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拓展课程背景下传承地方特色布艺的实践研究
拓展课程背景下传承地方特色布艺的实践研究一、课题的现实背景及意义我校地处湖州市南浔区东迁,是湖州地区小有名气的针织布市场,许多家长都从事棉布加工或销售,边角料、次品布资源丰富。布是学生熟悉的物品,从学校到家庭,从身上穿的、戴的、用的,到装饰品,处处都可发现布的踪迹,它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手工布艺是一门古老的传统民间工艺,一块布、一条线、一根针,经过精心的设计、粘贴、裁剪、缝制以后,会变成一件美观、实用、有创意的小物件。布艺作品造型夸张、色彩艳丽、创意独特,充满了童真和童趣,学生以自己独特的眼光将自然美和生活美记录在小小的布艺作品上。手工布艺带给学生的是艺术的熏陶,是发现美的眼光,是创造美的能力。手工布艺作品的制作可以使学生的思维变得越来越有创造力,眼睛变得越来越具备观察力,双手也变得越来越灵巧。一些较为复杂的手工布艺制作,可以同学合作完成,或者家长合作完成,培养学生学会交流合作能力,又加深了亲情,促进了学校和家庭的互动合作。布艺作品的制作原材料大都是生活中的废弃物品,经过巧手的改造后又具有了使用价值,引导学生向着更加环保、节约、低碳的生活目标迈进。二、国内外关于同类课题研究综述布艺是中国民间工艺中的一朵瑰丽的奇葩,最大程度地保留了原始艺术的本来意义,作为民俗文化的形象载体之一,不仅是传承民俗活动和民俗文化的物化形式,更是传递情感体验和审美理想的艺术载体。布艺以绸、绢、缎等为主要材料,以百姓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内容为题材,运用变形、夸张的手法,同时融合、吸收民间美术中的制作技艺,通过剪裁、缝制、刺绣、粘贴、挑拨、缠绕、纳挽、镶嵌等技法来创作的一种布质手工艺品。随着时代的发展,布艺的材料越来越丰富,布艺的技法越来越独特,布艺的设计越来越富有个性,已经成为各类学校拓展性课程共同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本课题组负责人:吴建琴;执笔:丁华;成员:罗培芳、杨丹、胡红芳重点激发学生的兴趣,丰富课余生活,进行艺术的熏陶,提高动手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二、概念界定拓展课程:拓展课程是指学校提供给学生自主选择的学习内容,确定“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宗旨,着眼于激发、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开发学生的潜能,陶冶学生的情操,并为学生提供多种学习途径和学习经历,促进学生的个性与社会化的和谐发展,是一种体现不同基础要求、具有一定开放性的课程。地方特色布艺:针织布与东迁人结缘可以追溯到30年前,现在已经形成了浙北乃至全国有名的针织布交易市场,当地人收购全国各地库存布,将库存布进行收集再整理归类、再统筹销售,是本地的一大特色产业。三、课题研究的内容以及预期的目标研究内容:专题一:家乡人与针织布的故事1.东迁,可爱的家乡2.布行,繁荣的市场3.“拼拼衫”,勤劳智慧的家乡人专题二:认识常见的几种针织布料1.针织布料知多少2.生活中的针织布料专题三:与众“布”同的创作1.贴画布艺2.编织布艺3.装饰布艺4.手缝布艺预期的目标:具体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认识布艺手工这一传统手工。初步了解布艺的特色。2.通过系列活动的学习进一步培养学生对美的鉴赏能力,提高学生对颜色的识别能力,对艺术的欣赏能力。3.发展学生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合作应用、创新能力。(二)行为与习惯:作品创作的过程是一种乐趣,我们要引导学生养成习惯,在生活中受到美的感动,从中发现美、表现美、创造美,从小受到艺术的熏陶,塑造学生健全完美的人格,培养他们良好的心理品质,从而丰富他们的人生。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享受到创作的乐趣,同时提高各方面能力。(三)情感态度:1.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热爱技术、传统文化、热爱家乡人民的思想感情;2.培养学生的吃苦耐劳、坚持不懈的精神,使他们认识到,做任何事情都要认真、耐心、细心,并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五、课题研究的操作措施(一)课时安排:每周设2节一学期24节左右(二)师资配备:实施指导负责教师:布艺是一门探究型的课程。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要一改普通接受式的学习方式,要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三)组织教育形式:上课、访谈、信息资料收集整理、网页浏览、专家报告、纪录片观摩、实地考察、举办展览等。(四)实施注意事项:1.教师关于课程实施的职前和在职培训不足,因此,必须通过培训,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教师的有关素养。2.该课程的内容是跨学科教育内容。开设该课程需要教师具备综合的知识和能力。这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3.儿童从出生到成人,他们的身体和心理经历着一个发展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每一个年龄阶段都表现出与其他年龄阶段相区别的一些典型特征。所以,拓展性课程教育应根据学生不同年龄特征,向学生开设不同的教育内容。(五)、实施原则1.人本性原则人本课程观的核心思想是以尊重人的个性为根本出发点,把促进学生各项基本素质全面发展作为课程设计的中心,以整体、优化的课程结构观为核心内容,在课程选择使用上以人为本,重视学生的学习需要,尤其重视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使学生的学习需要得到尊重和满足。2.整体性原则拓展课程的开发要从整体上把握课程的目标与结构,课程开发、学科课程应得到充分的重视,活动课应成为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综合实践要强调人文、社会、自然科学的综合,开发潜在的课程资源,重视隐藏在课内外和校园文化中潜在的课程因素以及对学生发展的作用,构建学科课程、活动课程、综合实践、隐性课程有机整合,课程体系,为每一个学生的各种素质发展提供有利条件。拓展课程开发具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校本课程结构的整体性,二是追求课程功能的整体性。3.发展性原则拓展课程开发的发展性原则是针对拓展课程的价值而提出的,课程最大价值在于促进学生成材、教师成长、学校发展、社会发展。学校利用自身资源,自主规划、自主设计、创新实施构筑有学校特色的适合学生发展的特色课程。4.选择性原则对教师而言,动员全校教师各展其长,发挥各自的优势和特长,积极学习课程实施所需知识和技能,以承担若干项课程内容的实施;对学生而言,鼓励与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与特长在各年级开出的课程项目中选择规定数量的项目开展学习。5.实践性原则各年级的课程实施方式中,均应强调制作方式,即使在制作之外方式的运用中,也应强调多采用情趣性的实践活动方法如讨论、辩论、设计、自主搜集与整理信息、调查、表演等等。6.灵活性原则教学内容、方法以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定,灵活地做内容形式上的调整,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7.开放性原则体现在目标的多元性,内容的宽泛性,时间空间的广域性,评价的差异性。六、课题研究的步骤及人员分工:研究步骤:1、前期研究阶段:(2016年12月初至2017年1月)主要完成课题的申报工作、课题研究的论证、设计与组织,课题方案的撰写以及查阅和准备相关资料文献,收集信息。课题组成立,组织讨论会,学习课题研究计划和相关材料,明确本课题以及各成员的研究任务。2、中期研究阶段:(2017年2月至2017年11月)开展实践调查研究,通过与学生和科任老师交流的方式,通过课题小组成员开会讨论的方式,通过查阅参考资料的方式,系统记录整理课题研究资料,在实践中进一步完善课题方案。3、后期研究阶段:(2017年12月)将前一阶段调查研究积累的原始材料进行分析、反馈、总结、提高并撰写结题报告,申请课题研究成果鉴定。人员分工:负责人:吴建琴全面负责课题的总体规划、理论研究及实施进展的总体调控执笔:丁华撰写开题报告,收集各类研究资料组员:罗培芳杨丹胡红芳组织各种布艺活动的开展七.课题研究的条件分析1、本课题“量体裁衣”根据我校实际,立足产业特色开展的,能让大多数学生积极参与其中,让学生充分了解布艺,进行艺术的熏陶,提高动手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得到学生、教师、领导的支持。2、课题研究者小组成员都是有丰富的教育教学和教学研究经验教师,务真求实,因而我们具有研究本课题的研究能力。
本文标题:拓展课程背景下传承地方特色布艺的实践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374227 .html