良贷款估计为1.2万亿元左右(同年我国财政收入才0.7万亿元)。1998年初,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戴相龙指出,我国银行一逾两呆三类加总至1997年底已达25%,其中属于呆帐贷款的不足2%,大部分是呆滞贷款。若加上呆滞贷款中的一部分,我国真正收不回来的贷款约有5~6%。可以说,我国银行系统不良贷款的问题已到十分严重的地步,而作为主体的国有商业银行的形势更为严峻(1998年初,在金融机构贷款中国有银行贷款占80%,其中国有商业银行约占64%,政策性银行约占16%)。中国人民银行1997年上半年统计资料表明,1996精品资料网()25万份精华管理资料,2万多集管理视频讲座精品资料网()专业提供企管培训资料年底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贷款余额为5.3万亿元,不良资产比重在20%以上。即使按20%计,不良资产也高达一万亿元。而同年年末全国国有商业银行的所有者权益总额与呆帐准备金合计仅约为3200亿元。这规模庞大的不良贷款主要集中于我国国有经济的主体——国有企业。改革开放二十年来,国有企业的资产负债率不断上升:1980年国有企业的资产负债率为18.7%,其中流动资产负债率为48.1%;1993年国有企业该两项数据分别上升到67.5%和95.6%,企业的生产周转资金几乎全靠贷款。1994年底,国有资产管理局对两万户国有企业清产核资的调查结果显示,企业资产负债率为79%,其中资产贷款的负债率为70%。如果扣除企业资产净损失和挂帐,资产负债率达83%,贷款的平均利息率为12%。1995年第三次全国工业普查表明,在全部独立核算的87905家国有工业企业中,亏损企业29668个,亏损面达33.75%。近年来,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入,亏损的范围就更大了,这对银行不良贷款造成了更大的压力。1.1.2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成因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经营和使用货币资金主体的内部因素,又有使货币资金沉淀、死滞的外部经济环境因素。1、国有企业实际注册资本严重不足八十年代以前,我国国有企业所需基本建设投资由财政部委托建设银行进行拨款。流动资金中的定额流动资金部分也由财政部核定定额,直接拨款;因季节性和其他原因属于临时性需要的流动资金即超定额流动资金由银行贷款解决。1980年我国开始将基本建设投资由原来的拨款改为贷款,1983年7月起,企业的流动资金也开始由银行单独供应和统一管理。然而,企业实现的利润和提取折旧费大部分上缴财政,以致企业留利水平极低,自我积累甚少,企业的生产经营资金只能靠不断扩大银行借款规模来进行。“拨改贷”,贷呆滞,甚至部分企业虚盈实亏,难以还贷。2、国有企业产权不明晰长期以来,由于国有企业产权不明晰,国有企业没有真正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财务约束软化,致使企业负盈不负亏,出现一系列短期行为和盲动效应。在资金需求上,没有建立资金需求和运用机制,过分依赖银行,筹资渠道狭窄,扩张欲望强烈,只考虑借款,不考虑还贷能力。盲目举债新上项目,效益低下,市场竞争能力弱。3、受行政干预及政策性因素的影响过多各级政府为了实现各自的政绩目标,多方支配银行贷款。“首长点菜,银行掏钱”,“安定团结”贷款比比皆是。这使银行信贷资金雪上加霜。精品资料网()25万份精华管理资料,2万多集管理视频讲座精品资料网()专业提供企管培训资料4、国有商业银行信贷管理机制不健全四大专业银行的长期垄断,使这些银行的“大锅饭”问题十分突出,其基层银行经营成果及资产质量与职工利益的关联度极低,责权不明晰,信贷投向趋向行政意图,注重局部利益,信贷原则失去作用,致使信贷管理中信贷规模扩张动机强化,一味地尾随企业、政府向上要规模、要资金。信贷扩张诱发了企业的负债扩张,更使企业淡化了还贷观念。5、银行改革滞后于国有企业改革从国有企业改革启动以来,政府财政对不良贷款问题的负担越来越轻。而许多企业出于认识上的误区和体制上的漏洞,正在竭力逃避已有的债务。如“兼并不兼债”,“出售不还债”,“租赁承包不计债”,“破产逃废债”,“更名不认债”,“分立不分债”,“合资不合债”。凡此种种,均对银行现有不良贷款的偿还问题造成了极大的威胁。可见,不良贷款的产生和积累并不能笼统地归结于单一主体,而后果的直接承担者却是银行,尤其是国有商业银行。目前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问题尽管严重,但是由于我国公众在计划经济时代形成的对国有银行的充分信任和对我国政府绝不会让国有银行倒闭的坚定信念。因而,严重的银企债务尚未形成对社会政治、经济生活的大的冲击,形成金融和经济危机。这就为我们解决银企债务问题提供了相当的时间和空间,应该抓住这个机会。§1.2本文研究思路金融危机的发生实际上是经济结构中潜在的风险与矛盾的激化。尤其是银行业积累的巨额不良债权成为危机的重要根源之一。回眸正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中国,近年来国有银行的不良贷款也呈现出增速快、存量大的趋势。因此,如何从理论和实践上,探索一条解决国有银行不良信贷资产的途径,这是我国金融理论界和实务界一项紧迫而重要的任务。本文主要论述了当前我国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问题的现状、对金融的影响以及解决方案等问题。本文共分五章,以下是本文各章节的主要内容:第一章主要论述了我国当前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现状,以及不良资产的生成原因等问题。第二章首先对我国不良资产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得出如下结果:不良贷款的剧增主要是由于各年份新增不良贷款过高所致,不良贷款增量对资产质量的影响程度远远高于不良贷款存量化解的影响。然而,在基层行实际操作中,往往只注重体现在报表上的不良贷款存量化解,对隐蔽性强的不良贷款增量防范规避工作却认识不足,落实不力,甚至全盘归咎于国有企业的历史陈账,从而掩饰新增不良贷款逐年递升的客观现实。为了从理论上解决这一问题,本文对不良信贷精品资料网()25万份精华管理资料,2万多集管理视频讲座精品资料网()专业提供企管培训资料资产的增量和存量的关系进行了认定。然后论述了银行不良资产对金融风险以及通货膨胀的影响,从而得出结论由于银行信用业务的特殊性和信息的非对称性,银行不良资产比重的上升并不一定立即在公众信任度上反映出来,但并不表明没有金融风险。避免这一困境的根本出路不在于央行应该更加重视金融稳定还是更加重视价格稳定,而在于降低银行不良资产比重,从提高银行资产经营管理质量本身来提高银行资产安全性、流动性和赢利性,增强银行抗击意外事件冲击的能力。这迫切需要综合配套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和银行经营管理的进一步加强。因此,要彻底解决银行不良资产问题要从两个方面入手:存量不良资产的化解和增量不良资产的防范。解决不良资产问题,必须从存量与增量两个方面入手。第三章主要研究存量化解的问题。存量不良资产的剥离是解决不良资产问题的重要步骤。不良资产不同于正常资产,它有一定的损失概率,因此在剥离之前要考虑不良资产价值估算,国有商业银行的损失负担及弥补方式等问题。中国目前成立了存量不良资产专业处理公司——资产管理公司。存量化解包括债转股、核销、债务催讨、资产证券化等方式,本章着重论述了资产证券化运作的概念、操作思路及政策建议。本文的第四章、第五章主要从增量防范角度展开论述。已经形成的不良贷款虽然给国有商业银行造成了巨大损失,但显然不是致命性的。这一点可以从绝大部分银行分支机构尚能正常运转就看得出来。但如果国有商业银行的信贷资产继续恶化,新的不良贷款不断增加,金融风险持续上升,后果将不堪设想。所以,我们必须采取“标本兼治”的对策,防范新不良贷款的大量产生。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是国有商业银行防范不良贷款的重要内部防线,国有商业银行要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做好贷款质量的跟踪监测,做好信贷资产分类工作。贷款分类方法包括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两种方法。本章首先论述了贷款分类的原理与程序,然后从定性角度探讨了贷款五级分类方法。我国国内商业银行目前尚没有定量化的贷款分类方法。本文将多元统计方法中的判别分析法应用于贷款的五级分类中,并进行了实证分析。
本文标题: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问题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3734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